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玲
(《邯郸晚报》,河北 邯郸 056000)
2020年春天,武汉疫情爆发之后,应中央指导组之邀、受中国作协委派,李春雷火速赶往武汉。
那一天,是2月26日22时。
随即,他被安排住进东湖附近的一家宾馆——水神客舍。
客房简陋且狭小,面积不足十平方米。他本来可以拥有一间安适的创作房间,但当时情况紧急,前期进入武汉的数万名医护人员和各界人士,早已占据了条件合适的宾馆。最让他惊异的是,室内竟然没有桌椅,仅有一张勉强放下笔记本电脑的矮小茶几。
第一次入住房间,又是深夜。他又渴又饿,看到茶几上放着几瓶矿泉水,便拧开瓶盖,迫不及待地喝下。
不想,喝到嘴里,哇,一股辛辣,一股灼烫,满嘴爆炸、直刺咽喉。
“哇,呸!”喝进口中的水不可遏制的喷吐出来。
哪是矿泉水,竟是消毒液!
灯光下的瓶装消毒液,与矿泉水几乎一模一样,如果不细看商标,根本无法分辨。
一时间,他浑身颤抖,满心悲哀。
窗外星星点点的灯火频频眨眼,像无数居心叵测的病毒,正冲着这个斗胆闯入者指指点点、窃窃私语……
汶川和玉树发生地震灾害时,李春雷曾奔赴现场采访。虽然当时余震连连、乱石滚滚,但那毕竟是能够看得见的危险。可在武汉抗疫一线呢,谁都不知道死神血淋淋的魔爪会从哪里伸出来。
而且,他对医学、对病毒、对防护知之甚少,无异于赤膊上阵。
可他不能犹豫、不能退却!
“书生报国无长物,唯有手中笔如刀。”报告文学,是他的报国之器,是他的生命,更是他的使命……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李春雷逆行奔赴武汉,原本心怀忐忑、战战兢兢,不想竟然用消毒液来“招待”他,让他与死神擦肩而过。
而这,还仅仅只是开始!
第二天,采访小分队开会。李春雷一进会议室,大家顿时投来惊疑的目光。
李春雷看看,别人都身穿羽绒服,唯独自己衣着单薄。
小分队负责人李朝全脸色大白,劝他赶快回去添加衣服。
然而,这已是李春雷最厚的“铠甲”了。
来武汉之前,他见柳芽嫩黄,感觉温暖的春天已经到来,就只带了几件薄薄的春装,不料武汉却阴冷异常,气温仅5~6℃。
李朝全告诫他说,必须加强保暖,万一感冒,就要隔离!
被当作疑似病例隔离、救治,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
李春雷顿时打了个寒战,决定立即购买衣物。
可是,此时武汉街头的大小商店全部关闭。于是他又突发奇想,打电话请家乡朋友开车来武汉送衣物。
李朝全听罢,摇头反对。随后,他把情况反映给了湖北省作家协会。
湖北省作协党组书记文坤斗立即帮他联系购买冬装,但几经辗转也无着落,于是回到家中,翻箱倒柜地找出一套自己从未穿过的红色保暖内衣,送给了李春雷。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采访开始了。
病毒肆虐,整座江城都笼罩在恐怖当中。走在大街上,随时都有可能被传染,更何况亲密接触医患人员呢。
然而,李春雷采访的第一站,竟然选择的是武汉市金银潭医院。
金银潭医院,是武汉地区唯一一家省、市共建的传染病专科医院。相关法律规定,传染病要定点集中治疗。因此,在轰轰烈烈的武汉“战疫”中,金银潭医院是枪声最密集的桥头堡和主战场,是地球人最关注的风暴眼。
这里,收治的多为重症和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传染度极高,令人谈之色变!
临行前,武汉市委派来的专职司机惊愕地注视着李春雷,一再追问,您确定要去?
李春雷下车后举目四望,这哪里是医院啊,分明就是“外星人”的基站——隔离区内外,只有头戴护目镜、身穿厚重防护服的人在走动。他们步履缓慢,动作机械,像极了科幻电影大片中的场景。而且,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刺鼻的消毒液的味道,使他胃中条件反射般地翻江倒海。
心中恐惧,无以言表。然而,就是在这里,李春雷两次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抗疫英雄、“渐冻症院长”张定宇,随后写出了感人至深的短篇报告文学——《铁人张定宇》。
而后,他又接连采访了“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武汉抗疫最前线危重病房的九零后护士张明轩、河北省中医院呼吸二科26岁护士肖思孟等一批抗疫前线的“战将”。
原本安排在武汉采访一周,不想竟然滞留了35天。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李春雷在采访和写作同时,还要与生活习惯和工作环境抗争。
吃饭原本是享受,但在武汉期间,吃饭却成了对味蕾与肠胃的戕害和摧残。
这不仅是因为南北方饮食习惯不同,而且宾馆里每天提供的饭食只有辣辣的热干面和甜甜的蛋酒。
这两样东西本来就不对北方人的胃口,更何况一天三顿,一连吃一个多月呢?
冷清的客舍,窄小的房间,异味的空气,陌生的他乡,李春雷刚刚进驻的前三天,根本无法进入工作状态。
他感到窒息,感到恐怖。墙壁、地板、灯光,似乎都与携菌带毒的空气一起,向自己压来,压来。他想打开窗子,哪怕透一丝丝空气也好。但是,理智又告诉他,太危险了!太危险了!
他正是在这极度的压抑和惶恐中,进行采访、写作。
客房里没有桌子,写作的时候,他只能把笔记本电脑放在小小的茶几上。没有凳子,他就把面包箱和牛奶箱摞起来当坐墩。
正是坐着这些香喷喷的牛奶和面包,他写出了《铁人张定宇》《三月正青春》《感谢纸尿裤》《东湖三题》等18篇味道各异的力作。
这些力作,都是李春雷冒着生命危险,冲在战“疫”最前线,为我们留下的弥足珍贵的国家记忆!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2015年10月,在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第九届年会上,李春雷作为新时期中国报告文学青年作家的优秀代表发言,他用丰润的文学修养和独到的审美眼光,在充分汲取前辈大家作品营养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诸多开创性的成果。
《木棉花开》虽然仅仅17000余字,但迄今为止已被两岸三地300多家报刊转载;《夜宿棚花村》继入选《大学语文》课本之后,又荣获首届全国短篇报告文学奖一等奖第一名;《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更是破天荒地被新华社以通稿形式发表,并被全国近千家报刊转载,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初心》被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三大中央媒体联袂推荐,数百家报刊、网站先后转载,盛极一时……
这些独树一帜的短篇报告文学佳作,创造了中国文坛的一个个奇迹和佳话。
2008年9月24—26日,40余位来自两岸三地的作家、评论家曾聚会广东,以《木棉花开》为主题,对当代中短篇报告文学创作的现状,进行了认真剖析和展望。世新大学校长、传记文学出版社社长、美国加州大学终身教授成露茜,香港艺术发展局委员、文学组主席寒山碧表示:《木棉花开》严肃的创作态度和精妙的语言风格,使人感觉到了报告文学特有的艺术魅力,值得港台作家学习。
李春雷的创作,由此引起两岸三地的高度关注。
2008年11月,他应邀访问香港和澳门。当时,著名文学家金庸先生专门宴请李春雷,并针对他的作品深有感触地说:“中国文学的根,在大陆!”
2015年7月17日,李春雷应邀随中国作协大陆报告文学作家团赴台湾交流。
李春雷的作品,也早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2011年与2013年,李春雷先后应邀到美国洛杉矶和俄罗斯访问交流。现任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会长的北奥先生曾撰文称:“李春雷是中国报告文学的希望。可以说他是继徐迟等前辈后,在大陆报告文学界后起之秀中最闪亮的一颗新星。”
李春雷却谦虚地说:“我要用最好的作品向国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报告文学书写当代新“史记”
当前,是中华民族进入现代社会后,变化最剧烈、最深层,也是最辉煌的时期。各行各业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不胜枚举。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
所有这些成就,都蕴含着无数精彩的人物故事,都需要作家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来反映和记录这些历史性变革。
具有“真实”属性和“文学”天赋的纪实文学,是“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唱响时代旋律”的最佳文学体裁,肩负着书写新时代“史记”之重任。
中国文学的源头,就是纪实文学,而纪实文学的高峰就是《史记》。
《史记》既是一部伟大的、富有创造性的古典史学巨著,也是彪炳千秋的文学名著,已成为历史和文学统一的范例。它第一次将历史的“纪传体”开创为我们所谓的“传记文学”,成为秦、汉以来统一的封建国家在历史文化上的反映,坚定了后人的文化自信。
《史记》网罗了“六经异体”“百家杂语”以及“天下放失旧闻”,并以“六经”和亲身调查见闻为标准,在“考信”和“实录”的基础上,加以选择、剪裁和强调,通过简洁明晰和通俗的语言,忠实地塑造了各种人物的个性和典型性,从而反映了社会的复杂生活及其本质面貌。
这,就是司马迁的现实主义。
这,也正是李春雷的创作追求。
他历时三十余年,集齐了全国2885个县(市、区、旗)和333个地级市的方志。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我国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政后第一轮修志的高潮。这个时期编修的第一轮方志,是古今通志,编纂严谨,印数不多。而且,三十多年过去了,由于缺少珍藏意识,不少方志已经损坏或湮灭,存世不多。
所以,搜集一个地域的全部方志,勉强可为;而要集齐一个省的全部方志,极为困难;如果要得到全国所有的方志,那简直是难上加难!
弱弱书生,薄薄稿费,李春雷把别人炒房的钱、炒股的钱、喝酒的钱、旅游的钱、娱乐的钱,全部投入。历时三十余年,终于集齐了一整套第一轮方志,且为全国所独有。
三十多年苦水磨剑,根植《史记》,以方志为黄土地,研究纪实文学的文本,探求纪实文学的新突破!是李春雷的孜孜追求。
通过方志的阅读,他生发了些许新梦,增添了几多自信,立志要把司马迁开创的中国纪实文学在白话文时代提升到一个更高水平!
人生苦短,史志永恒。我们相信,不远的未来,李春雷必将开始书写中国的新“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