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昊翔
(武汉大学文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2)
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是指研究生在保持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拥有健康的体魄基础上,同时拥有良好的个性、人格、处事能力和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意志坚定,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1]研究生作为全球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是一个自律性强和成就动机高的人才群体,作为国家重点培养的高素质、高文化的尖端人才,研究生群体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复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日趋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速,社会竞争压力也日益提升。与此同时,招生培养规模的持续扩大,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使研究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研究生,因所属地区发展相对落后,民族区域文化较为复杂,家庭贫困学生较多,学生出现焦虑、自闭、抑郁等心理问题更为突出。近年来研究生由于过度压力而产生精神分裂、自杀的事件频频发生,不仅断送了其个人的美好前程,也给家庭和国家带来了巨大损失。
2017 年2 月27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首次以官方名义提出“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三全育人”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简称,它能使高校立德树人工作落到实处,有效提升育人工作质量。[2]2017 年末,教育部将“心理育人”纳入高校“十大”育人体系,作为“三全育人”的有力组成部分,并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深入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3]这无疑是国家从顶层设计上积极关注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充分体现。本文试图在此背景下,以“三全育人”为视域,深入剖析中西部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探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与成长成才,为中西部地区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研究生成长成才、顺利完成学业的有力保障。我国研究生教育在最近二十年有了飞速发展,就人数而言目前已当之无愧地位居世界第一。我国高等教育取得的这些成绩无疑是可喜的,但就研究生自身而言,高校的急遽扩招使得他们在科研、就业、生活等多方面面临的压力骤升,让他们产生了激烈的心理冲突和生存压力,如果不及时疏导很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中西部研究生,尤其是西部相对贫困落后地区的研究生,由于其成长过程中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民族文化环境等生活背景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同沿海发达地区的学生相比,在学习和生活、人际与情感、职业以及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等领域,有着更为突出的心理矛盾和健康问题,这就更需要我们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研判和改进。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和方便取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藏大学、内蒙古大学、新疆大学等五所学校500 名学生为样本,其中,理工农医类研究生320 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180 人;博士研究生150 人,硕士研究生350 人;要求被测试者按照自己的情况认真作答。剔除无效问卷19 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481 份,回收率为96%。
通过数据分析,中西部高校研究生包括的心理问题较为突出,但当下研究生对自身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明显不够。仅仅有7%的研究生主动做过心理咨询,仅有25%的学生会在心情抑郁、焦虑等状况下向身边的朋友、老师以及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其中博士生占的比例更少,仅有13%);此外学校和社会相关部门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也明显不够,仅仅有不到20%的学生表示,学校会每年定期主动邀请他们参加心理咨询或者有关心理健康类的咨询活动及沙龙等。数据显示中西部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低于正常人平均水平,约有近30%的研究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孤僻自闭,沟通存在障碍。根据问卷调查显示,约有42%在家庭条件一栏选择一般或者不太好的中西部研究生中,不太喜欢人际交往,他们中较多来自农村家庭和贫困家庭,肯于吃苦耐劳,个人自尊心和进取心指数比较高,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神经更为敏感,人际交流能力比较匮乏,情绪掌控力偏低。此外调查显示,约有25%左右的研究生尤其是理工农医类研究生(约接近70%)由于长期埋身于实验室,活动范围狭窄,极少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久而久之就出现了不愿、不敢或不会与人交往的状况,甚至与导师、室友、恋人等的关系都处理不好。同时由于婚恋自主意识、婚恋责任感、择偶标准、现实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导致研究生在择偶质量上难以找到合适的对象,很多学生不愿意谈恋爱或与异性交往,约有39%的研究生在读研阶段处于单身状态并长期没有谈过恋爱;而单身的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尤其是女性研究生)的比例则明显高于有伴侣的学生群体。此外,少数民族研究生在自尊、自我实现、民族认同等选项中的比例要高于汉族研究生。
(二)倍感焦虑,精神高度紧张。数据调查显示,约有63%的研究生感到生活和学习压力很大,其中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他们年纪较大,尤其是博士生,很多人在高年级时接近而立之年,但是经济却不得不依附于家庭条件并不太好的父母,给家庭增加了额外的经济负担,而中西部地区正常婚育年龄较东部早,当他们看到身边的朋友娶妻生子、事业有成时,会有较强的愧疚感和精神压力。同时现在各高校尤其是双一流高水平大学纷纷提高了对研究生的科研和论文要求,部分导师也将自己的科研压力和工作任务下移给门下的研究生,这无疑会加剧研究生的紧张情绪,以致约有6%的硕士生和32%左右的博士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脱发、失眠、焦虑、神经衰弱等症状。此外,根据数据统计显示,少数民族女性研究生在学习中比男生体验更多的焦虑情绪,略高出7%,这或许与中西部地区重男轻女的观念以及女性自我内卷化程度更高有关,让女孩子在求学过程中有着更大的压力。
(三)情绪低落,抑郁症状明显。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大众化,研究生在就业市场的地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学术压力的增大以及房价、婚姻等生活成本的增长,导致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前景预期均较十年前有大幅度的降低。生活难、科研产出难、就业难等多方面的困扰使得他们对自身前途感到无望。[4]而且中西部高校很多研究生来自乡镇、农村,父母在外打工或者务农,且很多人家里还有兄弟姐妹,经济负担重,这些不利因素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们的信心不足,产生自卑、焦虑和抑郁的情绪。通过本次数据调查,约有55%的研究生对未来充满了迷茫,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科研上,其中男性研究生因经济压力更大、社会期待值更高等原因,比例略高于女性,达到了67%;来自农村及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因为无法适应社会转型时期的贫富悬殊,比例也高于城市和家庭条件相对较好的学生,略接近73%;年龄在30岁左右无工作的博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最差,接近85%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高于22-27岁的全日制学生及35岁以上有工作的研究生。
研究生的心理现状既影响其本身的发展,也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影响中西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和复杂的,根据数据反馈及分析,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各界关注度不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剧和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前研究生们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现在诸如毕业难、就业难等各种问题突显了出来。现实中的巨大落差使得他们极容易出现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约有42%的研究生,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研究生,对未来的就业和发展表示不乐观。受疫情和中美贸易战等因素影响,当下全球整体就业形势并不景气,而中西部地区因为经济较沿海地区落后,所能提供的高层次就业岗位更加稀缺,所以近两年研究生们迷茫和焦虑情绪更为凸显。同时,因为中国养家立业的传统观念,他人的评价和社会期望使男生肩负的责任和压力更大,这样就使男生感到紧迫和压力,从数据显示看,男生总体存在心理问题现象比女生略高6%。此外,研究生科研压力日趋加大,近些年中西部许多高校加强了对研究生科研水平的要求。以武汉大学为例,根据武汉大学研字[2013]13 号文件要求:“申请人文社科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至少有1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在SSCI、AHCI、SCI 收录的刊物或在武汉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规定的奖励期刊上发表;或在CSSCI(含扩展版、集刊)上发表2 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从政策上来说,提高博士学位授予标准无疑是正确的,但这也使博士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使他们不得不时刻保持高度紧张状态投身于科研当中。根据该文件标准,武汉大学文科类博士生三年毕业率仅30%左右,而很多理工类院系三年毕业的博士生不到10%。但相关部门包括高校对这些研究生心理承压能力的关注明显不够。人们一直都错误认为作为高素质代表的研究生能够很好地自我调节并解决心理问题,所以目前对他们更多的还是侧重于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心理健康重视较少,没有形成一套有利于研究生心理健康系统的、科学的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模式。[5]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尽管目前各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咨询中心或者咨询室,但是学生表示能满足其需求的或者能及时安排咨询的仅占23%,仅有8%的学生表示学校会定期邀请他们参加心理咨询或者有关心理健康类的咨询活动及沙龙等,仅有15%的学生表示他们曾经参加过学校、学院或班级举办的心理咨询活动。
家庭经济、教育、有效沟通等方面支持因素的缺失。人们常说“家是心灵的港湾”,家庭的支持理论上是缓解研究生压力的重要支柱。但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来自农村和贫困家庭的研究生能获得的家庭支持极为有限。他们在生活上的压力感要远远高于城市学生(约高出32%),更易对自我产生不恰当的消极评价,如对人对事反应过度敏感,不自信,自我封闭等。他们往往因囊中羞涩而较少参加集体活动,自卑感强,与老师、同学的关系疏远;他们中的很多人需要花大量时间兼职赚钱,导致精神状态差,主观幸福感低。此外,通过问卷调查显示,身心愉悦的研究生一般都跟父母关系相处融洽(约85%),而存在一定程度心理障碍的研究生,大多与父母关系一般,很多学生平时不与父母联系,即使过年也不愿意回去。通过数据进一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不当的教育方式、父母期望值过高、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等三大因素让研究生感到很大的压力,回避父母和家庭。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专制型的家长比民主型的家长更容易给小孩带来心理问题(约高出26%),这些学生从小受到过度的保护或控制,性格、能力的成长受到影响。此外父母的压力对研究生心理也造成重大影响,约有60%的研究生反应父母会给自己带来压力,比如催婚、与其同龄人对比等。
个人错误的认知和特殊的学习生活方式。由于特殊的个人成长经历,中西部研究生尤其是家庭贫困学生有着更强的奋斗意识、平等意识、独立意识,肯吃苦、敢拼搏,他们希望被别人尊重和重视,成就动机与自尊心强,但这种认知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引导很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马加爵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此外,研究生作为最高学历层次的群体,他们学习、生活的方式以少数人甚至个体为主,现实生活中由于研究生和导师双方的原因,导致他们社会实践锻炼机会不多,生活圈狭小,很容易产生抑郁症、自闭症。有的学生考研和考博时仅仅是随大潮,没有意识到在学习期间会存在的各类问题,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做好人生规划,在面对挫折和落差时也会产生心理问题。同时中西部少数民族研究生较多,他们的传统习俗、生活观念、思维方式、乃至语言文字都与汉族有较大差异,导致他们到了一个新的校园环境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体现。而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要联系我国的社会实际和国外形势,从而发现和解决问题。”[6]现实中不少研究生因为心理问题而影响学业甚至危及生命,给高校及社会各界敲响了警钟,对此社会各界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予以积极应对。“三全育人”作为新时代我国高校育人工作的行动指南,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和解决立德树人现实之困的必经路径,也是解决当下研究生心理健康困局的有力手段。
首先,要全员参与。社会各界要高度重视并正确开展中西部研究生心理教育。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等工作。”[7]我们要客观看到,尽管研究生已经是成年人,需要承担各种社会责任,但是当前首要承担的是学生角色,他们长期生活在象牙塔中,对外界环境和自身环境系统缺乏认识和了解,对自身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缺乏必要了解,产生情绪性困扰和认知困惑是非常正常的。社会各界要认真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帮助研究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尤其要开展中西部贫困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在政策上给予他们支持,建立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切实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生活,融入集体。高校要做好专兼职心理咨询辅导老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每位教职员工的自身道德素养与心理育人能力,让教师、心理咨询师、辅导员、后勤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同时,要积极引导研究生正确认识和改善自我,全员参与离不开研究生自己的参与和困境突围,要让研究生尽可能全面、积极地做好自我观察以及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辨析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面对的各种压力,把挫折和压力当作生活中的一部分,建立相应的心理预防和适应机制;应增强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加强与家人、朋友、同学、导师等的联系与沟通,减少消极应对方式,更好地维护个人的心理健康。[8]正如苏东坡的诗所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自己,才能用合理的方法加强自我心理调适,保持自身与外在环境的相互平衡,做到身心都健康。
其次,要全过程培养。高校要从招生开始,就做好方方面面的顶层设计,要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为学生提供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满足不同民族、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需要的研究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要营造民族文化融合的校园环境,创造健康、快乐的校园文化,增加各民族同学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情感沟通;要提供各种实习实践岗位,鼓励研究生尤其是内向型性格的研究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集体互动与社会实践中完善自我;要通过建立相应的心理咨询中心,举办学生心理健康沙龙等,为研究生提供流的窗口;要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咨询热线等,针对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给予针对性的辅导和治疗;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指导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9]要以终身发展和广义生涯理念为指导,帮助和引导他们在自我、学业、职业、生活等人生发展历程与角色上实现统合和发展[10]。
再次,要全方位介入。要创新高校、家庭、社会、个人四方协同联动机制,将四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动性,做到1+1+1+1>4。在这个体系中,要尤为关注学生家庭情况并寻求家庭的支持。当下研究生的心理压力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家庭,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家庭成员之间无法有效沟通,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等都会对孩子产生心理压力,高校有必要提醒家长对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此外,要充分发挥现代网络媒介的作用。21 世纪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网络文化的崛起虽然让教育管理者在工作上遇到了新的挑战,但同时也为大家开展心理辅导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校园走入家庭,鼓励学生自强、自立、自励,了解自我与社会;要充分利用校园网、QQ、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多元化交互平台,实行一对一、多对一、多对多等有效沟通模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关注研究生在网络上的思想动态,并及时跟进、及时沟通、及时引导。
在当前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下,改善中西部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是一项持久而艰巨的任务,这不仅需要研究生发挥自我能动性,更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和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三全育人”不仅是一种全面育人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更是一项系统完整的育人工程,“三全育人”视域下建构大学生心理健康育人体系,有助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有助于研究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更有助于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因此,从“三全育人”视域下积极探讨预防和解决中西部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方法,让每一个研究生都有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生活心态,对改善研究生群体的学习和生活质量、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养、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无疑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