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洪辉
(武夷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认同是文化发展的关键,文化认同感的强弱是评价文化影响力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当代大学生是促进文化发展和传播文化的重要群体,该群体的文化认同主要表现在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主流文化在思想、情感上的接纳状况,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于实践活动的指导情况。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状况将直接影响着文化自信的树立,关系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媒体融合已是必然趋势。媒体融合在更新传播媒介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活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当代大学生是使用融媒体的主力军,在融媒体蓬勃发展的环境下,文化的传播如影随形,该群体的文化认同必会受到影响。这就要求广大思政工作者要用好融媒体,主动出击,因势利导,建构文化认同教育新阵地。
融媒体环境下,当代大学生将直面着信息喷涌、传播手段多样、传播形式创新等新样态,学习、生活方式等随之发生较大变化,这对大学生文化认同而言既是宝贵机遇,无形中也形成挑战。
融媒体为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培育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带来了新的机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融媒体环境下传播内容丰富,使得文化认同感培育更加高效。融媒体环境下,海量信息呈现在师生面前,各种文化现象、观点、案例可供人们选择,极大地拓展了文化认同感培育资源的广度和深度。在课堂教育、自主学习、实践锻炼等文化认同感形成的各类活动中,融媒体带来的丰富内容都能以更加全面、立体和快速的方式发挥着作用。二是时空界限被打破,使得文化认同感培育更为灵活便捷。以往的文化认同感培育大多采用集中教育的方式,以课堂教育为主、实践教育为辅,受时间和环境的约束较大。融媒体环境使这一局限被突破。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媒介,选择开展集体教育或是进行一对一教育。教育活动的开展时间和地点不再局限于课堂或是集体活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随时随地进行。三是教育手段的创新使得文化认同感培育互动性、针对性更强。当代大学生是伴随互联网技术发展成长的一代,乐于接受和尝试新鲜事物,不墨守成规,融媒体技术正好吻合了这一特质。教育者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的融媒体平台同他们进行更为有效的互动、交流,真正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掌握他们的兴趣爱好,以便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提升他们的文化认同感。
机遇与挑战并存。融媒体的发展给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培育带来良好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各种各样的文化类型、流派在融媒体环境中碰撞、交融,容易给当代大学生造成认同困惑,甚至犯错。文化与价值观相伴相生,西方国家总是把自己的价值观隐藏在各类文化活动、文化产品中悄无声息地进行输出,意图推行文化霸权主义。融媒体是文化传播的媒介载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各类外来文化、低俗文化等也紧随其后。价值观、知识体系、辨别能力等还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面临纷繁复杂的文化冲击,难免会不知所措,甚至做出错误选择[1]。二是传播载体多样性和虚拟性,增加了文化认同感的培育难度。相比以往的被动接受教育,当代大学生有了更多自主选择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育者的主动权和控制权,导致文化认同培育容易失去控制。此外,不断更新换代的融媒体技术也对教育者运用新技术进行文化认同培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在借鉴和参考前人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的实际情况,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方式,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外来文化等的情感状况、认知情况、行为表现三方面作为主要调查内容进行深入探究。本研究发放问卷1 000份,收回962份,有效问卷933份。本研究充分考虑了调查对象的广泛性要求,调查对象中男女生的比例分别为53%、47%;学历涉及大专、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大专26%、本科61%、研究生13%;政治面貌占比分别为中共党员15%、共青团员77%及群众8%。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情感状况主要针对当代大学生对各类文化在情感认同方面的表现进行研究[2]。文化多元化、全球化是融媒体时代的标志。受此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在情感态度上也表现出开放、包容的特点。在调查学生们对待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外来文化的态度的问题上,93%的受调查者认为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97%的受调查者赞成新时代要牢记革命传统、传承革命文化;分别有52%和46%的受调查者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表示非常认同和比较认同;87%的受调查者认为要敢于接纳外来文化,善于为我所用。在调查“你最喜欢哪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及电视剧”时,有32%的受调查者选择了韩国、28%选择了美国、9%选择了其他国家和地区,选择中国大陆地区的为31%。总的看来,学生们对于各类文化都能保持较为理性和接纳的态度,在文化类型的选择上也更加多样和丰富。但随之而来的是主流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挑战,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在融媒体的环境下,外来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尤其是受外来的影视作品、音乐、综艺节目等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盲目追崇现象时有发生,哈韩、哈日行为成为一种潮流。在潜移默化之中,当代大学生对文化的认同摇摆不定,主流文化认同感被分散。
认知情况主要针对当代大学生对各类文化具体内容的了解、掌握情况进行研究。融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碎片化,各类信息于较短时间内以娱乐、通俗的方式传播。信息传播碎片化一方面促进传播速度加快、传播范围拓宽、传播效率提升,迎合了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碎片化的传播容易造成当代大学生阅读及思考方式的浅显化、碎片化,同时肢解了原本注重整体性、统一性、规范性、严肃性的主流文化体系,也直接影响了当代大学生对于主流文化的认同状况[3]。在“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等主流文化知识的测试上,正确率分别为36%、95%。在“你完整的阅读过四大名著原著中的几部”一题中,选择一部的为46%,选择一部也没有看完的占23%,四部全部阅读完的仅为7%。调查还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我国近代的革命历史掌握不够全面,受历史虚无主义等的影响,甚至对部分革命史实、革命先烈产生怀疑和偏见。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对于主流文化的了解和掌握较为零散,掌握程度参差不齐,知识体系建构有待加强。
行为表现主要针对当代大学生对各类文化的情感、认知与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行为活动是否一致进行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在思想观念和情感上对待主流文化能持有正确态度,能充分认识到主流文化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但在实际的行为活动中却出现了与之相反的现象。在对节庆、纪念日的态度上,73%的学生选择会主动、自愿地庆祝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主动、自愿庆祝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学生为48%;对于国庆节、八一建军节等节庆和纪念日的态度则稍显冷漠,仅有35%的学生会主动、自愿的发起纪念活动。对于主流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有33%的学生认为主要是社会和学校的责任,与自己的关系不大。在校园文化活动的选择上,“街舞大赛”“模特大赛”“啦啦操大赛”等娱乐化倾向较重的活动往往参与人数众多,而“民族舞蹈大赛”“经典诵读比赛”“红歌比赛”等更具有思想性、内涵性的活动参与人数相对更少。部分学生认为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主流文化在传播方式上较为枯燥,大多数时候是在被动接受和选择。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生在行为上缺乏对主流文化活动的主动参与热情和责任感,也间接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感有待提升。
面对融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文化认同现状,需要我们敢于正视融媒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规避风险,发挥优势,以更加优质的内容、更加接地气的载体、更加专业的素养,努力打造大学生文化认同感提升新路径。
传播内容始终是媒体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融媒体时代,让何种文化成为主角、广为传播,如何进一步做好传播内容的规范性建设,如何应对外来文化冲击,是提升大学生文化认同感的关键。一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千年、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瑰宝。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加强创造性转化,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让大学生成为其真正的继承者、弘扬者、传播者、践行者。二是增强革命文化的吸引力。红色文化是无数革命先烈在滚滚烽烟中所创造,是指引中华民族奋勇向前的不竭动力。无法回避的是,受学校教育、生活环境等的制约,红色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难免“黯然失色”。融媒体的环境中,理应让红色文化更加亲和、更加接地气,让大学生真正接受它、认同它,让红色旋律高唱,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三是坚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努力赋予其更多时代内涵,拓宽其深度和厚度,让其真正入脑、入心。四是筑牢文化安全意识堤坝。在纷繁复杂的文化碰撞与斗争过程中,文化安全意识也是当代大学生正确、理性、客观地对待外来文化,抵御外来文化入侵,提升文化认同感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建设校园融媒体平台是新时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趋势,也是加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建设理念上,要始终坚持媒体融合发展理念,将传统媒体公正、客观、权威等特点和新媒体时效性、针对性、互动性强等特点深度融合,积极创建媒体融合发展优良环境;在运作方式上,进一步整合校园媒体平台资源,以校园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为主体,校园广播、宣传栏、报纸等传统媒体平台为辅助,建设校园融媒体矩阵,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形成内容最优、载体最多、覆盖面最全的教育平台[4];在传播形式上,坚持思想性和趣味性融合,在传统的文字、图片等形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短视频、文字快闪等新方式进行信息传播,有效提升教育效果;在制度建设上,建立校园融媒体平台发展长效机制,从管理制度、人力资源、技术手段、设施设备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
媒介素养是指个人与媒介做合理而有效的沟通或者互动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即使用和诠释媒体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5]。融媒体时代,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同为媒体的使用者,其媒介素养的高低与媒体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及大学生文化认同感的提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教育者,首先要树立融媒体意识,了解融媒体的内涵、基本特点、运行方式等基础知识,明确融媒体时代大学生文化认同的机遇和挑战;其次,要积极适应融媒体带来的教育方式的变化,主动转变身份,提升自身对新兴事物的敏感性、适应性;再次,要熟练掌握并善于运用大学生乐于接受并经常使用的各种媒体技术、软件、表达方式等开展好线上线下的文化认同混合式教育,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于受教育者而言,主要是通过开设“媒介素养提升”“真假信息甄别”等课程、讲座,举办“校园融媒体文化节”等活动,帮助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媒体使用习惯,能正确对待和合理使用新、旧媒体,避免过分沉溺于网络媒体;增强受教育者的自律意识,在缺少外部强制约束的情况下,仍能坚持做到思想观念与实际行动、线上行为与线下行为的统一;引导受教育者加强对各类知识的学习,注重日常的积累、沉淀、反思,努力提升明辨是非、善恶、真假、美丑的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自觉抵制不良信息,这样,才能在多元文化的选择面前,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