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的人民观*

2021-11-29 04:32
关键词:人民性舆论中国共产党

叶 俊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北京 100021)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是任何政党都要在理论上认识清楚并在实践中认真对待的首要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向世人宣示,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而生,为了人民奋斗。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开展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在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开展改革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在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开展国家治理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逐渐形成并成熟。在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中,新闻舆论工作的人民观是其组成部分。对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人民观的研究,是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题中之义,也是丰富与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重要内容。

一、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人民观的历史变迁

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人民观有其丰富的思想基础。它是在继承和创新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和传统的基础上,在丰富的革命实践、报刊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正是有了历史的探索与积淀,才形成了全面、系统、科学的人民观。

(一)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人民观的思想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人民观的形成有其深厚的思想基础和思想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新闻舆论思想、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报刊活动与新闻思想。

1.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思想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的真正主人,具有主体性地位。因此,只有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这一点,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办报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新闻舆论工作的人民观正是在无产阶级报刊活动中逐步形成的。

新闻舆论工作的人民观源于马克思的“人民报刊”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始终伴随着一系列有声有色的报刊活动,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他们先后创办、主编或参与编辑的报刊有十余家,并为世界近百家报刊撰写稿件,他们著作中提到的报纸和杂志多达1500种。“人民报刊”和“自由出版物的‘人民性’”思想正是在他们的报刊活动过程中提出的。19世纪40年代,《莱茵报》和《莱比锡总汇报》等人民报刊痛击普鲁士专制政府扼杀人民生存权,剥夺人民自由,肆意扼杀理性的行为。1842年4月,马克思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一文中提出了“自由出版物的人民性”[1]49观点。这是人民观首次出现于马克思著作中。1842年12月,《莱比锡总汇报》遭到查封,马克思在撰文揭露这种钳制舆论的行径时,首次提出“人民报刊”[1]186一词。他指出,报刊是人民群众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1]187。1848年,马克思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无产阶级报刊《新莱茵报》,在论及办报宗旨时,更是明确提出要充当“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2]275。

列宁在领导俄国工人阶级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建设时,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列宁把党的出版物与人民的关系概括为“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3]97服务。在《论我们报纸的性质》一文中,列宁指出,社会主义报刊要多深入生活,“多注意工农群众怎样在日常工作中实际地创造新事物”[4]136,对领导人报道、机关日常工作的报道“要少一些篇幅”。可以说,这是报刊“人民观”在社会主义报刊实践中的重要体现。同时,这一论述不仅体现了新闻舆论工作的人民观,也蕴含了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问题。

马克思、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推动了新闻舆论工作人民观的形成和发展,也践行了新闻舆论工作的人民观。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列宁及苏联的新闻工作经验运用于办报活动中,“人民观”也由此传到中国,并开始中国化进程,形成了新闻工作的群众路线这一重要思想。

2.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和近代办报思想的延续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和近代报人办报过程中,民本、人民始终贯穿其中。这些政治思想和办报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人民观的重要来源。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中国传统来源之一。从盘庚的“重民”、周公的“保民”到孔子的“爱民”、孟子的“贵民”、荀子的“民水君舟”,再到汉唐以来各式各样的民本论,民本思想“在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被统治阶级视为主流意识形态”[5]。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民本思想予以批判继承并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人民观。中国共产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当家作主”“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等一系列思想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近代以来,以王韬、梁启超、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报人,在办报过程中提出的系列思想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民观,对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人民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王韬、郑观应等早期改良主义知识分子办报时,就要求“报纸成为‘通民隐、达民情’”“通过报刊传播新知,广开民智”“运用报纸进行舆论监督”[6];资产阶级改良派谭嗣同提出“通上下之情”、梁启超提出“去塞求通”[7]72,88的新闻思想;孙中山、于右任等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办报过程中,贯彻“三民主义”思想,不仅把报纸命名为《民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等,更提出了报纸的职能是“反映民众意见”,是“教育人民的有力工具”[7]176等办报思想。近代报人的这些办报思想体现出鲜明的“民本”思想延续和人民中心色彩,对中国共产党办报活动和办报思想形成有重要影响。

3.红色文化传统与中国共产党的报刊实践经验

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继承了民族文化优良传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造了“红色文化”这一基于革命时期的文化、历史、精神的新型文化形态。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报刊活动,其本身就是红色文化的一部分,也留下了丰富的新闻思想,“人民观”在整个报刊活动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和生动的实践。

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的人民观孕育于群众路线之中,是群众路线在新闻舆论战线的体现,而群众路线是红色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历程中,人民群众始终是的中心,红色文化则在群众路线的践行中得以实践。毛泽东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的“民众大联合”思想就已包含人民群众的观念,30年后,他对这一问题有更为清晰和自信的阐释,明确提出,彼时的人民就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他们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选举自己的政府。[8]1475这种人民群众至上、人民当家作主的观念,一直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实践中及新政权成立之后,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中的核心观念。

作为红色文化的“建构者、领导者、宣传者、实践者”[9],中国共产党把群众路线视为革命胜利的法宝,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10]。这种人民观在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发展中,也处处留下历史痕迹。在百年中国共产党新闻实践史上,人民不仅体现在新闻思想、政策文件中,更体现在媒体的报道内容、版面安排等各个业务层面,从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人民观的实践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人民观的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人民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中不断形成、发展与成熟,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并在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完善。总体来看,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的人民观沿着两条路径不断丰富发展。

第一条路径是,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对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舆论工作取向的观点、理论和思想。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张闻天、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其办报实践或对报刊的指导中,表现且不断丰富着党的新闻舆论的人民观。如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提出,报纸“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首先要向群众学习”[11]189-190;刘少奇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中提出,“报纸是联系群众最重要的办法”,新闻记者“要采取对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谨慎的态度、严肃的态度”,新闻记者是“人民的通讯员”,“人民的记者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2]248-26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阐发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过程中,始终浸透着深厚的人民情怀,贯穿着鲜明的人民观点,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新论断,“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新体系”[13];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更明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人民观的最新发展。

第二条路径是,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中以人民取向的实践及其理论化。延安《解放日报》、重庆《新华日报》和《人民日报》等中共中央机关报在其实践中不断改进作风,以体现其代表人民报刊的特点。如延安《解放日报》改版时把“群众性”列为党报的必备品质之一,并于1942年4月30日头版头条报道了劳动人民身影,“开创新闻史上的新纪元”[14]38;《新华日报》于1947年1月11日发表《检讨和勉励》一文,全面阐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人民日报》于1956年发表改版社论《致读者》明确提出,“《人民日报》是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的报纸,从它创刊到现在,一直是为党和人民的利益服务的”[15]。其中,对于劳动模范的典型报道,不仅是中国特色的新闻类型,“也是建国初期建构无产阶级主体性意识的重要途径,它同样深刻体现了‘人民本位’的政治逻辑”[16]。

二、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人民观的内涵与特征

“‘观’是相对‘观念’存在的‘观念’。”[17]19新闻舆论工作的人民观,顾名思义,是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观念体系。作为一种观念,都有其内涵与外延,也有其区别于其他观念的特征。因此,研究一个观念,就要认清其内涵与特征。作为一种观念,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的人民观,在近百年的新闻舆论实践中已经发展出一套系统性的内涵,具备一系列鲜明的特征。

(一)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人民观的内涵

我们认为,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人民观的内涵丰富,主要包括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人民至上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三个层次。三者之间彼此关联,又彼此互补,完整展现了新闻舆论工作人民观的内涵。

首先,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是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人民观的基本原则。新闻舆论工作的人民观在根本上表现为人民性,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的集中体现。同时,由于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因此,党性是人民性最高、最集中的表现形式。所以,新闻舆论工作既要坚持人民性原则,也要坚持党性原则,党性与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一些试图割裂两者的统一性,试图将两者比高低的做法,实际上并未理解党性,也未完整地理解人民性。

其次,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人民观的核心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正因如此,人民至上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正如习近平指出的,“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18]。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站在“人民立场”上,必然要求在新闻舆论工作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呼声、意见、希望和疾苦。

最后,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人民观的落脚点。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历史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在这一路线中,强调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视为检验“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的衡量尺度。[19]193-194归根结底,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作为党的全部工作的重要一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同样如此。正如习近平强调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20]。

(二)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人民观的特征

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人民观有其鲜明的特征,即辩证性、实践性和先进性。正是因为具备这些特征,才使人民观能够与时俱进,不断适合时代的发展与需求,指导新闻舆论工作,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从而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1.辩证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存在的事物都由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一对矛盾组合而成。人民性是人民观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的鲜明特征。与此同时,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党性是人民性的最高表现。因此,在看待新闻舆论工作的人民性时,不能陷入“人民性高于党性”抑或“党性高于人民性”的虚假辩论中,而要看清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这种辩证关系上,习近平同志曾作出了精辟论述。他说:“我们强调的党性,包含着人民性的深刻内涵。……我们党既代表人民的眼前利益,也代表人民的长远利益;既代表人民的局部利益,也代表人民的全局利益。……人民比较容易理解眼前和局部愿望、要求的实现,……在自身长远和全局利益的理解上,……看法、主张与我们党的看法、主张可能会产生距离,出现差异,……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更多地起到渠道和桥梁的作用……”[21]34这一论述很好地阐释了新闻舆论工作的党性与人民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2.实践性

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的人民观不是一种空洞的观念,而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一个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往往基于实践及其经验、教训,来源于实践而高于实践,是对实践的全局性和长远性认识和把握,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人民观源于中国共产党长期的新闻舆论工作实践,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相关文件、党的领导人对新闻舆论工作的指示。正是基于丰富的新闻舆论工作实践,以领导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直高度重视人民在新闻舆论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新闻舆论工作依靠人民群众,深入人民群众,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同时,新闻舆论工作人民观的也表现在对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性作用上。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都要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3.先进性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在于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始终性和彻底性上。[22]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鲜明地昭示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就是“党性”,“党性”就是“先进性”,“先进性”就是“人民性”的精神内核。因此,“保持党的先进性,其核心就在于坚持人民性、体现人民性、实践人民性”[23]。作为党的事业的一部分,新闻舆论工作的先进性体现为人民性,新闻舆论工作的人民性反过来彰显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先进性。可见,先进性是新闻舆论工作人民观的鲜明特征,是保证党的新闻事业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

三、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人民观的现实路径

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的人民观不仅有其历史脉络、理论逻辑、丰富内涵和鲜明特征,也有其现实路径。“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实践新闻舆论工作人民观的关键所在。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一)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多报道人民群众的事迹

以人民为本的执政理念,要求新闻舆论工作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一方面,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关键是在思想上牢固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工作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方法”[24],把人民放在心上;另一方面,在新闻舆论工作的评判上,要“以人民为最高的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以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和实践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和评价标准”[25]。具体来说,新闻舆论工作的效果大小、好坏,要看其是否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要由人民群众来评价。

在新闻舆论工作实践中,坚持人民主体性,就要把人民群众作为报道的主体,“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26]。其中有三层含义。

1.要把更多篇幅聚焦在人民群众身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更多地把篇幅放在人民群众身上,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抑或改革开放的发展时期,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离不开人民群众,在不同的时期人民群众不仅对努力工作推动社会发展,也在为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断努力,这些都值得报道和关注。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仍有很多生活贫困的人群,需要新闻舆论的关注。只有这样,才能激励人民群众更好地参与社会劳动,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改革领导人新闻报道。长期以来,新闻报道把大量的篇幅放在领导人身上,省级、市级媒体亦是如此,而有关人民群众工作和生活的报道很少,没有落实后“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该《意见》提出:“从工作需要出发,注重新闻价值和社会效果,使新闻报道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党的十八大后,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明确提出,“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关于改进新闻报道的要求”。党中央对领导人新闻报道的改革,从侧面反映出新闻媒体不能顾“上”不顾“下”,而要更多地报道人民群众。

3.弘扬人民群众身上的感人精神。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激发人们的奋斗热情。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人民群众无论是个体的奋斗还是集体的进步,无处不蕴含着感人的精神,展现着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因此,新闻媒体要把报道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作为重要内容,发挥典型和榜样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在新闻舆论实践中形成的典型报道理论,正是新闻舆论工作人民观在新闻实践中形成的理论。[27]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感人事迹和感人精神无处不在,需要新闻舆论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善于去发现感人的故事。

(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多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

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是新闻舆论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的重要体现。当前,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类社会矛盾增多,政策落实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个体的利益也会不同程度受到影响。要避免这些问题或减少人民群众的损失,需要新闻舆论的监督。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言,“新闻要真实,要敢于直面社会丑恶”[28]。尤其是那些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腐败行为,需要媒体的揭露和监督,避免问题扩大而产生更大损失。

人民群众的利益往往通过他们的呼声得以反映。党的各项政策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政策是否得到贯彻落实,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得到维护,会从各种呼声中表现出来,而这些呼声如果没有媒体反映很难引起重视,问题就可能越来越大。正如刘少奇同志所言,新闻记者要把人民群众的“要求、困难、呼声、趋势、动态”,“真实地、全面地”反映出来,并根据实际情况考察政策是否存在缺点。[12]246-263当然,由于个体的视野较为有限,往往更加重视眼前利益,这就需要新闻媒体通过有效的社会动员,“引导群众知晓自身利益所在”[24]。

(三)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多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不再停留于日常生活之需,而是有越来越多的精神文化需求。新闻媒体是人民群众了解外部信息、知晓外界变化、掌握文化知识、丰富精神生活的主要渠道,因此必须承担起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职责,用高质量的新闻作品满足人民群众高涨的精神需求。

媒体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群众的精神现状,把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方向,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有针对性地提供精神文化产品,真正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同时,深入群众,也可以及时发现群众的智慧,汲取群众的智慧,融入高质量内容的创作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是迎合人民群众的需要。人的需求是多元化的,色情、暴力等可以给人带来感官刺激,属于人性中的阴暗面。媒体不应把提供这类内容视为满足群众需求,更不能因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之需,以低俗、庸俗、媚俗的内容来博取受众眼球,“为取悦受众而‘失向’、为吸引眼球而‘失真’、为过分渲染而‘失范’、为刻意迎合而‘失态’”[34]。简单、片面地认为凡是人的需求都应当满足的,其实质是回避了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社会责任,并不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猜你喜欢
人民性舆论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价值探索
西方舆论观的历史沿革
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