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茜,刘建华
(1.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包头,010040;2.天津财经大学,天津,300222)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其政治认同度不仅关乎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关乎社会的稳定。近些年来,青年政治认同层面问题的存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动荡。现代冲突理论为研究当代青年的政治认同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一个极具张力的社会里,如何引导好青年,形塑青年的政治立场、政治信仰和政治行为,对于维护社会秩序、激发青年的政治参与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青年政治认同是青年作为社会成员对其所在国家的政治组织、政治机构、政治理念、政治权威的态度体验和情感依附,是青年政治态度的表现形式。青年政治认同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处在转型社会时期的中国青年对国家政治的认同总体上是积极的。但是,由于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当代青年在政治态度体验和情感依附方面不同程度存在着困惑。
政治认同的疏离性是指认同主体的政治认知与政治实践、政治情感与政治行动的分离和脱节的状态。认同主体基于一定的政治思想、理念和理论的习得形成了自己的政治意识、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但是由于主客观因素作用,青年的真实政治意愿往往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不协调、不一致,理论认知与实践过程的背道而驰,情感体会与行为行动的相互脱节,其本质上是认知的虚假和情感的冷漠。当代青年自小接受党的政治教育,在政治意识和政治情感上自觉不自觉地养成一种政治习惯,并把它纳入到自身的思想意识形塑起个体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然而,随着社会的转型,一旦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一些青年选择的是个人利益。这与改革开放之前青年的政治认同相比,有着明显的落差。造成疏离现象的重要原因是时代变革导致人们价值取向上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组织方式、就业方式、利益分配的多样化发展,必然引起人们价值取向的变化。当理想中的政治形态与现实中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某些青年倾向于现实利益的行动。以青年入党动机为例,在加入过程中表现较为主动和积极,也饱含着特定的情感,一旦被组织接纳并履行组织原则时,一些青年往往显得被动。发生在青年身上这种政治认同上的疏离状态不仅不利于政治认同功能的发挥,反而会影响其政治立场、政治行动。多个个体的政治立场松动、政治行为偏差不仅不利于社会共识的达成,反而会因为认同疏离导致背离事实真相,增加社会的离心倾向,很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
政治认同过程是认同主体借助认同介体对认同客体的内化外化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充斥着多种矛盾,这些矛盾通常表现为:(1)认同主体与认同客体的矛盾。当认同主体的内在需求与认同客体的外在体现不一致时,容易产生矛盾。就青年而言,青年的政治需求表现为希望社会更加公平正义、政治更加公开透明、政府行为更加高效规范,当现实的情况不尽如人意时,这种境况很容易使青年产生政治认同上的矛盾。(2)认同主体与认同环境的矛盾。环境是人的政治认知、情感依附的空间场域,当空间场域的理论倡导与实践不一致时,容易导致政治认同上的矛盾。(3)认同主体与认同介体的矛盾冲突。认同介体是认知主体在政治认同过程中的中介等介质性的力量,能够成为青年政治认同介体的如书本、大众传媒、同伴群体话语等。青年政治理念、政治态度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认同介体获得的,不同性质的介体所传达的思想、理念是不同的,多种媒介的混合使用也会导致不同的认同效果。在大众媒介普及的时代,青年对于大众媒介的依附要远胜于其他群体。大众媒介尤其是网络媒介对于青年极具诱惑力,如果不能做出适度的区分,很容易导致他们的政治认同混乱。(4)认同主体自身的矛盾冲突。认同主体的政治信仰、政治情感、政治意志和政治行为的形成,与主体自身的既有知识、思维习惯、价值指向有着很大的关系。不同主体的既有知识、思维习惯和价值指向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政治态度。同一主体内部先前知识结构、思想体系、立场观点与后续的理论知识、思想观点、立场认识既有一致性,也有冲突性,这些因素都会使主体自身在政治认同上产生矛盾,影响其社会共识的达成。
政治认同的情绪性是指政治认同主体在政治立场、政治原则和政治表达中的冲动、易变和非理性状态,通常表现为对政治活动的激情、激愤、消极和漠视等情绪。当代青年置身于大变革的时代中,由于社会变革带来的群体分化、组织重组、贫富差距以及利益冲突,客观上影响着人们的政治认知和行为选择。青年作为一个思想活跃、行为多样、追新求异的群体,由于其心智不完全成熟,世界观、价值观尚不定性,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很容易受外在因素和思想的影响,因而在政治认同上表现得较为情绪化和脆弱化。具体到现实生活中,情绪化的政治认同表现为政治上的狂热和冲动。当政治发展与自己意愿、观点相近或相似时,往往忽视自身情况和现实因素,在政治活动中表现得比较积极、主动和富有激情;当发现政治活动与自己的意愿、观点相左时,往往不顾自身形象和责任,显得被动、无奈、消极甚至冷漠;当政治活动引起社会较大关注时,某些青年会表现出明显的极端性、非理性,甚至暴力性;当政治活动与政治意愿达成而个人的意愿得不到满足时,往往显得焦躁不安、无厘头式谩骂、情绪攻击或者政治冷漠。青年政治认同上的情绪性行为客观上影响着青年的政治判断和政治行动,因而也会影响政治共识的达成和社会的稳定。
政治认同的世俗性是指认同主体在政治活动中更多倾向于关注主体自身的现实生活和官能感受,注重主体功利价值和感官满足,并以眼前利益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政治认知和情感依存状态。就社会学意义上讲,政治认同的世俗性是值得肯定的一种积极倾向,即主体在政治认同上“对于国家、政党及其政治理论不再是无条件的,而是以国家、政党及其倡导政治理论对主体自身的满足和权益的保护为条件的,体现主体自身政治认同的条件性和对等性”[1]。就政治学意义而言,过分世俗化、功利化的政治认同会削弱主体对政治权威的遵从和依附,导致政治行动的离散和政治制度的低效运行,便会影响政治活动的积极展开。就一国政治活动而言,如果每一个公民个体都按照自身政治意愿表达政治立场和政治行动,不但达不成政治共识,而且会造成政治活动受阻,政治效果会大打折扣。现代社会需要政治活动的世俗性,也需要政治活动中满足多数公民的对等权益,但是,非理性世俗化的政治认同取向不仅不利于社会政治共识达成,也会影响政治活动的顺利开展。当代青年置身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不一定会站在理性化角度去思考国家的政治行为,而是带着功利化的思想进行分析和判断。这样,必然会导致他们政治认同上的功利性、世俗性。凡是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政治活动表现得就比较积极;凡是与个人利益不相关的政治活动表现得就消极。当代青年的这种非理性、世俗化政治认同往往有着很大的传染性,当某些主体呈现出世俗性的政治认同时,由于同龄相依、个性相吸,很容易在群体间发生影响,以至于影响和主导着整个群体的政治认同倾向。
现代社会冲突理论认为,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都是矛盾的混合体,是充满辩证的关系,诸如共享与对立、稳定与变迁、和谐与冲突等。当代青年作为社会转型时代极具敏感性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意志和政治行为很大程度上对于社会稳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政治认知是政治认同的前提和基础,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是政治行为主体对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的认识,包括对政治形式、政治组织、政治过程、政治关系等方面的看法”[2]。当代青年的政治认知主要来自于学校的政治理论教育、大众传媒以及政治环境的影响。置身在网络化、信息化社会里,互联网在增进青年政治认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互联网也会给青年的政治认知造成巨大的思想困惑和认知冲突;市场经济的深刻变革使得青年的利益格局、就业取向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也会造成他们的主流意识弱化、民族国家意识淡漠、与现实政治的疏离,以及政治认知上的责任感缺乏;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来自国外的各种社会思潮、时尚文化、消费意识不断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解构政治中心、政治权威和政治意识;大众传媒铺天盖地式的诱导和蛊惑,使得许多青年的政治知识习得呈现出快餐化、碎片化的境地;多元化社会造成青年的政治虚无与互动张力产生政治认知上的困惑和觉醒。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客观上会使当代青年在政治认知上产生矛盾、困惑,甚至引起政治认知迷茫,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
政治情感是政治认同的情感基础,是认同个体对政治权威的尊重、依附和归属的情感体验。在现代社会,能够成为政治权威的一定是能够反映民意并代行民意力量进行治国理政的政党及其领袖。政治情感的确立来自于政治认同主体对政治权威的选择、认同和情感依附,是政治权力合法性的基础。我国现行的政治权力体系和政治权威是历史选择的结果,其合法性无从质疑。今天看来,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无疑是正确的选择,是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光明大道,其道路的指引者能够得到多数青年尊重和认同。情感上的困惑主要在于政治权威力量在落实措施中对公平正义价值的维护上,这是当代青年政治情感冲突的关键。当代青年是时代变化的感受者、实践者和见证者,他们关怀国事,怀揣理想和志气,希望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昌盛,更希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他们政治情感确立的基础。然而,由于体制和机制等制约和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某些机会上的不平等、过程中的不公平、结果上的不合理以及政治运行中的监督缺失等严重影响着青年对政治权威的尊重。互联网的开放性为这一不公平现象和行为的暴露提供了平台,作为互联网参与主体的当代青年便会自觉与不自觉地受其影响,从而在情感上产生对政治权威的不信任。对政治权威信任的缺失必然会影响正常的政治活动,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政治意志是政治认同的意志表现,是衡量政治决心和持久性的动力保障。一个富有政治意志的青年一定是富有政治担当的青年;如果政治意志薄弱,其政治立场必然会动摇。而一个政治立场不坚定的个体或组织,必然在政治活动中左右摇摆,必然不利于政治活动的顺利开展。当代青年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承担起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关键看其政治立场和政治意志是否坚定。从革命战争年代走过来的青年尽管生活环境异常艰苦,虽经腥风血雨也决不动摇革命意志,虽遭严刑拷打也决不丧失革命气节,体现出对革命忠诚的坚定政治意志。当代青年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衣食无忧,体味着时代的潮流,对政治活动的感知更多来自于电视和电影的剧目展现,其政治理念的习得更多是受书本、电视、网络中的影响,其政治意志和政治立场是否持久和坚定还需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当代青年的政治意志如何,不仅关系青年的政治出路,更关系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政治行为是政治认同主体在政治活动中的行动及实践,是政治认同的关键。个体或组织的政治认同怎样,关键要看其行动。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理念指导行动,有什么样的理念便会有什么样的行动,正确的行动必然得益于正确的理念。对于青年而言,其政治理念的形成多与其成长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环境对其政治的认知和理念的形成有不同的结果和表现。当代青年成长在一个改革和开放的环境里,体味着时代的变化和快节奏的生活,感受着市场的激烈竞争,体验着网络化的快速便捷。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多样化的政治知识习得,使得他们的政治理念更多是靠记忆、靠感觉、靠灌输得来的,政治理念的正确与否还需要拿到实践中去检验。由于多数青年正处于心智的塑造期,不同的环境便会塑造个体的不同政治理念,而且也会产生不同的政治行为。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相比,网络媒介环境对于青年的政治理念和政治行为的影响将会更大。网络不仅为他们认知社会、认知政治提供了海量信息,同时网络中主体多元、思想多样、思潮多种,也会使青年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特别是那些打着“民主”“自由”“人权”旗号而又披着华丽外衣的理念、思想,对于青年有着极大的诱惑力、鼓动力和引诱力,如果青年不能明辨是非,很容易被错误理念误导,也会因某些突发事件发生而做出错误的政治选择和政治行动,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现代冲突理论认为,冲突在任何社会中都会存在,社会冲突对社会发展不仅有负向功能,也有正向功能。美国社会学家科塞在《社会冲突的功能》中指出,“就冲突的正向功能而言,它有助于群体内部的凝聚和整合,也有助于群际关系的交流与对话,发挥着社会安全阀的作用”[3]。冲突理论之于社会稳定的研究为当代青年政治认同的塑造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社会冲突理论认为,“处于物质利益受损的人们虽然会导致社会冲突,但并不必然导致政治冲突行为的发生;只有当利益受损者产生强烈的‘不公平感’时,才会动摇社会的政治合法性基础”[4]。事实上,公民政治认同的差异并不是由于公民的素质低下造成的,也不是由于其生活水平落后造成的,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治治理不公、正义得不到伸张导致的心理失衡和被剥夺感而产生的。处在转型社会中的当代青年,其政治认同不仅来自于政治理论的学习,更为主要的是在生活中主体权利得以确认、公平机会能够获得,以及社会正义得以维护。然而,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影响,现实发展过程中不公平、不合理制度和规则往往使得青年在主体确立和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在政治认同上会遭受挫折和失败感。而公平正义是政治认同的前提,是国家政治合法性存在的支柱。要想增强青年的政治认同感、归属感和依附感,就必须建立起公平正义的社会政治体系,在法律制度、价值取向、社会分配和社会保障上尽可能彰显治理的公正、法治和公平价值,保障每一个公民公平参与、公平竞争和平等发展的权利,以此增进青年对国家政治权威的认同感、亲近感、依附感和归属感,提高政治认同力。
丹尼尔·贝尔认为,“政治参与的轴心原则是表达,新近的原则是参与。参与需求作为一种原则,如今涵盖到社会的其他所有领域”[5]。当代青年思想活跃,主体意识强,尽管存在着某些心智上的不成熟和行为上的不理性,但是,作为权利主体表达观点、发表意见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其的基本权利,是不容剥夺和忽视的。如果社会不能为青年创造一个宽松的政治表达环境,不能为青年建立一个畅通的政治表达渠道,那么,其对于国家政治的认同就会大打折扣。如果社会能够为其营造一个宽松的政治表达环境,创建一个畅通的民意表达渠道,不仅有助于缓减社会压力,减少社会冲突,而且也能够调动青年的政治参与意识,增进青年的政治认同感。这就需要政治权力部门畅通民意表达渠道,首要的是法制上要保证公民的言论自由,允许公民在法律范围内自由表达,不打压、不封杀,善于倾听民意呼声和意见。其次,要畅通表达渠道,特别是畅通网络渠道,增进网络民意互动,不使政府网站成为摆设。再次,加强信访渠道、市长热线、行风热线建设,使其真正成为百姓的连心桥、矛盾的化解台。最后,要不断优化政治生态环境,增进官民对话和协商机制建设,为青年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平台,搭建桥梁,以此增强青年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认同意识。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民族国家不断受到“地球村”“全球公民”意识的挑战。尽管全球化使得世界各民族国家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但“到目前为止,民族国家仍然是唯一得到国际承认的政治组织机构”[6]。政治认同实质上是对国家民族政治共同体的认知,国家民族意识的培育则是提高政治认同的逻辑起点和根本途径。国家民族意识的教育主要包括国家制度、民族政策和文化自信等三个方面。国家制度是国家意识的主体确认,是国家的领导阶级、政治组织形式、政党形式以及政治运行机制的总和,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选择和制度安排,是宪法和法律的确认,也是政治认同的首要前提。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同时建立起适合中国特点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增强青年的民族意识就是要不断使广大青年意识到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伟大的民族,只有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能实现各民族团结和繁荣,才能共同实现民族复兴大业。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及其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念”。[7]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蕴藏着无限的发展生机和潜力,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加强青年的政治认同,必须不断塑造青年的民族文化意识,增进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进而增进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感。
社会冲突发挥的是消极功能还是积极功能,取决于认同主体自身的认知心态。当代青年正处在价值观的形塑期,个体心态常常处在矛盾之中,常萌生起“我是谁”“我能成为谁”的模糊人格,对于政治共同体认同上产生“失重”“无根”的描述,或者表现出与己无关的状态。政治认同上的冷漠不仅阻碍政治共识的达成,而且也会产生政治的对立情绪,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很可能点燃冷漠者的对立情绪,做出暴力性的行动,进而破坏社会稳定。消除政治认同主体的对立情绪并引导青年的自我价值确证是提高政治认同的核心和关键。首先,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引导作用,教育特别是像学校政治教育之于青年的影响与引导更具有针对性、计划性、组织性和科学性。其次,要加强大众媒介和新型媒介教育的引导。当代青年对于电视、网络等媒介的热衷在他们自我价值的确证以及政治倾向的确立中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再次,富有弹性的宽松的社会环境和利益协调机制也是当代青年自我价值确证和政治认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外部条件。当代青年置身于一个相对宽松、相对公平的环境下,能够保持一个积极的平和的心态,有助于确立社会的归属感和政治的认同感。最后,青年主体的自我心理矫正和心态调适是增强认同的关键。人是富有主体意识和能动性的个体,其价值确证的关键就在于主体自身能动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如果主体自身能够积极调整心态,清晰地进行自我认知和确证,并保证这种确证朝着积极、理性的方向发展,那么,其对政治共同体的认同就会变得积极和理性;反之就会造成障碍,影响政治认同意识的建构,很可能做出与政治共同体不一样的行为,进而危及社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