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文本读写结合,让初中语文教学更有效

2021-11-29 00:08:50管丽霞
文学天地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初中语文

管丽霞

摘要:多文本阅读是近些年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但部分教师未能将多文本教学与读写教学融合起来。目前,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重视阅读和写作的融合,另外,还需融入群文阅读模式,使学生能在阅读中积累更多的写作技巧、写作素材,并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完成写作,最终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稳步提高。

关键词:多文本;读写结合;初中语文

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读写结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科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具有相辅相成的教学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准确把握教材中各个单元的主题,合理运用多文本开展教学,同时还需进行适当拓展和延伸,使学生能在群文阅读、读写结合中实现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同步提高。

一、多文本读写结合的重要性

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各个单元中的内容都是经过专家学者认真挑选的,重视文章的多样性、经典性,文质兼美,拥有非常多恰当、合理的表达技巧,不仅值得学生深入分析和研究,还值得借鉴和模仿。如果只将课文当成一种阅读,甚至是放纵性阅读,未能深入分析其中的写作手法,无法学以致用,那么将无法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从群文阅读的角度入手开展相应的读写结合训练,整合教材内的优质课文、精选课内外的优质文章,合理组建文本,开展相应的群文阅读和读写训练。利用这样的方式,不仅能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还能帮助学生从阅读汇总积累更多的写作技巧、语言材料、积累情感。当学生拥有充足的阅读积累,在写作时才能更加信手拈来,能够选择自己喜欢、擅长的方式将自己的感受、想法充分呈现出来。

二、多文本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阅读中渗透写作知识

在多文本的读写结合中,教师必须要深入分析和研究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本单元文本中课文内容的读写结合点,积极开展不同类型的阅读活动。在实际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逐步为学生渗透写作方面的知识,不断增强学生的写作意识。教师需要认真分析本单元的主题,适当渗透该单元的文体知识,使学生能初步分析和把握文章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大致了解和把握此类型的文本类型、文章结构,为接下来的写作奠定基础。利用这样的方式,可逐步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还能增强学生文体写作意识,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读写结合理念。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时,该单元中的课文有《再塑生命的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在正式教学前,教师可先为学生讲解有关记叙文的相关知识:“你之前是否接触过记叙文?你认为记叙文具有怎样的文体特点?”刚步入初中的学生尚未积累充足的知识,但对记叙文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能从多个角度谈谈自己积累的知识。有的学生说:“记叙文指的就是记录下一个令人难忘的事情,或记录一个重要的人,也可以是妙雪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美丽的景色等。”根据之前积累的知识,学生能大致了解记叙文的概念,此时教师就可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该单元的文本:“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将要学習的课文都是记叙文,因而在学习时应当将重点放在表现手法上,体会和感知文章中的记叙感情色彩。”通过提前讲解多文本的文体,能够让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认知,更具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积累更多有价值的写作方法、写作素材等,为接下来的写作教学做好充足准备。

(二)根据多文本开展仿写训练

在开展多文本教学前,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和要求,根据本单元的文本进行全盘规划,明确写作和阅读的训练点,细细分析和品读,将课文在读写结合中的作用发挥出来[1]。如,教师可借助表格的方式带领学生比较这些文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其在阅读多文本的过程中更加关注意义构建、语言特点、写作方法、结构特征等,这也能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该单元的装饰。通过分析写作方法、课文内容的异同点,可了解不同地区的不同习俗、不同作者的不同风格,准确把握该单元的主题,实现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通过分析课文内容中的语句,准确把握课文味道和内涵,真正体会和感受课文的独特魅力;借助仿写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同时还可加入任务驱动教学法,真正实现以读促写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可构建群文阅读主题:云上的花朵——民风民俗图,之后再开展相应的读写训练。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表格,最上方需要写下此次群文阅读的主题,之后提出仿写要求:第一,学生需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多个文本,从中提炼出值得借鉴和仿写的内容,准确把握仿写点;第二,提炼出这些文本中的精髓,并从这一点入手进行仿写。学生的仿写不仅需要保证形似,还需要保证神似,要实现在仿写中惊醒创新和创造。在提出要求后,学生需要从该单元的课文中找到自己较为欣赏的精彩片段、字词,并从字词或片段中选择一个方面进行仿写[2]。

(三)精选课外文章开展读写训练

除了要运用教材中的课文外,教师还应当根据主题去选择与之相似的课外文章。这样的方式不仅可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量,还能让学生掌握更多写作的技巧和方法[3]。教师所选择的课外文章,不仅需要文质兼美,还需要在写法、内容上存在共性,也需要具有一定的个性;既要凸显出该单元的两个目标,即语文要素、人文主题,还要保证阅读的深度和广度,能在实际写作中起到良好的示范和积累作用。例如,针对上文中提出的群文阅读主题,教师就可从单元文本的角度入手,为学生提供迟子建撰写的《听时光飞舞》、张奇寒撰写的《难忘童年的豌豆》、琦君撰写的《粽子里的乡愁》等,学生需要从内容的角度分析这些文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还需要从写作方法的角度进行比较,同时还应准确把握这些文本的语言风格,并在此次基础上进行仿写。

结束语

总而言之,阅读课让学生积累充足的写作素材,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技巧,掌握更多构思方法、文章结构,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写作则能借助书面的形式将学生积累的知识呈现出来,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语文素养的同步提高。因此,教师需将多文本与读写结合融合起来,使学生能在课堂中积累更多的知识,实现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同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方晗.教材在初中语文多文本读写结合教学[J].人文之友,2020,006 (006):282.

[2]朱瑰丽.初中语文多文本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索[J].才智,2020,000 (012):164.

[3]张丰叶.多文本阅读读写结合初探[J].环球慈善,2020,000(002):P.1-1.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6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00:25:04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09:54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强化人格教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