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道退党原因

2012-08-15 00:53:00宁树藩
共产党员(辽宁) 2012年4期
关键词:退党陈望道陈独秀

陈望道退党原因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陈望道被确定为代表,却不去参加。一般的说法是,因为当时陈独秀到处说陈望道和李汉俊要夺他的权,争当书记,陈遂愤而拒参。但陈望道仍是共产党员,不久出任新成立的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书记。1922年5月该委员会改选时,因他正式提出辞呈,不再当选,就此也离开了共产党。

陈望道离党的原因,在和我们谈话中称是“同陈独秀意见不合,做法有距离”。其他场合也有类似的说法。1923年,党组织曾派沈雁冰劝说陈望道取消退党。陈望道称:“我既反对陈独秀的家长作风而退党,现在陈独秀的家长作风依然故我,我如何又能取消退党?”

看来,陈独秀蛮横的家长作风,工作上专断的做法,是造成陈望道退党的直接原因,这当时是大家的共识。但把这看作全部缘由所在,也是不切合实际的。当时党还处于初创时期,缺乏严格的组织纪律规程,党员的组织观念也相应淡薄,这和陈的退党有很大关系。陈望道本人具有某种自由散漫的秉性问题,他的挚友邵力子称:“陈望道好静,喜欢搞研究工作,不习惯于经常过组织生活。”在“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员就团体组织问题投票时,他赞成:建立严密组织的团体,“但是自己不能积极参加组织生活”。他还不了解组织性对党的工作的重要性,曾对沈雁冰说:“我在党外效劳,也许比党内更方便。”

但是,陈望道退党后(包括宣布退党期间),一直忠诚于党的事业,不论何时何地都真心实意地在党的领导下工作,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对于退党的错误也渐有悔悟,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作恳切的检讨,并于1957年重回党的怀抱。陈望道和陈独秀的关系,原来还是密切的。陈望道说陈独秀对革命工作“很有勇气,胆大,能吃苦,没有架子,也能身体力行”,发生矛盾后也渐有改善的表现。1940年秋,陈望道去重庆任教时,和同时寄居四川江津的陈独秀曾有一次聚晤。

(文/宁树藩据《北京日报》)

猜你喜欢
退党陈望道陈独秀
用一生尝透真理味道的陈望道
什么样的党员可劝其退党?如何处理?
当代贵州(2017年8期)2017-04-13 15:35:06
吴士文与陈望道
中国修辞(2016年0期)2016-03-20 05:54:30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汉语世界(2016年2期)2016-03-14 20:06:38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五四运动与陈独秀价值观的变化
陈独秀的收与不收
百姓生活(2012年10期)2012-04-29 14:56:38
《陈望道全集》出版
当代修辞学(2011年6期)2011-01-29 02:49:42
《陈望道译文集》出版
当代修辞学(2010年1期)2010-01-23 06:3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