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海洋(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伴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对专业性人才所提出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近段时间,国务院正在大力开展“1+X”制度落实工作,职业院校也正在积极响应该政策,并予以实施。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针对“1+X”制度在职业院校财会专业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探索该制度更好应用策略。
教育主体包含学校、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等多个方面,当前,一些因素依然制约着教育主体协同发展效率,如政府各部门各自为政,职业教育管理职责交叉情况突出,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资源的使用率。在财会专业中,教育部门与人社局分别负责管制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将“1+X”制度应用于职业院校的财会专业中,能够为学生开放更多的职业证书,有助于学生日后的就业与发展。在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方式的确定方面,通过企业的参与可以有效推动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开展,确保所有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促使各类教育主体之间的矛盾得到顺利解决。
职业院校主要负责开展财会核算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虽然财务机器人已经可以取代日常的机械工作,但一些工作依然离不开专业财会人员,如资本市场运作、风险控制、绩效管理、企业预算、财务战略规划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已经转变为复合型财务技能的培养。在职业院校财会专业中,通过“1+X”制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编程、ERP实施技术等更多的专业技能,确保院校所培养的财会专业复合型人才能够与劳动市场的需要相适应,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终身学习理念。
由于职业教育具备一定的封闭性,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效果不够理想。因为财会专业企业合作对象比较单一化,职业院校财会教师缺乏大型工业和零售业业务核算的知识与技能,职业院校财会知识体系已经与产业需要相脱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属于新型证书的范畴,代表着个体的职业技能水平,可以将职业与个人职业发展所需的整体情况体现出来。利用“1+X”制度,可以有效推动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的开展,帮助教师掌握更多的技能,在此基础上,还可以促使学生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推动教师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1]。
由于“1+X”证书制度发展时间比较短,社会大众对其缺乏充足的认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具备多元化的设计形式,社会大众对其还不够了解。在职业院校财会专业中,技能等级的设计比较简单,证书的负责方才是关键所在。当前,含金量非常高的财会专业执业资格证书是由国家人力资源部门统一印制的,关于职业技能等级方面,国家未出台财会标准,未上升至国家层面,缺乏社会影响力,不能够取得社会的认可。在这些问题中,证书的泛滥问题最为突出,尤其是院校与企业,都具备自身的等级证书,等级证书的对比方面缺乏系统的标准,不利于流通。
在现有的财会专业资格证书体系中,关于等级划分明细方面,规范性与科学性较高的只有职业类证书。有关指导方案明确提出,高职院校应当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做出划分,制定等级制度。但关于划分的标准缺乏参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部分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划分工作的开展。证书的划分等级主要包含初级、中级与高级,但其科学性考量工作开展起来存在比较多的困难,国家与相关部门未出台有效的标准机制,很难取得理想的实施效果。
近段时间国家颁布一系列的方案,在这些方案中提出,国家与相关部门应当大力扶持产教融合型的企业,并不断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吸引优质企业,并对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然而,由于高职院校自身的权利比较有限,很难确保国家所出台优惠政策的落实。倘若这些优惠政策不能够取得良好的落实,那么就很难对优质企业产生吸引力,校企合作更无从说起,严重影响各项措施的实施。
职业院校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帮助学生对职业等级证书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知。在学生的毕业条件中,职业院校可以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取划入进来,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重视度。然而,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不能够积极投入学习中去,这样部分学生就很难顺利取得毕业证,影响就业。倘若不将拥有执业技能等级证书这一条件划入进来,那么就会影响证书的含金量,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公信力,会对接未来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在将“1+X”制度应用于职业院校财会专业时,可以邀请教育行政部门、人社部、行业协会成员等共同参与进来,开展专业化的分工合作,共同对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作出确定,通过职能部门的合作,促使职业教育治理变得更加开放。教育行政部门主要从总体上落实并指导“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并对职业院校技能等级证书的落实情况做出监管。在职业教育与培训标准化建设中,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开展协调,注重保持职业教育改革工作公益属性。关于国际职业证书方面,可以对其开展本土化的改造。在职业教育工作工作中,注重认真贯彻并落实育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工作中,对远迁移给予高度关注,注重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思维、动手、学习等多方面的能力[2]。
高职院校在划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时,可以将其分为两个部分,即校内与校外。在校内证书中,可以以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颁发核心课程的单科证书,在学生毕业之前可以将其换为专业证书,以此来强化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形,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可以以职业院校的专业特色为根据,确定财会专业的核心课程,这些课程可以取得单科证书,学生只有在期末符合分数标准才可以获得相关证书。在毕业之前,可以根据系统的考评,将单科证书换为的综合证书,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综合证书的级别应有所差别。倘若学生获取了各个核心课程的单科证书,那么,学生所获取综合证书的对应等级就是为A级。倘若学生未获取所有单科证书,则需要根据所取得的证书情形,分类分级别颁发综合证书。这样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确保学生对证书的作用有正确认知,主动参与至课程学习中去,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立足于宏观视角,在所运用的教学模式中,可以将第一、二、三产业与职业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在职业院校财会专业中,利用ERP系统可以对财会专业的创新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职业教育中,可以渗透先进的财务软件思想。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手机支付、互联网零售业都取得迅速的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传统的财务处理与教育知识,可以将部分课程淘汰,相关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企业与教育部门的共同合作。立足于中观视角,关于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方面,可以开展优化。高职院校可以与ERP软件开发公司开展合作,将财务理论知识与软件操作融合起来,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立足于微观视角,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可以将工作、生产、教育与学习过程融为一体,在具体的工作中,需要企业职工、教师、学校领导层共同参与进来。
在将“1+X”制度应用于职业院校财会专业的过程中,毕业条件应规定学生需要具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使证书的含金量得到保证,并获得社会的认可。证书的等级划分工作应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可以根据职业院校自身的特色,出台相关的方案与等级划分制度,这样可以确保与职业院校的具体情况相符合,增强学生证书考取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强化学生的专业水平,推动职业院校全面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职业院校还可以与企业开展深入合作,采用多样化的措施,提升学生职业等级证书考取的积极性。相关部门还应当开展大量的调研,使该制度变得更加完善,确保“1+X”制度能够满足社会时代的发展需要,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专业化人才。
伴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与进步,各行各业都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市场和信息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致使企业、高校与学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在新时期,“1+X”制度应运而生,与时代发展的步伐相适应。因此,职业院校在开展财会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1和X有机融合起来,将其指导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加快推动财会专业教学的顺利完成,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财会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