成语释义商兑(九)

2021-11-30 07:00邓明
关键词:大辞典大词典不平

邓明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基础部,山西 太原 030062)

成语的构成要素是词,准确训释词义是正确阐发语义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此前出版的成语词典往往注重语义的阐发,而忽视词义的训释。笔者近年来致力于成语考释,试图从探寻词所承载的古义和僻义入手,精准解释成语语义,已发表数篇考释论文。本文拟以大型辞书《汉语大词典》以及三部有一定代表性的成语词典(《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新华成语大词典》《中国成语大辞典》)为参照,在审慎考 察“打”“抱”“抵”“积”“加”“擐”“灵”词 义 的 基 础上,更为准确地解释了成语“打抱不平”“抵死漫生”“恶积祸盈”“恶语相加”“躬擐甲胄”“冥顽不灵”,企望能为成语释义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打抱不平

《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主动站出来为争执中受欺侮的一方说话或出力。”[1](P232)其它词典略同。

按:不解释“打”和“抱”,不了解“抱不平”和“打不平”的意义,就很难准确把握“打抱不平”的意蕴。“抱不平”大概产生于宋代,其语义有二:一是用于自身,指自己有不平,窝在心里不说。宋·李幼武纂集《宋名臣言行录·陈亮》:“公少以文名于天下,至老方第,常抱不平之恨。”此“抱不平”谓自己怀藏不平,“抱”指怀藏。“抱”古有怀藏之义,《逸周书•王会》:“凤鸟者,戴仁抱义掖信。”晋·孔晁注:“抱义,怀有义。”《汉书•王嘉传》:“故死者不抱恨而入地,生者不衔怨而受罪。”“抱恨”与“衔怨”相对而义近,“抱恨”谓怀藏怨恨。明·程敏政编《明文衡·奉总兵英国公书》:“不可置于闲散,怀抑郁,抱不平,以贻后患。”“怀”与“抱”相对而义同。“抱”指怀藏,故“抱不平”或作“蓄不平”“蕴不平”,宋·吕祖谦《宋文鉴·论辨邪正》:“或忿争于官府,或辨列于君前,咸蓄不平之心,必无至当之论。”明·王直《抑菴文集·赠祝副使序》:“闻有素蕴不平欲论诉者,即引慝返弊以求平。”二是用于别人,指主动为受欺辱的一方鸣不平。元•刘壎《隐居通议•龚祥甫墓志铭》:“里居闻讣,为泫然……众者之为抱不平曰:‘不可使亡友肉未寒而有此,今惟其孤是恤。’”此“抱不平”犹“鸣不平”,“抱”指发出。“抱”古有发出之义,元•无名氏《盆儿鬼》第四折:“因此替他叫屈到衙门,上告待制老爷听端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一〇三回:“先论交情,后讲大义,嗣后替申虎抱屈。”此“抱屈”犹“叫屈”,“替申虎抱屈”“替他叫屈”均指替他人说出冤屈。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帝王部•革弊第二》:“近日无良之徒等闲诣阙,剺耳,每警勿听,皆为抱冤。”清•王世祯《居易录》卷八:“淳于缇萦为父鸣冤赎罪,汉文帝怜而释之。”此“抱冤”犹“鸣冤”,“为抱冤”“为父鸣冤”皆指为他人喊出冤屈。“抱”指发出,故“抱不平”或作“叫不平”“抒不平”“发不平”,明•郁逢庆《书画题跋记•沛郡镏冀南》:“夫不也感当时恨,应向东风叫不平。”清•吴绮《林蕙堂全集•刘司户祠》:“刘君草茅士,对策抒不平。含毫鬼神泣,下笔风雷生。”清•魏裔介《兼济堂文集•祭方伯杨犹龙年兄文》:“我友有灵,其亦兴投畀之思,而发不平之鸣于白玉记楼之后耶?”

“抱不平”又作“打不平”,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一回:“(匡胤)每日在汴梁城中,生非闯事,喜打不平。”“打不平”指主动为受欺辱的一方鸣不平,“打”指发出。“打”古有发出之义,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三折:“又打一封战书,要来伐我秦国。”“又打一封战书”谓又发出一封战书。元•无名氏《来生债》第一折:“(做打鼾睡科,叫云)怎么大街上有你走处,没我走处?官街官道你走的,我也走的。”“打鼾睡”谓睡觉时发出呼噜声。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我那个驴儿先不住的打鼻儿,不肯往前走。”“打鼻儿”谓牲畜鼻子发出喷气声。

“抱不平”犹“打不平”,“抱”“打”同义,故可合称“打抱不平”,也可合称“抱打不平”(书证见词典,不赘)。由于“打不平”只用于表示主动为受欺辱的一方鸣不平,故“打抱不平”“抱打不平”只有“主动站出来为争执中受欺侮的一方说话或出力”这一个义项。

二、抵死漫生

《汉语大词典》:“犹言竭尽思虑;千方百计。”[2](第六卷P476)《中国成语大辞典》:“漫:瞒,哄骗。形容拼死拼活,用尽手段。”[3](P229)

按:释“漫”为“瞒”,诚是,“抵死漫生”变体或作“抵死瞒生”①“抵死谩生”②可证。“抵”与“漫”相对,“抵”也是欺蒙之义。《后汉书·刘隆传》:“帝诘吏由趣,吏不肯服,抵言于长寿街上得之。”唐·李贤注:“抵,欺也。”《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十五年》引此文,元·胡三省注曰:“抵,欺也。”《周礼·春官·典瑞》“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汉·郑玄注:“邸,读为抵欺之抵。”清·孙诒让正义引段玉裁云:“抵欺,汉人语,《哀帝纪》《东方朔传》作诋欺,《枚皋传》作诋娸。”是“抵欺”乃同义连文。“抵”可指欺蒙,故“抵瞒”“抵谩”可构成同义复词,宋·谢枋得《叠山集·辛稼轩先生墓记》:“全躯保妻子之臣,乘时抵瞒之辈,乃苟富贵者,资天下之疑。”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兵部一》:“以营牧节刍秣,以印俵防欺冒,以色齿核抵谩。”“抵”指欺蒙,故“抵死漫生”变体或作“诬(欺骗)死诳生”“诳(欺骗)生罔死”。宋·黄仲炎《春秋通说·僖公下》:“所谓受属于齐桓、管仲者,盖诬死而诳生者之辞尔。此其为术,不待智者而后能知之也,左氏乃受其诬,可谓惑矣。”明·刘基《诚意伯文集·九难第十八》:“使人染之如膏,吞之如钩,虚浮谲诡,诳生罔死,舍形索影,慢弃伦理。”“抵”指欺蒙,则“抵死漫生”意即欺死瞒生,形容为达到目的用尽一切手段。

三、恶积祸盈

《新华成语大词典》:“积:积累。盈:满。罪恶累累,祸害满盈。形容作恶极多,以达极点。”[4](P367)《中国成语大辞典》:“罪恶累累,积祸满贯。形容罪大恶极,末日临头。”[3](P273)《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则将“恶积祸盈”作为“恶贯满盈”的变体,并注曰:“积:极;达到极点。”[1](P313)

按:“积”与“盈”相对,词性相同,词义相近,“积”不是动词,也不是“积累”“达到极点”之义,而是形容词,义为多。“积”训多,典籍多见。《汉书•食货志》:“夫悬法以诱民,使入陷阱,孰积于此。”唐•颜师古注:“积,多也。”《文选•庾亮<让中书令表>》:“且违命已久,臣之罪又积矣。”唐•张铣注:“积,多也。”《文选•木华<海赋>》:“茫茫积流,含形内虚,旷哉!”唐•张铣注:“茫茫,多貌。积,众也。”“恶积祸盈”之“积”训多,古人已发。《文选•邱迟<与陈伯之书>》:“北虏僭盗中原,多历年所,恶积祸盈,埋至燋烂。”唐•李周翰注:“积,多。盈,满也。言恶既满,理当灭亡也。”“积”训多,“多”与“盈”义通,故“恶积祸盈”变体或作“恶贯(满)祸盈”“恶盈祸盈”“祸盈恶周(周遍)”,宋•姚铉《唐文粹•谏税关市疏》:“独有默啜,假息孤恩,恶贯祸盈,覆亡不暇。”宋•张载《张子全书•易说中•丰》:“月盈则食中弦盈之极也,此人鬼所以恶盈祸盈也。”《新唐书•吴少诚传》:“使少诚祸盈恶周,变生帐下,必其贼党又当以官爵与之,则一少诚死,一少诚生,亦何足赖。”“贯”“盈”“周”皆为形容词,则“积”也为形容词无疑。

四、恶语相加

唯《新华成语大词典》收录“恶语相加”,其注曰:“加:施行。指对人说无礼、恶毒的话。”[4](P368)

按:“恶语相加”为动词性偏正词组,谓以恶语加之,“加”是及物动词,侵凌之义,“相”指代“加”之对象,“恶语相加”表示用粗野恶毒的语言侵凌对方。“相”之指代用法,古书甚夥,不烦赘列。“加”指侵凌,聊举数例。《广韵•麻韵》:“加,陵也。”《墨子•经说上》:“叱狗,加也。”清•孙诒让闲诂:“谓以恶语相加。《说文•力部》云:‘加,语相增加也。’《论语集解》引马融云:‘加,陵也。’”闲诂两说并录,“语相增加也”,清•段玉裁改为“语相譄加也”,谓说话虚妄不实,以“加”为不及物动词;而释“陵也”,则以“加”为及物动词。从“恶语相加”之结构而论,“加”当为及物动词,故释“陵也”为妥。《左传•襄公十三年》:“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小人伐其技以冯君子。”晋•杜预注:“加,陵也。”《左传•隐公三年》:“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唐•孔颖达疏:“加,亦加陵。”“加凌”乃同义连文。“加”指侵凌,故“恶语相加”变体或作“恶语相侵”“恶语相伤”“恶语相犯”,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哲宗》:“时于政事,堂中或以恶语相侵。”元•陶宗仪《说郛•训男女章》:“辱及尊亲,怨却父母,恶语相伤,养猪养鼠。”明•贾仲名《萧淑兰》第三折:“今日着管家嬷嬷持[菩萨蛮]词一首,戏而挑逗,谁想那生仍将恶语相犯。”

五、躬擐甲胄

《中国成语大辞典》:“擐:穿。甲胄:古时战士用的铠甲和头盔。亲自穿上铠甲和头盔。比喻长官亲身督战。”[3](P377)《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亲自穿上铠甲、戴上头盔……指君主、王侯或大臣亲临战场率兵作战。”[1](P417)

按:“擐”非指“穿”,也非指一般意义上的穿戴,而是指“贯著”,“擐甲”指穿过头将铠甲的前后两块金属片罩在前胸和后背上,“擐胄”指穿过头顶将头盔罩在头上,“擐甲胄”则指穿过头或头顶将甲胄罩在身上。《说文》:“擐,贯也。”《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一“擐”注引《说文》作“穿贯衣甲也”。《广雅•释诂》:“擐,著也。”清•王念孙疏证:“擐,贯之著也。”《左传•成公二年》:“擐甲执兵,固即死也。”晋•杜预注:“擐,贯也。”《淮南子•要略》:“武王继文王之业,用太公之谋,悉索薄赋,躬擐甲胄,以伐无道而讨不义。”汉•高诱注:“擐,贯著也。”《慧琳音义》卷一“擐铠”注引《桂苑珠丛》:“以身贯穿衣甲曰擐。”《资治通鉴•魏纪六》:“羽檄交至,人马擐甲,严驾已讫。”元•胡三省注:“擐,贯甲也。”贯著不同于一般的穿戴,故只能说“擐甲胄”,不能说“擐衣冠”。以“衣冠”为宾语的动词是“服”或“著”,《战国策•齐策一》:“邹忌修八尺有余,身体昳丽,朝服衣冠,窥镜。”《陈书•徐陵传》:“或见人著衣冠从井中出,须臾复没。”可见“擐”不同于“服”和“著”,故不能简单对译为“穿”或“穿上”。

六、冥顽不灵

《新华成语大词典》:“冥顽:愚蠢顽固。灵:灵敏。愚昧无知,顽固不化。”[4](P990)其它词典未解词,而所释语意略同。

按:“灵”非指“灵敏”,而是指知晓事理。“冥顽”与“不灵”义近,前者从肯定的角度讲,谓愚蠢顽固,后者从否定视角说,谓不知晓事理,“灵”当训知晓。古代“灵”有知晓义,《六书故·工事一》:“灵,神通曰灵。”《尚书·泰誓》:“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宋·蔡沈注:“万物之生,惟人得其秀而灵。具四端,备万善,知觉独异于物。”《庄子·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唐·成玄英疏:“灵,知也。”唐·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曰:“灵,晓也。”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字义同缘于语源同续证·聪明憭灵》:“灵、聆皆明慧通解之义。”叶圣陶《倪焕之》五:“人家若说世间各处正在流行着卑鄙、丑陋、凶恶、残暴等等的事情,又说人类将没有希望,终于是长不好教不灵的动物,谁还会相信?”“教不灵”谓教了也不会懂得。“冥顽不灵”之“灵”指知晓,故其变体或作“冥顽不识”“冥顽不知”“冥顽不悟”,元·程端学《春秋本义·七年春齐人伐郑》:“齐桓以力服人,未尽善也。郑伯背齐,即楚亦冥顽不识所趋哉!”明·胡直《衡庐精舍藏稿·答人问独知》:“此独知者不论动与静、有念与无念、有事与无事,总之,一虚而灵而已,决无有冥顽不知之候。”明·方良永《方简肃文集·奉督府刘东山公》:“及径出临高迎敌,虽其冥顽不悟,亦骑虎难下之势也。”

注释:

①(元)无名氏《庞掠四郡》第三折:“我安排着脱身利己的机谋,正中这抵死瞒生的手策。”

②(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五:“待阎王道俺无凭准,抵死谩生断不定。”

猜你喜欢
大辞典大词典不平
河里鱼多
Cycling in America
不平的镜子
敦煌藏文文献P.T.2第一部分译注
咏费城自由钟
冯其庸的主编图书
陆谷孙请人“找茬”
陆谷孙请人“找茬”
“英语大师”陆谷孙
《中国钱币大辞典》编纂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