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中国高校美育教学思考
——兼及大美育观在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植入

2021-11-29 07:15付兰梅
关键词:美育教学研究课程

付兰梅

(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全媒体”一词作为一个在学界并没有被正式提出但却被普遍认同的概念,2007年以来在国内被广泛运用,它是在具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表现手段基础之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纸媒、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之间的融合,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经历了从多媒体到跨媒体再到融合媒介的逐步演变过程。

传统的审美教育(狭义的审美教育),是运用各种文学艺术手段对人们进行的教育。这里所说的美育特指20世纪90年代起,在国内开始得到倡导的广义审美教育即“大美育”,目前学界对大美育的界定不尽相同。在这里我们把“大美育”界定为一种旨在打通中西方传统美育思想壁垒,实现教师和学生审美资本增殖的,包括自然生态美育和社会生态美育在内的生态审美教育。

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审美与日常生活的间距不断缩小,高校学生的审美教育方式更趋便利化、多样化和丰富化。信息传播的多样化、快餐化为高校学生的审美教育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在对国内高校美育理论与美育教学研究现状的梳理以及对国内高校美育教学实践的观照的基础上,盘点全媒体高校美育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当下国内高校美育教学研究与实践取得的成就,并以作者承担的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实践中大美育观念的植入为例,管窥蠡测,以期对全媒体时代高校的美育教学工作的推进与深化做一点工作。

一、全媒体时代高校美育教学问题的思忖

德国美学家席勒(1759-1805)的《审美美育书简》(1795)历来被视为美育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从18世纪该书的问世到当今全媒体时代审美教育的勃兴,世界范围内的审美教育走过了200多年的历程。王国维(1877-1927)是第一个将“美育”概念从西方引入中国并将美育列为教育方针的人,蔡元培(1868-1940)在对美育教育内涵进行深化的同时,形成了系统化的研究并应用于美育教学实践中,他在《美育实施的方法》(1922)中明确指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1]今天看来,蔡元培的美育观实际上是一种“大美育”观,虽然“大美育”这一概念直至1987年才由教育理论家滕纯提出。可以说,中国的审美教育见证了百年来中国教育的变迁。

全媒体时代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造成了形形色色的审美泛化现象、层出不穷的审美异化问题和五颜六色的审美泡沫的出现,人们的审美方式日趋从心灵的“静观”与“闲观”迅速走向眼球的“流观”与“消遣”,导致浅层的审美愉悦消解了深层的审美思辨,碎片化的审美感知弱化了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力,进一步加剧了个体完善人格的缺失和个人全面发展的失衡。这些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绽放的审美“病之花”,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特别是学校从各个层面在美育教学工作中对症下药才有可能予以清除。

通过对国内高校美育理论与美育教学研究现状的梳理和对国内高校美育教学实践的观照,全媒体时代高校美育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校美育教学偏重于高校文艺美育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文艺美育研究俯拾皆是,科技美育渗透关注不够。与传统的文艺美育教学研究与实践较为集中相比,生态美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相对松散。中西方传统美育思想的理论和惯常性应用与研究较为厚重,活性化运用与研究相对薄弱。高校美育教学多注重从审美的角度进行美育教学研究与实践,对从审丑角度出发进行的相关教学研究与实践的重视不够。

第二,综合类高校与职教类院校大美育教学实践走在前列,理工类院校大美育教学实践相对滞后。多关注高校大学生美育教学实践,对研究生美育教学实践重视不够。

第三,对从教者包括教学管理人员与教师美育能力的培训有待加强,特别是高校教师的美育能力提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管理者自身的审美素养和审美教育能力欠缺,不可能为高校学生规划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美育教学场,更不可能打造出一把能够真正丈量出高校教师美育教学水平的尺子。教师本人如果不具备相当的审美素养和审美教育能力,无论从教学形式的设计还是教学内容的架构上,这样的教师能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出具有“立美”、“审美”和“创美”能力、全面发展的能够“诗意栖居”的学生是值得怀疑的。

第四,各高校美育课程教学体系的架构和美育评价机制的完善程度参差不齐。

以上问题仅为作者对所在学校以及对国内知名的综合类、理工类与职教类高校的美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考察中所得的结果,或许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或不完整性乃至于不够准确之处,但是多少能给国内高校的美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一点借鉴。

二、当下国内高校美育教学实绩的考量

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美育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理论与实践方面建树颇多。美育理论研究著作的出版在百部以上。以“学校美育”为关键词在知网上可检索到1981年至今发表的文献在千篇以上,国内关于美育教学的研究成果整体呈上升趋势。

2015年以来,中国高校的美育工作迎来了政策层面的指导文件。2015年9月,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第一个美育工作的指导文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7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文件提出了本阶段美育工作要“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改进学校美育教学,鼓励特色发展,统筹整合学校社会美育资源,健全美育评价机制”基本目标。2018年1月31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在美育工作方面提出“制定《关于加强高校美育改革发展的意见》《高校学生艺术社团管理办法》,召开全国普通高校美育工作会议”的工作要求。2月12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在《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2018年工作要点》中,从“推进高校美育综合改革”“落实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完善美育改革发展机制”四个方面对美育工作提出具体的要求。8月30日,习近平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年轻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9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提出“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可见,高校美育工作已经上升到国家教育战略层面。随着中国美育政策的陆续出台,2015年以来,相关研究成果与此前相比出现数量级增长。当前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较为丰硕。2015年和2018年这两个年份研究成果最为集中。但2019年之前,虽然国内高校美育教学研究成果收获颇丰,但美育教学实践却没有呈现遍地开花的态势。

2019年以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和“一流”课程建设中把美育作为指标性的要素植入各类课程的建设中,可以说,国内高校对美育教学实践的关注,无论从管理层面,还是具体教学层面都达到了此前所未有的高度。

以长春理工大学为例,从管理层面和教学研究层面来看,长春理工大学2019年成立了美育教学中心,陆续开展了相关活动,并申报成功与高校美育相关的省市级课题。

随着“课程思政”和各级“一流”课程建设的展开,长春理工大学教务部门自2019年以来,特别是2020年疫情期间,教师发展中心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从教学理念到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对教师们进行了各种教学培训,从教学PPT的美化培训到思维导图的设计培训、各种类型的“课程思政”设计讲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培训会分享会等等,虽然没有一场培训直接命名为教师审美素养提升的培训,但客观上无形中实施了对教师美育素质提升的培训。

无论是出于“课程思政”元素的设计还是为了“一流课程”项目的申报建设,即便是承担理工科课程的高校教师们,都在不同的理工类课程中寻找人文美育、科技美育、自然生态美育的因子,文艺美育研究俯拾皆是,科技美育关注不够的状况大为改观。与传统的文艺美育教学研究与实践较为集中相比,生态美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相对松散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三、大美育观念在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植入

针对全媒体时代高校美育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长春理工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学实践中,大美育观念的植入是从“立美”“审美”和“创美”三个层面展开的。

首先,通过“立美”教育达成对学生“美心美观”的确立。所谓“立美”,就是给学生建构一个原生态的中国现代文学生态美育场,把关于大美育(生态美育)的基本理念传递给学生。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的设置在大学二年级的上半年,此时美学与美育理论类相关课程尚未开课,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重要参照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仅有先秦两汉文学这一板块与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同步开课,外国文学史尚未开课。学生对基本的审美理论知之甚少,对大美育观念几乎一无所知,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古代传统与外来影响没有系统的背景知识与完整的审美认知的状况下,教师在课程知识性结构的传授过程中,在文学现象的解读与文学史脉络的梳理过程中适时植入大美育观念,例如中国传统的“大团圆”审美模式的建构与解构,东西方悲喜剧审美意识异同的对比,审美与审丑的双重视角的交织,生态美学观念的推介等。

其次,通过“审美”教育促成学生“美情美感”的习得。这里所说的“审美”教育,就是在“立美”教育的基础上,在文学现象的赏析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渗透。例如,在对鲁迅(1881-1936)作品的赏析过程中,通过对阿Q、小D的姓名中字母构型的分析、小说“第九章大团圆”这一标题的隐喻及阿Q临刑前“画花押”时的情状——“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气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2]的解析,引领学生从文本细读的角度感受《阿Q正传》(1921)对中国传统的“大团圆”审美模式的解构。通过对五四时期婚恋作品诸如胡适(1891-1962)的剧作《终身大事》(1919)中的爱情喜剧与鲁迅唯一的婚恋题材小说《伤逝》(1925)中涓生与子君爱情悲剧的对比赏析,让学生体验中国传统悲剧审美意识中对人生困境的弥合在鲁迅笔下如何转化为与西方悲剧审美意识中对人生困境的暴露的同构性。在对二三十年代的乡土写实小说与乡土抒情小说的赏析中,运用生态美学的相关理论,让学生体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审美关系的张力。在对不同时期的作家及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赏析中,从审美与审丑两个角度让学生领悟审美判断的对立统一等。

最后,通过“创美”教育培养学生“美论美行”的生成。“创美”教育首先是教师个人“创美”行为的展示,表现为教师把个人在中国现代文学领域的科研和教学成果以资料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其次是学生“创美”行为的培育,以个人作业与小组研讨作业的形式,通过让学生分析各种文学现象背后的审美意蕴,特别是对文学现象的网络大众化传播的审美评价,考察对学生所做的“立美”与“审美”教育的成效与欠缺之处。

虽然2019年以来,高校大美育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无论从教学管理层面还是教师具体教学实践层面来看,依然存在流于形式的可能。多宏观理论设想研究,缺少具体教学实践探索,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依旧会是一个普遍现象。大美育课程的内部要素的教学研究不均衡的问题在一段时期内依然不会消失。针对当下全媒体时代高校大美育教学中的瓶颈问题,下一步需要进行的工作是围绕教学模式的主要构成要素(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实践研究、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体系的设计),从理论基础、教学目标、大美育课程体系构建、实现条件与教学评价等方面对高校的美育教学进一步推进。从学生的“美心美观”的确立、“美情美感”的习得到“美论美行”的生成,培育学生成为具有生态审美能力,能于“逍遥游”中“诗意地栖居”的“生态审美人”,高校大美育教学依然“在路上”,任重且道远。

猜你喜欢
美育教学研究课程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