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究性策略初探

2021-11-30 00:59江苏省扬州市施桥中心小学邹学琴
青年心理 2021年36期
关键词:交流探究评价

江苏省扬州市施桥中心小学 邹学琴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爱因斯坦说过:“教师要适应学生求知的要求,培养他们的思考力,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兴致勃勃地去探索自然的奥秘。”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因此激发学生自学探究的动机是引导学生自学探究的前提。

教师应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和情境,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让学生自始至终被一种愉悦的气氛所陶冶、感染、激励,由此而产生兴趣,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需要,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促使他们在克服学习困难的过程中享受探究带来的成功喜悦。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景时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感觉到问题是与旧知有联系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例如:在“可能性”一课中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从口袋里摸球,每人多摸几次,每次摸球后随即把结果记录下来。交流的时候,由于各小组汇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学生就会产生疑问:怎么有的小组摸到的全是红球;有的小组一会儿摸到红球,一会儿摸到黄球;而有的小组一个红球都没有摸到?这里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提出他们想提的、感兴趣的问题,从而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开放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平台

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通过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而现在的数学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呈现内容的方式是单一的、静态的。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把蕴涵在教材中的那些可以让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资源挖掘出来,精心设计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开放的探究学习材料,让学生进入一个自由选择、自主发现的学习活动平台。

(一)培养操作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数学知识同样离不开实践操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让学生实践。

在教学中,用实物、教具、学具让学生通过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在动手实践后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教学“认识直角”时,组织小组合作用两个相同的三角板拼出直角,用不同形状的纸片折出直角,再在点子图上画出直角,让学生通过拼、折、画去掌握知识。

(二)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自主探索。主体性教学把课堂还给了学生,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让他们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和自主探索的空间,能从各种信息中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想求出什么?

如:在教学乘法的有关应用题时,有道题是这样的,有一跑道男孩跑了3圈,女孩跑了2圈,跑道的长是400米,在此让学生通过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这时学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

生:我想知道女孩比男孩少跑了多少米?

生:男孩比女孩多跑了多少米?

生:一共跑了多少米?

通过提问题,激励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通过开放题练习“内化”并探究

“内化”是指同学们运用探究获得的知识,举一反三地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这一阶段既是同学们巩固和扩大知识,又是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的过程,是开发创新思维的重要阶段。开放题的解法答案不是唯一的。通过开放题的练习,可以培养同学们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

例如学习了“折扣”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某书店为了推销《英语词典》,打出了这样的广告:《英语词典》每本10元,购买200元以上(含200元)的给予九折优惠,购买500元以上(含500元)的给予八折优惠,假如我们班上50每人均要购买1本,你能不能设计一种最好的购买方案,使每人出最少的钱购买到《英语词典》。”我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得出了以下三种方案:

方案一:每人都买,各人付各人的钱,全班共要付钱:10×50=500(元)。

方案二:全班合起来买,总价超过200元,应按九折付钱,10×50×90%=450(元)。

方案三:想办法和其他班合起来买,使总价超过500元,这样可得本班应付:10×50×80%=400(元)……

三、增进交流,反思探究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欲望和需要。小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受其年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探究的结果有一定的局限,这就需要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暴露思维过程,不仅要给学生成功的体验,还应让他们接受失败和挫折的考验。

例如:在学习“分数化成小数”即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特征时,首先让学生练习,用分子除以分数的方法计算几道分数化小数的题目。其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讨论这几个分数,为什么有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却不能,并告诉学生有限小数是有秘密的,这个秘密在什么地方呢?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发现这个秘密在分数的分母,那么分母有什么秘密呢?请大家把分母分解质因数进行探讨,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发现,总结出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秘密。经过多次探究,终于解决了一个对他们来说是新奇和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他们从中体验到一种成就感。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体验,就会产生再次体验的愿望。

因此学生在探讨中哪怕是获得一点点微小的成功,都应该及时给予鼓励、赞赏。

四、注重合作交流,加深探究深度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记忆。在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得知识。

在合作交流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控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更好、更深入地进行探究,并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调节自己学习的过程,恰当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这就是合作交流。教师要适当地组织学生分组,最好能按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交叉分组,发挥互补优势,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

如“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师先请学生算23-2,然后把“2”改成“7”,计算23-7,请学生通过摆小棒来计算,在组内合作,交流自己的摆法。学生通过独立探究、合作交流得到计算结果,讨论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方法,得出计算法则。在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并非只有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探究,应该给每一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

在小组合作展开探究活动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们的行为,防止一部分优秀的探究者控制和把持着局面,要注意引导同学们注意让每一个人都对探究活动有所贡献,让每个学生分享和承担探究的权利和义务。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倾听,这包括学生间的倾听和教师对学生的倾听。学生在相互倾听中,明白了别人对问题会有其他的不同解释,有利于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学生之间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激发彼此的灵感,促进彼此建构出新的假设,实现更深层的理解。作为教师更应该倾听学生,通过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学生的兴奋与疑惑,对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在教师的参与下,整个研讨过程会发生令人兴奋的喜剧性变化。

五、构建促进探究性学习的评价体系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一)实施发展性过程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行为习惯、学生态度、情感体验及学习过程表现进行动态评价,要求教师应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评价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状态、参与的广度,及学生自我调整的能力,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允许在探究过程中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再“想一想”,让学生有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采取分层次评价,因材施教、因人施评,鼓励不同水平的学生及小组在原有基础上取得更大进步。

(二)注重过程性评价多元化

在评价的过程时,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表现与情感、态度的发展。从学生思想品德、知识水平、身心素质、个性特长等方向,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即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相结合,集中评价与分散评价相结合。对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要进行不同的评价,评价要讲究艺术性,充分发掘学生思维的亮点,让学生看到希望,并力争成功。

评价要顺应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启发学生动手实践。在评价学生学习时,对自主探索的让学生自评,对小组探讨开展互评,对组际探索的可进行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评价的方式可采取定量的呈现,如用记分与打等第相结合;采取定性的描述,如用鼓励性的语言描述学生学习情况。

另外,还可采取多渠道形式评价,如作业分析、操作,课堂观察、课后访谈等。使教学评价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更客观、更民主,让评价的结果更具说服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学主体的主动性是主体自身获得新知、形成技能、有所发现和创新的基础。以“探索”的形式来“活化”主体的主动性,使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应用、迁移以及技能的形成通过“自我建构”的方式实现。

通过探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探究获得关于身边数学世界的理解;通过探究培养科学的数学思维能力,锻炼问题解决能力、合作和交流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和态度,初步习得科学的数学方法。在教学中应多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材料,让他们拓展探究的空间,体验到探究的成功感,推进新课程标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猜你喜欢
交流探究评价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设问引导探究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