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校工科课程思政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2021-11-29 03:28何风琴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工科专业课育人

于 涛,何风琴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当前我国高校工科专业相对较多,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基本目标,所以大多数专业重应用、重实践。在工科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存在部分教师本身德育意识不强、育人能力不高、德育内涵元素挖掘不充分等问题。要全方位实现课程思政教育,如何提高教师的德育能力、如何贯穿、融入思政元素是当前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工作难点,也是广大工科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提高思政能力的工作重点,极具有挑战性与紧迫性。本文以内蒙古高校的工科课程思政建设为例,探讨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内蒙古地区民族文化、经济发展来探讨课程思政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及其发展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提出了关于“课程思政”的初步要求[1],随后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开展课程思政的探讨[2],并逐步推出了许多高质量、高水平的课程思政范例,为全面建设课程思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近年的实践,学界对于“课程思政”的认识逐步深入、成熟,它不是简单的思政课,也不是单纯地将专业课、通识课、实践课与思政课叠加起来,而是一种新的、综合的课程理念,课程中要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3]。只有充分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了解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的区别,才能更好的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的根本目的就是以德育人、立德树人。课程思政从范围上来讲,包含高校各类课程,即专业课、通识课和实验课。从形式上来讲,可以显性地将育人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还可以隐性的将价值引领寓于其他知识或实践环节中。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党委副书记高毅德教授认为,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4]高燕认为“课程思政”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教学和研究全过程,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从战略高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5]邱伟光认为“课程思政”就是高校的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6]王海威等认为课程思政的宗旨是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价值引导、道德培养、意识形态输送有机地交汇、融合起来,行程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7]朱梦洁认为“课程思政”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指导下,以学校所有课程为育人载体,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的育人理念和实践活动,即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8]学者们对课程思政的概念、定义不尽相同,但是对它的内涵理解基本相通。

(二)高校工科课程思政发展现状

课程思政建设在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不同课程体系之间都存在差异,发展速度上也不尽相同。本文从内蒙古地区高校各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入手,分析内蒙古高校课程思政的特点,探讨新时期内蒙古高校持续发展课程思政的策略。

1.各高校工科课程思政较有特色

区外工科高校的课程思政开展得比较有特色。2014年底,上海大学的《大国攻略》课程一经推出,受到广泛关注及推崇。随后上海高校纷纷推出系列课程思政课,复旦大学的“治国理政”,上海交大的“读懂中国”,同济大学的“中国道路”,引领全国各高校院所逐步探索实施“课程思政”。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美丽中国”系列课程为工科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思路。《景观物语草木关情——文化校园九讲》课程将课堂搬到了校史馆,让学生全方位地感受到立体课程的魅力;《中国现代技术》由9位分别来自于8个学院的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联合授课,将科学技术与生产、生活、生态之美融合链接;《“一带一路”车文同轨》同样联合专家教授、地方领导、知名学者,用专业前沿知识引导学生去认知世界。江苏海洋大学的高勇等以全课程劳动育人的理念引导自然科学内涵及价值意蕴;[9]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赵丽玲等深挖工程决策与实践过程中的工程伦理教育,将专业知识与价值观紧密结合,将环境生态保护等“绿色”概念融入课堂,培养学生的科学伦理意识及家国情怀。[10]

2.内蒙古高校工科课程思政发展处于积极探索阶段

内蒙古各高校工科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非常迅速,因为工科类课程实践环节多,侧重于专业技能培养,大部分教师把育人元素融入专业实践环节,能够自然顺畅地融合思政教育元素。同时,内蒙古地区的本地企业多为乳业、生物化工业及资源企业,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教师及企业导师能够快速而贴切的融入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奉献精神、工程伦理等思政元素,是工科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

内蒙古大学的卢慧等,在计算机相关课程中,结合疫情期间的“五阶段”递进式线上教学,挖掘抗疫英雄事迹、计算机领域的技术发展、知识产权保护等四种元素,引导学生建立无私奉献、爱国爱家、诚信做人等价值观。[11]内蒙古工业大学的赵星等,挖掘工程实践教育中的思政资源,成立“特色小组”、“工作坊”、“文创汇”等形式,跨部门、跨院系、跨专业,组织金牌教师整合思政资源,推进工程训练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12]时金娜等,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概论》课程中,找准切入点,将课程知识点与工程案例、社会热点实践深度融合升华,形成“课程思政=知识点+社会热点+升华点”的课程思政模式,潜移默化的将思政教育内化于心。[13]赵星为工程实践类课程思政创新教学模式,以构建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三位立体式”方法,提高教学环境及文化氛围,结合大国工匠先进人物及重大事件等作为切入点,探讨了工程实践类课程思政的改革策略。[14]内蒙古农业大学的许辉等通过《分析化学》课程思政的开展,充分发挥实践课比重较高、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课程特点,在实践探索中理解知识的同时,培养严谨、规范的职业素养,激发学生创新创造的热情,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更多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15]李海军等在《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中,结合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的建设,依托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在学生进企业实习时期,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功能,培训岗位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爱国主义情怀、专业认同感及专业创新意识。[16]内蒙古科技大学的贾宝华等在《工程力学》课程思政建设中,进行根本性的改革,通过修订教学大纲,将课程思政引入教学、考核全过程。[17]杨文志[18]的《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邵亚琴等的《测量学》,创新课程思政映射与融入点,将中国最新的技术、最励志的发展历史、最高的行业标准转化成知识及价值观的一部分,将其以“基因式”融入课程,引导、培养学生。崔广芹等在《基坑支护》课程中,以案例做引导,结合实际工程参观实践,润物无声地实施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高的法律意识等。[19]王蕾等在《发酵工艺试验》课程思政教学中,依托专业优势,联合内蒙古地方企业,结合工厂实际生产,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在培养学生和服务企业的过程中,高效地实现了对学生职业素养、社会担当、工匠精神等价值引领的塑造。[20]马力通等探索了研究生《生物化工工艺学》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方法,立足于内蒙古成熟的乳业、生物发酵和制药产业,将生物化工相关生产工艺的理论知识与内蒙古本地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等充分融合,以身边的案例来培养、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及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21]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牛慧,构建了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分别以18个指标和16个考核点全方面覆盖了从学校到教师、从教学到考核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搭建了课程思政建设及高标准发展的基础。[22]赵菁等强调了高校“三课堂”课程思政在现代学徒制下,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教师与企业师傅等多场所、多环节覆盖式、立体式的思政教育,建立了有效的协同式育人机制。[23]许多工科专业课教师都能在各自的专业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逐步摸索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为全面深入工科课程思政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内蒙古高校工科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体系不完善

课程思政理念在不同性质高校的影响程度不同,工科类高校专业程度较高,课程思政并没有深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24],不能照搬其他高校课程思政模式。很多高校工科专业课课程设置还没有进行配套的改革,根据原有课程设置的要求,没有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与大纲计划,缺少相应的教师培训,老师们没有完整的课程思政理论,缺乏足够的思政元素资源,甚至不知道该如何有效地评价教师的课程思政实施及学生的接受程度,所以很难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条件下进行有效地课程思政。在现阶段的高校工科专业课中,急需进行全面的课程框架的创新与建设。

(二)专业课教师思政意识薄弱,思政能力不足

部分专业课教师会存在一些育人懈怠心理,认为作为专业课教师讲好专业知识、带学生做完实验就够了,对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存在认知上的偏差。除了要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以外,很多专业课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知识储备不够,难以发现教材和课堂知识中隐含的思政元素,创新意识淡薄,想要润物无声地渗透思政元素时会力不从心,难以将课程与思政建立有效地融合。

(三)学生价值观趋向多元化

新时期的大学生,未形成稳定的理想信念,追求独立、自由,在国内外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形成了主体意识强、具有创新思维,但是过度追求个性化价值、功利心强的多元化价值观。在整个大学阶段,除了有限的思想政治课,学生极少接受积极有效的价值引导教育,造成部分学生价值观扭曲,理想信念丧失,缺少对自身专业的认同感。工科专业学生主要侧重于自然科学知识及方法的训练,多从事制造业、建筑业、通信类行业的工作,这类行业对人才的要求除了专业技能之外,更看重创新创造意识、专业道德和工程伦理意识。当前工科专业课教育过程还无法有效地、润物无声地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

三、内蒙古高校工科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

目前,很多高校为“课程思政”建设做出了创新性探索,形成了代表性的课程,但在师资培养、课程设计、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在工科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尤为突出,为了提高工科课程思政的持续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

在当前现有的专业建设基础上,挖掘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工科类专业应着力改进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在教学内容上,首先修订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教学大纲,设置课程管理制度。要扎实做好专业课程育人教学设计,明确思政教育的具体要点、内容和方式,针对课程专业知识点定制思政映射与融入点。其次要规范教材编审与选用,让教材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教学手段上,主要是借助于互联网、新媒体等形式,将更多的网络资源纳入课堂,利用学习通、易班等学习平台将教学课件、教学案例及相关教学资源分享到学生端,将教学资源覆盖到课前、课中及课后全时间段。工科类专业课大部分都有实习实训、工厂实践环节,尽量创造沉浸式实践环境,学生在近乎实际工作的场景下,可以更深刻地体验到专业知识的适用性,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培养专业素养及奉献精神。

在保障教学的基础上,应强化“课程思政”的学术研究队伍建设,由同类专业的老师组建科研团队,从调查、实践上升到理论体系,再反过来指导“课程思政”的实践。

(二)加强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建设

工科专业课程教师育人过程的关键理念是:“传术”的同时要“传道”。除了专业理论和技能,个人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要多涉猎不同知识体系,丰富自身生产实践经验,并将其应用到自身的课程思政中,承担起学生个人品格、品行发展的重任。立德先正己,树人先树师[25]。各高校首先要进行全面的师资培训,必须做到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每一位专业课教师都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激励教师创新创造,在进行专业课讲授时,不能仅仅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通过专业课程为学生讲大势、传大道,引领学生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来思考,充分发掘自然科学背后的人性考量、价值关怀、战略定位[26],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能够从家国情怀和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提升专业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为课程思政打开一条全新的探索之路。

(三)推进课程交叉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上海大学的“中国系列”课程,首创“项链模式”教学,邀请思政、社会学、法学、政治学、历史学、经济管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知名教授和专家共同授课,搭建了跨学科的崭新课程思政平台[27]。工科专业课也要搭建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平台,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素养课程,如果打通专业壁垒,专业课之间交叉,专业课与思政课交叉,理论课与实践课交叉、线上与线下课程交叉,就能真正体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教学资源的应用。比如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单片机原理》和《传感器技术》两门专业课,在实践环节就可以由两个老师带领同时进行,一套控制系统中传感器是检测输入设备,单片机是控制中心,二者协调工作,硬件连接及软件操作都要兼容进行,两门课的交叉实践可以让学生对软硬件设计的理解更直观深入,也可以对专业课体系的前后关联理解更透彻;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再加入设备制造业的知识讲解,对比国内外生产技术的差距,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及家国情怀的有效方式。

(四)深挖工科专业课思政元素,增加专业育人比重

工科专业课的课程内容绝大部分看似与思政教育无关,但在介绍科学史、行业发展史、产业现状和前沿及行业领军人物事迹时,可以快速地将一些隐性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知识里面。比如,工科专业课的自然科学方法以唯物辩证法为核心,揭示了自然发展最一般的规律,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力论证;介绍专业最基本规律及方法论时,就可以加入相关发现者及科学家的事迹,鼓励学生投身专业研究创新,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热情;为学生介绍专业前沿技术时,以我国领先的制造业、桥梁建筑技术、特高压技术、高铁技术、5G通信技术为例,每一个拿出来都是世界领先技术,这些就是学生自己在学的专业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建立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在进行专业技术强弱对比的过程中,要求老师要从正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发展观,客观看待历史和现实,认清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本质前提,激发学生实业报国的热情和信心[28],实践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创新创业、跨学科交叉融合、自主终身学习、沟通协商能力和工程领导力,课程思政可以将上述素养以点滴渗入的方式贯穿每堂课程中,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29]。高校工科课程思政要把专业相关的思政元素比重加大,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弥补盲目选择专业、择业的遗憾,同时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富有奉献精神、胸怀家国天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大国工匠。

(五)把握工科专业课程实践环节中的思政力量

随着课程思政建设的发展,高校加大了对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培训,很多工科专业课教师都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课程思政方法,高校的理工类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实践课程比例高,学生在获得理论知识后,乐于在实践、实习中去验证、拓展理论知识。学生也更容易在实践操作中理解理论知识,领会知识的实用性,在实践创造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工科课程思政建设要基于这些学科实用性、操作性高的特点,将思政融于实践,在实践中加强纪律性、责任心、团队协作的基本职业素养,更要强调科学知识的严谨性、实践的规范性、专业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奉献精神,工科类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艰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工匠精神。比如通过模块化教学,将两门相关专业课进行交叉讲解,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的全面理解和热爱;通过教学做一体化,将实验、实训贯穿整个课堂,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规范化意识;将企业讲师引入课堂,企业需求与标准日常化;学生实践与企业培训相结合,学生在操作中体会奉献精神与工匠精神;专业理论知识与国家最新最强的科技、建筑、创新成果技术的对接讲解,提升了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对国家的热爱及国际形势的了解,证明工科专业课课程思政独具特色和优势,为全面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效的实践经验。

(六)将马克主义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地区发展融入课程思政

思想政治教育,绝对离不开民族的、地方的教育元素。工科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要投身于家乡的建设发展。内蒙古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更迫切地希望将自己的专业与家乡的建设与发展密切联系起来,学生的需求是推动教师们推行课程思政的最强动力。工科专业人才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将优秀民族文化、地方发展趋势、地方企业的前沿技术在工科专业课程中逐步渗透给学生,强调价值引领,将政治、人文、技术、职业素养与知识、文化、生态、经济全面结合。基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性人才,更要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家情怀、强烈的服务贡献意识、专业的匠人素养,将专业知识和家乡的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促进经济文化的良性发展。在内蒙古地区,机械、自动化等工科专业可以与重工企业、奶业公司等联合,将企业技术带入课堂,也将学生的创新创业输送至企业,助力本土企业发展;生物、化工等专业可以致力于草原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现代化建设,让学生切实意识到课堂的每一个知识都将服务于家乡、草原的建设;将助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意识带入专业课堂,工科类其他基础学科专业同样可以在理论知识与家乡各行业发展之间发现契合点,有目标、有产出的学习过程更利于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肯定、对文化的自信、对家乡的热爱,也必然会逐步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工匠精神。

内蒙古高校工科课程思政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教学过程中,将专业背景与学校背景结合,将专业技术与当地企业需求结合,将学生个人发展与家乡发展结合,让学生把国家、地方的发展需求同个人的前途紧密结合在一起,就能将每一门专业课打造成独具专业特色、教师特色、甚至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课程思政。

工科课程思政建设任重而道远,针对工科专业固有的特殊性,要打破原有的思维惯性,在本土文化、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结合高校自身特色,联合民族企业,侧重于跨学科、跨专业的平台建设,创新设计课程思政的内容与方式,形成具有专业性、地方性、民族性的课程思政。推进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建立“三全”育人格局,优化教学资源,通过有效的专业、价值引领,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猜你喜欢
工科专业课育人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