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观 先 世 探 源

2021-11-29 04:47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宋史秦观

陈 友 兴

(扬州职业大学, 江苏 扬州 225009)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邗沟居士。北宋文学家,一代词宗,扬州高邮人。

秦观先世,历来幽晦不明。民国丙寅《锡山秦氏宗谱》卷首《嘉靖戊子谱序》云:“吾宗先望会稽,后徙淮海,中间世系显晦之详,屡经兵燹,莫可考据。其见于图者,由宋直龙图阁观始。”[1]4

2011年6月,在扬州市蜀岗路南延段建设工地,发现了秦观祖父母秦咏与朱氏的墓志铭。王潇潇、刘刚、束家平等据此论文,《五代北宋高邮秦氏家族世系研究——以江苏扬州发现秦咏夫妇墓志为线索》[2]57-67,将秦观先世上推至其八世祖,杨吴前期重要将领秦裴(以下皆称王文)。但在具体的论证过程中,尤其是在处理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对接上,明显有其需要完善的地方。

1 秦观父祖辈

《淮海集》卷四,《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我宗本江南,为将门列戟。中叶徙淮海,不仕但潜德。先祖实起家,先君始缝掖。议郎为名士,余亦忝词客。”[3]143元祐六年(1091),秦观季弟秦觏中第,次年调任仁和县主簿,秦观作诗送别,用十分自豪的语气,回顾了秦氏家族荣光的先世。诗文为亲兄弟之间的励志之作,对于自己家族先辈的描述,约略而客观,自然应该是实写。本文即以此为依归,结合文献与考古成果,考察秦观的先世世系。

先看秦观的父辈与祖辈。《宋故内殿崇班致仕秦公墓志铭并序》:“公姓秦氏,讳咏,字正之。其先仕江南有显,后徙淮南高邮家焉。曾祖裕。祖禹。父玫,赠左监门卫将军。公少给事御史府,补三班借职,为宣歙五州茶盐巡检,即宁国县为治所。县吏受赇坐法,上官疑且逮公,治之,无一毫污者。使者杨紘与州将奇其守,交章荐之,改奉职明堂。泛恩改右班殿直,监南康军茶盐酒税。勤而不苛,课以大溢。有司第其最,迁一官,以右侍禁监押南安军兵马、秀州海盐县巡检。英宗即位,恩改左侍禁,为临江军兵马监押,迁西头供奉官。上即位,恩换东头,入为左军巡使,坐法免。俄转内殿崇班、南剑州兵马都监,归以其官致仕。年八十有二,以元丰六年(1083)正月二十五日,卒于滨州渤海县其子定之官舍。娶其里人朱氏,封长乐县君。子三人,曰完,蚤卒;次定,宣德郎;次察。女三人,长蚤卒;次适酸枣进士李潨;季适同郡刘绶,亦先公卒。孙八人,曰观、震、鼎、升、蒙、涣、益、兑。孙女四人。曾孙二人,曾孙女三人。”“子孙皆畀从事于学。子定,中进士第。观尤有文,苏子瞻称之。”[2]58

秦咏夫妇墓志铭,将秦观先世遽然间向上推及至其五代祖。

《秦少游年谱长编》卷首:“父元化公,曾游太学,事胡瑗。”[1]6如铭文,秦观父辈,长曰秦完,观父,也即年谱中提到的元化公。入太学,师从胡瑗。嘉祐八年(1063),秦完亡故,时年当不足四十岁。

次曰秦定,观之次叔,熙宁三年(1070)登叶祖洽榜进士第,为会稽尉,为渤海令,司农寺丞,江南东路转判官,终端明殿学士。

三曰秦察,观之三叔,生平记载不详。《秦少游年谱长编》卷首,秦观“叔瞻”,案曰:“叔瞻当为其父兄弟”[1]6,其所指应该就是秦察。

秦咏三个女儿,即秦观的三个姑姑。“长蚤卒;次适酸枣进士李潨;季适同郡刘绶,亦先公卒。”[2]58

《淮海集》卷三三,《李状元墓志铭》,志主李常宁(1037—1088),字安邦,开封廪延人。[3]1077《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称长编)卷四○九:元祐三年三月,“己巳,赐进士李常宁等二十有四人及第。”[4]9558《读史方舆纪要》卷四七,延津县:“酸枣城,本郑之廪延邑。”[5]2168可见,孙觉铭文之酸枣,秦观志文之廪延,所指实系一地。无疑问的,秦咏墓志之李潨,即《李状元墓志铭》之李常宁安邦。李常宁,当为李潨元丰六年之后所改之名。顺便说一句,宋人改名、改字、改号很常见,具体原因也各异。本文即涉及不少,不再赘述。

刘绶,秦咏三女婿,高邮人,生平不详。王文认为,“南宋时期的《淳熙三山志》记载有刘绶中元祐三年戊辰李常宁榜进士,是否为同一人尚待考证。”[2]63《淳熙三山志》卷二七,人物类二,科名,元祐三年李常宁榜,目下确有刘绶之名。[6]8017《淳熙三山志》为南宋福州地方志,科名所列皆福州人士,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此福州刘绶,非高邮之刘绶也。

秦咏,观祖。孙觉铭文,秦咏字正之,生于真宗咸平五年(1002),卒于神宗元丰六年,享年八十二岁。“先祖实起家”,即指秦咏,也是文献中所记载的承议公。

《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内有高邮进士秦渊。次载第二甲,“第十九人,秦渊,字处静,小名郭哥,小字仙卿,年三十六,三月初一日生。外氏江偏侍下第二,兄弟三人二举。先娶王氏,再娶蒋氏。曾祖咏,故内殿崇班,赠左朝议大夫。祖定,故朝奉大夫,赠左中奉大夫。父规,故右朝奉大夫。本贯扬州髙邮县武宁乡左厢里。祖为户。”[7]361小录中的秦渊,乃秦观堂侄;渊之父秦规,乃秦观堂弟;渊之祖秦定,乃秦观叔父;渊之曾祖秦咏,即为秦观祖父。这则史料,也进一步佐证了秦咏墓志铭的真实性。

秦咏“娶其里人朱氏,封长乐县君。”据朱氏墓志铭载,“熙宁七年十月廿□日,秦君监南剑兵,夫人年七十有一,卒于官舍。”[2]59

《秦少游年谱长编》篇首:“高邮乃秦氏发源之地,少游公叔祖孟旸之后在此。”案曰:“叔祖孟旸当系大父承议公兄弟。”[1]6秦咏的亲兄弟,笔者目力所及,仅此一处。“叔祖孟旸”是秦孟、秦旸两兄弟,还是秦孟旸一人?笔者倾向于前者。秦咏单名,依常理其兄弟亦当单名,故应以两人为是。而且,就字面与行文次序来看,两位当是秦咏的兄长。陈师道《后山集》:“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耳,唐诸人不迨也。”[8]宋人行第,一般联从祖兄弟而排行,谓之大排行。秦观系秦咏长房长孙,则其前有六位族兄,是以称秦七。墓志铭对秦玫的记载过于约略,我们无从得知其生平。王文认为咏祖秦禹,即《宋史》所载之秦羲(957—1020),笔者亦以为然,详见后文。如此,“祖禹”长咏四十五岁。三代人,秦玫居其中,育子孟、旸、咏。从时间上考量,两兄先有六孙辈,而后咏得秦七,这种可能性更大,也更为合理。

《淮海集》中《与苏公先生简》其三言,秦氏家族,“敝庐数间,足以庇风雨。薄田百亩,虽不能尽充饘粥丝麻,若无横事,亦可给十七。”[3]988其四,“老幼夏间多疾病,更遇岁饥,聚族四十口,食不足。”[3]991简作与铭文之时仅隔年余,人口变化不大。以是年计,最大化地考察其居乡家口:秦咏;秦观母亲戚氏,秦定在京不列,秦察夫妇;孙八人,孙女四人;曾孙三人,曾孙女二人。孙辈中,秦观弟兄三人,秦定与秦察合子女九人。各取其半计,四至五人随秦定赴官。曾孙辈五人,姑且计入秦观与秦觌之后。秦咏子辈与曾孙辈,人数与所载当一致。孙辈娶嫁各取其半,加二人。则如此,元丰四年底,秦观家族在邮人口计十八至十九人。与秦简所载之四十人,相差了一半多。其中,未载入的一多半人口,当是秦观叔祖的后代们。

秦玫,秦观曾祖,其名仅见于墓志。赠“左监门卫将军”,当是身后的赠官。“中叶徙淮海,不仕但潜德”,所言盖是秦玫。

孙觉铭文,秦咏祖父秦禹与曾祖秦裕,乃是把握秦观先世承前启后的关键,也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

2 秦羲先世

《秦少游年谱长编》:“五代入宋之秦氏可考者唯有秦羲”。[1]4兹以此为楔入点,考察这一支秦氏的世系情况。

《宋史》卷三○九,秦羲本传,“秦羲字致尧,江宁人。世仕江左。曾祖本,岳州刺史。祖进远,宁国军节度副史。父承裕,建州监军使、知州事。李煜之归朝也,承裕遣羲诣阙上符印。”[9]10163

秦羲入宋后,凡仕太祖、太宗、真宗三朝。 “历东染院使、知苏州,改崇仪使、提举在京诸司库务。因对,求典藩郡,迁内园使、知泉州。天禧四年(1020),代还。道病卒,年六十四。”逆推之,秦羲当生于南唐保大十五年(957)。传称,“羲知书,好为诗,喜宾客,颇有士风。历财货之任,凡十余年,精勤练习,号为称职。”[9]10164

王禹偁《小畜集》卷二九,《右卫将军秦公墓志铭》:“公讳某,字某,庐江人也。曾祖某,唐末事吴,以功为武昌军节度使,事见前国史。祖太,岳州刺史。父进远,宣州节度副使,赠右监门卫率府率,公即率府之长子。”[10]290-291

《小畜集》,“时朝廷命浙兵攻其東,以公为寿昌殿使,充建州监军使、知军州事。”可知,铭文“讳某”即秦承裕,也就是秦羲之父。王禹偁之铭文,当世当时之事,不为不知。“公讳某”,“字某”,当是避讳。陈垣先生《史讳举例》,“避讳空字例”条,“有因避讳,空其字而不书。或作空围,或作某,或径书讳字。”[11]3在《小畜集》中,这样的手法极为普遍。

《小畜集》铭文:“淳化五年(994)归朝,以五月某日寝疾,终于私第,享年七十八。夫人陈氏,封颍川县君,以令淑闻于宗族,先公而亡。三子,长曰著,举进士不第而卒;次即义也,今为西头供奉官,閤门祗候,以才干为时所推。有后之庆,其在兹乎?季曰恭,亦早夭。”[10]290-291王禹偁生于954年,卒于1001年,长秦义三岁,两人系同年人。秦公归朝,淳化五年五月,在京城家中去世。“某与义交甚熟,托为铭”,王禹偁氏交待了铭文的缘由。淳化中,秦羲“与(杨)允恭同为江、淮制置,擢授閤门祗候,兼制置矾税。”[9]10164可见,王氏铭文之秦义,即《宋史》所载之秦羲,实为一人。

《九朝编年备要》,“咸平中,江淮制置茶盐使秦义献岁增榷酤十八万缗,颇为刻。”[12]此则史料,在《宋史》秦羲本传,《宋史》李防传,以及长编卷五九,皆载于秦羲项下。《玉海》卷二三,“祥符五年(1012)八月,命使者秦义等乘传至郓视河堤、城池,图上利害。”[13]474比照王禹偁铭文,在太宗朝,直至真宗朝大中祥符五年,秦羲实名秦义。

王文认为,“羲”与“義”盖因字形相近致误。并列举《宋会要辑稿》有六处为“秦羲”、一处为“秦義”。[2]61笔者查核过,在《宋会要辑稿》中,此唯一称“秦義”者,见于第一百九十二册《方域十四》中,“(大中祥符五年)八月,命东染院使秦义、开封府官寇弦乘船至郓州,按视河堤、城池,图上厉害。”[14]7547这段文字,与《玉海》所引当为同源,致误的可能性似乎并不大。在现存正史中,《宋史》与长编皆作秦羲。宋代苏州方志《吴郡图经续纪》《吴郡志》,所记亦作秦羲。

“秦羲,字致尧。”《白虎通》曰:“闻其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15]411魏·应璩《与弟书》:“思致君于唐虞,济斯民于涂炭。”后人用为匡主济世之典。《宋史》中即载有曾、潘、吴三位名致尧者。如卷四四一,“曾致尧,字正臣”,即此。可以说,秦羲之名与字,同样地寄托着其长辈的期望。不仅如此,伏羲与尧,以及前文载及秦咏祖名之禹,皆为上古圣王,这决不是一种巧合。故而,秦羲之名,与其表字之间亦有着内在逻辑上的关联性与必然性。

综上考察,可以认为,秦羲当是其本名或者谱名,秦义应是入宋后所改之名。

秦羲祖父,也就是秦承裕父亲。如前所载,“公即率府之长子。”[10]290-291秦承裕生于917年,前推20年左右,为秦进远的大致生年,即唐昭宗乾宁四年(897)前后。《小畜集》,“父进远,宣州节度副史”。《宋史·秦羲传》,“祖进远,宁国军节度副使”。《五代十国方镇年表》宣州,“宁国军节度,唐旧镇,昭宗龙纪初(889)杨行密得之。”“唐领宣、歙、池三州,五代统本州六县而已。”[16]406所以,宣州节度副使和宁国军节度副使其实是一个职务。

秦羲曾祖,秦承裕祖父。《小畜集》铭文,“祖太,岳州刺史”。《秦羲传》,“曾祖本,岳州刺史”。两处文字,所载实为一人。《小畜集》作于淳化五年,时间在先。而且,就一般常识而言,墓志对家族成员名讳记载,出错的可能性十分罕见,故可确定其人为秦太。“太”与“本”两者的出入,当是字形相近而致讹。岳州乃吴及南唐与湖南马楚之边境州,基本为楚所占有。天祐三年(906)三月,吴将陈知新拔岳州,为岳州刺史。次年六月,楚夺岳州,擒杀陈知新。乾化二年(912),吴水师攻取岳州,很快为楚人逼退。天成三年(928),吴攻楚岳州,复大败而归。南唐中主保大九年取岳州,十年失。秦太何时任岳州刺史,是实授还是遥领,待考。

《小畜集》,“曾祖某,唐末事吴,事见前国史。”王禹偁氏此处省去了笔墨,但“事见前国史”表明,在宋初有关杨吴与南唐的史书中,秦承裕曾祖是入传的。与王氏同时代路振,著有《九国志》。查杨吴与南唐,秦姓入传者仅秦裴一人。《九国志》卷一:“秦裴,慎县人。”“行密起合肥,因隶帐下。”[17]8《旧唐书》地理三:“庐州,上。隋庐江郡。武德三年(620),改为庐州,领合肥、庐江、慎三县。”[18]587《宋史·地理四》,庐州,保信军节度。“县三:合肥,上;舒城,下;梁,中。本慎县。绍兴三十二年,避孝宗讳,改今名。”[9]2183唐宋时期,庐江或庐州,乃以合肥为首府之郡级单位,慎县为其辖县,在合肥之东偏北方向约三十千米。[19]《小畜集》所言秦公庐江人,《九国志》载秦裴慎县人,一为大地域概念,一为具体地域概念。两者所言,系指一地。唐僖宗中和三年(883),杨行密起庐州。秦裴从之,“因隶帐下”。一如《小畜集》所言,“唐末事吴”,为杨吴政权元老级人物之一。《九国志》载,秦裴治鄂七年。天祐四年六月,杨存、陈知新战殁,秦裴代为鄂岳观察使。则裴治鄂起是年,至天祐十年归逝,享年59岁。逆推之,当生于唐宣宗大中九年(855),长秦公62岁,正是四代人的时间间隔。

因而,可以确定,秦公曾祖,即杨吴早期重要将领秦裴。

王文,“天祐五年(908),张颖杀杨渥,秦裴授裴鄂岳观察使,天祐九年(912),加武昌军节度使,享年59岁。据《九国志》本传记载,考证秦裴生于唐大中十年(856),卒于杨吴天祐十一年(914)。”[2]61《资治通鉴》卷二六六,开平二年(908),五月“乙亥,楚兵寇鄂州,淮南所署知州秦裴击破之。”[20]8697五月乙亥,为是月初五日,与《九国志》所载合。当月,“戊寅,(张)颢遣其党纪祥等弑王于寝室,诈云暴薨。”[20]8697戊寅日乃五月初八,为重午后三日。显然,杨渥被杀之前,秦裴即已建功于鄂州,其受任鄂岳观察使更在其先。清人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二,“是岁(天祐四年),命洪州制置使秦裴署鄂州知州。”[21]35此间引论,王文失察了。

3 从秦裴到秦观

“我宗本江南,为将门列戟。”这个江南所指,当是杨吴及其后之南唐政权。

“为将门列戟”,当理解为第门列戟,也就是私戟。“为将”表明秦观先辈的出身、身份、起家与战功。如前所列,江南之秦姓为将者,唯有秦裴。

《九国志》卷一,秦裴,杨行密帐下重要将领,历任扬子、高邮、无锡令。乾宁五年,吴越交兵,秦裴守昆山,力竭而降。“鏐让之曰:军孤众寡,何苦相拒?裴曰:但事君尽节,死而后已。今食尽归命,非本志也。”[17]9裴在越愈三年,以吴越修好而归。《通鉴》卷二六一,胡三省注:“杨、钱争苏州,台濛、周本、秦裴,皆淮南名将也。”[20]8521

天复三年(903),从李神福攻鄂州、荆南,裴以军功加昇州刺史。

天祐三年,秦裴以智谋收洪州,行德政,“号令严肃,兵士无敢杀戮。”“洪人感悦。授洪州制置使。”[17]9胡三省注:“淮南杨氏遂兼有江西之地。”[20]8661四年,“鄂帅刘存与潭军战没,复授裴鄂岳观察使。”击退潭人入侵,稳定了杨吴政权的上游形势。九年,加武昌军节度使。“裴在治七年,积军储二十万,开青山大冶,公家仰足。”[17]19-10

秦裴官终武昌军节度使,乃一方大员。《宋史·职官八》:“左右金吾卫、左右卫上将军,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州牧,殿前都指挥使,节度使,开国县公,柱国,为从二品。”[9]4014如上所列,武昌军节度使,其官阶当为二品至从二品,在三品之上,具备第门列戟的资格。

唐末以及五代,列戟制度相沿不辍。“天祐四年,太常礼院奏:两浙节度使钱鏐,受册讫。旧立门戟一十二枝,合准礼例。更添四枝,仍五年一易。从之。”[22]陆游《南唐书》卷六:何敬洙,广陵人,平建州有功。保大八年,为武昌军节度使。“授右卫上将军、芮国公致仕,给全俸,第门列戟。”[23]127

在杨吴创业过程中,秦裴为一代名将,辟土江西,守疆鄂州,功勋卓著。“为将门列戟”,乃是杨吴政权对于秦裴赫赫军功的肯定与褒奖,并给予第门列戟的荣耀。

上文所列,秦太、秦进远、秦承裕、秦羲(义),或非军职,或无军功,与第门列戟无干。论其官阶,亦不及列戟的最低限。唯有秦裴,“为将门列戟”。因此,秦观的诗文并非泛言,而是实指杨吴早期名将秦裴。换句话说,秦裴当是秦观的直系远祖。

再看秦承裕、秦羲父子。

《南唐书》记载,建隆二年,中主李璟迁都洪州后,常郁郁不乐,“澄心堂承旨秦承裕常引屏风障之”。[23]54《宋史》秦羲本传,明确其“父承裕”。

北宋早期,郑文宝撰《江表志》记载,“澄心堂承旨秦裕藏多引屏风障之。”[24]7毋庸置疑,《小畜集》之秦公、《宋史》之秦承裕、《南唐书》之秦承裕,即《江表志》之秦裕。王文认为,“《南唐书》、《宋史》记载为秦承裕一种可能是文献的讹误,另一种可能是‘承裕’为‘裕’之字。”[2]61

《三字经》:“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后人将其精约为“光前裕后”,喻指为前人增光,给后人造福。在汉字中,“承”为受到、蒙受之意;“裕”,《说文解字》的解释:“衣物饶也。段注:引伸为凡宽足之称。”秦承裕之名,意即秦氏一族世代蒙受南唐君主的惠泽。

《小畜集》:秦公“当李氏建大号也,弱冠起家,补殿前承旨,仍令禁中侍从。先主殁,中主嗣位,以公为行从副使,益加亲信,恩宠莫二。”为元宗守陵十余岁,后主“诏书三下,强起公为尚衣使,澄心堂祗候。澄心堂,后主宴私之所也,非亲密未尝至此。”“凡关机务,公必与焉。王师吊伐之岁,以公为杭州兵马都监,择才而捍难也。师环金陵城中坚壁。时朝廷命浙兵攻其东,以公为寿昌殿使,充建州监军使、知军州事。”秦承裕事南唐三代君主,为元宗与后主两代宠臣,执掌中枢机密,参与决策,是南唐中后期一位位不显而权实重的人物。南唐国灭,作为臣子,“公奉诏哭讫,缄符印,使次子义表纳焉”[10]290-291,乃是奉诏归降。秦氏本人,确确实实地表现出了对于南唐小朝廷的忠贞。

故而,入宋后,秦承裕更名避嫌,乃是不二的选择。澄心堂祗候,状类翰林学士,故秦承裕氏亦饱学之士。由秦承裕而秦裕,宾主易位,语意立时为之一变。 “澄心堂承旨秦裕藏多引屏风障之”,《江表志》成书于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反映的是宋初的实况,乃是入宋后的秦裕。《小畜集》,“公讳某,字某,庐江人也。”王禹偁与郑文宝系同时代人,“公讳某”,固出于避讳,但 “某”显系单字。即“公讳某”,实写应为“公讳裕”,秦公即秦裕。

《宋史》、马令《南唐书》与陆游《南唐书》,皆作“秦承裕”。三部史书虽系后出,但时过境迁,少了避讳的顾忌,引用的反而倒是南唐时期最原始的文献。

孙觉铭文,秦咏“曾祖裕,祖禹。”《宋史》称秦羲“世仕江左”,孙觉铭文亦称秦咏“其先仕江南有显”。江左、江南,正对应着杨吴、南唐政权。在其政权存在的五代十国时期,秦氏一脉自秦裴、秦太、秦进远,再到秦承裕,为节度使、节度副使,为知州与刺史,陈陈相因,堪称“世仕”与“有显”。如前所论,秦承裕,即入宋后之秦裕,恰与秦咏“曾祖裕”合,盖一人也。

如前文,太宗朝及真宗朝中前期,秦公之子曰秦义。《宋史》卷三,宋太宗,“初名匡乂,改赐光义”。[9]53太平兴国二年(977),二月,“庚子,帝改名炅”。[9]55长编卷十八,“庚子,上改名炅。诏除已改州县职官人名外,旧名二字不须回避。”[4]398太宗登基方二月,光义之名即不再用。王禹偁淳化五年作墓志铭,依然名作秦义。长编卷七一,大中祥符二年,“己酉,诏中外章疏,无得连用太宗藩邸旧讳二字。”[4]1616真宗朝,太宗光义之名已为庙讳,诏令“无务连用”。故而,秦义之名,必在大中祥符二年之后而改之。

前文所论,羲、禹同类,由秦羲而致尧,再则由致尧而秦禹,其理一也。秦羲,字致尧,入宋后名义。真宗朝后期避太宗讳,由义而作禹,亦即盖棺论定之终名也。《小畜集》,“三子,长曰著,举进士不第而卒”;“次即义也”;“季曰恭,亦早夭。”如载,秦公长子著与季子恭已先公而逝,其名亦不犯帝讳与庙讳,无有改名之由。因此,如果秦公乃是秦裕,则秦禹必是秦义。

笔者对这一系秦氏,以二十年为一代人,作一理想化的估推。秦裴(855—913),其子秦太(本)约生于875年,秦进远约生于895年;秦承裕为长子(917—994),前推二十年,则其父秦进远约生于897年。两种统计路径,其结果十分接近。同理,秦羲(957—1020),则其子约生于977年;秦咏(1002—1083)为秦玫之第三子,以两年为出生间隔,逆推二十四年,则其父约生于978年。可见,从秦裴—秦太—秦进远—秦承裕—秦羲—秦玫—秦咏,其生年完全符合秦氏家族世系的年龄层次,以及承袭关系的排列顺序。

这种符合,不应当看成是巧合,而是实际意义上的印合。

猜你喜欢
宋史秦观
孝母
梦中题词
雷州遇苏轼
秦观:人生比诗词忧郁
秦观拜师
“情—理—情”模式与《宋史·苏轼传》文本的形成
《宋史·文天祥传》述评
朝鲜王朝正祖君臣的“宋史”认识与《宋史筌》之修撰
Contents and Abstracts
《宋史》中的宋代宗族义庄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