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华
摘要:小学时期就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数学本身就具备强烈的逻辑性,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有效渗透能进一步丰富小学数学的内容及形式,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并能运用这些理论解决数学问题。文章通过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进一步分析及研究来掌握数学学习的技巧,进而对数学这门学科有一个全新的感知及理解。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小学数学;渗透;应用
引言: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备受好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及创新离不开这一思想的快速融入以及全面渗透,数学教师需要找准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点,确保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让学生树立与时俱进的数学学习精神,鼓励学生在数形结合思想的指导下自主独立地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深化自身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及认知,进而实现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1]。
一、生动展现数学概念
新课改后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非常严格,教学策略和手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小学生在自主理解的过程中,因为个人的生活经验较少,知识积累不够,因此出现了许多理解上的问题。很少有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节奏及步伐,尽管有的数学概念较为简单,但是对有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2]。比如,在讲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时,有的学生对数学概念较为模糊,这时可以灵活利用不同的教学元素生动、直观地体现数学概念,让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具体化。教师只需要结合具体的教育教学内容,通过对实质教学内容的特点归纳以及总结,将数与形融为一体,通过直观、生动、具体的图形来深化学生的理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得到了有效的减轻,因此能够产生更多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和自信心,避免学生出现思维上的局限性以及理解上的障碍。
二、加强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由于学生处于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在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等多个方面存在着不足,很多学生具有固定的思维方式,学习数学知识时不懂得变通,导致在解答数学习题时很容易掉入解题陷阱[3]。教师针对这种情况,采用数形结合思想教学方式,通过图形的方式给学生展示数字之间存在的关系,并对于应用题当中给出的相关条件帮助学生快速厘清解题思路,有利于逐渐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效率和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针对应用题来说,存在一题多解情况,教师合理运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培养解题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更多的解题思路,有利于逐渐提升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
三、有效结合数形结合思想以及多媒体技术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合理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时,需要教师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创新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思维和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数学学习空间和平台,使学生自主开展数学学习活动。通过多媒体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需求,反复播放数学知识相关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形式不仅能够加深理解,还能自主掌握更多数学知识。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图片、声音以及文字等,对学生进行展示时,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并通过图形进行着色以及变形等相关操作,能够积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以及学习习惯,有效保障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数形结合思想与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可以丰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构建相应的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并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充分掌握学习的数学知识。
四、在生活中实际应用
在实际应用当中,有一些题目的数量关系为了使学生解答困难一些,题目之间比较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线段的方式表达题目之间的数量关系,就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并解答题目,例如在学习百分数的时候,常常会出现打折,折扣的问题,比如两种书的价格,一种是一百元,一种是一百五十元,如果买两百以上的物品,就可以有八折的优惠,怎样买更省钱。这时候同学们往往先分别计算出购买的金额,再计算出一共花的钱数,最后相减得出结果。但是这种计算不仅计算麻烦还容易出错。如果运用线段图的方法,学生很快就能计算出分开买和一起买节省了多少钱,然后进行乘法运算,得出最后的结果。学生意识到运用线段图计算更容易,而且也不容易出现计算错误。如此学生不仅能够逐渐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还能快速没准确的解答难题,提升数学知识水平。
结束语
总之,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对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知识同时实现对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通過具象化的课堂效果,养成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理解数学当中抽象化的概念,有效地促进了师生之间的融合,提高了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田玉红,杨文华.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7):64-65.
[2]徐静.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界,2020(50):53-54.
[3]马培东.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融入与渗透[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