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道

  • 2001年以来我国《共产党宣言》翻译研究动态知识图谱分析
    译”“传播”“陈望道”“中国化”“早期传播”“无产者”“共产主义”“中国”“马克思”“译介”“汉译”。可见,《宣言》翻译研究领域广泛,研究的着眼点分散,但彼此关联性较强。图6 2001—2022年《宣言》翻译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表1 出现频次3次及以上关键词统计表如前所述,突变词检测可以捕捉出一段时间内频次突变的关键词,突变值(Strength)可以反映突变词在一段时间内的词频变动程度,突变值越高,相关关键词受到的关注越多。因此,为进一步探究2001—2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5期2023-10-23

  • 陈望道文艺美学思想
    【编者按】陈望道不仅是《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本译者,而且在汉语修辞学、文艺美学、新闻学等领域都卓有建树。2022年11月26日,复旦大学望道研究院、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复旦大学档案馆联合举办“陈望道文艺美学思想学术研讨会”,采用现场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首次专题研讨陈望道文艺美学思想特征及其发展衍变诸问题。本刊选载其中两篇文章,以为推广。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 2023年1期2023-10-07

  • 鲁迅、陈望道与大江书铺关系考论
    要】大江书铺是陈望道、施复亮等人在上海北四川路创办的一家小型书局。它是上海左翼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据点,学术界对它的研究一直十分稀少,有的语焉不详。尤其是大江书铺对于中国左翼文化运动发展的意义和它在出版史领域的现代文化价值,学术界缺乏深入认识。本文详细考证了鲁迅同大江书铺的密切关系,厘清和论述其创办、发展和最后倒闭的大致过程,充分展示了它对推动中国左翼文化运动发展的重要贡献。【关键词】鲁迅 陈望道 大江书铺1927年9月,陈望道出任复旦大学国文系主任和复旦附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3年2期2023-07-27

  • 宣传阵地+组织构建:陈望道等参与“办报建党”的双重逻辑
    起组重要成员,陈望道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不仅借助早期书报活动宣传了先进思想,更是在这一进程中构建了进步分子获取“主义”、实现政治诉求的交往空间与平台,办报办刊也成为我党早期组织成员相互联系、彼此联结的组织桥梁与纽带,即列宁笔下的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建设的“脚手架”。中国共产党在创建的过程中,毛泽东、陈独秀、陈望道等接受了苏俄代表的指导,汲取了列宁“办报建党”的有效经验,同时又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创党之初就探索了一条中共党报党刊在宣传思想和组织建设上“二位一

    新闻爱好者 2023年5期2023-06-25

  • 电影《望道》3·24全国上映
    文翻译第一人”陈望道为核心,展现其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五四运动后,陈望道在新思潮感召下回国,迎接他的是迫在眉睫的艰巨任务——翻译《共产党宣言》。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影响了无数人,更改变了中国的命运。电影《望道》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段历史。影片中,大到建筑环境,小到服化道细节,都经过严格考据、精心设计。无论是演员形象,还是场景环境,都尽全力真实还原。电影于3月24日全国上映。自筹备伊始,主创团队搜集海量资料,走访《共产党宣言》展示馆、義乌的陈望道故居,更与陈望

    综艺报 2023年6期2023-03-30

  • 饰演陈望道 刘烨::要有“相信的力量”
    首个中译本译者陈望道的电影《望道》将于3月24日上映,演员刘烨在片中饰演陈望道(下图)。近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刘烨表示,在拍摄《建党伟业》时他了解到是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翻译的过程中本想用粽子蘸糖,但蘸成了墨汁,“这个小故事很打动我”。刘烨说,自定在开拍前阅读了《陈望道》一书对这个角色有了初步了解,然后去了上海的陈望道纪念馆,馆长的介绍更加详细——包括陈望道的喜怒哀乐和生活中的各种小事,最后去了复旦大学的史料馆以及陈望道的家乡,从各个层面

    环球时报 2023-03-232023-03-23

  • 《新青年》第九卷主编者问题再探 ——兼论“上海、广州两个编辑部并存”
    主编,后期则由陈望道接编。上述史实在学界基本已形成共识。但是对于《新青年》第九卷主编者问题,不仅当年参与编撰该刊的有关人员说法不一,目前学界也尚无共识。陈望道曾在晚年回忆:“《新青年》原来由陈独秀主编,他去广州,就叫我主编。”[2]263此说法似乎暗示《新青年》自八卷后期起一直由其主编。茅盾在1920 年12 月陈独秀赴广州之前与李达、李汉俊一起被吸收到《新青年》编辑部。[3]3051941 年,他撰文称陈独秀赴粤后,“《新青年》编务委托李汉俊(应为陈望道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2年2期2022-11-22

  • 到底是谁让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
    本交请青年才俊陈望道翻译成中文本。有人说,不是陈独秀直接把外文《共产党宣言》交给陈望道,请陈望道翻译成中文的,而是戴季陶或是邵力子或其他什么人交给陈望道翻译的。那么,究竟是谁让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呢?要完成《共产党宣言》的翻译,起码得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对马克思主义有深入的了解;二是至少得精通德、英、日三门外语中的一门;三是要有较高的汉语言文学素养。而早在留学日本期间,陈望道就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从日本回国后,经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他进一步认识到“

    中外文摘 2022年2期2022-03-01

  • 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的不解之缘
    张曙光陈望道是《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者,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实践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党史中的重要人物,追溯陈望道的人生历程,感悟其信仰的坚定和使命的担当,有助于增强我们在新时代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首译《共产党宣言》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既是当时形势所致又是个人自觉。一方面,十月革命的成功使处于迷茫中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急需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在他们眼中,《共产党宣言》几乎是马克思主义的同义语。另一方面,作

    领导月读 2021年1期2021-12-29

  • 进向大时代去 ——《觉悟》与青年陈望道的形象建构
    大副刊”之一。陈望道自1920年起参加该刊的编辑工作,在《觉悟》上发表了大量文章,包括翻译作品、学术作品、散文杂感、诗歌、小说、著作与人物推介等。文章数量多,体裁丰富,内容覆盖面广。这些连续不断发表的文章构成解读20世纪20年代前期陈望道精神世界的宝库。1924年邵力子离开《觉悟》,《觉悟》的办刊倾向发生变化,陈望道也几乎不再为《觉悟》撰稿。1919年到1924年这五年间,陈望道在《觉悟》上共发表了235篇文章,①连载的文章计一篇,在他人文章后的附记、附言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 2021年3期2021-11-26

  • 社会空间视角下《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出版始末研究
    过程,本文发现陈望道先生不仅作为语言学家在百年前风云变幻的上海,运用精准而专业的语言修辞技艺使得《共产党宣言》一书能广为流传。同时,作为一名革命者与共产党员,陈望道先生对党的信仰以及革命的勇气,通过在老渔阳里2号的编辑出版工作,点燃了共产主义的星星之火,为党的成立与中国革命的胜利带来了希望。关键词:陈望道;《共产党宣言》;法租界引言共产主义精神作为人类思想中的精华,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部分。探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发表是不能绕过的问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6期2021-11-25

  • 从《共产党宣言》译本看社会变迁
    部纲领性文件。陈望道先生因为第一个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中文全译本而名垂青史。回顾《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首版本的诞生历程,梳理首版本的历史性贡献,并以恩格斯校对的英文版为源文本,以翻译的视角观察当时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历史必然性。【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陈望道;译本【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3-0125-02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

    今古文创 2021年13期2021-09-10

  • 陈望道新闻教育思想初探
    全本的翻译者,陈望道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员,也曾担任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十年之久,他的革命和文教生涯始终高举新文化和思想启蒙的旗帜。陈望道新闻教育思想来源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办报办刊方向和“为党办报、为民办刊”的新闻实践。坚持以“宣扬真理,改革社会”为目标,以“恪守道德,坚守信仰”为价值,以“杂中有专,好学力行”为方法,是陈望道新闻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关键词]陈望道;新闻实践;新闻教育思想陈望道(1891—1977),中国近代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和新闻教育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21年4期2021-09-10

  • 真理的味道
    侯爱兵——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陈望道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翻译家,出身于农民家庭,1915年赴日本留学,1919年回国后,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国文教员,还曾任《新青年》编辑,1920年起在复旦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校长。1920年4月,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启蒙者之一李汉俊,把自己从日本带回的一本英文版《共产党宣言》和一本日文版《共产党宣言》交给陈望道,请他翻译成中文。因为李汉俊知道他对日语和英语都非常精通。为了专心致志完成翻

    做人与处世 2021年10期2021-08-23

  • 陈望道译介《共产党宣言》的初心及其精神价值
    《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本作为首个完整中译本,至今仍具丰富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陈望道怀着“救亡启蒙”的初心在艰苦条件下专心致译,时刻铭记时代使命,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并以勇于担当的作为,为民族和人民谋幸福。他在翻译《共产党宣言》的过程中所展现的“坚守信仰,不忘初心”“开放求新,奋发图强”“艰苦奋斗,专心致译”的敬业精神和高尚品格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历史典范,也为无数译者和后来者树立了榜样。关键词:陈望道;《共产党宣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西部学刊 2021年14期2021-08-17

  • 陈望道《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的翻译底本与时代意义
    谢凡[摘 要]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开始在中国系统翻译和广泛传播的重要标志。对《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的翻译底本进行考察可发现,陈望道在翻译过程中,多有对日译本错译的修正、对日译本漏译的补充及对日译本语义的校验;同时还发现了其多处参照民鸣译本的证据。《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催化剂、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理论指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声。[关键词]陈望道;《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翻译底本[中图分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3期2021-08-09

  •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陈望道是我国著名学者,早年曾留学日本,获法学学士学位。回国后,陈望道积极倡导新文化运动,对修辞学、哲学、伦理学、文艺理论、美学等造诣颇深。1920年,他历尽艰辛,依据英、日两个版本相互对照翻译了《共产党宣言》。1919年6月,留学日本的陈望道回国,到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与刘大白、夏丏尊、李次九一起推行国文教育改革,大力倡导白话文。(1920年8月,国内第一部汉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问世,首译本共计印行1000册。由于排印疏忽,首版封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21年8期2021-08-04

  • 真理的甜
    刘艺 剧中的陈望道与白泽一老师为学生颁奖近日,我们排演了话剧《陈望道与》。第三幕“真理的味道”用英语进行表演。《陈望道与》的第三幕发生在1920年陈望道家乡义乌分水塘的老宅柴房,此时的陈望道刚刚被迫从浙江第一师范学校离职,远离了一众朋友,勇敢承担起试译《共产党宣言》的重任。话剧演出的时长在10分钟左右,剧情开始于陈望道的好友白泽一在一个漆黑的夜里給他带来俄文版《共产党宣言》,高潮于陈望道的母亲为他端来粽子,他却沉迷翻译,将粽子蘸着墨汁吃下,结束于演员们用

    大学生 2021年7期2021-07-30

  • 27岁时登上中国社会政治文化舞台
    下自己的名字:陈望道。这位老人就是中共早期活动家、新文化运动先驱、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陈望道。正是他第一次把《共产党宣言》完整地介绍到中国,从而使一批先进知识分子能够直接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坚定了他们追求共产主义的信念,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陈望道原名陈参一,1891年出生在浙江义乌县河里乡分水塘村,是家中长子。父母思想开明、乐善好施,主张让孩子们走出山村求知问学。父亲陈君元常对儿女们说的一句话便是:“书读在肚里,大水冲不去,火烧不掉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1年6期2021-06-23

  • 陈望道: 误把墨汁当红糖吃
    译成中文的就是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陈望道需要一个清静的地方,他便想到了自己的故乡义乌分水塘村。因村中有口水塘,池水分为两系,分别流向义乌和临近的浦江县,故名“分水塘”,村子也由此得名。陈望道生于此长于此,直至外出求学,才离开这个坐落在大峰山脚下的小村落。那里“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远离尘嚣,犹如世外桃源一般,是翻译《共产党宣言》的绝佳之处。1920年2月中旬,陈望道带着妻儿回到了分水塘村。适逢春节临近,村里渐渐热闹起来,家家户户忙着准备年货,

    新长征·党建版 2021年5期2021-06-15

  • 语文教育的先行者:陈望道与《作文法讲义》
    张好内容摘要:陈望道先生是我国语文教育的先行者,在教育领域多有建树。《作文法讲义》集中表达了陈望道先生的写作教学观,详细、全面地论述了文章的写作技法。本文在分析《作文法讲义》写作背景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作文法讲义》所蕴含的写作思想,探讨其当代价值,以期对现在语文作文教学有所启发。关键词:陈望道 语文教育 《作文法讲义》陈望道(1891-1977),浙江义乌人,或许很多人对他的印象停留在墨汁的味道,但他作为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对我国的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2期2021-04-12

  • 信仰的味道(连载三)
    着年龄的增长,陈望道越来越不满足于旧式私塾教育,渴望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学习新知识、新本领。16岁那年,他离开分水塘村,来到义乌县城有名的秀湖书院学习。② 一年后,怀揣“教育救国”的信念,陈望道又回到了分水塘村,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兴办村学。可是面对国弱民穷的现实,陈望道的思想开始转向“实业救国”,为此他考入金华中学,发愤学习数理化等现代科学知识。

    湘潮(上半月) 2021年2期2021-03-11

  • 《共产党宣言》首译者陈望道之初心和使命
    中文首译本是由陈望道以1906年幸德秋水、堺利彦合译的日文全译本为蓝本,参考英译本翻译完成的。1920年8月出版发行,2020年迎来了百年华诞。《共产党宣言》首译本使中国人直接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坚定了追求共产主义的信念,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本文将围绕《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以陈望道的生平事迹为主线,探究陈望道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关键词】《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陈望道;初心

    决策探索 2021年2期2021-02-04

  • 陈望道与省立安徽大学
    校园内,有一尊陈望道先生的半身铜像。铜像基座的铭文,高度概括了陈望道的生平事迹:“陈望道(1891—1977),浙江义乌人,我国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驱,著名的爱国人士,杰出的教育家和语言学家。他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第一部中文全译本,参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他一生追求民主、科学、进步,是我国新文化运动史特别是语文革新运动史上的倡行者。他是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首任校长,为弘扬教育事业、培育栋梁之材、树立优良学风、倡导学术研究、爱护复旦师生而倾注了毕生心血。

    档案管理 2020年6期2020-12-10

  • 翻译《共产党宣言》第一人
    不得不提到学者陈望道陈望道是我国完整翻译《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人。孙中山、梁启超、李大钊等人都曾研究过《共产党宣言》,但《共产党宣言》一直缺乏全文翻译,成为当时很多先进知识分子急盼解决之事。最终,翻译的重任落在了29岁的陈望道的肩上。陈望道凭借着一本日文版、一本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夜以继日地翻译出了中文版的《共产党宣言》。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带领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曾生动地讲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因为过分专

    检察风云 2020年17期2020-11-06

  • 关于陈望道在《新青年》编辑部若干问题的考证
      要]今年是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100周年,也是陈望道加入《新青年》编辑部进而参加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100周年。然而,陈望道在《新青年》杂志上海编辑部的身份却成了一个问题。陈望道是否真的做过《新青年》杂志的主编?他在《新青年》编辑部究竟是一个什么角色?历史的真相是:陈望道既不是《新青年》主编,也不是一个普通的编辑,而是一个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的角色。[关键词]陈望道;《新青年》;主编;陈独秀[中图分类号]  D231    [文献标识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20年10期2020-11-06

  • 从《劳动界》看陈望道对劳工问题的认知
    ]1920年,陈望道在《劳动界》上共发表了五篇论述劳工问题的文章。通过史料挖掘,可以看到作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陈望道对劳工问题的认知。他认为应优先解决劳工的生活工作条件问题,再解决工人阶级的地位和权利问题。这说明陈望道既认识到了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也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他对劳工问题的正确认知,对推动早期工人运动起了积极作用。[关键词]陈望道;《劳动界》;劳工问题[中图分类号]  D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20年8期2020-09-02

  • 青年陈望道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文以1920年陈望道在《劳动界》上发表的五篇论述劳工问题的文章为依据,探究陈望道在青年时代对劳工问题的基本认知。他认为应优先解决劳工的生活工作条件问题,再解决工人阶级的地位和权利问题。这说明陈望道既认识到了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也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他对劳工问题的正确认知,为早期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关键词:陈望道;青年;马克思主义劳动观2020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希望广大党

    青年生活 2020年29期2020-08-14

  • 关于陈望道重新入党和梅龚彬的政治身份
    贺越明陈望道先生作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首译者,又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党成员,无论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还是中共建党初期历史来说,都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钱益民先生的文章《30年代陈望道与中共的关系》(载《世纪》2019年第4期),对读者了解他退党后继续为中共工作的一段经历很有助益。可是,该文截取的仅是陈望道人生的某个横断面,通篇未就他的政治归宿有所交代,容易让人误以为终其一生践行着早年退党时所说的话:“我在党外为党效劳……”,而这显然不足

    世纪 2020年1期2020-03-31

  • 共产主义到上海了
    斗,万籁无声。陈望道踱步田间,仰望星空。远处,时而传来的鞭炮声似乎与他毫无关系。陈望道愁眉紧锁,思绪万千,想起数月前的经历,不由感慨与心痛。那时,中国备受屈辱。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中国,居然还被要求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大家纷纷举行游行,表示愤怒。在日本学习的陈望道也坐不住了,回到祖国,在杭州的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期望以教育唤醒中国。陈望道一边组织学生游行示威,对市民进行反日爱国宣传,劝说市民起来抵制日货;一边对国文教学进行改革,如传授

    儿童时代 2020年1期2020-03-02

  • 信仰的味道(连载二)
    徐子淇/绘①陈望道的老家在义乌分水塘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那时要出去上学、办事,都要走几十里山路。陈望道年轻时每次回到家乡,都梦想炸平山岭,让乡亲们不再翻山越岭。这在当时被传为笑谈——“书呆子做梦呢”。②陈望道的童年,中国被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腐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为了强身健体、强邦兴国,陈望道跟随拳师学习武艺,练就了一身好功夫,身轻如燕。

    湘潮(上半月) 2020年12期2020-02-01

  • 30年代陈望道与中共的关系
    钱益民陈望道是中共创始人之一,1923年退党后,他与中共是什么关系?他仍旧照他当年回答茅盾的话“我在党外为党效劳,也许比党内更方便”(茅盾著:《我走过的道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1页),在党外为党默默工作。除了上世纪20年代他在上海大学、中华艺术大学等为党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服务外,还有更多的案例可以说明他的政治身份吗?到了30年代中国的政治格局变得更加复杂,尤其是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后,陈望道的政治思想倾向有没有发生变化呢?中共对他的认识有

    世纪 2019年4期2019-10-28

  • 五四运动后陈望道对建团的贡献
    想的知识分子,陈望道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并在此后与他的学生一道,参与筹建中国第一个团组织,将进步青年学生团结在党组织和团组织周围,为中国共青团的创建作出了突出贡献。[关键词]建立共青团;贡献;陈望道[中图分类号]D4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928X (2019) 06-0003-04一、陈望道作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积极参加五四运动毛泽东说:“五四运动时期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但是已经有了大批的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9年6期2019-08-31

  • 陈望道故居 ——信仰的味道是甜的
    ,都展览着有关陈望道的事迹以及物品等等。我们拐进了一个柴房,我看到了一个陈望道的蜡像,他是如此专注,以至于将写字的墨汁当做是母亲给他蘸粽子的红糖,吃得满嘴的黑墨。母亲问他够甜吗,他还说够甜,够甜了。这次的参观,给我带来了很大启发,让我知道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知道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救中国付出的不懈努力和巨大牺牲;也懂得了陈望道先生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吃着墨汁都是甜的原因:因为他有了信仰,有了解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办法。

    小学时代 2019年11期2019-01-11

  • 中国“美学”学科的最初确立
    吕澂、范寿康、陈望道的三部《美学概论》中。三部专著都坚持“美学是研究美的哲学”的学科定义,认为美学应当研究“美是什么”和“美的事物怎样才美”。吕著、范著提出“美”是一种关乎主体生命、人格、情感的积极价值,陈著认为美是具象的、直观的、可以给人带来超实用功利快感的对象。在此基础上三书对“美的规范”从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作出了初步探索。回顾这段历史,对当下盛行的反本质的美学研究具有温故知新的反思、启示意义。关键词:吕澂;范寿康;陈望道;美学概论;历史价值;现实意义

    社会科学 2018年1期2018-06-05

  • 陈望道对马克思主义的领悟、传播和践行
    卓[摘 要] 陈望道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者之一,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践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早年留学日本期间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通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以及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等实践,不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领悟;通过翻译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和编辑各类马克思主义报刊等方式,在社会上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通过参与筹建共产主义小组、组建工会并领导工人运动以及在党外从事革命活动等工作来践行马克思主义。无论是在筹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还是在党外积极参与斗

    决策与信息 2018年5期2018-05-18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初步结合
    理论的创立。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将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带到了中国,但其后很长一段时间这一成果只是被作为域外新知。通过国内先进知识分子的热情宣传,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中国革命由“走俄国人的路”逐渐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陈独秀;陈望道[中图分类号] A811 [文

    决策与信息 2018年5期2018-05-18

  • 柴房里诞生中文版《共产党宣言》
    承担此任者,非陈望道莫属!”1891年出生的陈望道,1915年曾留学日本四年,曾阅读了不少日文版的马克思主义著作。1919年回国后,在杭州的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很快,一纸约稿函送达陈望道手中,随函还附了一本戴季陶提供的日文版《共产党宣言》。陈独秀到上海后不久,便听说有一个叫陈望道的青年正在翻译《共产党宣言》,不过依据的是日文版。陈独秀很高兴,他立刻把自己的英文版《共产党宣言》托人带给了陈望道,供他翻译时参考。墨水红糖陈望道接到约稿函和《共产党宣言》后,回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6年29期2016-11-10

  • 千秋巨笔: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
    俊千秋巨笔: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 张姚俊能堪此大任者,“非杭州陈望道莫属”1919年6月,从日本留学归国的陈望道受聘担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国文教员。时值五四运动风起云涌,他与同校的夏尊、刘大白、李次九等三位教师大张旗鼓地革新国文教育,倡导自由平等思想,人称“四大金刚”。在校长经亨颐的支持和陈望道等人的言传身教下,一师逐渐成为浙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年11月,一师学子施存统、俞秀松等创办《浙江新潮》周刊,宣传社会主义思潮。在陈望道的指导下,施存统撰

    党员干部之友 2016年7期2016-08-01

  • 修辞的判定与分类研究 ——陈望道先生修辞思想述略
    分类研究 ——陈望道先生修辞思想述略张科研1,董文霞2(1.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2.河北省蔚县第一中学,河北蔚县075700)摘要: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发凡》阐释了修辞标准和修辞分野两大问题,并指出了修辞的评判标准是适合题旨和符合情境,修辞的两大分野是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这些开创性的理论,为其后的现代汉语修辞学研究与发展给予了科学的引导和有益的帮助。关键词:陈望道;积极修辞;消极修辞;《修辞学发凡》

    学周刊 2016年16期2016-07-14

  • 《修辞学发凡》“消极修辞”理论述略
    091)摘要:陈望道所著《修辞学发凡》被学界奉为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书中从语辞使用的实际情形出发,对修辞基础类型予以划分,提出了“消极修辞”,并对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的区别和联系、消极修辞的纲领和标准做了论述,最后重申了“消极修辞”理论的重要理论地位。关键词:陈望道;消极修辞;《修辞学发凡》;理论述略陈华(1976-),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小学高级,研究方向:语文教学。市级优秀教师。课题项目:河北师范大学第15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陈望道修辞理论与语

    学周刊 2016年16期2016-07-14

  • 陈望道对建党工作的历史贡献考略
    贾奎[摘要]陈望道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语言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而且积极传播进步思想、首译《共产党宣言》、参与组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长期从事各种革命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关键词]陈望道;建党工作;历史贡献陈望道(1891—1977),原名参一,字任重,浙江义乌人,我国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第一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最早成员之一,中国工人运动最早领导人之一,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做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6年6期2016-06-24

  • 脱党前后的陈望道
    永烈脱党前后的陈望道文叶永烈1975年年底,上海华东医院住进一位85岁高龄的瘦弱老人。他脸色黝黑,头发稀疏,由于双颊深凹,使原本突出的颧骨显得更加凸出了。他便是陈望道,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上海复旦大学校长,又是资深的革命家。他是《共产党宣言》中译本最早的译者。早在1920年,他便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成员,正因为这样,在全国第一届文代会上,周恩来当着他的面,对代表们说:“陈望道先生,我们都是你教育出来的!”周恩来的这句话,生动地勾画出陈望道德高望重的形象

    金秋 2016年23期2016-05-18

  • 《修辞学发凡》“消极修辞”理论述略
    陈华摘 要:陈望道所著《修辞学发凡》被学界奉为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书中从语辞使用的实际情形出发,对修辞基础类型予以划分,提出了“消极修辞”,并对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的区别和联系、消极修辞的纲领和标准做了论述,最后重申了“消极修辞”理论的重要理论地位。关键词:陈望道;消极修辞;《修辞学发凡》;理论述略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6-0116-03DOI:10.16657/j.cnki.issn1673-

    学周刊 2016年6期2016-05-10

  • 修辞的判定与分类研究
    董文霞摘 要: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发凡》阐释了修辞标准和修辞分野两大问题,并指出了修辞的评判标准是适合题旨和符合情境,修辞的两大分野是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这些开创性的理论,为其后的现代汉语修辞学研究与发展给予了科学的引导和有益的帮助。关键词:陈望道;积极修辞;消极修辞;《修辞学发凡》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6-0124-02DOI:10.16657/j.cnki.iss

    学周刊 2016年6期2016-05-10

  • 复旦大学原校长陈望道先生的高等教育思想回眸
    复旦大学原校长陈望道先生不仅是一位教育学家,也是一位真正的学者。他在语言学、修辞学等众多领域的学者气质让他在学界备受瞩目。履职复旦大学校长后,他全心全意为学校师资、教学、科研等工作殚尽竭虑,形成了丰富的高等教育思想。关键词:陈望道;高等教育思想;复旦大学陈望道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语言学家,民盟中央副主席。1891年生于浙江义乌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陈望道早年曾在金华中学求学,后赴日本留学,在早稻田大学主修文学、哲学等课程。回国后,陈望道执教复旦大学,执教足

    速读·下旬 2015年6期2015-10-21

  • 陈望道及《美学概论》
    摘 要:陈望道的美学思想在中国近现代美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立足于当时独特的历史語境,陈望道先生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石,努力建构科学而前瞻的美学体系,成为第一个系统勾勒出现代美学基本理论框架的伟大学者。关键词:陈望道 《美学概论》 启示一、陈望道及其思想简介陈望道(1890—1977),浙江义乌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美学家、翻译家,主攻修辞学,有著作《修辞学发凡》,学界称之为“千古不朽的著作”{1}。陈望道也是我国率先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他1915年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5年7期2015-05-30

  • 陈望道退党原因
    陈望道退党原因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陈望道被确定为代表,却不去参加。一般的说法是,因为当时陈独秀到处说陈望道和李汉俊要夺他的权,争当书记,陈遂愤而拒参。但陈望道仍是共产党员,不久出任新成立的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书记。1922年5月该委员会改选时,因他正式提出辞呈,不再当选,就此也离开了共产党。陈望道离党的原因,在和我们谈话中称是“同陈独秀意见不合,做法有距离”。其他场合也有类似的说法。1923年,党组织曾派沈雁冰劝说陈

    共产党员(辽宁) 2012年4期2012-08-15

  • 《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以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考释为中心》出 版
    陈望道先生1932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在纪念《修辞学发凡》出版80周年之际,2009年度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结项成果《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以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考释为中心》(复旦大学中文系霍四通著)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分“陈望道和《修辞学发凡》”、“《修辞学发凡》分篇考释”和“中国修辞学的建立(1905~1932)”三编,主要着眼于对《修辞学发凡》学术思想的阐释和学术渊源的整理,而对《修辞学发凡》的全面系统的考察,

    当代修辞学 2012年4期2012-03-29

  • 第一个把《共产党宣言》全文传入中国的人——陈望道
    陈望道,浙江义乌人,1915年初东渡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和中央大学,获取法学学士学位。1919年秋回到杭州,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开始积极从事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1920年初,陈望道接受上海《星期评论》编辑李汉俊等人的委托,翻译《共产党宣言》。1920年4月下旬,《共产党宣言》一书译稿终于完成。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公开出版。陈望道是第一个把《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把这一著作全文传入中国的人。《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

    当代贵州 2011年5期2011-08-15

  • 陈望道:在争鸣中坚持真理
    陈望道先生曾说,“做学问就是为了求得真理,所以在争鸣中要坚持真理”。上世纪5 0年代初期,在一次科学院学部委员会议上,某学者大谈苏联专家如何说,如何做,陈望道先生就顶了一句:“这里是我们中国!”顶得他无话可说。在制订汉语拉丁化字母时,苏联专家提出要加进斯拉夫语的字母。中国专家心里不同意,却没人敢顶撞苏联专家。只有陈望道先生出来反对,说斯拉夫语字母与拉丁字母体系不同,加进来不伦不类。他与苏联专家辩论了一个上午,终于将这种错误意见顶住了。上世纪5 0年代末讨论

    共产党员(辽宁) 2011年17期2011-06-06

  • 试说汉语对偶辞格的流变
    文镜秘府论》 陈望道一﹑对偶辞格的萌芽产生期对偶也叫骈偶、丽辞或对仗,“骈偶”的“骈”指两马并驾齐驱,“偶”的含义是成对。“丽”在古代是“并列、对偶”的意思。所谓对偶,一般是指运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对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似、相连或相对内容的一种修辞方式。早在先秦时期,对偶格的例子就散见于六经、诸子文中。墨子在《墨子·小取》篇中对对偶做了最早的阐述。他认为“侔也者,比辞而俱行”。在这里“侔”也就是偶。孙诒让《墨子间诂》注释说:“《说文》:‘侔,齐等

    现代语文 2009年8期2009-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