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萍,张志华
(1.滁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滁州,239000;2.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多次明确提到树立和坚持正确历史观问题。梳理他直接提到树立和坚持正确历史观的相关讲话、谈话、报告、演讲等,联系其讲话、谈话、报告、演讲的背景和主旨,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历史的系列重要论述,可以探赜习近平关于树立和坚持正确历史观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领悟其重大意义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
习近平总书记就党史国史谈树立和坚持正确历史观,最典型的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纪念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的讲话中,如在2015年7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中都直接提到要坚持正确历史观。二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论述中,如在论述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正确历史观,既不能割断历史,也不能虚无历史”[1]。习近平总书记就党史国史谈树立和坚持正确历史观时旗帜鲜明、掷地有声,它与习近平有关党史国史的其他重要论述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帮助我们搞清楚了树立和坚持正确历史观的核心要义。这一核心要义概括起来就是“既不能割断历史,也不能虚无历史”。深入了解不割断、不虚无历史的含义,在实践中树立和坚持正确历史观也就有了基本遵循。
(一)不割断、不虚无历史的首要前提:尊重历史的客观性
不割断、不虚无历史首先要搞清楚客观历史事实。尊重历史的客观性是做到不割断、不虚无历史的首要前提。
历史的客观性首先在于历史的真实性,它是过去发生的事,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2],而且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不能任意选择,更不容肆意抹杀。其次,历史规律也是客观存在,是不可抗拒、不以今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再次,历史的客观性还在于历史的人民性。历史都是人民书写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剧作者”;历史也是写在人民心中的,人民是历史的见证者、“剧中人”[3]314。尊重历史的客观性就是要有人民创造历史的基本立场,就是要在搞清楚历史事实和真相的基础上去把握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基本要求就是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做到“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
历史虚无主义总是忽视或者漠视历史的客观性,主观、任意地裁剪历史,选择性地回避历史事实,以达到其不可告人之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曾就抗日战争历史研究鲜明地指出,需要“加强史料收集和整理”,不仅要从国内全面收集抗战资料等,同时还要向全球征集影像资料、图书报刊、日记信件、实物等;不仅要收集好战争亲历者头脑中的活资料,而且要通过实地考察和寻访、尽量掌握第一手材料,使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人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4]。
(二)不割断、不虚无历史的内在要求:把握历史的整体性
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就是要在全面理清历史发展的各种纵向、横向因素的联系、关系中去把握历史发展的走势和趋向,这是不割断、不虚无历史的内在的、必然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擅长历史思维,总是将党史国史中的重大问题置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分析——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放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去考察,以此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5]39-40,昭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将抗日战争放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全过程来考察,由此高度评价抗日战争胜利的划时代意义,揭示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历史规律;将五四运动置于中华民族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斗争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奋斗史中来认识和把握,深入解读五四运动作为新、旧民主革命的“转折点”地位及在近代以来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意义”[6]等。“拉长时间尺度”去认识和把握历史,有助于我们明晰历史演进中的来龙去脉,并在厘清历史脉搏的基础上搞清楚历史发展中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从整体上把握历史不能割断历史发展中时间上的纵向联系,而关注空间上的横向联系也是“整体性”把握历史的题中应有之意。如在谈到关于抗日战争历史的研究时,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从“总体上”把握局部抗战和全国性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等重大关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14年要贯通下来统一研究”[4]。在这种有机联系的“链条”中去研究抗日战争,有助于我们把握历史全貌,增强抗战历史研究成果的系统性和公信力。
历史虚无主义总是片面地、碎片化地肢解历史,破坏历史的整体性。而从“事实的整体上”去认识、考察历史,在各种纵向、横向联系和关系中把握历史发展中的结构性变迁和内在逻辑,则有助于我们警惕和抵制玩弄历史的“儿戏”做法,有效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三)不割断、不虚无历史的重要方法:“全面、历史、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及抓住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
在有关党史国史的重要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评价历史人物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和分析”[7]11及“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8]这两个重要方法。这两个方法为我们做到不割断、不虚无历史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
“全面、历史、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要求。所谓“全面”,就是国际、国内的,主观、客观的,偶然、必然的等等因素都要看;所谓“历史”,就是要“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苛求前人;所谓“辩证”,就是要一分为二、不可偏废,不能因为“伟大”就搞个人迷信,也不能因为“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7]12。评价历史人物做到了“全面、历史、辩证”,就能从根本上避免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
历史虚无主义总是以支流遮蔽主流,以现象掩盖本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就是要在坚持实事求是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牢牢抓住党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就能深刻认识党领导人民作出的“三大历史贡献”、实现的“三次历史飞跃”这一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牢牢抓住“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这个主题和主线,就能深刻理解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不能相互否定”这一论断的真谛。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亦即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问题解决的历史过程中的主要脉络。抓住了主题、主线,就能帮助我们透过历史表象看清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它是批驳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方法和最有力武器。
二
习近平总书记就思想文化建设直接提到树立和坚持正确历史观的次数最多。如,2013年12月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所作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讲话中,2014年10月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2016年11月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及2018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都反复强调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他就思想文化建设谈树立和坚持正确历史观时,侧重于强调树立和坚持正确历史观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
(一)树立和坚持正确历史观与树立正确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息息相关,能增强做中国人的底气和骨气
绵延、悠久的历史是我们这个民族、国家及文化孕育生息的土壤和根基。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在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进程中,交融汇聚形成了“多元一体”这一“丰厚遗产”和“巨大优势”;5000多年的历史演进和历史选择,形成我们今天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5000多年的历史累积、历史传承,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历史的视角去梳理、把握古代中国的朝代更替、治乱循环,近代中国猝不及防地卷入世界体系后所遭受的屈辱、不甘,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探索和发奋图强及新中国成立后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巨变,能帮助我们在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中更深刻地了解我们的民族、国家和文化。缺失了历史视角,就难以科学、全面、深刻地了解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总是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与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并列提出并置于首位,这充分说明树立和坚持正确历史观的基础性地位。正确历史观影响着我们怎么看待自己的民族、国家及文化,决定着我们能不能构建起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历史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在正确历史观统领下阅读历史这本“教科书”,方能增强对民族、国家、文化的认同,更有效地凝聚共识,在科学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的基础上找到民族、国家和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如,关于民族观,在正确历史观指引下深刻把握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多元一体”这一显著特征,才能自觉地把“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9]299、推动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设作为新时代的使命和努力方向;关于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只有在充分把握这个国家历史传统、文化传承及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的基础上,才能搞清楚任意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为什么行不通;关于文化观,有了正确历史观的引领,才能做到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5]164。
正确的历史观在帮助我们科学地看待、认识自己的民族、国家及文化的同时,也能帮助我们从历史中获得丰富的营养和正能量,从而增强我们做中国人的底气和骨气。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辉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是历史传承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正确地认识和传承它,就能从中汲取不尽的历史养分——丰厚的物质文明成果在夯实着我们作为“中国人”的“底气”,提振着我们的士气;优秀的精神文明成果在厚实着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根基,形塑着我们作为“中国人”的“骨气”。
(二)树立和坚持正确历史观,有助于我们深入学习研究和把握“四史”,筑牢“四个自信”的根基
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了苏联、苏共的历史,否定列宁、斯大林,历史虚无主义大行其道。以苏为镜,结合我国的实际,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不只是一个历史问题,更主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10]。对历史怎么看,深刻地影响着现在和未来怎么干。在正确历史观统领下,实事求是地研究、正确地认知和把握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从历史角度推本溯源、正本清源,认真汲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即能厚实“四个自信”的根基,凝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磅礴之力。
实事求是地研究党史,要深刻理解把握党成立近百年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救国、兴国、强国的伟大奋斗历程,所取得的“三个伟大贡献”“三次历史性飞跃”的辉煌业绩;实事求是地研究国史,要深刻理解把握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所取得的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实事求是地研究改革开放史,要深刻理解把握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人民生活所迎来的三个方面的伟大飞跃及所创造的“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11]的人间奇迹;实事求是地研究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要深刻理解把握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历程中的理论及实践演进轨迹,由此搞清楚党创立以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历史性变革及历史性成就背后所蕴藏的内在逻辑,搞清楚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特别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何以能“风景这边独好”,就能从中深刻体悟到党的伟大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巨大优势,从而牢固树立坚定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的信念。
三
习近平总书记就国际关系明确提到树立和坚持正确历史观,主要有两次。2014年2月,他在索契会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时,就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办好联合国成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有关纪念活动时说:“实现本地区国家睦邻友好,就必须坚持正确历史观。”[12]在2018年6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他指出,“把握国际形势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9]427。习近平总书记就国际关系谈树立和坚持正确历史观时,充分凸显了树立和坚持正确历史观的世界意义。
(一)以历史为镜鉴,坚定人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念
端起历史的望远镜回望过去,实现和平、维护和平自古以来始终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和追求。而如何实现和平、维护和平,就需要我们以史为鉴,谨记历史的教训和启迪。
以史为鉴,牢记战争伤痛和历史教训,以唤起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屡遭欺凌、饱经沧桑,日本持续侵华是其中最黑暗的一页,尤其是1931年至1945年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更是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巨大的灾难。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我们强调要永远铭记这段历史,不忘战争伤痛,就是要提请人们充分认识和平的极端珍贵,在思想上筑实反对战争的“防火墙”,做到绝不让历史的悲剧再次重演;今天我们强调要永远铭记这段历史,不是要宣扬、延续仇恨,而是要提请日本政府“正确对待和深刻反省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13],以史为鉴,着眼于中日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更好地推进中日关系朝着正确的轨道发展;今天我们强调要永远铭记这段历史,就是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激励中国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以不断增强我们捍卫和平、保卫和平的底气和力量。
以史为鉴,铭记历史的启迪,以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信念。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正确的历史观能引导人们从前人历史中获得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智慧,做到鉴往知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那段惨痛的经历不仅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和平的弥足珍贵,同时也启示我们:“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3]446汲取历史的智慧,接受历史的启迪,我们才能更好地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共同消除引发战争的根源”[9]433,走和平发展道路也才会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信念和共同选择。
(二)以历史为切入点,消除误解,增进了解,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当今世界,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存在误解。要消除彼此之间的偏见和误解,历史思维必不可少。以历史为切入点考察、认识一个国家,可以消除彼此的隔阂和误解,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互信,促进形成相互尊重、和而不同的共识,做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其一,以历史为切入点讲好中国故事。“历史的中国”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外事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经常以“历史的中国”为介入点,向世界推介“全面、真实、立体”中国。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中,面对“中国威胁”的荒谬论调、“强国必霸”的陈旧逻辑,他摆事实、讲道理——中华民族有爱好和平的历史基因;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从未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近代以来饱受被侵略之苦、之痛,永远不会把自身的悲惨遭遇强加于人等,通过客观、真实的历史事实,及对现实的考量和对未来的研判,深入诠释了中国人民如何“从自身经历中形成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觉选择”[14],由此向世界讲述了一个拒绝“强国必霸”逻辑、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故事。这昭示我们,只有正确地认识中国的历史,才能更好地理解、认识当代的中国。透过历史视角来理性地认识、观察中国,才能更有效地消除各种猜忌和误读,携手共创人类的美好未来。
其二,以历史为切入点阐释“中国特色”。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西方一些国家对此偏见有之、误解有之。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从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说起,概述了中国探寻适合自己的制度的历史进程,包括历史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实践中“有成功也有失误”,改革开放后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进行探索和开拓,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且取得了成功。他以深邃的历史思维,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深刻地阐释了“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15],决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的历史应然和实然。从历史角度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不仅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而且更能引发世界各国的共鸣,因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历程”[16],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我们唯有在重视历史、敬畏历史的基础上,加深彼此的了解,尊重彼此的选择,才能做到求同存异,更好地从历史的启迪中探寻人类前进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正是基于对人类“交流、互鉴、融合”优秀历史传统的深刻了解和对人类历史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基础上提出的。以历史为切入点,从历史与现实(现在的世界早已结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体”)的结合上把握、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可以进一步强化人类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促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各国实实在在的行动和共同的努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坚持正确历史观的重要论述有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各有侧重,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揭示了树立和坚持正确历史观的核心要义——既不割断历史,也不虚无历史;解决了一个难点问题——为现实中如何树立和坚持正确历史观提供了基本遵循,具体地说,就是尊重历史的客观性、把握历史的整体性及掌握正确的认识历史的方法。它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树立和坚持正确历史观,即树立和坚持正确历史观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只有坚持正确的历史观,人类才能从历史中获得更多的智慧和启示,人类也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