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认知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建设与路径优化研究*

2021-11-29 12:25昕,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

赵 昕,徐 豪

(安徽财经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1]”但在全球化、信息化、多元价值交织与文化霸权主义“复杂联结”的冲击下,很多青少年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呈现出“自我认同”困境。“课程思政”便是针对这种困境而提出的,但在传统离身式的教学模式下,思政教学并没有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形成知行合一的价值观。针对上述困境,将具身认知理论与思政教学相结合,从认知心理学、教育学等角度来探讨课程思政的教学建设与路径优化,并通过教育实践反证理论的可行性,以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高校“课程思政”现状及教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思政”是在新时代学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凸显“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的总要求大背景下,以“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为课程目标,将“政治认同、文化自信、公民人格”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有效提升高校“立德树人”的教学效果而开展的教育教学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随着我国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很多院校已经把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形成良性发展轨道,但在思政教育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显性化,大致分为三点:一是教育理念上,“全课程育人理念”没有全面树立,很多院校还停留在“形式化”的解读,只把思政教育当做“孤岛式”的增设活动与课程,没有系统化的形成正向价值培育与输送的“课程观”;二是教学建设上,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与专业学科优势特点间没能很好融合,形成各自为政、自行其是的片断式教学。二者之同向同行、互为发展的协同效应没有构建起来;三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性、课程中的体验感均不高,并且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知识获取程度也没有量化的标准。因此现有的思政教学服务模式是否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课程思政”到底应该怎么教、如何学,才真正能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形成知行合一的立体观。成为当下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十分必要与迫切解决的问题。

二、具身认知理论研究现状

(一)何谓具身认知理论

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也译“涉身”认知[3],指认知是基于身体的体验及其环境的构建而形成的。最初具身认知理论是在哲学视角下提出的,是以海德格尔、康德力图、海德格尔、梅洛-庞蒂等代表“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的心身一元论对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笛卡尔和胡塞尔等认为“我思故我在”的心身二元论哲学体系的驳斥[4]。后不再囿于理论层面的学术探讨,研究范式从哲学思辨转为实证研究,影响到心理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等实证研究领域。

(二)具身认知理论在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

20世纪初具身认知理论延伸到教育领域,通过皮亚杰、维果斯基等研究成果,奠定了教育学领域与具身认知理论结合的理论基础。在实践层面,教学理论家冯·曼利伯提出“在实践中学”与“在学中实践”的具身式学习概念,强调在强调一切认知活动都发生在作为认知主体的身体与环境、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之中。并随着技术手段的完善,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的SMALLab、德克萨斯大学 Action Learning Lab、哥伦比亚大学的3D力学反馈环境实验室都致力于研发具身式的教学场所,使得具身认知理论成为新的教育思潮与研究范式。

三、具身认知视域下“课程思政”教学建设研究

本文通过对思政内容、教学载体、技术支撑三方面的分析与论证。从微观层面构建“身体—环境—认知”的具身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体验中习得知识,形成“行动中学习→实践中反思”的具身型学习体系;到中观层面规划差序格局下“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实现“全课程思政育人”的教育理念;再到宏观层面营造“课程思政”的文化场域,提升学生群体文化认同的构建。形成“参与·扩散·群体”的教学规划路径,多维度、立体化的营造“课程思政”的文化共同体。

(一)微观层面:具身认知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吉登斯提出:“具身认知以体认的方式接触、体验、认同,自我认同包括展示完整的连续的自我形象、与他人沟通交流、表达自我内在情感三个方面。[5]”在“课程思政”教学流程中,针对当下思政教学内容单一、方式吸引力不够、学生接受程度不强等现状。以具身认知理论为切入点,从行为认知、情感认知、实践认知这三个方面构建系统化的“课程思政”教学流程,以期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与课堂参与度,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传授+多样化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环节

在具身学习中,课堂的作用就是带动学生的感知系统进入活跃状态,提升学生行为认知。通过课堂教学环节的设置与课堂环境的影响,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运动、情感等均被激活,学生会根据感知系统的刺激迅速地做出反应。因此在课程结构设置中,将“知识传授”与“多样化教学方式”相结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注重“术道结合”。例如在课堂内设置角色体验与情感模拟、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块,在课堂上课程上课堂外通过建立学习小组,或带学生去课外实践的方式。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技能结合,构建学生的行为认知,建立良性的“共效应”。

2.“师生互动+学习小组”课后反思环节

在课堂体验完成后,学生需对课堂体验习得的知识进行反思,具身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外部互动体验与内部模拟反思需相互映射、协同发展,才能逐渐形成对概念的完整理解。因此在课程结束后,应为学生的学习反思提供条件、创造机会。例如构建线上知识平台,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学习平台上讨论,或通过建立线下兴趣小组等社团形式,激发了学生反思的热情和潜能,为学生自我反思提供了原材料,学生也通过建立反思来深化对思政知识内容的情感认知。

3.“社会实践+价值引导”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课堂体验与课下的反思,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知识要点,在后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实践教学作为课堂设置的重点,把社会实践以及实践赛事引入课堂。形成团队协作扩展学习,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反思,从而构建身心合一的个体实践性知识,实现经验的自我生长。例如鼓励支持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或参与志愿服务,在实践中接触认识社会、了解时事国情,进而激发学生爱国爱校的精神和培养其意志力、责任心、与社会生存能力,并树立尊重他人、为他人服务、与他人合作的协作态度。

(二)中观层面:差序格局下“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差序格局理论是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逻辑是以“己”为中心波纹状向四周推开的“差序格局”,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形成“有轻有重,有近有远”的圆形传播轨迹[6]。高校思政教学体系规划下 ,可借鉴差序格局理论的传播模型,以“思政课程”为圆点,以专业核心课、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为半径,依照思政教育内容融合的不同程度形成的一圈又一圈的波纹圈。架构起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全课程思政育人”的教学体系。

1.构建思政教学内容的“圆心”价值

笔者将高校思政课程以“显型思政—隐形思政”划分:一是显型思政教育,如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等;二是隐形思政教育,如价值观导向的专业课教育等。本文探讨的就是如何将专业课与隐形思政进行整合,把思政的核心内容灵活性的分解到每一门课程,在多样化的专业特色中突出思政教学的“圆心”价值,充分体现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只有凸显了“圆心”价值,专业知识导向才能得以有价值作为支撑,失去了价值导向就会失去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当下很多企业高管工程师等利用专业技能去谋取一己之私,就是高校课程建设中“重育才、轻育德”的体现。因此整合好思政教学的价值导向与专业课的知识导向,将育才能力和育德能力相结合,才能形成全覆盖、立体化的课程系统。

2.融合专业特色中的“纹状”格局

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首先是选择好“圆心”的价值导向,其次要结合具体专业的知识特点,融合专业核心课、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为半径的专业知识结构。在教学建设中,应正确认识和处理意识形态主导性和课程丰富多样性的关系,要灵活的消除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分离。有些课程与思政结合点多,有些结合点少,不要生硬的“指标式”的整合,要根据学科的自身特色“量体裁衣”的融合。例如笔者所教授的包装设计课程时,将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理念与设计专业必修课包装设计课程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在课程中融入循环经济理念、社会责任感、价值取向、历史文化等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系统的了解包装设计的同时,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与可持续环境意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宏观层面:群体效应下“课程思政”文化场域

《周易》中提出“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7]”自古以来中国就有通过教育,让民众凝聚思想认同,促进社会井然有序发展的“人文化成”思想。而当下的高校“课程思政”的核心也是通过价值观与知识的传授构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文化认同感。因此在课程规划中不能单一化通过课程的形式,要结合高校多样化的文化资源与设施,构建思政教学的文化场域,并通过“人、事、物”三大载体营造群体效应下的“思政文化共同体”。

1.整合高校人才资源,强化“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知识传授的实施者,也是课堂教学效度的关键因素。陶行知先生提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8]”因此在“课程思政”文化场域的构建中,需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引导教师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相结合,树立新型的课程观与育人观;二是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互动,积极发挥教师的学术专长与师德魅力,例如邀请学校名师开设“工作坊”等形式,在师生互动中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三是强化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创造多样化的培训机会,不仅是在专业能力更是“育德”能力提升,在教师思想层面上养成知行合一的政治意识与行动,进而潜移默化的体现在教学育人中去。

2.优化高校环境资源,整合“课程思政”学习资源平台

“课程思政”文化场域需构建立体化、多样化的设施载体作为支撑,笔者将载体以“硬件—软件、物质型—非物质型”划分,一是硬件物质型载体:如图书馆,教学活动中心等;二是软件非物质型载体:如数字资源平台,讲座,学习小组等。通过搭建软硬件结合的“课程思政”学习平台,对高校教育资源以及多样化的教学载体形式进行整合。例如在线上搭建“课程思政”学习网站,依据学生特征、基本学情、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以及学习风格,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并将其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等隐形思政教育内容融合,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氛围。在线下营造“课程思政”工作室、课程、讲座等多种形式,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等隐形思政教育内容与其深度融合,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反应,形成全覆盖、立体化的学习资源平台。

3.营造高校思政学习氛围,形成“课程思政”文化场域

“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不仅要重视“自上而下”的顶层规划,同时“自下而上”的学生力量也不能忽视。高校是以学生为主体、知识、价值观等元素构成的复杂文化场域,通过学生间“自下而上”的组织与参与,形成兴趣学习小组等形式,突破“课程思政”教学集中于“课堂”“教师”间的固化瓶颈。高校也应营造思政学习的文化氛围,例如定期举办读书会、讲座等多样化的载体形式,让学生在开放式的环境氛围下,在参与中提升对思政内容的理解,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民族自信心。

四、结语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下学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体现全方位育人发展理念的大背景下,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普及性与实效性而开展的教育教学改革。为改变思政教育“领导不重视、学生不爱学、教师难于教”的问题,本文以具身认知理论为切入点,对“课程思政”教学建设展开研究。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对教学流程,教学体系与文化场域进行优化,形成“参与·扩散·群体”的教学规划路径,以期达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思政课程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