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珺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江苏南京 210046)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需要更多具备多语种功底、精通中国文化、熟悉外国思维方式、可以利用新媒体手段宣传中国的视听翻译人才,增强各类视听作品的对外输出,以多模态矩阵集中打造中国名片,扭转外宣的被动局面。二十年前,钱绍昌先生就曾呼吁重视视听翻译的教学实践活动。如今5G时代人工智能使得语音识别、语际实时字幕变为可能,为视听翻译实践提供了便利,但视听翻译的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在国内仍未得到足够重视。
欧洲的视听翻译教学已形成成熟的课程体系,如伦敦大学学院、利兹大学、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等都已开设有视听翻译专业课程。港台地区如香港中文大学、台湾辅仁大学等也开设有影视翻译课程,但在中国内地高校中,本科阶段开设视听翻译课程的并不多。学者王红芳在对国内知名外语类院校调研后发现,目前中国内地一千二百多所本科院校中,仅有十几所开设有视听翻译课程,并且普遍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内容不全面、师资队伍不完善的问题。
在少数开设有视听翻译课程的高校,该课程一般面向本科三年级的外语专业学生。经过两年基础阶段的学习,三年级的教学重心转移至学生专业翻译技能的训练上。每周2课时的课程安排符合专业选修课的性质,也符合《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注重“部分能力”培养的思想,即允许并鼓励学习者向着某一特定目标建构一种功能性语言能力。但教师在进行该课程的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时,往往与平常的笔译口译课无明显区别。有些高校的视听翻译课程偏重外国影视鉴赏与评析,并无专业化系统化的视听翻译能力培养。国内高校的视听翻译教学普遍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同质化的问题,没有突出视听翻译的特点。
目前内地高校开设这门课程基本上仅面向翻译本科专业,语种仅涉及英语,而忽略了小语种。内容也仅涉及字幕与配音两大板块,忽略了口述影像、听障者字幕这类无障碍传播的教学。而香港理工大学已经开设了专门教授口述影像的课程From Visuality to Vocality:Audio Description in Practice,还与盲人协会等社会组织合作,为视障人士提供口述影像服务。中国内地暂无高校专门开设口述影像或听障者字幕这类无障碍传播的理论与实践课程。
视听实践经验丰富的职业译员虽无博士学位,却可以向学生提供职场第一手宝贵经验。视听翻译课程作为一门强实用性课程,目前师资队伍却普遍无法满足复合型实用型的视听翻译人才培养需求。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缺乏灵活的聘用机制,也缺乏顶层设计,没有领导小组全面统筹视听翻译课程一体化建设,老中青各年龄层的教学梯队建设更是无从谈起。
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科学、师资队伍普遍重理论轻实践,无法满足市场对高水平、职业化的视听翻译人才需求,是目前视听翻译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美国教育学家拉尔夫•泰勒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以泰勒为代表的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是课程建设的常用理论指导。泛化理解的泰勒模式主要聚焦以下几个问题:实现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教学过程、评价学习效果。基于泰勒模式开发多语种适用的视听翻译课程,明确课程目标、建构课程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拓展考核方式,可从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视听翻译教学的问题。
我国教育部于2019年在官网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建议在本科课程建设过程中注意“多学科思维融合”与“跨专业能力融合”。根据此《意见》提出的总体要求,一流本科课程的课程目标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旨在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本科阶段的视听翻译课程目标是达成视听翻译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知识,即掌握基础的翻译理论知识;能力,即拥有包括字幕翻译、电影配音、媒体无障碍传播等在内的综合化视听翻译能力;素质,即具备高水平、职业化的专业译员素质。这三者有机融合,才能适应新时代视听翻译行业的市场需求。
在视听翻译课程的内容选择上,需以泰勒模式为理论指导,打破原有学科界限,将语言学、计算机、新闻传播、特殊教育等不同学科内容交叉联系,建构跨学科、综合化的视听翻译课程内容体系,可借鉴基础教育阶段的综合课程开发经验,将课程内容综合化。翻译理论讲授与听力口语训练这类专业内容不可或缺,同时也可将计算机、新闻传播、特殊教育等不同学科与外语学科交叉联系,寻求多学科知识融合,打造视听翻译综合课程体系,以达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视听翻译课程的具体内容可分为理论与实践两大模块。
1.理论模块
“视听翻译理论知识”介绍该领域的发展历史、基本概念、译员职业素质与道德准则等;“字幕与配音”介绍字幕翻译的历史和现状,观摩电影厂经典译制片,讲解字幕翻译的时间与空间限制、配音的口型耦合与音画对位等知识;“媒体无障碍传播”普及发达国家根据法律为满足听障者的视听需求而提供的特殊字幕以及服务视障者视听需求的口述影像,了解易被忽视的视障听障者的特殊需求;“翻译工具”介绍视听翻译实践中的常用工具,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字幕编辑软件的使用。
2.实践模块
“字幕翻译实践”选取影视片段为例,小组合作完成脚本翻译、时间轴制作、字幕嵌入、转码合成视频等任务;“配音翻译实践”选取影视片段为例,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配音台本的翻译;“听障者字幕与口述影像制作”观摩视频网站的听障者字幕,从配乐、声效到演员动作发出的声音都作出精准描述,制作面向听觉障碍人士的标准化字幕,撰写口述影像脚本,将脚本录制为语音,完成后期剪辑。
泰勒模式要求学习经验的组织要注意“整合性”。综合化课程内容体系的建构也决定了整合性教学过程的组织,即本学科要与其他学科产生关联,实现知识系统的交融统一。面对本科阶段的教学对象,组织视听翻译教学过程时需在外语翻译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寻求多学科知识之间的交叉融合,实现师资力量多学科混合、教学资源多角度取材。
1.组建混合式教学团队
视听翻译课程建设可在外语翻译技能的基础上寻求多学科之间的融合,可邀请新传院、计算机学院乃至校外的特殊教育学院的教师进行合作教学,组建混合式的视听翻译教学团队,分配好翻译理论、字幕与配音翻译、媒体无障碍传播、翻译工具等课程内容的教学,厘清重难点。高校内部也应有顶层设计,可成立领导小组全面统筹视听翻译课程一体化建设,并加强老中青各年龄层的教学梯队建设,派遣年轻教师去欧洲高校进修学习,建立可胜任视听翻译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
2.不拘泥于固定教材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我国仅出版了六部视听翻译教材。肖维青教授评价这六部教材总体上来说“层次不够分明”,与已发行的一千多部笔译教材相比,我国视听翻译教材数量奇缺。视听翻译课程的教学资料不应拘泥于某一本固定教材,在翻译理论讲授时可以相关教材为参考,在课堂实践时应尽量使用第一手视听资源,涵盖字幕翻译与配音、无障碍传播、视听翻译技术工具等内容,保证教学资源与时俱进,拓展课堂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增强课程学习的挑战性。
泰勒模式主张多样、多次进行课程评价。视听翻译课程的考核可不局限于笔试与论文,还可提交翻译报告、听译视频等。建议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期末可从字幕翻译、配音翻译、无障碍传播中选择任意一种形式作为考核内容。以字幕翻译为例,学生可根据教师发布的视频,课后独立完成字幕文本翻译、时间轴制作、字幕嵌入、转码合成视频等任务,将剪辑录制好的成品在规定时间前提交邮箱,完成考核。
如今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行,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以及视听产业的蓬勃发展,为适应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趋势,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的背景下面对社会对视听翻译人才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具备开设新课程条件的高等院校,尤其是应用型高校,可以泰勒模式为理论指导,牢记教育部的《意见》关于优化本科课程建设的总体要求,改革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将外语与计算机、新闻传播、特殊教育等不同学科交叉联系,形成知识联系与知识融合,打造视听翻译综合课程体系。暂不具备开设新课程条件的高校,可将视听翻译教学内容融入视听说课与口译课的教学计划中,教师可依据学情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选择、调整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