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散性思维培养的初中科学试题分析

2021-11-29 00:05邱亦斌
考试周刊 2021年79期
关键词:试题分析发散性思维关键能力

摘 要:发散性思维是科学思维的重要体现,试题分析是初中科学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在试题分析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把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有机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学科关键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科学;发散性思维;试题分析;关键能力

试题分析是联系科学概念、规律的桥梁,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科学核心知识的理解。教师应该在试题分析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学会用发散、多元的思维方式来分析和研究问题。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还能引导学生把知识和灵活的思维方式有机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其学科关键能力的发展。

一、 角度切换,培养学生的“发散”意识

传统的试题分析课往往采用学生做题目、教师讲题目的模式展开。由于课业负担较重,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难免套路化,学生习惯于套用公式的方法解题。而有些科学题目,若单从一个角度去思考可能比较复杂,甚至难以理解,但若能换个角度来思考,就会豁然开朗。

例如九年级上第三章第3节《认识简单机械》中有关滑轮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从杠杆的五要素着手教学,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定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动滑轮是一个省力杠杆。若不计滑轮重力和摩擦,图1中满足F1=G物,F2=12G物,学生能轻松地回答出来。从学生的实践来看,只要是涉及图1的题型,学生的准确率普遍较高。但对于图2中的F和G的关系,一些学生会难以理解,因此有些学生的脑海中便出现了老师上新课时所讲的解题方法:“动滑轮是一个省力杠杆,动滑轮上有几段绳子,那么拉力F=1nG”。于是便得出F=12G的错误结论。当然,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可以通過对滑轮的分析后,发现两者的区别,从而更正并进行正确地解答。

如果能从另一个角度着手的话,问题则会简化许多。借助学生已经掌握的“二力平衡”知识,用力的平衡这一概念来解题,也许可以事半功倍。具体思路如下:以滑轮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判断滑轮的运动状态,一般为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两种状态,即平衡状态,此时滑轮受到的力应该相互平衡。从这个角度看,若不计滑轮重力和摩擦,该滑轮受到一个向上的拉力F,两个向下的拉力T1、T2(如图3),由于T1、T2是同一根绳子的力,大小应相等均为G,于是得出结论F=2G。

当条件改为只是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要考虑滑轮重G动时,这种解题思路的优势会更加明显。按原来的方法去解答图2时,在原有条件上又多了一个G动,真的会让许多学生束手无策。而用力的平衡这一思路仍旧可以较为轻松地解答,根据图4受力分析立即可得:F=2G+G动。

运用这种思维方法,还能解决更加复杂的难题。

如图5所示,木板和木板上的人通过滑轮组静止于空中,已知滑轮A的质量mA和滑轮B的质量mB均为5kg,木板质量M=10kg,人的质量m=30kg,不计摩擦与空气作用力。各个滑轮两侧的细绳(不计质量)均处于竖直状态,求此时人拉绳的力为多大。(g=10N/kg)

看到这个题目时,学生会自然地运用滑轮的知识来解决,思考A、B是动滑轮还是定滑轮,那样就会一头雾水。如果我们用力的平衡的概念来解题,应该是这样的思路:首先对两个滑轮进行受力分析(如图6、图7),可以得出F=2T1+GA,T1=2T2+GB,而F=G总,三式联立后化简可得T2的表达式,代入相关数据后得T2=87.5N。

二、 模型重构,提升学生的“发散”技巧

学生对不少问题的解答感到困难并不是因为题目本身太难,以致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因其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也就是说,学生的科学思维存在着障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重新构建模型,辨析原有模型和实际问题之间的差异性,简化思维过程,理清解题思路。

例如一些电路故障分析题(图8):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过程中,当S闭合时,无论怎样移动滑片,小灯泡都不发光,电流表始终没有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保持不变。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灯L短路B. 开关接触不良

C. 灯L断路D. 滑动变阻器断路

大部分学生的分析过程是这样的,由于电流表无示数,排除A;由于电压表有示数,则电压表应该与电源相连,测得电源电压,所以排除B、D。

这样的思路解决上题可行,但在遇到如图9的题型时,则会遇到障碍。当K断开时,电压表测得    两端的电压;当K闭合时,电压表测得    两端的电压;当K从断开到闭合,电压表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学生可以理解当K断开时,电压表测得电源电压,但当K闭合时,就有许多学生无法弄清关系,怎么会测得L2的电压,不是还在测电源电压吗?怎么一会儿测的是用电器两端电压而一会儿又测的是电源电压?这对许多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难点,或许通过大量习题的训练也可以熟悉此类题型,但可能学生并未真正理解其中的原因。

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进行模型重构,先画出图9的等效电路图为图10。其实无论开关通断,可以看作电压表始终接在灯L2和开关K串联后的两端,测ab两点之间的电压。当开关断开时,由于ab之间断路,可以看作电压表测得一个无穷大电阻两端的电压,利用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分析得无穷大电阻分到几乎全部的电源电压;而当开关闭合时,电路接通,电压表测得是串联电路中灯L2两端的电压,只是电源电压的一部分。所以当K从断开到闭合,电压表示数变小。

再来重新分析图8的情况,电压表示数并没有随滑片的移动而变化,说明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变化可以忽略,不难发现,其实电压表刚好测到一个无穷大电阻两端的电压,所以灯L发生断路。

三、 方法迁移,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初中科学的学习中,一种方法不可能适用于全部学生,教师若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就会有利于更多的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化学计算题,10克铜放在空气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固体质量增加了1.6克,求生成了氧化铜多少克?

这个题目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不算太难,这是一个化合反应,根据题意分析得,增加的质量即参加反应的氧气的量,利用化学方程式2Cu+O22CuO列式计算得生成了氧化铜8克。如果教师此时没有对本题做进一步分析,那将丧失一次极好的训练学生思维的机会。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到固体上,质量的增加量是生成的CuO比参加反应的Cu的质量差,就引入一个Δm进行计算。过程如下:

2Cu+O22CuO   Δm

160160-128

x 1.6

即可算得生成了氧化铜8克。

通过这样的训练和启发,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并将已经习得的思维方式迁移到解决更复杂的问题中去。

例如,将12.8克铜片放入足量硝酸银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铜片洗净烘干后,称得质量为 13.56 克,计算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

用一般的思维方法此题始终有一困惑,就是题意中没有说清12.8克铜片是否完全反应,因此已知的两个数据都无法直接代入方程式计算。那我们用刚才的思维方法来解题:

铜与硝酸银发生反应:Cu+2AgNO3Cu(NO3)2+2Ag,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以看出,若有64克铜参加反应,则会生成216克金属银,固体质量增加152克,它与题中给出固体质量差量构成对应比例关系,可用差量法求解。过程如下:

Cu+2AgNO3Cu(NO3)2+2Ag  Δm

64216216-64

x 0.76

即可算得參加反应的铜的质量为0.32克。

一道题,如果只会一种方法,就只能停留在这一个问题上;一本书,如果只看到表面上所讲到的,那么,永远也领悟不到这本书的真谛。初中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站在学生的角度优化试题分析的策略,逐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意识,提升学生的发散技巧,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

素质教育推行这几年来,已经向传统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为重心,定能提高科学教学质量,摆脱题海战术,真正实现轻负担高效率,从而为提高初中生的整体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蓉.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策略分析.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12).

作者简介:

邱亦斌,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马剑镇中。

猜你喜欢
试题分析发散性思维关键能力
基于学生发展视角的中考试题分析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论技工院校软件高技能人才关键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思考
简约表达:优化作文的关键能力
2015年盐城市中考英语试题分析及教学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