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宜帆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9)
一百多年前,中国还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黑暗中无数有志之士不断摸索,却一直没有找到方向。《共产党宣言》为中国带来了“每个人之自由,是一切人自由之条件”的曙光。《信仰的味道》通过对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这段往事的再现,既可让人领略到丰富的历史内涵,又可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时代精神。
对于百年前的历史故事,报告文学《信仰的味道》的作者何建明、潘爱娟用柔软、真实的笔触将其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作品就像镜头一样,定格了百年前的画面,故事所描绘的情景也随之呈现在读者脑海里。作品的每一章都会塑造一个极具历史感的背景环境,让读者迅速沉浸其中。开篇没有像一般人物类报告文学那样直接讲述人物故事,反而从背景入手,先介绍主人公陈望道家乡“义乌”名称的由来,然后笔锋一转,描绘义乌现在的发展状况及其文化氛围,从而引出故事的主人公陈望道。这样的描写极具画面感,就像电影中的蒙太奇,将不同的画面叠化拼接成一个整体的内容,用电影镜头式的表现手法将其艺术性呈现出来。这种对环境和背景的氛围营造不只存在于第一章,之后各章都有呈现。由于整个事件的时间和空间跨度较大,所涉及的人物众多,稍有衔接不当都可能让故事的发展变得生硬,所以作者通过对每章开头的环境氛围进行营造,让几个跨越时间、空间的故事迅速融为一体,使得内在逻辑也相应承接。这样,即使作品每章开始的叙事画面都有跳跃,整体上也不显突兀。作者就像电影导演一样熟练掌握着镜头的运用,自由切换场景,将不同时空、相互独立的画面连接起来构成完整的故事。
场景的描写不仅在于氛围的烘托,而且对细节的描写也十分精确,往往寥寥几笔,便有了现场感。“八月的杭城,热得像一个烤火炉,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落下斑驳的碎影。树上的知了不知疲倦地鸣叫。窄窄的街巷,一双皮鞋跨步迈进泰丰旅馆,直上二楼,敲响了一个客房的门。”[1]P61简短几句描写便将经亨颐拜会陈望道的画面勾勒出来。这种描写,不仅使读者具有一种现场感,而且还原了历史的场景。又如:“夜幕降临,分水塘锣鼓喧天,一声声‘嗖——嘭’的火铳巨响,夜空中闪现出一蓬蓬的灿烂。随着高亢、明亮的唢呐声起,刚刚还静止不动的百来米长板凳,就像是真龙一样,昂首甩尾,舞动起来。”[1]P164这段文字带有极强的渲染性,瞬间让人穿越到了分水塘热闹的元宵节。这种细节描写为故事的真实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除此之外,作者还非常擅长用对话和动作描写来营造现场感:“‘你凭什么给我不及格?做老师就可以随意侮辱学生的文字吗?’凌宝荣对陈望道怒吼。‘我绝无半点侮辱你的意思,听我解释……’‘你还是向我的拳头解释吧!’毛头小伙挥起拳头,陈望道一抬手挡住,顺势扣住对方的手腕,借力轻轻一扭就控制住了。”[1]P70对话加上动词的连用,这段细节描写就像武侠高手过招一般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也通过这些细节描写愈发凸显,每一处环境的塑造、每一个人物之间的互动都体现着当时时代的模样。
在整体画面构造的过程中,个体的人物塑造对文学的表现力也有着巨大的影响。成功的人物塑造可以在人物的多面社会关系里突出人物完整性格。同时,人物形象也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渐体现人物的个性从而表现人物的本质。《信仰的味道》中主要人物陈望道,通过描绘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发生的事件冲突,动态地勾勒出鲜明的个性。在陈望道放弃家业、前往东洋留学这一情节中,与父亲的争执和坚持都体现出陈望道渴望改变国家、振兴民族的决心,也为后面所发生的冲突做了铺垫。作品中的第一个小高潮是陈望道在日本留学期间被餐厅人员诬陷受辱,后随学生游行,惹怒日本当局。陈望道为维护祖国尊严、奋勇出击,展示出他作为中国人的不卑不亢。回国后陈望道在杭一师进行教育改革,他作为国文教员,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传播自由信仰为基石,努力教育学生发扬新思想。但在“一师风波”后为了学生安危,却主动离职,这都体现出陈望道甘为人梯、爱护学生的一面。在返乡后经历了家乡一系列悲剧之后,陈望道决心潜心翻译《共产党宣言》,传播新思想。他废寝忘食、翻译专注,以至于将墨汁当红糖吃掉而浑然不觉,这更是人物塑造的点睛之笔。在情节的推进中,陈望道这个人物逐渐血肉丰满,也把故事推向了高潮。同时作品也勾勒了其他一些人物,例如陈望道的父亲陈君元,促成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关键人物吴庶五,渴望自由爱情但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悲剧人物程久凤、陈长生,等等。作者把自身极大的情感注入文字之中,赋予了笔下人物七情六欲、喜怒哀乐。
作者善于用一些典型的细节来塑造人物,而正是这些典型的细节和人物塑造让作品变得鲜活生动,尤其是在描写人物时,通过选取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语言来体现人物的特征。例如:“我是一个曾经历过旧式婚姻痛苦的人,当十五六岁时被迫结婚,虽然感情好,但不知怎的,心里总觉得彼此不安。”[1]P22在陈望道成家立业之初,他就已经有了自由思想的萌芽,这种直接对人物心理进行描写,为后面陈望道决心参加革命打牢了坚定的基石。“不让读书,不让言论,我辈宁可牺牲生命以全人格!”[1]P94在描写一师风潮的学生与警察对峙中,一句学生语言的直接引用要比任何场景描写更加振聋发聩,也更能体现一师风潮的轰轰烈烈。也正是这句简单的语言把一师学生的热血沸腾、对革命的激情澎湃展示了出来。再如:“眼下的中国,就像黎明前,一片黑暗弥漫。我们这些留过洋的人都知道,日出的时间跟地域有关,我们知道太阳马上就要出来了,但是国人还在黑暗中蜗行摸索,人民太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曙光了,这会让多少人看到希望啊!”[1]P143这番话一下子就刻画出了《民国日报》总编邵力子以及其他仁人志士对新中国诞生的渴望以及迫切希望改变中国的心情。
正是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和极具“镜头感”的画面,将一百多年前的情景再现,让《信仰的味道》极具真实性和现场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亲历现场的感觉。同时这些描写也极具文学色彩,它不像冷冰冰的客观叙事,而是有血有肉、带着感情和温度的历史再现。
信仰是这个作品的核心,整个故事在信仰这条主线的牵引下循序发展。同时这个故事的结构又像一篇充满乐感的小说,从序幕到开端,由发展到高潮再到结局和尾声,都带着轻重缓急的节奏。报告文学在追求真实性的同时,也需要艺术上的不断追求和突破,《信仰的味道》在艺术表现上就做了不少探索。
作为故事的主心骨“信仰”,它承载着整个故事的起承转合。作品中信仰的第一次出现是陈望道在日本求学时首次读到《共产党宣言》,“信仰……一种难以改变的信仰!……是一种坚定的,让人难以改变的信仰!当人有了思想,就会产生怀疑,有怀疑就会产生信仰,有信仰,就会生出力量!”由此,信仰的光芒开始绽放[1]P42。随后,中国在巴黎和会的惨败和陈望道在日本餐厅受辱、游行被日本当局镇压后,陈望道意识到国家的出路不能靠空中楼阁式的律法和几门先进的技术,只有灵魂有所依附才能拥有崭新的未来。而马克思主义正是可以依附的真理,《共产党宣言》正是革命的纲领,信仰再次点燃了光亮。陈望道怀揣信仰回到祖国,希望将之投向各地,唤醒民众,解放思想。他受邀在浙一师任国文教员,将新思想带给新青年。他的信仰也带回到祖国。在课堂上信仰被再次认识,学生们也逐渐将“改变格局,改变命运,甚至,改变国家,为自由而战!”[10]P73这个信仰纳入自己的思想。信仰就是在学生心中种下的种子,随后像星星之火一样在全国范围内逐渐蔓延。一师风潮后,陈望道返乡,在面对民不聊生、被封建礼教禁锢的家乡,信仰的力量被彻底点燃,《共产党宣言》中尖锐的观点就像是锋利的思想武器激励着陈望道,这部伟大经典的中文翻译就这样诞生在了浙江南方的小镇上。真理在历经险阻后终于传播在中国的土地上,信仰也终于开出了花朵——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信仰作为推动故事的一条主线,像勾起银线的细针在不断穿梭中绘制了完整的图案。
如果说乐章用起伏缓急的音符将情绪推上了高潮,那么《信仰的味道》的叙事结构就如同乐章一般,通过一次次的矛盾冲突构成小说式的叙事节奏。第一章“望道何来”是“序幕”,在故事展开前将一切时代背景交代清楚,概括了从陈望道的祖辈到陈望道的成长经历的内容,为故事的开始作了良好的铺垫。就像是乐章的前奏,用轻缓柔美的曲调让观众逐渐进入到乐曲当中。紧接着第二章“‘幽灵’的诱惑”和第三章“一师风潮”是开端,它们构成了矛盾冲突的起点。就像是乐章的第一个小高潮,引人入胜。从日本留学时期受到的种种不满境遇到在杭一师催生新思想的萌芽,都让故事的曲调极力向上发展,促成更加和谐的乐章。第四章“不平静的故乡”和第五章“真理呼之欲出”是发展,它们就像暴风雨来临前宁静的乌云。情节随着不断敲响的鼓点迅速展开,故事内容的演变过程不断向高处发展,几欲达到顶峰。家乡的凋敝贫穷,加之返乡后遇到的“典妻悲剧”都击打着陈望道的内心,他孤独地对抗着旧社会的封建残暴,同时也意识到传播新思想刻不容缓。第六章“信仰的味道”是整个故事的高潮。陈望道在经历长生、久凤的爱情惨剧后,对这封建的吃人礼教感到愤怒和彻底的失望。翻译《共产党宣言》成为陈望道内心怒火的唯一出口,在寒冷的柴房全心投入在了翻译的工作中。连母亲送来本应该沾红糖的甜粽沾了墨水吃都全然不知,这沾了墨水的粽子甜在了陈望道心里,因为这是信仰的味道。第七章“《宣言》问世”和第八章“中国共产党诞生”是结尾。中译本《共产党宣言》终于诞生了,尽管在印刷出版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但都被积极克服。它的出版为中国带来了巨大影响,直接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部乐章在激扬的声响中结束了演奏,但其带来的余声和影响却播撒给了每一位观众。
《信仰的味道》作为报告文学,其结构极为精巧。它既有文学中“小说式”的精彩发展,又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历史事实的完整性和线性叙事性,在追求艺术质感的同时达到了主题的强化与发展,巧妙地让文学为事件服务,为报告文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说: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通过文学创作弘扬主旋律是《信仰的味道》的重要特点。《信仰的味道》通过人物切入,将家与国、理想与现实结合在一起,在表现陈望道崇高精神的同时传达出共产党精神中信仰的力量,用柔性的人物故事去宣传强有力的政治精神。这个题材的选择既符合主流,又独具匠心。
报告文学具有强烈的文学政论性。《信仰的味道》通过人物的微小叙事去展示宏大的时代精神,但在作品中又不夸大和过分的歌颂,而是通过理性和思辨的语言、温暖的情感和对历史的客观叙事来反映时代的本质和精神。正如何建明曾说,报告文学作家需要四个品质。“第一个就是应该具有政治家的素质。要站得高、看得远,要有时代意识,擅长把握全局。第二个是要当社会学家。社会学家观察社会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第三个是思想家的认识。要有思想性,要有理性思辨的光芒。第四个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情怀。我们一个文学作品最根本的就是讲人的情感和人的行为,你把人做好了,你的文章也就做好了。做人是非常重要的。”[2]在《信仰的味道》中这些方面都得到了体现,这部作品不仅有着一定的政治高度,还表达出了对时代和人民的感情。为了书写这部报告文学,作者在浙江义乌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真实地反映出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时代背景,这体现了作家具有社会学家的观察能力。同时作品对每个人物的刻画都细致贴切,以此牵动着读者的感情,这体现了作家具有普通人的人文情怀。另外作品中多次出现有关如何解放新中国的思想斗争,这又体现了报告文学作家拥有思想家的思辨性,最后通过故事把主题升华到一定的高度。中国共产党在成长的道路上一直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实际指导中国共产党发展的思想,同时也是人民精神信仰的源头。
《信仰的味道》作为纪念《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出版一百周年的作品,完满地完成了它的任务。这部报告文学用真切的文字表达、严谨的叙事结构和鲜活的主题报告主题色彩,反映了一百多年前的中国故事。作品用过去的历史反映当代的精神,不断给予现代人力量;用细碎的浪花建造起时代的波澜壮阔,给人以感动。无疑《信仰的味道》是一部成功的作品,相信每一位品尝过“信仰的味道”的人都可以在真理的海洋里甘之如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