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璐 倪丽娟
2015年6月1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首次将“双创”政策带入国家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自此我国进入了创新与创业的新时期。在此背景下,我国各高校也将创新创业课程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早在世纪之交,正值国际经济社会风云变幻,高新企业与网络信息技术萌芽之时,以创业教育为核心的系列课程在国内试点高校陆续开设,但真正将“双创”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是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后,文件提出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1]。随后教育部分两批认定了200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双创”教育成为高校本科教学的必修环节。档案学专业是一门具有极强应用性的综合性管理学科,开设“双创”教育一方面是响应国家政策,将“双创”与档案学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培养高水平、复合性、具有创新思维与能力的优秀人才,实现学科的突破性发展。文章将结合创新教育中的“六位一体”理念,从我国档案学专业课程建设的角度,提出依托课程改革提升档案学专业创新教育水平的策略。
“六位一体”的创新要素包括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创新人格培养、创新创造培养、批判创新培养。这六方面之间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一个科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型。笔者将这六方面要素划分为三个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初级阶段、进阶阶段和高级阶段,三者成倒金字塔型分布(如图1所示),表现为逐层深入的趋势。
图1 “六位一体”创新要素
1.理论层面: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理论层面包括初级阶段、进阶阶段两个阶段,包含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四个要素,并且四个要素间形成了两两对应的进阶关系。
创新意识是个体有目的根据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2]。创新思维是以创新意识主导的开创性认识活动和思维活动。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具有紧密的联系,创新意识是引起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条件,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意识的必然结果。创新能力是一种利用已知知识和经验不断产生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事物的能力。创新人格是将创新能力内化吸收并与自身情感意识、品质德行结合成为个体的性格,形成后具有确定性、方向性和稳定性。
意识、能力、思维与人格四个基础要素在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具有潜移默化的特征,无法通过数学统计的方法量化表示,因此将其归入理论层面是比较适宜的。
2.实践层面:创新创造与批判创新。实践层面包括高级阶段,包含创新创造和批判创新两个要素。创新创造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原则,实现某一事物从无到有、从零到整、从浅到深的发展,其成果是显性的[3]。批判创新是在创造基础上的深化发展,是对原有理论、方法、原则的批判性创新,实现事物内容的与时俱进和深入发展。与上述四个要素不同的是,创新创造与批判创新的结果通常情况下能够产生物化实体,是可以量化和度量的,因此它们对于培育创新人才的作用将会更加直接、更加突出。
笔者选用倒金字塔来阐释创新人才培养系统的阶段变化,目的在于更加清晰地展示出随着创新六个内涵依次深入,学生个体数量呈现出依次递减的趋势。因此笔者认为,将学生主体的培养定位于第二阶段最为合理,由此研究的重点是通过课程的设置引导主体学生实现初级阶段到进阶阶段的突破,同时引导少数学生实现由进阶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
课程作为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的最小单元,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发挥了基础性、保障性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改革的全过程,课程也从原始的“传道授业解惑”演化成为养成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媒介和创新创造的载体。高等教育秉承着培养高水平、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宗旨,不断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最终形成类型多样、层次有序的课程培养体系,笔者将专业课程体系与“六位一体”创新要素进行了整合,构建了创新要素与课程类型的关系匹配图(见图2)。
图2 创新要素与课程类型关系匹配图
1.专业、学科理论课程与基础课程——创新意识形成。问题是创新的先导,提出问题是进行创新的第一步。问题的提出以扎实的知识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前提。基础课程的设置可以丰富个体的知识内涵,完善个体的知识结构,为创新意识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专业理论课程和学科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个体了解所在学科的发展历史、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同时大致掌握亲缘学科的研究方法和主流观点,形成系统的认识和体系化的知识脉络,学生个体自觉地基于学科发展短板和现实困境进行思考并提出问题,形成自主创新意识。
2.实践实验实训课程与基础课程——创新能力、思维的形成。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是高水平、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衡量因素[4]。创新思维是意识的升华,是学生个体思考、解决问题的定向导图。基础课程内容覆盖多个方面,帮助学生个体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掌握多种交流方式、锤炼健康的体魄和心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充分锻炼个体提出、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专业实践、实验、实训课程使学生的理论学习向实践方向拓展,在实践中填补知识漏洞,在实验中推导逻辑思维,在实训中锻炼理论与实践能力,学生个体以问题导向为思维习惯,提出创新性问题,形成创新思维。
3.技术应用课程与基础课程——创新人格的形成。创新人格的塑造是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升华,学生个体将创新意识、思维内化于心形成创新人格。基础课程中创新创业类课程对创新人格养成具有直接有效的作用,在技术应用类课程中,计算机运行方式和程序影响个体的思考和行为方式,人机对话的复杂模式使学生与计算机间的交流具有拟人化的特征,学生个体的思考方式逐步走向发散式、开创性,同时学生个体表现出高度独立性与自觉性,促进创新人格的形成。
4.课程体系——创新创造与批判创新。创新创造与批判创新位于创新过程中的高级阶段,贯穿于课程体系的全过程,是课程设置的目标导向。创新创造难以通过单一的课程得以实现,基础课程为学生个体奠定良好的综合素质,专业理论课程与学科基础课程帮助学生个体扎实专业知识,实验、实践、实训课程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表现力,技术应用课程赋予个体计算机的灵敏度与独立、自觉性。因此,充分掌握上述要素,是学生对学科进行创新创造的前提条件,也是学生以批判性思维看待学科短板问题的重要一环。
我国高校档案学专业关于开设创新教育课程的探索始于2006年,湘潭大学王协舟、何振等认为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以素质为本,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5]。湘潭大学向立文、李培杰对湘潭大学档案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作出阐述,提出深化公共课程改革,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加强专业教育课程建设,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创新自主发展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加大信息课程比例,提升学生信息素养[6]。201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档案学教指委)年会暨第24届档案学专业系主任联席会议以“档案学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为主题。《“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中指出:“实施档案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培养更多创新型管理型人才。”[7]经过近20年的稳步推进,“双创”教育已融入各高校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笔者对10所国家一流本科专业院校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梳理,所有专业均开设了“创业教育”“创业实践”或“双创”类课程。但笔者通过对部分高校档案学专业师生的访谈发现,档案学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正面临发展瓶颈期,“双创”类课程受不同条件、环境与因素的影响而推进受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创新教育类课程公式化严重,创新实践平台不充分。创新教育的独特属性使此类教学活动与高校的专业教学活动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目前各个高校开设的创新类课程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纯粹“双创”课程为主,主要从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入手,向学生传授与分享“双创”的理念;一种是将创新教育分散到专业相关课程之中,融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主要向学生讲授专业创新方面的方法与案例。但通过笔者的调研发现,很多高校创新教育类课程存在着高度的公式化问题,即课程名称、教学时数、教学内容、开设课程数量等高度一致,缺乏个性。很多高校的创新教育类课程演化为一般通识类课程,与通识创新教育相关的课程大多数比较雷同,且创业类课程居多,创新类课程一般以理论授课为主,并与专业教学相融的情况居多。就授课内容来说,创新教育类课程因其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其内容应当更加开放,要迎合国家“双创”政策调整而有所改变,而非固化式的面授教育,创新教育更多表现出实践性、参与性、团队协作、推陈出新等特色。与此同时,与创新教育相关的创新实践平台的不充分导致大多数学生很难亲身参与到创新实践活动中。学校层面的通识创新教育课程授课对象范围较大,教师很难在课堂中完成范围较大的创新实践项目,而只能采取留作业、项目团队合作完成任务的方式体验创新过程。专业层面的创新实践一般以课程的方式展开,主要以社会调研、行业参观、实习实训等为主,但其中创新实践的元素并不多,目前专门面向档案学专业学生参与的创新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档案学教指委举办的每两年一届的全国高校档案学专业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作品展。反观其他学科,诸如数学建模大赛、力学竞赛、物理竞赛、程序设计大赛等创新实践活动非常普遍。笔者认为,创新实践平台的不充分限制了学生自主开展创新实践的意愿,同时也约束了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成长。
2.通识类创新课程与专业类创新课程“两张皮”现象明显。通识类创新课程与专业类创新课程之间关系应当是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的,通识类课程贯通串讲创新创业方面理论,从宏观上为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理念,并开展基础性“双创”训练;专业类课程将创新创业理念与专业前沿问题、行业实践需求结合,从微观上指导学生参与专业创新创业实践。但根据笔者对部分高校师生的调研发现,通识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之间几乎没有沟通,创新类课程并没有依据专业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双创”内容,加上前文所述课程同质化比较严重,学生很难从通识类课程中掌握创新方面的技能。专业类创新课程无法与通识类创新课程对接,很多知识无法互融,甚至出现课程内容相互排斥的问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通识类创新课程一般由学校承担创业教育培训与管理的部门负责,“双创”教师承担全校所有专业创新类课程讲授,很难做到针对某一具体专业或学科设计课程体系,同时专业授课教师与通识类创新课程教师之间并没有创新课程方面的交流,很多知识相互交叉重叠,专业学生应知应会范畴界定模糊,由此造成通识类创新课程与专业类创新课程“两张皮”,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很难形成合力。
3.专业类创新课程的创新含量亟待提高,课程评价缺位。专业类创新课程是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课程。如前所述,通识类创新课程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思维,而专业类创新课程则指导学生真正从专业视角思考问题,开展创新实践。目前,国内各高校档案学专业自主开设创新课程的课程门数平均为1.3门,几乎所有专业都将创新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在自主开设创新课程方面,主要以创新能力提升类课程为主,如黑龙江大学开设的《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湘潭大学开设的《创新思维与科学研究方法》、上海大学开设的《学术论文写作》等;在开设专业创新课方面,主要以前沿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课程为主,如中国人民大学开设的《数据科学前沿系列课》、上海大学开设的《数字人文》《Community-Based Archives(社群档案)》等。专业类创新课程目前面临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专业类创新课程基本上以零散开设为主,尚未形成课程体系,像中国人民大学专门开设前沿系列课的高校并不多,很多高校都只开设1—2门,最多3门专业类创新课程。从课程名称来看,课程内容主要以能力提升的指导性教学为主,创新实践往往安排在通识类选修课程中,由此导致专业类创新教育的含金量大打折扣。其二,融入其他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元素目前没有衡量或评价的指标对其进行测评,课程是否会提供充分的创新实践、学生在修读课程后创新能力是否得到提升等问题并没有直接的评价依据。正如前文所述,缺乏创新实践平台与评价机制很难评价专业类创新教育的效果。
面对档案学创新教育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笔者认为课程建设需要从课程建设的基本规律着手,结合不同高校档案学专业的特点与行业需求,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三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旨在从课程设计方面提升档案学专业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通过课程实施塑造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设计课程评价指标优化创新教育成果,发掘更优质的创新教育形式。
1.优化专业类创新课程体系。优化专业类创新课程体系是提升档案学专业创新教育的前提和关键环节,这是因为教育的主要形式就是课程,而且目前国内各高校在专业类创新课程方面已初具规模,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将孤立课程组建为课程体系,并根据人才培养需求调整创新课程授课内容。就档案学专业而言,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计划必须兼具专业性与创新性,以跨学校、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打破传统的学科限制、地域限制和国界限制,为档案学专业课程的设置添加更多创新要素,使课程顶层设计既体现教师的创新思维,又有利于培育学生个体的创新素养。因此,专业类课程体系一方面要考虑到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从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演化趋势入手,融入通识类创新课程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专业创新思维,充分利用好通识类创新类课程的先导作用,专业类课程采取主动对接的方式,利用课程稳固创新思维,训练学生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在保持专业必修与选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程、通识课程和选修课程架构基本不变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行业前沿问题的讲解与技术工具的识别、应用,为学生创新思维提供辅助,如增加计算机技术应用、数据科学与分析、信息素养等方面的课程。计算机技术是未来档案管理的主要工具,数据科学与分析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信息素养则培养学生识别与整合信息能力、信息敏感度以及对信息创造性加工与输出能力。同时,通过学术资源共享与合作平台,增设学术讲座、学术论坛、学术研讨会等非常规课程形式,全面完善专业类创新课程的规划与布局。
2.丰富创新课程的施教手段和展示方式。与专业基础课不同的是,创新课程设置的目标并不是让学生掌握成熟的创新理论内核,而是通过创新实践引导学生追寻创新灵感,体会创新乐趣,收获创新成果。在创新训练与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进而为学生塑造成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创新课程的施教方式应当更为灵活与多样,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定位与特色,设计更具新意与挑战性的施教方式,注重由讲授式向教师启发式、小组合作式、学生参与式和集体研讨式转变,将实验、实训、实习方式贯穿于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以实验激发创新意识,实训培养创新能力,实习为创新创造提供平台和机遇,如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纂学等兼具理论与实践的专业课程可适当采用教师启发、小组研讨与合作、创新成果展示等方式;科学研究方法、论文写作等创新课程则将创新训练贯穿至课程全过程,构建开题—获取文献—文献综述—框架搭建—论文写作—发表与答辩的学术训练体系。与此同时,专业还需拓展创新教育成果的展示平台,引导学生参加各种专业创新成果大赛,如教指委组织的高校档案学专业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展、各级数学建模大赛、职业规划大赛等,通过参加比赛提高学生创新积极性。另外,在指导教师的协助下,学生申报各级各类创新训练项目,通过科研项目的申报与研究,让学生能够自主开展学术选题,独立或合作完成学术论文写作与社会调研,进一步通过丰富创新思维来提升创新能力。
3.由教指委牵头制定国家档案学创新课程实施与评价方案。档案学教指委是开展高等学校档案学本科教学的研究、咨询、指导、评估、服务等工作的重要机构。鉴于档案学创新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建议档案学教指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其一,由档案学教指委牵头,制定档案学专业创新课程评价指标与实施方案。方案将根据各所高校开设创新课程的实际情况,结合通识类创新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从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教学效果等方面展开,尤其要详细梳理专业类创新课程的创新元素的评价指标,将创新课程评价纳入专业评估与一流专业的评价体系。其二,除了制定创新课程评价方案外,档案学教指委还可以针对档案学专业创新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制定指导性方案,引导与规范各高校自主设置专业类创新课程的门数、课程内容范围与教学形式,并积极探索除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展之外的创新教学成果分享、交流与展示的方式。其三,积极探讨建设国家性的档案学创新教育课程联盟的可行性。课程联盟能够打破高校之间的资源界限,通过教学资源共享与互认学分的方式,有效提升高质量教学资源在联盟内专业的应用。档案学创新教育课程联盟可由高校推荐专业类创新课程组成,由档案学教指委牵头组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面向各个高校档案学专业学生开放,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为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助力。
随着创新教育的深入发展,创新课程建设将朝着纵深的方向持续推进,档案学专业作为一门需要社会支撑的学科,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将更贴近社会,更与时俱进,而创新人才的培育将会极大地促进档案行业的发展与变革。课程是人才培养的保障,创新类课程又因其独特的课程属性与多样的发展前景,被逐步纳入档案学人才培养体系中。创新课程能够启蒙档案学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发掘创新思维,塑造创新人格,进而打造符合社会各行业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以课程改革作为档案学创新课程持续发展的抓手,能够准确把握社会需要什么样创新人才的问题,进而通过对课程内容、授课形式与考核评价方式的探索,逐步解决如何培养档案学创新人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