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道德心理视域下道德创伤的治疗路径探析

2021-11-30 03:37王璐颖常运立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200433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德意志道德行为意志

王璐颖,常运立(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 200433)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对加强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等各项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尤其是2019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高度。而要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就要关注社会中的反道德行为和事件。

道德创伤是社会的反道德行为对个体道德良知造成的创伤。道德创伤涉及心理、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美国近些年从文化视角研究道德创伤的发生和治愈,美国临床精神病学家Jonathan Shay提出道德创伤是作战中“高危情境下法定权威人士对社会公正的背叛”。2012年,美国德克萨斯州教会大学布莱特神学院成立了灵魂修复中心,以宗教文化为研究视角,探求道德创伤的应对策略。由此,将文化分析引入道德创伤的治疗研究中,进行有效的哲学思辨,是修复创伤的可行之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影响着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倾向,尤其传统道德心理思想,对于道德的传输和接受、社会的良性运转有着深刻影响。因此,道德创伤的治疗可以吸取和借鉴传统道德心理的内容。

1 道德创伤的实质是对社会文化的背离

道德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具有浓厚的文化品性。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生活在特定的文化之中。马克思、恩格斯在回答“人类何以有文化”这个基本问题时,指出文化的本质是在实践过程中“人化”与“化人”的统一。不同类型的文化以其独有的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进而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会有多种评判标准,这种标准包括从道德上如何去判定他人和自我,把自己同别人相比较。文化价值观影响着道德价值观。文化不同,道德价值也会迥异。道德通过解释人“如何行动”“何以为人”“如何待人”等基本的规范和意义问题,建立一套关于人的生活“应该如此”的解释系统,用以指导人们行为的伦理关系和伦理行为[1]。人们都会戴着某种“价值之境”来审察所遇到的道德问题。从个体来说,当面对道德冲突时,个体会依据内心的价值体系、兴趣以及某种文化前见,选择自己认定的路径来解决。尽管表面上看,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道德标准,但这种道德标准不是随心所欲的个人主张,而是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印记。从这一角度来说,道德创伤的本质可以视为个体的价值体系同反道德事件所折射出的价值观的冲突,是外在不良文化对主流意识之间冲突给个体造成的困顿。

2 传统道德心理的思想内容

道德是社会文明的需要。要将道德内化于人的内心,没有心性陶冶是不行的。从文化的视角看,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统道德心理思想源远流长,古代的学者从“心性”出发,对如何“吾心”“养情”“明志”,更好地增强道德意识、坚定道德意志给予了系统思考。

2.1 探究“心性”之根据

注重探究人性根源,寻求道德发生和实践的心性依据是伦理道德的逻辑起点。

有关人性善恶的学说,最早可追溯到孟子和荀子二人。孟子是性善论者,他所谓的人性是区别于动物的根据,“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正因为人将品德根植于心中,才能更好培植道德,提升境界。针对于孟子的性善论,荀子提出了现实主义的性恶论,认为“性者,本始材朴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恶是性所具,善由伪而生。人的生理本能欲求不会天然地囿于封建伦理规范之中。荀子的性恶说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结构解析道德规范的客观必要性。孟子和荀子虽然在人性方面学说截然不同,但在心性与道德的关系上,他们把人的善恶品性与生理、心理联系了起来,构成了道德心理的主旋律。两汉时期,董仲舒提出了“性善情恶”为特点的“性三品论”,认为性是与生俱来的自然素质,而善则是教育培养的结果。唐代的韩愈进一步地阐发,认为人性存在上、中、下三个不同品级。由此,虽然古代哲人对人性问题的看法有着不同特点,但始终基于道德,又归于道德。

2.2 涵养“心性”之方法

基于道德心理与道德现象、道德行为的关系,古代哲人认为要涵养心性,坚固德性,要“内省”“以理节情”“修己明志”。

首先是“内省吾心”。“内省”即内在反省,主张通过内心反省来调节道德行为。而如何内心反省,孔子提出“学”“思”,即通过“内省”和学习圣典,获得启发后而得到道德知识,是一种内在的顿悟。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和思是相伴的。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提出“尽心”“养性”“反求诸己”的内省功夫。董仲舒提出了“内视反听”说,主张闭目塞听,与外界隔绝,以一种神秘的内省去体认天所赋予的“本心”。王阳明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心”所固有,只需“自己心上体认”。

其次是“以理节情”。人性的内容不仅有理,还有情,即感官感受。人的情感是由外物的触发而引起的。张载认为,情感来自于外物,“感亦须待有物,有物则有感,无物则何所感”。一定的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强大动力,但从维护社会稳定结构的角度出发,情绪的过度跌宕会危及社会结构,因此,要以理节情,用伦理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来节制情欲,正如朱熹、张载主张“发明本心”“存心灭欲”。

最后是“修己明志”。古代的伦理学家,大都注重道德意志对道德行为的作用,主张“修己”明志。儒家认为,“志”是一种节操精神,“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2]。志可以激励自己下决心追求仁德,勇往直前。如何明志,则要“修己”。孟子认为,修养自身道德要经受客观环境的历练,要在困难的环境中锻炼自己的心志。张载说:“义者,克己也,不贪利也”“克己要当以理义战乱私己,盖里乃天德,克己者必有刚强壮健之德乃胜己”[3]。要克己窒欲,纠正行动中的过失,用坚强的意志克服那些不正当的道德行为。朱熹主张“吾日三省吾身”来锻炼道德意志。虽然古代哲人就道德意志锻炼有不同的方法,但基本是围绕“修己”,提高个体的道德修养来击退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

3 道德创伤的发生类型

道德创伤是外在非道德事件或现象对内心道德矩阵造成的倾覆,这种创伤的发生主要体现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及道德意志三个方面。

3.1 道德认知崩塌

道德认知是个体在原有道德知识基础上,对道德范例的刺激产生效应感应,经过同化、顺应的加工,而获取道德新知的心理活动过程[4]44。道德认知是原有知识结构在面对外界信息大量刺激的状况下,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选择吸收,主动融入道德新知并内化到道德认知结构中。这是一种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然而,道德认知并非持续良性发展的,道德认知对象的无限性与个体认知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使得道德认知处于运动的永恒过程中。也正是道德认知的不断建构发展,个体才能自发地将外在道德要求转化为内心道德命令,道德自我日趋形成。

而道德创伤中的认知创伤则是新的认知与既有认知结构之间的冲突和不协调所引发。由于外在新的道德信息的刺激,道德范例的再现,个体大脑皮层过去形成的暂时联系迅速接通,突然领悟到自己的行为过失,道德自我受到良心审判,内心陷入了自责,当外界没有新的道德知识、道德权威或是对道德范例没有认知经验的人出现,个体可能会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和人生的关节点上不断反省,继续滑坡,甚至毁灭。在临床中,创伤患者出现认知崩塌,通常会有这样的回答:“都是因为我,是我的错”“我本质上是一个坏人”“我不能原谅自己”“我不值得过或拥有体面的生活”。这种从道德上对自己的否定是一种极端的被曲解的认知。

3.2 道德情感羁绊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对人与客观事物关系的反映,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道德情感是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对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一种爱憎好恶情感体验。道德认识的高低直接影响情感的变化。对同一现象的不同认识,必然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就是说,一旦一个人对道德现象的理性认识和价值归因过程发生了矛盾,认为是道德事件所凸显的价值观与内心道德准则发生冲击,因而对道德事件的接受超越了内心的道德韧性,就会在情感上出现失常,引起创伤。道德情感崩溃主要集中体现为自责感和羞耻感。

自责感。责任感是一个人认清道德要求,并能肩负一定社会责任,在生活中努力实现的基本道德情感。人们有高度的责任感,就能在道德行为中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无需任何外在的强制和约束。而当个体没有尽到义务,没有承担道德责任时,则会受到内心的责备,产生自责感。

羞耻感。羞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动机和道德品质谴责时的内心体验[4]133。它专注于对过失的懊悔和行为的追悔。道德创伤境遇中,个体对非道德事件或是他人的不道德行为体现出极度的厌恶和抵触,因为外界的不道德现象和行为触及了内心坚持的道德准则和底线,甚至与内在道德价值体系大相背离;另外对自己过失行为或过往的行为表示懊悔,后悔自己没有按照内心价值体系去执行,以致造成不良后果。

3.3 道德意志薄弱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将愿望设计为蓝图,以它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去克服困难以求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4]199。道德意志就是人们按照道德原则和要求进行抉择和行动时调节行为克服困难的能力,是履行道德义务所表现出来的决心和毅力。道德意志的发生是情感与信念的融通,是排难和抗惑的互补,是抉择与行动的协同。

首先,道德意志的发生条件是情感与信念的融通。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情感是通过认知而产生。来自客观外界的影响要经过认知加以价值评价才能产生情感。信念是人对某种现实和观念抱有深刻信任感的精神状态。信念的作用在于告诉人们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确定思想和行动上有效的原则和目标。凡是符合自己信念的,认为是正确的,就相信,并坚持。情感是确立道德意志的基本动力,信念本身的坚定性为意志的发生树立了目标。情感为道德意志的发生提供了“硬件”,而信念则提供了“软件”。

其次,道德意志的目标指向是排难和抗惑的互补。明确的道德目的是道德意志的核心和本质。意志行动是自觉确定某种目的的行为,但并非一切有目的的行动都是意志行动。意志行动体现在克服困难中。道德使人的行为实现“现有”到“应有”的转化。这种跨越转化需要道德意志的参与。只有在实现预期目的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能坚定地克服,才凸显出意志的作用。克服的困难越大,意志就越坚强。而道德活动除了排除困难,还需要个体能预防非道德行为。因此,能抵御非道德行为倾向,调整和控制自己的道德行为也是道德意志的体现。

最后,道德意志的产生过程是抉择的行动的协同。道德意志的发生不是一次线性过程,它需要多次反复的动机斗争、比较和选择。道德动机是完成道德行为的内在原因。动机的斗争首先是优势的抉择,比如善与恶在心灵中的搏斗。其次,动机的斗争还表现为相同性质动机的抉择,确定动机的主次、先后。道德意志水平高的人,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主导动机。动机抉择的实质,是一个人如何处理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关系,在抉择中按照社会道德原则规范选择主导的动机。道德动机的抉择最终是为了确立道德行动的目的。目的越高尚、越明确,道德意志就越强烈,行动力就会强。

4 传统道德心理视域下的道德创伤治疗对策

要有效治愈道德创伤,就要从症状类型入手,借鉴和吸取传统的思想资源。

4.1 以“内省吾心”纠正道德认知

古代哲人认为人的“心”可以自律,不受外界制约,要“修心”,就要“正己”“内省”。这种“内省”一方面要学习知识,读古圣人的经典。另一方面,反求诸己,通过反省,实现顿悟,获得启发。孔子说:“内省吾心”“改之为贵”。孟子说:“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5]。”魏源提出“去本无以还其固有,损之又损以至于无”的目标。这都是强调从内心下功夫,要求“终日自反”,做“外敬内静”的功夫。

吸取古代哲人“内省”的思想,在道德认知的治疗上,针对于创伤患者价值体系的崩塌,道德自我的怀疑,首先可以通过道德教化端正认知,重塑价值体系。荀子注重“化性起伪”,认为只有通过教化,人才可以归于善。“状变而实无别而异得,谓之化[6]。”以各种方式的教,人的内心会感受到某些伦理关切的道德规范、理念的塑造,习与性成。道德教化是将具体的道德规则和美德传递给个体,使其融化到受教者的心灵和机体中,改变旧有的道德知识,促使其形成道德新知,完成“现有”向“应有”的转化。比如,英模报告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化形式。英模是一种道德范例,通过报告可以增强英模对受众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促使个体主动将体现在英模身上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品德,重建善恶价值系统,重塑道德自我。

其次,通过反省,整合人格阴影。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7]”经常反省自己,及时发现自身毛病,勇于改过,摒弃恶念,才能提高自身境界。道德认知是要将外在要求、规范重新变为个体精神世界的组成部分,成为恪守的内心准则。认知的形成和实施都是以人的自由意志为前提的。因此,缓解因道德事件产生道德冲突、从而引发道德创伤的有效办法是落实在个体身上,要整合潜伏在每个人身上的恶。因为每次恶的反扑就是创伤的主要来源,这些反道德的欲望和行为不断地吞噬着自身价值体系,加重认知创伤。要整合人格阴影,缓解道德创伤的程度:一是要承认自己曾经的恶念和阴影,与我们的内心深处交流,与黑暗面进行交流;同时,还要反省内讼,勇于剔除内心中隐藏的恶念,使良知呈现,唤醒内心中的理性,达到至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地理解道德知识,促使个体自觉将外部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心的道德命令,形成道德自我。

4.2 以“以理节情”复归道德情感

古代哲人不排斥道德情感,认为理能生情,情中有理,强调以理导情。一方面是主张外物生情,外物的触发可以生成情感。另一方面,从稳定社会秩序的角度出发,要对道德情感加以节制。

在道德创伤治疗中,针对于情感的修复,首先需要借助外物激发道德情感。在人的成长中,一个人赖以生长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无法替代的。环境的影响就是一种信息的影响,我们生活在信息当中,被各种信息包围,时刻受到各种信息的刺激。这种刺激通过许多方式形成,比如亲眼目睹各种道德行为或事件会对个体造成刺激,又如社会对某一道德行为事件的各种评论和看法,尤其是结论性评价也会对个体造成刺激。主体的道德心理,朴素的道德情感就是对外界信息的接触和强化中逐渐形成起来的。要想修复情感,培植对客观事物好恶的情感,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道德物件,让主体浸润在优良的环境中。比如可将军人、医生置于军事医学活动“道德困境”情境之中,借助编设小型道德创伤情境剧和虚拟仿真技术,实现角色扮演和三维浸入,通过情感体验和身份认同,激发良性情感。

其次,以社会主导的道德价值体系合理地导引情感。道德情感中包含对道德观念、道德理论的认知和理解,情中寓理,认知越深刻,情感越浓烈。要修复道德情感,就要以主流道德价值规约认知,感性经验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排除诱使人产生邪僻行为和骄傲情绪的情感体验,以理节情。例如,可以通过“道德两难”的案例导引,强化思维能力。对于是否实施截肢的“道德两难”选择,不同人有各自不同的选择。针对不同的选择以及个体道德发展水平、认知盲区,有针对性地讲解,植入善恶、正义、非正义等观念。再比如,明辨军人、医生在各种高压状况下的特殊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例如《改善海上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及遇船难者境遇的公约》,这是战创伤救治的规范,避免产生邪僻行为和非理性情绪。

4.3 以“正身克己”坚定道德意志

没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就无法克服不道德的行为。道德意志的培养锻炼对道德行为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在道德意志的培养方面,古人提出了修养道德意志要经受客观环境的磨练。所谓“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8]。另一方面,要克己窒欲,纠正道德行为中的过失。“克己则私心去,自然能复礼”[9]。“行之失,其甚于恶,则亦改之而已矣。苟非自暴自弃者,孰不可与为君子”[10]。落实到道德创伤治疗,需要以外界情境的创设历练,另外还需个体“克己”,纠正行动的过失。

首先,以外界情境的创设历练意志。道德意志的磨练是一个自觉行动的过程,必须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有益于意志培养的情境。意志磨练的情境创设就是根据人们在已知情境中的态度、志向、意志水平,进行意志锻炼,从而使它们能在另一情境中也表现出同样良好的意志品质。道德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为地设置困难,对人的道德意志锻炼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人只有实行意志行动,进行意志努力,克服内部阻力和周围环境的障碍,才会形成采取决定的能力、坚韧性和自制力等意志品质[4]207。基于意志磨练与情境设置的关系,可以借助适应性暴露疗法,借助情境剧、独幕剧和虚拟现实背景,仿真真实道德场景,即让个体暴露在各种条件的刺激下,加强个体的选择和判断,生成道德结果,磨练道德意志。

其次,道德意志的历练不仅要借助情境的创设,还需要在自我修养中锻炼。道德意志磨练的自我设置,就是个体自觉自愿对自我设置困难,通过对行为的调节和评价,产生坚强的毅力和韧劲,也就是自己跟自己的不良品质和行为有意“过不去”。意志的锻炼在于执行不感兴趣即没有吸引力,但又很有道德价值的行动。道德上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是道德意志磨练情境自我设置的关键。正因为高标准的参照,才会使自己压制强烈而不合理的冲动和意向,避开诱惑。比如美国心理学家Steven Hapes开创的一种接受与承诺疗法。该方法主张让个体“拥抱痛苦”。在治疗患者时,接受与承诺疗法运用了六个核心治疗过程以提升道德意志,即接受、缓解思想和情感、有意关注当前、换位思考、注重价值、承诺行动。已有研究表明,接受与承诺疗法可以减缓创伤痛苦,增强道德意志和韧性,提高应对复杂情境的能力。

猜你喜欢
德意志道德行为意志
TÜV 南德意志集团
TÜV 南德意志集团
儿童道德行为发生的时间逻辑及其教育遵循
About the bug of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观点集萃
《西厢记》中的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
刘娟、赵玉生:自我损耗会对道德行为产生负性影响
远和近
在德意志的阳台上
开始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