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丽艳,邢 菁
(1. 中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2. 忻州师范学院 会计系,山西 忻州 034000)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2019年初,《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新时期,加强政治建设要从最基础的党支部抓起。作为党在高校青年学生群体中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高校学生党支部要遵从党中央的指示,直面实践、 时代与党的发展要求,守初心、 践使命、 担重任,以“拿得起”的责任感、 “行得稳”的使命感、 “把得准”的时代感、 “信得坚”的归属感,紧紧围绕价值、 主体、 媒介和叙事等四个凸显新时代特质的基本维度,将雷厉风行与久久为功有机结合,切实抓紧、 抓实、 抓细政治功能提升问题,努力做到行稳致远、 至微至显、 善作善成。
价值维度是根本。价值维度,意指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要明辨是非,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底线,在理论深度传达与时政热点阐释、 社会思潮引领中,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解释力,恰当地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理论深度传达。理论深度传达,应从三个方面着力:首先,传递时代最强音。把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新”与最“精”的部分,尤其是党的治国理政新理念、 新思想、 新战略,在突出精讲、 深讲的系统阐述中,准确、 完整地传达到高校青年党员和群众中去,为青年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1]。其次,形成规范化的长效机制。把理论传达与学习作为新常态下的“硬约束”而非“软要求”,融入日常、 抓在经常、 视为平常,结合“三会一课”、 民主生活会等党内组织生活形式,在固定时间与场所采用严格、 规范且灵活、 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展开,使青年学生在规范长效的学习中养成纪律感与规矩意识。最后,制定详细的理论传达与学习计划。理论传达与学习要完成从“抽象”的“硬约束”到“具象”的“巧结合”转变,结合各支部及每个党员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 针对性强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计划,在学习中畅通青年学生的交流、 表达渠道并进行实时反馈总结,进而着眼于青年学生普遍及个性需要进行“靶向治疗”,促使青年学生学懂、 弄通、 学深、 悟透。
时政热点阐释与社会思潮引领。高校是理论探究和思潮集散的重要场所。面对不断变幻的时政热点和复杂多样的社会思潮,高校学生党支部要时刻保持理论清醒和政治警觉,透过现象弄清楚问题与症结所在,盯准关节点、 要害处解疑释惑,以“理论自觉”来实现“价值整合”。一方面,对于青年学生关注的时政热点问题适时进行分析研判,不断充实、 拓宽青年学生的思想空间,使青年学生在鲜活的事例中体会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2]、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4]。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包括新自由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等在内的新时代主要社会思潮的发展走向,引导青年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思潮的辨识标准,敦促青年学生自觉对表对标、 校准偏差,对社会思潮达成明确的判断与认知,既能够自觉抵御社会思潮中的负面因素,同错误行为和不良认知作斗争,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 强势发声,也可以激活社会思潮中潜在的正面因素,并将其内化为自身发展的正向观念。
做到理论深度传达与时政热点阐释、 社会思潮引领相统一,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就能以理论的科学性与彻底性说服青年、 掌握青年,确保青年学生形成良好的政治习惯和坚定的政治信仰。同时,能够提升青年学生的政治参与度、 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学生以更宽广的视野、 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的能力”[5],进而促使青年学生认同党、 信任党、 坚定不移地跟党走。
主体维度是关键。主体维度,意指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要总揽全局、 协调各方,打破单一主体单打独斗、 “烧自己的火,热自己的锅”的局部建设局面,将局部置于整体的框架中来设计和考量,克服“小我”和本位主义思维,实现高校党委统筹、 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各主体从“单独做”向“齐心做”的主体协同转变。
高校党委统筹。高校党委要明确认识其内在结构的“一体两翼”特征,即:校党委、 各院系分党委上下一体,学生党支部、 教工党支部左右两翼,努力做到“一体两翼”的上下同欲、 左右齐一。高校党委统筹,应当从两个方面着力:一方面,增强对学生党支部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高校党委对学生党支部与教工党支部要一视同仁,把两者的政治功能提升有机结合起来,围绕中心工作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同时,给予学生党支部足够重视,以及更多资源和精力支持。在契合学生党支部流动性、 灵活性、 实践性等特质皆强的基础上,确保其政治功能提升手段的适恰度与时机的精准度。另一方面,成为链接各院系党支部及教工党支部、 学生党支部的“中枢”与“黏合剂”。高校党委要牵头抓总,打通两个“区隔”,即:院系区隔与师生区隔,推动两类有效衔接,即:各院系党支部之间的有效衔接以及学生党支部、 教工党支部之间的有效衔接,在此基础上,注重两类党支部之间内容共享度与感受共情度。
教工、 学生两大类党支部协同。整体性、 系统性和开放性,是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的重要原则。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既要秉持“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敢于“真刀真枪”直面政治功能提升过程中的“新问题”和“难问题”,善于“自我净化、 自我完善、 自我革新、 自我提高”[6],更须跳出自娱自乐、 自我循环的促狭思维,培育博采众议、 借力发展的开阔视野和良好质态,实现与教工党支部之间跨学科、 跨院系的协同共生、 相互激荡。事实上,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两者的政治功能提升终极指向具有一致性,即“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7]。因而,两者在同心同德的基础上实现同向同行、 协同联动,是可能的、 必要的,也是主次分明的。换言之,高校学生党支部是“核心”主体,教工党支部是“辅攻”主体,教工党支部应当勇于担当、 主动助益,发挥自身党性强、 专业精的优势,为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提供优质的人力、 物力资源,并在必要时、 关键处给予及时且专业的思想纠偏。
做到高校党委统筹与教工、 学生两大类党支部协同相统一,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就能推动高校党委发挥“一体两翼”特质,成为教工、 学生两大基层党支部把握方向、 统一思想、 形成动力、 激发活力的“主心骨”,促使两大基层党支部在打破区隔、 凝聚合力的基础上,确保青年学子政治方向不偏、 政治立场不移、 政治信仰不变。
媒介维度是支撑。媒介维度,意指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要树立“万物皆可媒”的理念,将媒介发展中凸显时代特质的有益要素与支部特色有机结合,通过新旧、 “静”“动”媒介融合与先进技术嵌入,不断突破时空束缚与限制,增强政治功能建设的时代感与感染力。
新旧、 “静”“动”媒介融合。时代发展,尤其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运用,致使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可运用的媒介能够在“静”与“动”、 “旧”与“新”之间自由流动。然而,政治功能提升所运用的媒介,并不是随声附和地一味求“新”,浅表地表现为新媒介取代传统媒介的形式更替,而是依据特定支部实际需要,经由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由表及里的综合考量,继而实现的传统旧媒介与现代新媒介于各自有序发展基础上,在内容、 渠道、 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换言之,“新”是媒介的发展趋势,新旧媒介高度融合是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取得实效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为此,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要树立万物皆媒的理念,积极创新、 善于创新,将“静态”媒介(文字、 图片、 影像等)、 “动态”媒介(视频、 动画等)、 传统媒介(报纸、 杂志、 广播、 电视等)、 新媒介(电子媒介)相结合,做好以微信、 微博、 客户端等“两微一端”为主的“微平台”建设,用融媒体和全媒体的手段打通线上线下的区隔。
先进技术嵌入。“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8]378,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破题良策,也是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的“金钥匙”。嵌入大数据技术、 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尤其是智能移动终端技术,对于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先进技术嵌入,符合青年学生乐于接受新事物、 勇于求变创新的特质,能够拓宽青年学生的思维与视野,使青年学生了解时代科技前沿的发展态势和作用原理,为青年学生探寻、 发现先进技术与所在学科及所学专业的结合点提供契机; 其次,大数据技术呈现出的精准特质,增强了政治功能提升实践的直观性、 准确性,能够为政治功能提升提供可靠依据和发展预见,使政治功能提升的“靶向治疗”更加科学实际和有说服力; 最后,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和智能移动终端技术呈现出的便捷与可碰触特质,减少了“人—人”面对面交流及表达时的思想顾虑,在超越时空限制的“人—机” “键—键”互动中更好地促进了“人—人”社会交往的顺畅。
做到新、 旧和静态、 动态媒介融合与先进技术嵌入相统一,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就能建构出全方位、 立体化、 大跨度的媒介互融互补格局,让新媒介这个最大“变量”成为政治功能提升最大“增量”,释放最大“正能量”。同时,在技术手段切入与操作实施上狠下功夫、 下足功夫,增强青年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和表达的渠道,促使青年学生产生共鸣、 达成共识、 形成共情,进而实现理论、 情感和政治上的三重认同。
叙事维度是重点。叙事维度,意指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要改变以往由上至下、 直白说教、 硬性灌输的工作方式,将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以叙事思维来呈现,通过“事件”的聚焦以及“故事”的讲述铺陈工作,同时,实现与青年学生的平等交互对话,以期增强青年学生的参与感、 获得感和归属感。
叙事思维沉浸体验中养成。“人是叙事性的动物”[9]7,叙事是人的存在方式。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要将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以层次分明的叙事思维来呈现,把“事件”作为开展工作的核心载体,通过对具体的、 贴近青年学生实际的、 与新时代发展息息相关的“事件”的聚焦以及“故事”的讲述,来说透道理、 讲清原委、 澄清疑惑,促使青年学生在叙事的沉浸体验中,持续有序地获得思想与理论提升。同时,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切忌叙事方式和内容的“一刀切”与“齐步走”,不断增强叙事的体验度、 开放度和创意度,使叙事更加有趣、 有料、 有底线、 有深度,保证青年学生听得进、 记得清、 入得脑、 走得心。此外,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应当避免叙事的窄化和僵化,叙事内容上要涵盖党情、 国情、 世情; 叙事范围上要含括历史与现在、 国内与国外; 叙事空间上要汇通线上与线下、 虚拟与物态; 叙事媒介上要融合“静态”媒介与“动态”媒介; 新媒介与传统媒介,叙事风格上要兼具严肃性与活泼性。
主体平等交互对话。平等体现叙事过程中各主体对话的地位与姿态,交互体现叙事过程中各主体对话的方向与频次。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要承认并尊重青年学生在叙事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往由上至下、 硬性灌输的单向度、 “自我”工作思维,着力实现与青年学生的平等交互对话,把青年学生吸引到“双向度”平等叙事中来。青年学生具有主动性强、 热爱表达、 渴望社交的特质,高校学生党支部要为青年学生提供适恰的平台和机会,将主动灌输与互动交流结合起来,引导青年学生敞开心扉、 畅所欲言、 表达自我,同时,聆听他人、 虚心接受、 深入交流,经由思想碰撞与系统思考后,获得深层次的个体社交满足、 思想延扩和理论提升。需要注意的是,交互对话,并不是传统的个别学生或者精英学生的主场主导主演,而是在技术的辅助下,尽可能地惠及绝大多数青年学生个体,促使每个学生的声音、 情感与意义都可以在叙事中“说出”和“展示”,并且能够被“倾听”和“看见”,进而得到及时回应和精准解答。
做到叙事思维沉浸体验中养成和主体平等交互对话相统一,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就能以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讲好中国故事”为基本遵循,在能够反映时代特色和彰显深厚情怀、 广阔视野与独特魅力的“故事”的沉浸体验中,增进青年学生学习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增强青年学生的理性思辨和个性表达能力。
价值、 主体、 媒介和叙事等四个维度相得益彰,其中:价值维度是根本,主体维度是关键,媒介维度是支撑,叙事维度是重点。坚守价值维度,才能不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 把握主体维度,才能促使各主体形成合力; 强化媒介维度,才能开拓并强势占领新阵地; 突出叙事维度,才能保证工作入脑入心有生机。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要尚行、 敏行、 力行,在上述四重维度的有机平衡中,最大程度地获取青年学生的注意力、 认同力和归属力,使青年学生知党、 爱党、 为党,把青年学生的思想、 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方向上来。[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