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陈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1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思想、重要观点,立意深远、内涵丰富,不断开拓中国共产党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视野、新境界、新思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引。当前世界,文化元素逐渐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和不竭动力。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凝聚着本国本民族对世界和自身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展现着国家和民族最为深沉的精神追求和精神标识。文化自信的探寻和建立正如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文化自信作为一种文化心理,也是伴随社会进程的推进而不断增强。从这个意义上看,坚定文化自信对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一项旨在提升市民精神生活、丰富市民精神世界的系统工程,具有融入性、渗透性、全民性等基本属性。因此,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应当结合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文化形态,从凝聚价值理念、完善制度保障、注重实践体验、丰富文化载体等方面入手,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文化力量,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1]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和社会供给能力的显著增强,个人需求呈现出指数升级态势,其不仅在物质层面有着更高的期待和追求,也更为迫切地渴望提升自身的文化内蕴和精神境界。对此,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应当凝聚价值理念,以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为中心,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核心要义,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为根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文化力量的精神引领。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应当始终坚持以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为中心。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的历史既是物质生成的历史,同时也是物质生产者的历史。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不仅体现了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还决定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和结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经过40多年的改革实践,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与日俱增且要求更高。对人民群众现代生活观念的教导,对人民群众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熏陶,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要求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热情和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办实事、讲实效,紧紧围绕促进人民福祉来进行。”[3]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以及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需求也必然不断增长,这也需要精神文明建设实践提供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文化精品,以不断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应当始终坚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核心要义。坚定的理想信念支配着一个人的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使人产生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决心和斗志,是每个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坚定理想信念不仅是共产党人终其一生的精神追求,也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中华文化发展的行动指南,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灵魂和旗帜,为中华文化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崭新视角。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国情,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具去看待问题和解释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命活力的关键所在,也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应当结合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发展大势,将理想信念的丰富内涵与深刻意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将厚植爱国情怀融入坚定理想信念当中,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在广大人民心中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根本任务和重要环节。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应当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遵循。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的师生座谈会上提到:“人类社会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凝练的表达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刻追求,是中华儿女在长期历史实践过程中所积淀锻造而成的精神信仰和道德追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观念表达和精神凝结,影响着个体或群体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某种程度上,人们只有对自己的价值观充满自信,在情感上共鸣,在心理上敬畏,才能在实践中更加笃定地践履。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要全面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形态中的独特地位和现实意义,凸显其应有的价值自信和时代价值。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政府和国家的职责和责任,也是每位民众都应当努力践行的精神引领和价值遵循。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实施过程直接关系到主体、客体、载体、环境等各要素,是一项多维度、连续性的系统工程。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制度的安排与设计直接关系到其实际效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特别避免出现实效不强、进程缓慢的现象,制度文化的建设尤为重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离不开制度的规范和制约。文化理念是制度保障的内在源泉,制度保障是文化理念的外在规范。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本身就需要制度的保证,优秀的文化环境一旦养成,凝聚和体现为制度,形成制度优势,也就会自然地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和传承性。
建立系统的制度网络的基本要求,是根据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实施现状,建立起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唯有如此,才能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疏而不漏、较为完备的制度网络。当前,为保证制度网络的形成和推进,可以从三个方面加强制度建设:一是对已有的却不够完善的制度实施补救工作,使相应的制度更加完善和全面;二是抓好制度设计的更新工作,体现人文关怀,彰显人性光辉,以使相应的制度更加符合管理要求和实施要求;三是做好制度的新建工作,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和新特点,制度网络也必须与时俱进、及时更新,通过良好制度保障唤起正能量,激发新动能,使制度保障的盲区、盲点得以消除和解决。
制度的产生,源于对组织运行规律的理解和瞻望。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制度网络的形成只是为人们提供了一定的法定依据和现实遵循,想确保制度的实施和落实,还要将制度化的规范和要求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和实践指引。依靠建立严密的监督制度能够更为有效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离开了监督体制的强力约束,制度就会形同虚设、名存实亡。监督制度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抽查、对执行制度情况结果的考核等等。通过建立严密的监督制度,提升人民群众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主人翁和参与者。
奖惩制度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延伸和终端,是保证其他制度切实可行的有力屏障和重要环节。奖惩制度主要通过表扬或批评的形式得以体现。十八大以来,面对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迫切要求和现实情况,党中央颁布相关规章制度,如《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关于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顶层设计日渐完善。[5]通过建立严明的奖惩制度,用法律的强制性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支持和肯定人民群众对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不懈追求,制裁和惩罚严重违反推进城市精神建设中的不良行为和违法行为,用法治手段和制度力量促进文明行为养成,维护和保障社会思想道德底线,强化社会成员的价值意志,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内容真正深入人心。
归根结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要提升人民的精神素养和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因此,必须深入了解人们的思想实际和变化规律,在日常实践活动中寻求把握其思想状况、发展需求等现实境遇,也就是要更好地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过程中行为文化的育人功能。
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应当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植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精神文明需求和发展变化的特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关注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和利益关切,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稳步发展,打造人民易于接受、高度认可的文化产品和文艺精品,以具体的精品力作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提升人民的精神状态,激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内生动力。当前,由于成长环境、生活条件、存在状况等方面的具体性以及主体精神生活的层次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丰富且具有差异的。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应当在实践过程当中全面了解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追求和实际生活条件,不断创作群众喜欢、群众欢迎、群众满意的文化产品、文化作品和文化精品,实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和以文化人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应当结合精神文明的内在逻辑构成和层次结构,以及人民群众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对不同层次的人民群众给予不同的实施方案和涵养路径,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朝着良好的方向不断前进和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指南。要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具体要求落到实处,就需要广大群众的广泛参与,需要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作为载体。因此,要善于运用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活动,挖掘人们身边的生动案例和榜样示范,借用小故事讲好大道理,使人民群众不仅在思想认识层面有所提高,同时还应当在日常行动和实践活动当中得以巩固和强化。要善于运用网络化技术、自媒体等手段传播社会正能量和弘扬社会正气,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最大限度唱响正气之声,充分提升审美情趣和精神世界,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价值引领功能。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归根到底是提升人们精神生活和精神境界的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必须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和变化规律,在人民群众日常实践活动中寻求把握其思想状况和存在问题,以此更好地发挥行为文化的育人功能。某种意义上,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关键和落脚点在于行动。行动文化有不同的形态,如义务劳动、志愿服务、慈善活动、学雷锋活动等,都是重要方式和可行路径。作为社会主体,公民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展现的互帮互助、无私贡献的精神意志,收获的是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和获得感,这本身也是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生动诠释,更是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实践落实。行动是价值认同和价值内化的重要路径和最终归宿,因此要以行为文化和实践活动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有效性和实践性。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过程中,以实践活动为抓手,将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理念转化为受众的行动指南和价值共识。此外,在丰富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还要兼顾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诉求,调动和激发受众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知识讲座、文体活动、艺术表演等,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通过积极探索和创造更多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有效载体,使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富有实效。”[6]文化是一种深沉、广泛、持久的力量,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离不开文化滋润和文化滋养。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充分借鉴和运用文化的方式,创建和运用文化载体,丰富文化育人的内涵,彰显文化育人的优势,不断提升其亲和力和影响力,达到日用不觉、潜移默化的效果和影响。
宣传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已有成就,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文化滋养,促成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日常化、大众化和生活化,是新时代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地域文化、传统思维、经济实力等现实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推进的过程中面临严峻现实挑战。因此,要想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时代进程,必须使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文化滋养中自觉将各类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内化为自身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科学的行为指南,这是应对现实多重挑战的可行路径。一方面,在优秀文化滋养中加强日常行为习惯养成。尊重不同区域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方式,使人民在文化生活中持续受到优秀文化资源的滋养,对于个人养成科学的日常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推进也具有现实感召力。[7]另一方面,在优秀文化滋养中矫正不良日常行为习惯。优秀的文化滋养对于人民群众矫正不良日常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有效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需要结合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实际,积极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载体。一方面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立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和精神实质,尊重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守住中华文化本根,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有机融合,依据实践活动的发展不断总结新经验、提出新观点、开拓新视野,这是激发文化活力、提升文化力量、增强文化自信、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必由之路和应有之义。新时代背景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积极探求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精神标识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之间的内在关系。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历史积淀和现实支撑,使得人们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增强认可和信任。另一方面要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文化载体。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结合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对象特点,创建具有针对性的文化载体。尤其是在互联网盛行的新媒体时代,通过生产要素有效整合、管理手段共融互通,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拓宽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创建活动的网络空间,将线上与线下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创建活动紧密结合,是当前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需要充分理解文化的根本特性,创新运用文化手段,全面提升文化的现实影响力和时代感召力。一方面,把握人民精神追求,增强人民情感共鸣。新时代背景下,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可以预设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需要符合人们的文化心理和文化需求,使人们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产生一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可,并在此基础上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帮助人们在自己的文化认知体系中自觉内化宣传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创新城市文明建设手段,增强城市文明建设工作实效。日常生活方式的快速转型和急剧变化给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带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8],而道德模范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旗帜,他们身上往往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崇高精神、优秀品质等,能够有效激发和唤醒人们的思想认同和情感共鸣。各类先进典型作为时代的先锋、社会的典范、群众的楷模,尽管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具体事迹也不同,但其所承载和蕴含的思想内涵和精神特质却是深刻一致的。新时代背景下,要通过弘扬道德模范的高尚品格和优秀品质,引导人们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和效仿,争做美好生活的创造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崇高道德的践行者,从而提升人们的文明素养,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