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辈群体”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2021-11-29 03:28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同辈成员群体

刘 柳

(福建农林大学 金山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一、“同辈群体”的含义特征及研究现状

(一)青年同辈群体的含义

张耀灿将同辈群体环境归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并给出同辈群体的定义:同辈群体即因家庭背景、年龄、爱好、特点等方面比较接近而形成的关系较密切的群体[1]。郑永廷则将同辈群体拓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中观环境[2]。此外,同辈群体也被一些学者视为人际环境来研究。郑杭生将同辈群体定义为“所谓同辈群体是指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3]。同辈群体是指由一些在兴趣、社会地位、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方面比较接近的同龄青年,在社会互动中自发结成的非正式社会群体。

(二)青年同辈群体的特性

首先,同辈群体具有成员意愿的自发性特征。大学生交友时,一般先通过观察比较,筛选出志同道合、爱好相近的同龄人并主动与其交流互动,最终形成一个“小圈子”。整个互动过程是建立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由成员自发进行的。其次,同辈群体环境存在固有规范的一致性。成员在同辈压力之下,为了规避内部冲突,通常都会自觉遵守该同辈群体的潜在标准。再次,同辈群体环境中群体类型具有多样性,可根据群体的聚集点不同,分为健康型同辈群体、中间型同辈群体和破坏型同辈群体。这要求高校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能正确判断大学生同辈群体的类型,并能针对不同群体类型制定差别的教育对策。最后,核心人物的权威性,是同辈群体的重要特性。核心人物是他们在互动中凭借自身横溢的才华或良好的品德修养获得成员的认可后自然而然产生的,核心人物对其他成员的影响巨大。因此,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加强对同辈群体中核心人物的教育引导。

(三)针对同辈群体的相关研究现状

美国社会学家William Foote Whyte(威廉·富特·怀特)在《街角社会》中指出,非正式同辈群体的内部结构和活动方式对个人和社会具有双重影响[4]。何思思在针对同辈群体的研究中也指出,同辈群体的缺失会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5]。徐嘉辉、杨绪娟指出“同辈群体对人的思想品德具有引导效用”,其观点具有开创意义[6]。除此之外,同辈群体与人类政治经济历史关联密切,国外政治学、哲学、经济学、历史学关于同辈群体环境的研究也较多。例如,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同辈群体奠基之作《乌合之众》就指出了同辈群体对青少年成长的消极影响,即“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个性就会被湮没,群体思想将处于统治地位,群体行为也会呈现出排斥异己、非理性化等特点,从而对社会安定构成威胁[7]。

总而言之,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论著多以同辈群体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维度研究视角着眼,将二者结合起来的相关研究还有较大的空间。通过探析同辈群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以同辈群体环境为切入点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二、“同辈群体”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在同辈群体环境中,个体的身份一旦被隐藏,就会出现去个体化(Deindividuation)的特征,且个体所在的群体规模越大,去个体化程度就越大,这种匿名性使群体意识增强,个体的自我意识减弱。在群体中,个体会因感知到成员与其做同样的行为来获取愉悦感和认同感,从而强化自我,这都是同辈群体环境对个体成长的积极作用的表现。

1.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旋律教育的开展

突出主旋律教育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突出主旋律教育,是要引导大学生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付诸行动,积极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广辟路径,因人因时因地的制定教育策略,循序渐进地使受教育者在知、情、意、信、行等方面都获得相应发展,从而达到教育预期。而同辈群体环境的去个体化心理,可以使每个学生个体增强集体意识,有利于主旋律教育的开展。同辈群体一旦成型,成员间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相互热爱的关系就确立了,他们如兄弟手足一般在生活学习上给予成员最大的帮助,这便是主旋律教育中“集体主义”的体现[2]。一方面,同辈群体环境便于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上的小组团结协作、集体学习的开展。同辈群体也促进了思想政治社会实践的有序开展。在思想政治社会实践中,学生的同辈群体能够互相协作,减轻思想政治教师因学生基数过大而产生的指导负担,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社会实践的质量。另一方面,在社会经历和信息来源上,大学生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是其信赖的同辈群体,这也是思想政治课堂外所获取的学习信息的重要来源,例如时政信息或社会案例信息。同辈群体在探讨时政的过程中也能提高政治意识、巩固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同辈群体中积极的、与社会要求相一致的亚文化,可以增加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一定程度上可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培养大学生知行合一的道德规范,提高思想政治实践教育的教育效果。

2.促进受教育者的情感需要和心理诉求

不同于20世纪的多子女家庭,现在的高校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忙于工作疏于陪伴,大学生从小孤独感倍增。在孤独感的驱使下,大学生更倾向与同龄人交往。良好同辈群体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关心能够避免特殊家庭结构带来的不良情绪,满足青少年的交往需要的情感诉求。在青少年的心理情感诉求被满足时,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所教授的正向价值观会予以认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得以在良好的氛围下不断提升。同时,同辈群体成员间的积极向上的约定,例如考同一所学校的研究生,一起做同一个志愿支教活动等,既能够满足青少年多方面的情感需要和心理诉求,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能力素质的锻炼、知识素质的培养及身心素质的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3]。

(二)消极影响

法国工程师林格曼在针对同辈群体环境的研究中发现,团体活动中集体的努力仅为个人单独努力之和的一半。成员在集体学习任务中付出的努力程度远比单独任务时低,在同辈群体中,个体容易产生社会懈怠(Social loafing),亦称社会惰化。除此之外,个体的评价会受群体情境的影响而被降低,群体内部成员的责任感也会因群体情境被分散,则很容易产生搭便车行为,此时,同辈群体环境中的消极力量就很容易浮现。

1.非理性情绪下教育成效降低

一方面,群体中非理性情绪和行为容易产生“共鸣”,大学生同辈群体环境中成员的懈怠态度一旦产生,负面信息会干扰其他成员,传染其他个体。在不良同辈群体环境中,大学生接收的正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很可能减弱甚至抵消。例如,大学某同辈群体以成员都爱好打游戏为基准结成,在无节制的群体活动如通宵打游戏时,这些群体中蔓延的非理性行为会有损成员身心健康,又将影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正面宣传的预期效果,减弱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另一方面,同辈群体具有排他性、自卫性等特点。学生在大学中很容易自发结成“小团体”,“小团体”中的大学生对外界不同于群体的规范很容易产生“抵触”甚至“仇视厌恶”的情绪。群体中非理性情绪的“共鸣”既限制大学生拓展交际范围,阻碍视野,还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上的小组的协作团结,不利于思想政治教师对大学生正向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

2.从众心理下道德行为失衡

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同辈群体中的从众心理会影响大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不利于成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发展。大学环境相对中学更加自由,被“解放”的大学生充满对美好未来的激情、理想和期待,他们大多情绪表达张扬,考虑欠成熟。而他们在大学同辈群体中则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获得认同感。但鉴于大学生不成熟的身心特点和相对匮乏的处世经验,大学同辈群体隐含一股消极力量,群体成员个性发展极易出现群体性偏差。在这种情况下,成员个性发展将很容易偏离社会要求的轨道,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中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的教学引导。同时,成员会受同辈群体成员的影响,过分强调统一而缺乏个性。

综上所述,同辈群体环境作为大学生在大学的重要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影响。我们要充分把握同辈群体的积极作用,警惕其中的消极影响,逐步构建促进大学生思想进步的良好同辈群体环境,弘扬主流社会所倡导的思想道德规范,呵护大学生健康成长。

三、基于同辈群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对策

(一)关怀与引导:家庭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教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的教授者,大多只在课堂上与学生有互动,师生的课下互动较少。因此,将家庭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利用亲子关系的优势,让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之外,也接受正向价值观的引导。一方面,家长需多与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教师与家长也应当积极主动地关心并融入子女同辈群体。家长需要充分利用亲子关系的优势,与子女保持良好的沟通,时刻关注子女的交友情况,实时关心子女同辈群体的近况,积极引导子女结交良师益友,参与健康向上的同辈群体活动,以培养彼此间的共同话题。大学生一旦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家长应凭借自身经验进行理性指导,帮助孩子顺利成长。 另一方面,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不能只重成绩、不重个人发展。要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交友意识,培养其社交能力,鼓励其积极主动的与同龄人交流,引导他们学会用批判的态度去分析和评价其活动对于同辈群体对自身发展的意义,促进大学生在成长成才道路上健康发展,以满足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要,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为培养我国高素质政治人才助力。

(二)榜样与自发:传递同辈群体中的正能量

同辈群体环境具有核心人物的权威性特征,大学生容易将其视为榜样,在思想和行为上模仿追随核心人物,一旦榜样的言行出现了偏差,成员也容易步其后尘,可见,榜样的一言一行对成员的影响不可小觑。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对核心人物进行重点培养,使其在领导好群体活动的同时,成为学校和老师的好助手,发挥同辈群体中核心人物的正能量。同时还需要提高群体成员的判断能力,使其识别出群体核心人物的正确示范,自发效仿学习榜样的行为,提升高校同辈群体成员在思想政治课堂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思想政治知识素养。

需要注意的是,同辈群体分为健康型同辈群体、中间型同辈群体和破坏型同辈群体,发挥榜样和自发力量的前提是能区别并分类指导这几类同辈群体。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激励健康型同辈群体,为其核心人物发挥优势创造有利条件,弘扬其承载的社会主流文化;教育者要以“扬弃”的态度对待中间型同辈群体,去粗取精,发挥好核心人物的参照和领导作用,帮助群体不断向健康型群体转化;教育者要对破坏型同辈群体的核心人物耐心说理、积极引导和及时改造,促进整个群体的正向转型。

(三)校园与社会:培植健康型同辈群体土壤

有道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复杂、主体广泛,需要多方协作,共同配合,才能促进同辈群体健康发展,为大学生的成长助力。除了教师和家长,学校和社会也是重要主体。青少年在学校的时间甚至超过家庭,他们的交际范围也主要在同辈群体中,校园中同辈群体环境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可见一斑。学校承传着社会主流文化和思想德育理论,其实施的教育对学生具有威慑性,可以为校园健康型同辈群体的成长培育肥沃土壤。学校应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通过加强德育工作, 向青少年传递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的交友能力、待人接物能力和解压能力等,使大学生同辈群体形成各种亲社会行为, 促使大学生同辈群体向健康型方向发展。同时,社会各界也要为大学生组织积极向上的群体活动创造更多的条件与机会,加强对大学生同辈群体的教育管理,比如建立各种兴趣班和心理咨询机构,以满足学生知识情感等多方面的需要;企业提供相应的社会实践岗位,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的社会实践机遇;政治也要鼓励学生进行政治参与、政治票选等社会政治活动,为健康型同辈群体形成培植沃土。

同辈群体环境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正确识别同辈群体类型并引导同辈群体中榜样和自发的力量,思想政治课堂教育的教学效率大大提升;通过学校和社会的配合,积极营造健康型同辈群体形成的良好氛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社会实践能力得到拓展。由此,高校教育工作者通过净化同辈群体环境、充分发挥同辈群体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效应,将每一位大学生塑造成“中国梦”的追梦人,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助力。

猜你喜欢
同辈成员群体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消失吧!同辈
你们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能小声点吗?
同伴关系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调查:76.8%受访者觉得同辈人对自己影响大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