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仓
(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
查阅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党报创办的历史,也许没有哪一家如《西藏日报》这样会经过如此“漫长”的孕育(1951-1956)之后才会诞生。这使《西藏日报》的创办不仅成为西藏党的新闻事业“现象级”的历史存在,也为西藏党的新闻事业的构建和发展涂抹了底色,奠定了基础,值得深入思考。
在西藏独特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共同作用下,和平解放前西藏地方的新闻事业不仅是中国最落后的一个版块,而且出现了罕见的空白,并未能在此酝酿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这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在西藏的新闻事业,并不是西藏地方新闻事业的自然延续,而只能是在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之后,才开始自己的生命历程。
在一个高度封闭的旧西藏,西藏的新闻事业出现得非常晚:尽管吐蕃时期就具备了创办古代报纸的完备条件——藏文、纸张和印刷术,但当时的西藏地区并没有诞生如同期中原唐王朝“开元杂报”那样的古代报纸。直到1907年《西藏白话报》在拉萨艰难诞生,这比内地近代报刊诞生的时间(1815年)差不多晚了一个世纪。
西藏新闻传播事业不仅发端较晚,而且长期停滞不前。在1907 年《西藏白话报》创刊(大约辛亥革命爆发后的1911年停刊),直到1951年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实现西藏和平解放,于此40 年时间里,再无新闻媒体诞生的记录,形成了西藏新闻事业巨大的“空白期”。比照同期全国各个省区,包括毗邻的青海省,也没有出现如此情况。造成这样落后的局面,自然与西藏封建农奴制的极端落后、专制和封闭的政治、文化生态直接关联,当然也与西藏原始的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和高原地理环境有关。关于这个空白期发生缘由的解读,有待专项的研究,但至少可以由此断定:当时的西藏新闻事业既连续“缺席”,自然也就谈不到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孕育和发生。西藏和平解放后党的新闻事业的创建,完全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的。
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在西藏的建立,孕育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途中创办的两份油印报纸——由四川挺进拉萨的18 军主力部队所办的《新闻简讯》,以及自青海深入青藏高原的18军独立支队所办的《草原新闻》。
1950 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 军奉命从四川进军西藏。1951 年6 月,为尽快实施“十七条协议”,18军从四川进军西藏。基于让部队在远离祖国内地的行军途中及时了解国内外形势的需要,18军先遣支队在从昌都出发的第二天(1951年7月26日),创办随军报纸《新闻简讯》。1951年9月9日,18 军先遣支队抵达拉萨,《新闻简讯》继续出版。10 月26 日,张国华军长、谭冠三政委率领的18 军主力进驻拉萨,该报即告停刊,至此共出刊33期。
在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从四川进军西藏之际,由西北西藏工委率领的18军独立支队也由青海入藏,履行解放西藏的历史使命。1951 年6 月,应西北西藏工委请求,西北局从《群众日报》(西安)、《甘肃日报》、西安和兰州大学、中学中抽调20余人,新华社派出3人组建报社。1951年7月,西北西藏工委书记范明在兰州西北大厦主持召开工委扩大会议,决定创办报纸《草原新闻》。1951年8月28日,18军独立支队在香日德举行进军西藏誓师动员大会,《草原新闻》同日同地创刊,并分为前梯队版、后梯队版。在部队进入西藏地区后,报纸随部队建制调整,前、后梯队版合二为一。1951 年12 月1 日,18 军独立支队举行进入拉萨入城式,《草原新闻》同时宣布终刊。
《新闻简讯》《草原新闻》虽为进藏人民解放军创办的军旅报纸,但实际上孕育了后来的《西藏日报》,是西藏党的新闻事业的萌芽和先声。这种判断,是基于如下理由:两种报纸属于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内部报纸,传递党的声音,传播国内国际重大新闻,无疑是党的新闻事业的组成部分;两种报纸诞生于进军西藏途中,又为进军西藏的伟大政治使命服务,成为党领导下的西藏新闻事业的组成部分;两种报纸的主要工作人员到达拉萨,并在报纸宣布停刊后,绝大部分转入随后创办的《新华电讯》,而在《西藏日报》创刊前,它就实际承担着西藏工委官方媒介的宣传功能,并逐渐过渡到《西藏日报》的创办。
由于西藏和平解放之际,西藏政治生态多元,不具备创建新闻事业的物质基础,新闻事业一片空白,《西藏日报》的创办无法立即实现,遂在经历了曲折过程之后,才诞生了西藏党的新闻事业。
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后,创办一份省级报纸乃势所必然。然而在当时社会经济极端落后的西藏,并不具备基本的物质条件。
虽然如此,西藏工委仍从长远考虑,决定设立报社建制,人员有十余人,暂由新华社西藏分社副社长方德代管,实际拉开了《西藏日报》创办的帷幕。
作为创办省级报纸的一种过渡,1951 年11 月12日,中共西藏工委在18军进藏途中创办的《新闻简讯》的基础上,以新华社西藏分社名义出版油印小报《新华电讯》。8开,4版,用2张蜡纸刻印,每周6 期,周一无报。每期容量约为5000 字。《新华电讯》的办报宗旨是向机关干部和部队战士传播国内外重要时事新闻,内容均为新华社播发的电讯稿。
《新华电讯》的管理机制多次进行调整。1951年12 月1 日,由西北进藏的18 军独立支队抵达拉萨,与从四川进藏的18军主力部队会师,中国共产党西藏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共西藏工委”)正式成立。《新华电讯》原由新华社代管,现变更为西藏工委宣传部领导。西藏工委宣传部长乐于泓兼任社长,原《草原新闻》霍春禄任副社长,霍春禄、张成治负责报纸具体工作。1952 年6 月,霍春禄调出,张成治成为报社的实际负责人。1952年8月,汤化陶调任西藏工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报社社长,郭辛可任编辑部主任,常克诚、李宁、时钟曼、郑文珊、朱玉、朱义侠等人调入,报社业务工作团队得以加强。
报纸的编印承程序富于时代色彩。由张成治从电讯稿中编选重要新闻,张成治、倪潜各刻写一页蜡纸正文,倪潜刻写标题,并与彭映华3 人共同校对,再用从18 军宣传部带来的一台旧油印机印刷,由李文明徒步投送至拉萨各机关、部队。《草原新闻》的工作人员因参加“评功查过”活动,起初并未参加《新华电讯》的编印。在“评功查过”活动结束后,惠琬玉、夏月如、贾陇梅、冯丽英、王克俭、王兆庚等才陆续加入《新华电讯》的编印工作。
《新华电讯》是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之后,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报纸,是后来正式创办的《西藏日报》的最初前身,同时也是自1907年《西藏白话报》创办以来,西藏创办的第二份报纸,实开西藏当代报业和党的新闻事业的先河。
由于《新华电讯》未刊登地方新闻,信息传播和政策宣传功能多受限制。在尚不具备创办正式大型报纸条件的情况下,报社就决定将《新华电讯》扩版、更名。
1952 年10 月1 日,《新华电讯》恢复18 军进军途中创办报纸的名称——《新闻简讯》出版,4 开4版,油印。除精编新华社电讯稿外,主要是增加地方新闻,报纸内容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媒介性质逐渐转型,由原来的军报转而成为对西藏全局工作具有指导功能、面向社会传播综合信息的地方性报纸。
新版《新闻简讯》具备了西藏地方党报的雏形。为保障报纸出刊,报社建立起了相对完整、分工更为明确的编印机构,设置了报务、编辑、译电、油印等业务组。报务组仍由原班人员组成;编辑组由张成治任组长,并从军区干校调入彭映华、袁一凡、金熙元等新的人员;译电组组长李宁,增加李禄淑、吴鸿珍等人;油印组工作任务繁重,有人员5人,常克诚、倪潜为组长,基本工作任务是刻写、印刷和分送报纸。倪潜、郑文珊、惠琬玉、夏月如等每天刻写1 个蜡版,常克诚承担全部4 个版的印刷工作,每日印刷量近千份。
1954 年4 月10 日,《新闻简讯》改为铅印,油印组撤销,人员转事编务工作。印刷方式的进步,地方新闻份量的增加,实际推进了报纸地方化的进程。同时,刊登文艺作品以及理论、评论类文章,栏目增设,更具地方报纸特色。
为满足西藏地区藏民族受众的需要,《新闻简讯》开始进行汉藏双语传播的尝试。1952年11月,西藏工委宣传部决定创办藏文版《新闻简讯》,在西藏上层人士、各大寺庙和市民中散发。翻译、刻写、印刷等工作由此前成立的西藏军区“藏文编审委员会”承担,时钟曼任编辑。1953 年底,王鉴接替时钟曼,继任编辑。藏文版的主要翻译人员,有祝维汉、杨化群、马俊明等人。不久,报纸改油印为石印,由仲译朗杰书写,西藏军区印刷厂承印。藏文版的创办,开启了西藏地方报纸汉藏双语传播的先河,在民族化传播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1954 年12 月,川藏、青藏两条公路正式通车,在西藏创办省级报纸的物质条件基本具备,《西藏日报》的创办呼之欲出。
1955 年3 月9 日,国务院第七次会议通过《关于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决定》,“西藏自治区”成立已成必然之势,内部发行的《新闻简讯》小报,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省级行政机构成立之后西藏社会急速发展的需要,创办“西藏日报”势在必行。
1955 年2 月,中共西藏工委向党中央呈递报告,就创办“西藏日报”提出设想:仿照《青海藏文报》,实行藏汉合璧(1-3版为藏文,4版为汉文),对开4版。
1955 年3 月4 日,中央批复同意创办“西藏日报”,并就编辑方针和报社体制作出明确指示:“关于对报社的领导,应按照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决议的规定,即由工委书记之一直接领导,并委托宣传部协助管理日常业务。同时,不采取社长制,而采取总编制,设总编辑和副总编辑。所需干部由中央宣传部负责配备。”“工委亦应尽可能地从当地选拔报纸工作人员。”[1]
1955 年10 月,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张经武就在西藏创办报纸事请示毛泽东主席,毛主席指出:“在少数民族地区办报,首先应办少数民族文字的报”,“西藏与青海不同,不要藏汉两文合版,要办藏文报。报纸用什么名字和怎样办好,应同西藏地方商量,由他们决定,我们不要包办”[2]。
1956 年2 月18 日,西藏工委常委会做出决定,在《新闻简讯》的基础上创办省级报纸“西藏日报”,并对报纸的性质、组织构架、办报模式和党的组织机构和领导方式做出明确规定:
1.性质。自治区筹委会机关报,但方针、政策、干部日常工作由工委直接领导;
2.原则上同意出日报,藏汉每日各出一张;
3.决定报社增加藏族副总编辑三人(达赖、班禅、昌都各出一人,每一副总编辑可带三个藏族干部);
4.决定(西藏军区)编审委员会与报社编辑委员会合并,除现有双方委员原则上不动外,另外再吸收三方若干官员与社会名流参加;
5.报社成立党组,受工委直接领导,党组名单由组织部提出;
6.报社成立后,按中央规定,总编辑可列席工委例会,报社工作由工委书记之一直接领导。[3]
1956 年3 月7 日,中共西藏工委批准成立“西藏日报”党组【藏组干字(56)0070号】
党组书记:庄坤
党组成员:严蒙、郗平、马逸峰、谢显维、段子君、郭辛可。
总编辑:庄坤
副总编辑:严蒙、噶雪·顿珠(藏)、德夏·顿珠多吉(藏)、扎门·赤列旺杰(藏)、擦珠·阿旺洛桑(藏)、江金·索朗杰波(藏)[4]
同时,根据1956 年2 月18 日西藏工委关于创办“西藏日报”决定的精神,由工委、达赖噶厦政府、班禅堪布厅、昌都解放委员会和社会知名人士等五方面组成了“西藏日报”编辑委员会(12 人),成员包括:庄坤、严蒙、噶雪·顿珠(藏)、德夏·顿珠多吉(藏)、扎门·赤列旺杰(藏)、擦珠·阿旺洛桑(藏)、江金·索朗杰波(藏)、郗平、马逸峰、谢显维、段子君、郭辛可。[5]
在西藏日报报社的组建中,实际配备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藏、汉两语专业采编团队。藏语团队包括中下层僧俗官员,擅长藏文书法的西藏政府仲译(文书),精通汉藏两种文字、在藏地学习佛经多年的汉族学者,还俗僧侣,以及在进藏前后中共党组织自己培养的一批藏语文新闻干部;汉语团队包括随18 军主力部队及西北18 军独立支队进藏的军队、地方新闻干部,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和四川、西康、云南、甘肃、新疆、内蒙古等省级报社,中央新闻电影纪录厂、中国新闻社等中央与其他省市自治区新闻单位的新闻干部、新分配来的大学新闻系的毕业生等人员。
关于报纸的命名,各方经过协商后才确定下来。候选名称有十多个,包括《西藏日报》《太阳报》《雪域报》《镜报》《西藏镜报》等。其中,《西藏镜报》因与创办于印度噶伦堡的藏文报纸重名,经江金·索南杰布提议取消。1956 年,庄坤总编辑到罗布林卡向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报告报纸筹办情况,达赖喇嘛在详细询问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报纸名称后说:“既然大部分省报和省市自治区名称一样,我们就叫‘西藏日报’吧!可以吗?”《西藏日报》的名称由此确定下来。[6]在中国的办报传统中,有名人题写报头的习惯。但创刊中的“西藏日报”并没有立即获得毛泽东主席题写的报头,而是采用鲁迅手书集字的方式,为汉文版“题写”报头,藏文版报头则由十四世达赖喇嘛题写。
1956 年4 月22 日,《西藏日报》藏、汉文版与西藏自治区筹委会同年同月同日诞生。藏、汉文分开出版,对开四版,日报。藏文版的读者对象主要是中上层人士和寺院僧尼,汉文版读者对象主要是进藏工作人员和驻藏人民解放军。关于报纸的性质,确定为既是党报,又是筹委会机关报,并在报头下加印“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机关报”字样。
《西藏日报》是西藏第一份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机关报,第一张正式的省级日报,是世界上最大的藏文报纸,也是西藏第一份当代报纸,标志着西藏党的新闻事业的创建、西藏当代报业的诞生,也是西藏当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开端。
基于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的崇高威望和对西藏工作最高决策者的重要角色,由毛泽东主席题写报头最符合报纸创办者的期望。据当事者回忆,就在西藏地方党的负责人向毛泽东主席汇报西藏日报创办计划时,也表达了请毛泽东主席题写报头的强烈意愿,但并没有获得毛泽东主席的回应,所以就集鲁迅手迹而成“西藏日报”报头。直到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之际,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才欣然命笔,为《西藏日报》题写报头。1965年8月26日,中共西藏工委第一书记张国华将毛泽东主席题写的《西藏日报》报头授予主编金沙。1965 年9 月1日,《西藏日报》汉文版正式改鲁迅手迹报头为毛泽东主席题字,并一直沿用下来。
关于毛泽东主席为何在《西藏日报》创刊9 年后才题写报头,没有文献直接说明缘由。笔者认为,这其实正体现了毛泽东作为中共中央领袖和伟大政治家的非凡胸怀,以及对西藏日报特殊性的深远考虑。在创刊之际,《西藏日报》的定位具有双重性,既是中共西藏工委的机关报,同时又是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机关报。报纸编委会由工委、达赖噶厦政府、班禅堪布厅、昌都解放委员会和社会知名人士等五方面组成,具有鲜明的统一战线性质。中共西藏工委虽是其核心领导力量,但从统战视角来看,也仅仅是其中一个方面的政治力量。作为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也许正是看到了报纸编委会的统战性质,并高度尊重统战机制,展示中国共产党在和平解放西藏中团结协作的诚意,不给社会各界留下报纸是中共西藏地方党委机关报的误读,故谦逊理智,并不题写报头。
《西藏日报》在筹备和创办初期,其性质是中共西藏工委领导下的统战报纸,这在新中国成立后各省市自治区党报中确属绝无仅有。报纸的这种特殊属性,完全是由党中央的治藏方略和西藏和平解放初期西藏特殊的政治生态所决定。从1951 年5月23日“十七条协议”签订、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至1959 年西藏发生武装叛乱,中央人民政府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代行西藏地方政府职权,在这一时期,西藏地方实际“并存”四种政治力量:中共西藏工委(拉萨)、十四世达赖西藏地方噶厦政府(前藏)、班禅堪布厅(后藏)、昌都解放委员会(归属政务院领导),中共西藏工委虽为政治核心,但行政管理多元。在此背景下,作为西藏地方最高层级舆论机构,《西藏日报》就不采用内地各省市党报模式,而是吸纳四方政治力量(昌都解放委员会人员未到位),按照统战模式组成报纸编委会,使该报成为中国共产党西藏地方党委领导下的统一战线报纸。
1959 年1 月1 日,西藏分裂势力活动猖獗,政治斗争形势日趋严重,分裂和反分裂的政治分野逐渐明朗,报纸的统战模式名存实亡,维持统战构架已无实质意义,西藏工委遂做出决定,取消《西藏日报》报头下刊挂的“自治区筹委会机关报”字样,原四方面副总编辑中,除工委派出的正副总编辑予以保留外,其余自然免职。由于十四世达赖叛逃国外,《西藏日报》便取消其题写的藏文报头,由原来的“统战报纸”转变为中共西藏工委机关报,报纸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成为名副其实的地方党报。
社长负责制是以社长为最高行政首长和法人代表的报社管理体制,社长对报社的编辑部门、经营管理部门、行政后勤部门的工作负最高责任。总编辑一般是业务方面的负责人。1955年3月4日,中央在批复同意创办“西藏日报”的指示中,关于报社体制就明确规定:“……由工委书记之一直接领导,并委托宣传部协助管理日常业务。同时,不采取社长制,而采取总编制,设总编辑和副总编辑。”[7]即不采用社长制,而为总编辑制,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报纸的领导体制有很大差异。但我们必须注意,在设立总编辑制的时候,有三个重要前提:一是中共西藏工委书记之一直接领导报社工作,直接担任报社的最高领导人,提升了报社的领导层级;二是省区级党委宣传部协助负责报社工作的工委书记管理报社的日常业务,也就意味着地方党委宣传部全面、全程管理报社工作,大大强化了上级党委的领导;三是报社党组书记庄坤,同时兼任报社总编辑,将行政管理和业务领导统摄起来。党中央、西藏工委关于《西藏日报》不设社长制而采用总编辑的决定,是在当时西藏复杂的政治和社会生态下,提升管理层级,加强党的领导,将党委、行政和业务三者统一集中领导,保证新闻舆论的正确导向的重大举措。
实行汉藏双语传播模式,符合西藏民族构成的实际。汉藏双语传播,一般有两种模式:一是“藏汉合璧”,即在一种报纸中,用汉语、藏语两种文字同时印刷;二是“汉藏双璧”,即同一名称报纸,分别出版汉语、藏语两种文本。1955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张经武就在西藏创办报纸问题请示毛泽东主席,毛主席就对报纸的双语模式提出明确方针:“在少数民族地区办报,首先应办少数民族文字的报”,“西藏与青海不同,不要藏汉两文合版,要办藏文报。”[8]这就要求优先考虑西藏藏族受众的需要,创办藏文报纸。同时,根据西藏地方藏族为主体民族的实际,不实行汉藏双语“合版”(合璧),而是汉藏文分开出版,采用“汉藏双璧”模式。这既考虑到了汉语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基本国情,也为藏族受众创办能以本民族母语阅读的报纸,其重心还是适应藏族受众的需求,创办藏语媒体,体现党的民族政策,为实现西藏社会由封建农奴制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跨越转型,从而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创造良好舆论环境。
从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到1956 年《西藏日报》正式创办,时间跨度长达6年。其中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西藏和平解放前,没有一份省级报纸存在,无法依托一种报纸实体实现快速转型,只能白手起家;二是西藏长期封闭落后,物质条件匮乏,不具备出版印刷的基本条件,只能从创办油印小报开始,逐渐实现铅印。先办汉文小报,再办藏文小报,必须经历较长的“过渡期”,为创办《西藏日报》储备力量;三是政治生态复杂,必须协调四方力量,充分酝酿,寻求合适办报模式,创办由西藏工委领导、各方政治力量共同参与的“统战报纸”,扮演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机关报的特殊政治角色。
在西藏和平解放初期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中,《西藏日报》经过曲折努力实现创刊。这不仅标志着党的新闻事业在西藏的创建,同时也体现了西藏新闻事业发展的特殊规律。
《西藏日报》不同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各省市创办的党报,是按“统战模式”,由当时西藏地方实际存在的四种政治力量(中共西藏工委、达赖噶厦政府、班禅堪布厅、昌都解放委员会)所组建,属于同样是统战性质的“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机关报,这是基于民主改革前西藏社会政治的特殊格局所做出的合理选择。但报纸的核心领导力量,无疑是中共西藏工委。
中共中央和西藏工委对报社的领导构架作了明确的政治安排,从领导体制上保证了党的领导。在1955 年3 月4 日中央关于同意创办“西藏日报”的批复中,就明确指示:“关于对报社的领导,应按照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决议的规定,即由工委书记之一直接领导,并委托宣传部协助管理日常业务。”[9]确定由地方党委直接领导报社工作。1956年2月18日,西藏工委常委会关于创办《西藏日报》的决定中,在确定报纸性质的同时,又强调了党的领导角色:“自治区筹委会机关报,但方针、政策、干部日常工作由工委直接领导”;[10]成立报社党的领导机构:“报社成立党组,受工委直接领导,党组名单由组织部提出”;提升报社总编辑的政治地位,强化党的领导:“报社成立后,按中央规定,总编辑可列席工委例会”[11];在报社自身领导构架中,决定来自内蒙古日报的庄坤身兼西藏日报社党组书记、总编辑(未设置“社长”一职)职务,集党委、行政、业务领导职责于一身,显示出党的领导之核心地位,表明《西藏日报》实质上是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第一份正式出刊的党报,标志着党的新闻事业在西藏的创建。
《西藏日报》的创办,经历了6 年时间,过程曲折,成为民族地区新闻事业创建的一种独特探索,形成了党的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
党的领导。作为地方报纸,《西藏日报》虽然以“统战”构架创建,但领导核心无疑是中共西藏工委,实质是西藏地方党委的机关报。对于一份地方报纸,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对办报方针提出了具体指示,这在地方报纸创办中非常罕见。毛泽东主席显然是把《西藏日报》创办作为和平解放西藏、实现中央治藏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高度重视。由中共西藏工委书记之一直接负责《西藏日报》,并由西藏工委宣传部管理报纸事务,体现了地方党委对报纸的政治责任感。报纸不实行社长制,而由报社党组书记同时兼任报纸总编辑,将政治领导和业务领导统管起来,显示党的核心领导地位获得机制保障。党的坚强领导,成为《西藏日报》创建和发展的根本保障,成为报纸的优良传统。
创业精神。《西藏日报》的创办,实际可以追溯到18 军进藏途中创办的《新闻简讯》《草原新闻》。在艰苦进军途中办报环境之恶劣,可想而知。1951年部队进入拉萨后,生活环境大有改善,却并不具备创办正式省级报纸的物质条件。这丝毫没有阻挡西藏工委创办报纸的决心。中共西藏工委决定先创办《新华电讯》,转载新华社新闻报道。嗣后,改《新华电讯》为《新闻简讯》,增加西藏地方新闻内容,成为准地方报纸。在此进程中,《新华电讯》由油印变为铅印,印刷方式实现飞跃。在创办汉文版之后,又根据藏族受众需要,创办藏文版,实现汉藏双语传播,直到1956 年正式创办《西藏日报》。在极端艰苦条件下,不断创新开拓,成为《西藏日报》创办发展的又一优良传统。
全国支援。在经济社会发展异常落后的西藏,没有全国支援,《西藏日报》根本就不可能创办起来。作为《西藏日报》的最初源头,《新闻简讯》《草原新闻》的人员全部由内地专业人才组成,主要包括18 军宣传部干部、新华社记者、报社编辑记者、大中专学生等,并成为进入拉萨后先后创办的《新华电讯》《新闻简讯》的骨干力量。为创办《西藏日报》,中共中央宣传部从全国各地选调庄坤等一批专业干部、编辑记者进藏,加入《西藏日报》创办团队。报纸需要的印刷设备,则是随18 军进藏时用牦牛驮运而来,北京中央民族印刷厂赶制了藏文铜模,上海市供应了印刷机、汽油发电机和其他器材,重庆、成都调拨了机器和纸张,西南军区政治部印刷厂先后调来关来发、刘永秀等20余名技术骨干,为《西藏日报》的创办奠定了人才、技术、设备基础。全国支援战略不仅保证了《西藏日报》的创办,而且成为包括《西藏日报》在内的西藏新闻事业发展、成长的战略性保障。
作为民族地区的省级报纸,《西藏日报》在创办过程中探索了民族地区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的若干经验。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西藏日报》在创办之初,就将少数民族受众的需求置于优先位置,高度重视少数民族语言媒介——藏语报纸的创建,开创了汉藏双语传播的基本传统。在“双语”模式上,根据西藏地区藏民族占主体地位的实际,并不采用青海省“汉藏合璧”方式,而采用“汉藏双璧”形式,突出藏语媒体的传播规律,形成了民族地区大众传播的基本传统。
在西藏和平解放之初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中,《西藏日报》的创办经过了长达6 年(1951-1956)的时间才正式创刊。由最初的“统战模式”到1959 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党报,经历了比较复杂的递进和演变。《西藏日报》的创办,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在西藏的建立,并形成了民族地区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的一些基本传统,丰富了党的新闻事业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