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红网, 平步青, 李锦萍
(扬州职业大学, 江苏 扬州 225009)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关于做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相继公布,在重新定义我国职业教育规划发展方向、更新职业院校办学理念的同时,拉开了职业院校1+X证书试点工作的序幕。1+X 证书制度中的“1”是学历证书,凸显教育功能,“X”是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凸显职业功能,1与X不是简单相加,而是融通互补、衔接拓展的关系[1]。在1+X证书制度下,试点院校要推进 “1” 和 “X” 的有机衔接,进一步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积极发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促进院校人才培养、实施职业技能水平评价等方面的优势,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对专业课程未涵盖的内容或需要强化的实训,组织开展专门培训[2]。作为首批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试点院校,扬州职业大学医学院对护理专业中构建基于1+X证书制度的老年照护校本拓展式课程体系进行探索。以下就其目标定位、构成特点、实施策略进行研究。
拓展式课程体系是基于学科课程基础上的课程组织形态和实施范式。就课程的内容而言,拓展式课程扎根于学科课程、依托于教学计划,以学科课程的扎实学习、深入领会和融会贯通为基础。通过拓展式课程体系的内容设计和实施,可以有效深化和加深学科课程的理解,推进学科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与此同时,依据行业需求、职业能力要求和真实情境中的护理素养需求,设计基于证书考核要求的课程内容与实施方式。这样拓展式课程就架起了学科与职业、知识与能力、当前与未来、学历与证书之间的桥梁,推进了课程实施的丰富性、延展性和职业性。在1+X 证书制度下,拓展式课程是以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专业核心课程为参考,梳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技能要求和任务内容,深入分析技能和知识点,并进行系统化模块化处理,建立拓展性的结构主题任务。它不同于社团活动或兴趣小组,而是学历证书课程的衍生和补充,具有选择范围广、内容新颖、因材施教与个性化教育的特点,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全面提升。拓展式课程的理念与当下1+X的理念和精神不谋而合,为X证书的实现提供了有效的可能途径。
拓展式课程专注于培养目标的综合性。 拓展式课程重在拓展、贵在延展、价值在发展。这里的拓展主要是对狭隘的护理学科知识的丰富、对封闭的课程内容的开拓,以及对僵化的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造。这里的延展主要是对学生护理素养的进一步提升、护理情感的进一步发展、护理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这种拓展和延展,体现了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课程目标的综合性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效性。拓展式课程从 “1”和“X”两个维度构建,为专业学科课程与职业技能点教学之间搭建了桥梁,在夯实学生学历教育能力、素质的基础上,便于将职业等级证书所蕴含的知识、技能及素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为学生能力的拓展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支持,从而达到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是指具有专业复合、能力复合、素质复合和具有创新精神、较好的职业道德以及奉献精神等特征,能够通过不同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融合达到对原有知识、能力的超越,能够以新的思维方式解决新技术、新职业、新岗位下的疑难问题的技术技能人才[3]。
拓展式课程关注人才素养的应用性。 拓展式课程立足于专业、依托于学科、嫁接于素养,体现了课程对应用型人才的关注。就立足于护理专业而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取决于其实践性、应用性和操作性,以及这种应用性在岗位的适应性和在用人单位的认可性,因此,专业的应用性是拓展性课程的前提。就依托学科而言,拓展性课程必须紧紧依托护理专业的学科基础知识、学科基本能力、学科基本素养、学科前沿成果等,进行深度的应用性教学内容开发、多样的实践性教材分析和丰富的经验型课程设计,架通学科与实践、学科与专业的桥梁。为此,要通过市场调研、问卷调查、征求行业专家意见、资料收集与分析,依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根据“实用”的主旨和特征选择课程内容,重人文、强技能,进行主题任务的设计,注重项目和综合实训。同时关注产业发展对岗位的新要求,掌握新技术新项目,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最实用和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
拓展式课程突出课程实施的体验性。 拓展式课程区别于学科课程,重在参与,贵在实践,强调课程的参与性学习、体验性成长和实践性评价。在参与性学习中,引导学生围绕着护理的核心领域和关键素养开展多感官的参与、多形式的操作和多类型的练习;在体验性成长中,引导学生对护理知识和护理理论的体悟、反思和应用;在实践性评价中,引导学生开展技能的展示、成果的陈列和经验的分享,增强课程的体验感和获得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其知识呈连续性、层次性和递增性,涉及的工作任务和职业技能的难度系数也逐渐增加,因此要充分考虑证书相应级别对应的课程深度和广度,满足学生考取更高级别证书的需求,利于学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内容拓展。“拓展”指以学科课程的知识点、操作技能灵活掌握为基点,突破教学形式、时空和学科限制,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设置与职业技能相关的拓展性主题任务,注重向专业、行业、生活、情感价值等领域方面拓展,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与感悟力,利于知识、技能及人文素养的养成[4]。衔接老年照护工作任务与基础护理学课程,按照“适度、实用”的原则延伸、拓展教学内容。通过护理操作引导学生排查老年人存在的风险、总结安全风险点及提出安全保护措施;分析真实情境中照护人员的压力状况及职业风险,拓展照护质量控制和职业暴露处理制度内容,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和提高心理压力应对策略;分析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植入情绪低落、固执拒绝、畏惧跌倒、急躁、自卑、焦虑等情景,提升语言沟通能力,训练人文关怀技巧,让护生在潜移默化中体悟人文精神的魅力,懂得真正接纳、理解、尊重、关心老年人;同时增加职业素质与能力认知、思想道德修养、法律法规等相关人文知识。
实践拓展。 针对岗位技能等级需要,提前将老年照护实践环节引入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和课程内容,推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积极性。针对学科课程未涵盖或需强化的技能,引进校外养老机构一线老年照护专家,校内外专家共同梳理潜在的安全风险,探讨操作流程和风险应对,制订详实具体的培训方案。校内建设符合工作岗位真实情境的高标准、多功能仿真实训基地的同时,坚持校企双元合作育人机制,与相应企业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将学生带出校园,到真实的环境中拓展实践技能,还可根据学生的意愿选择“X”单位作为实习点,如老年照护中心等,强化岗位职业技能,拓展就业创业的本领。
方法拓展。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采用了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情景导学法、分组研讨法、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结构性的主题任务采用“三分-五学-6E”的教学体系,能使学生主动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拓宽知识面,激发学习的兴趣。采取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式,知识讲授分为三分模式即“课前、课中、课后”三种模式,课堂教学中融入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并结合五学模式:督学、导学、自学、辅学、互学,强化学习效果,采用6E 教学法提高学习的主动性,6E 分别指的是:导入(Engage)、探索(Explore)、解释(Explain)、拓展(Extend)、细化(Elaborate)、评估(Evaluate)[5]。
评价拓展。探讨生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展示性评价和欣赏性评价,提升拓展式课程的发展效能和成长效度。生成性评价重在发展学生的内生素养,让学生在掌握总体性技能要求、基础性素养特质的基础上,发展基于个性和特色的能力素养;过程性评价就是重视学生在拓展性课程学习的体验感、成就感、获得感和享受感,让学生热爱课程与专业、享受技能的成长幸福、强化对老年照护的积极情感和强烈兴趣;展示性评价就是让学生充分表现和展示自己在课程实施中获得的能力、形成的素养、建构的品质,给每个学生以课程出彩的机会、成果展示平台;欣赏性评价就是在课程实施中,肯定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优点、重视学生的特点、放大学生的亮点,增强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投入感和参与度。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根据培训的不同等级、不同标准、不同内容进行灵活动态调整,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及综合职业素养,兼顾评价的适度压力和吸引力,体现发展性、过程性、展示性、激励性的评价机制特点,同时需形成完整的资料记录,建立有序规范的文档以便随时接受监督管理。
聚焦于综合性和应用性的课程定位,强化课程资源开发。拓展式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要求我们加强课程资源的系统性开发,拓展式课程内容的应用性要求我们加强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开发。为此,需要做好课程内容开发的顶层设计,合理衔接护理专业教学标准和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重构“1”与“X”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培养计划。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整合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要求,构建起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及专业拓展课程“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6]。在此基础上,由护理专业带头人、实训基地负责人、核心骨干教师组成拓展式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构建老年照护拓展式课程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明确课程开发的方向,设计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等,并定期邀请企业专家与技能等级证书开发机构对课程设计、实施过程、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提出改进意见,不断完善课程,使老年照护拓展式课程充满活力和特色。
聚焦于资源开发与实践引领,强化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试点方案》指出,试点院校要加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打造能够满足教学与培训需求的教学创新团队,促进教育培训质量全面提升,要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关师资培训纳入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组织专业骨干教师参与师资培训,吸纳先进理念,掌握前沿知识和技术,确保老年照护技能等级培训的科学性及实用性。鼓励教师先行先试,考取证书和申请考评员资格,积极参加证书和标准的开发建设工作,通过学校教师下企业实践、聘用企业兼职教师等方式加强校企合作,建设具有“教学资格+鉴定资格”的新型“双师型”创新教师团队。根据拓展性结构主题任务,明确教师的培训项目和分工,每位教师负责1至2个典型工作任务,结合目标解读、过程实施、实践操作、体验展示、评价反馈等课程实施的环节,不断优化培训方案和教学流程,吸纳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智慧,激活教师课程开发的创造力,全面提高团队的教学与培训能力。
聚焦于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实施方式,强化课程的实践体验。 拓展式课程的主体是经验课程、重点是实践课程。经验课程强调在做中学、在做中发展素养。实践课程反对死记硬背的记忆教学、摒弃照本宣科的静听教学,支持身体的全方位参与、感官的全领域体验。拓展式课程倡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让学生成为知识建构的主体。采用小组讨论、课堂活动、团队合作等方式提高课堂的主动性,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评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具体工作任务为突破点,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
结合信息时代、智能时代的特点,优化课程资源。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的环境可拓展到教室、实训室等实体空间之外,建设融入新技术的更广阔的网络学习空间,可将AR、VR等虚拟技术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在课证融通的背景下,联合多家院校、企业以及培训评价机构共同开发建设优质的教学资源,如精品在线课程、书证融通新形态教材等,实现课程资源的优化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