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尧尧
(河池市人民医院儿内科,广西河池 547000)
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nign epilepsy children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BECT)属于儿童良性局灶性癫痫的常见类型,预后良好[1]。BECT 多在睡眠中发作,临床表现为一侧口面部的局限性运动发作,包括口角抽动流涎、下颌和舌抖动、唇舌僵硬、言语障碍、口咽部感觉异常和面部阵挛等,发作时可累及同侧上肢,偶可累及下肢,甚至还会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2]。相关研究显示,BECT 具有典型的临床及脑电图特征,掌握 BECT 的脑电图特征有助于对患儿进行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避免复杂检查及过度治疗[3]。另外,中央颞区棘波的发放会造成儿童记忆力减退、易烦躁、爱冲动、行为异常、注意力不集中等[4]。另外,BECT 患儿可能存在行为认知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本次研究通过分析BECT 患儿脑电图以及临床表现情况,以期待为疾病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现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河池市人民医院于2019 年1 月至7 月接收的108 例BECT 患儿为研究样本,回顾性分析全部患儿临床资料。108 例患儿中,男患儿68 例、女患儿40 例;年龄3~12 岁,平均年龄(7.22±1.09)岁;病程10 d~3 年,平均病程(2.16±0.35)年;其中有7例存在热性惊厥既往史,有22 例存在家族史。本研究均经河池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纳入标准:①全部患儿经临床诊断均符合癫痫诊断标准[5];②出生后无窒息抢救史者;③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者。排除标准:①存在先天性疾病者;②因其他因素引起抽搐表现者;③出生时有产伤者。
1.2 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实施视频脑电图检查,使用数字化脑电图仪(意大利EB Neuro,型号:BE PLUS PRO)进行检查,并在头皮处安放电极。安放前请家属将患儿头皮清洁干净,粘贴盘状电极,利用弹力电极帽妥善固定,分别在患儿心前区、两侧三角肌表面、右侧锁骨下以及两侧股四头肌表面安放电极,依次记录患儿清醒安静状态及睡眠周期状态下的视频脑电图情况。另外,还需对患儿进行过度换气、闪光刺激及睁闭眼等试验。若在检测过程中,患儿出现癫痫发作,需要由患儿家长进行标记。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全部患儿发病时的年龄分布情况;②观察并记录全部患儿的临床表现;③记录全部患儿的发作时间以及发作持续时间;④分析全部患儿的视频脑电图表现。
2.1 患儿发病时年龄分布情况 在全部患儿中,发病时年龄处于3~6 岁之间者有12 例(11.11%)、发病时年龄处于7~10 岁之间者有87 例(80.56%)、发病时年龄处于11~12 岁之间者有9 例(8.33%)。
2.2 患儿临床表现 在全部患儿中,局灶性泛化有46例(42.59%)、局灶性发作有78 例(72.22%)、肢体抽动有85 例(78.70%)、面肌抽动有18 例(16.67%)、流涎有35 例(32.41%)、喉部发声有25 例(23.15%)、眼睛斜视有15 例(13.89%)。
2.3 患儿发作时间以及发作持续时间 在全部患儿中,有1 例(0.93%)患儿在中午睡眠状态下出现病情发作;有41 例(37.96%)患儿在夜间睡眠状态下出现病情发作;有66 例(61.11%)在凌晨即将睡醒时或刚入睡时出现病情发作。癫痫发作时间>5 min 者有15 例(13.89%)、癫痫发作时间在1~5 min 之间者有81 例(75.00%)、癫痫发作时间<1 min 者有12 例(11.11%)。发作平均时间是(3.19±0.28)min。
2.4 分析全部患儿脑电图表现 当癫痫发作时,患儿存在正常脑电图背景活动,有2 例(1.85%)患儿脑电图检查没有观察到显著痫样放电;有86 例(79.63%)患儿是在睡眠状态下监测到有痫样放电;有20 例(18.52%)患儿是在清醒状态下观察到有痫样放电。其中棘慢复合波、尖波以及棘波是主要的放电形式,其中一部分为散在分布,另一部分为连续性出现,并且主要放电位置处于中央和(或)颞区。双侧中央颞区放电者有33 例(30.56%)、右侧中央颞区放电者有35 例(32.41%)、左侧中央颞区放电者有40 例(37.04%)。
视频脑电图主要是指利用电子仪器,经头皮将脑部自发性生物电位进行放大和记录,从而获取相应图形,了解脑部放电情况的一种检测方式。视频脑电图对于诊断癫痫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其也是指导临床使用抗癫痫药物的重要依据[6]。因此,对BECT 患儿实施临床表现以及视频脑电图观察尤为重要。
在本次研究中,108 例纳入患儿的发病年龄在3~12 岁之间,并且大部分患儿发病年龄在7~10 岁之间,男性患儿偏多。由此可知,年龄是影响疾病发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还显示,BECT 发作时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肢体抽动和局灶性发作,且发作时间在1~5 min 之间者占比最高。有研究表明,该疾病发作时通常呈现部分性发作,较少见全身性发作,但可继发全身性发作[7]。本研究中,通过观察患儿疾病发作时间可知,有66 例患儿在凌晨即将睡醒时或刚入睡时出现病情发作。本研究通过观察这些患儿的视频脑电图形态,可发现有86 例(79.63%)患儿是在睡眠状态下监测到有痫样放电,并且主要放电位置处于中央和(或)颞区。具体来说,在患儿的中央颞区通常会反复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尖波或棘波,随后出现一个慢波,可呈现为局限性,也可呈现为放射性,或由一侧转到另一侧,或在中央及颞叶间转换,且这种异常放电现象多发生于睡眠期间。相关研究证实,大多数患儿均是在睡眠状态时脑电图异常放电增多,与清醒状态下比较,睡眠状态时放电指数率较高,并有发展为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的可能[8]。为进一步检查疾病,可采取自然睡眠视频脑电图的方式进行检查,并且通过实施闪光刺激以及过度换气对疾病进行诱发。在睡眠过程中,当患者处于长时间癫痫性电持续状态时,正常睡眠节奏会被打乱,神经突触的建立以及局部神经元的形成受到抑制,导致神经环路损伤的出现,这一复杂脑功能重组的过程会使患儿神经系统及认知功能受到一定损伤。因此,长时间处于癫痫性电持续状态可能是导致BECT 患儿出现认知功能损伤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BECT 患儿的临床表现和脑电图极具特点,临床应推广对BECT 患儿的视频脑电图检查,可为 BECT 的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