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早期阅读共同体的建立

2021-11-28 01:13黄芯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7期
关键词:亲子共读早期阅读

黄芯

摘要:亲子共读是家庭开展儿童早期阅读的基本方式,也是成人与儿童之间情感交流的有效途径。考察当下很多家庭的亲子共读现状,发现存在功利性的共读观念、唯教育的共读材料、零星化的共读时间、程式化的共读过程、教导式的共读行为、固定化的共读角色等问题。研究者据此认为,应倡导建立阅读共同体,树立发展性共读观念,选择适合儿童发展的共读材料,提供充足的共读时间,开展互助、交流的亲子共读,以更好地发挥亲子共读的价值。

关键词:早期阅读;亲子共读;阅读共同体;家庭指导

1997年,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召开了以“儿童与书”为主题的国际会议。会议上,很多专家指出,早期阅读能够有效促进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把早期阅读纳入幼儿的语言学习与发展领域之中。当前,早期阅读的重要性不仅被学术界充分肯定,而且也受到广大家长的重视。亲子共读作为家庭中开展早期阅读的重要方式,具有促进儿童多方面发展的价值。同时,亲子共读也是成人与儿童之间情感交流的有效途径。

一、亲子共读的价值定位

(一)亲子共读是学龄前儿童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基本方式

学龄前儿童身心各方面发展尚不成熟。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尤其是阅读能力还不足以支持其进行自主阅读。因此,对学龄前儿童,尤其是刚刚接触阅读的儿童来说,亲子共读尤为重要。事实上,它是学龄前儿童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基本方式。有效的亲子共读能够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促进儿童认知、情感、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在亲子共读过程中,成人可观察到儿童注意力的转向,体验到儿童情绪的变化,感受到儿童理解力的增强。也就是说,亲子共读可使成人更加了解儿童,在阅读中与儿童共同成长。

(二)亲子共读是亲子情感交流的有效途径

与个体阅读相比,亲子共读具有互动性。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成人与儿童共同感受作品内容,共同体验作品形式,可有效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使亲子之间产生更多情感共鸣,从而有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因此,亲子共读是成人与儿童之间情感交流的有效途径。

二、亲子共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亲子共读价值的有效发挥是以科学的共读观念、适切的共读材料、合理的共读方式为前提的。当前,我国许多家庭在开展亲子共读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亲子共读价值的发挥。

(一)功利性的共读观念

教育观念会影响教育行为。在亲子共读中,成人的共读观念会影响其共读行为。受传统应试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少家长持有功利性的共读观念。他们将亲子共读视为开展智力教育的手段,认为早期阅读就是对学龄前儿童进入小学之前的智力训练,认为共读就是要儿童学拼音、识字词。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亲子共读时,有家长会指着图书中的文字要求儿童跟着念,甚至有些家长会要求儿童背诵。这些行为的背后是家长功利性的共读观念在作怪。

(二)唯教育的共读材料

不同的阅读材料所承载的教育价值各不相同。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很多成人倾向于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材料,如能促进儿童认知水平提高的书籍,却较少依据儿童的年龄、兴趣、个体差异及其心理发展特点来选择。这种过于关注共读材料“教育意义”的选择方式,也使亲子共读行为异化为一种教育训练,并不利于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零星化的共读时间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方式使“快餐式阅读”成为社会阅读的一大特征。在这种大背景下,许多家庭亲子共读的时间安排也呈现出零星化特点,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

(四)程式化的共读过程

亲子共讀本质上是儿童与成人双主体间的互动过程,也是儿童和成人与共读材料这一客体间的互动过程,这种互动是没有固定程序的。当前,不少家庭在开展亲子共读活动时,遵循的是一些所谓“科学化”的固定模式,表现出明显的程式化倾向。例如,有的家庭在开展亲子共读时,严格遵循“成人读儿童听,成人问儿童答”的步骤展开,使得原本开放、共生的阅读过程变得死板、封闭和单向。这种程式化的共读过程限制了儿童与成人双主体间的互动交流,极大地影响了儿童对共读材料的充分感受与体验。

(五)教导式的共读行为

在功利性共读观念的驱使下,许多家庭的亲子共读行为表现出了明显的“教导性”。在亲子共读过程中,成人俨然是“教育者”,儿童则是“受教育者”,从而使得亲子共读教导意味浓重,不利于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

三、对隔代家长进行再教育,更新祖辈的早期阅读观

虽然隔代家长的一些教育观念比较落后和保守,但是祖辈对孙辈的爱是无微不至的,不容怀疑的,他们只是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和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大都凭借着自己曾经的经验对幼儿进行教养,同时没有重视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所以,要对隔代家长进行宣传,更新其对幼儿科学阅读的观念。

(一)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选择合适的幼儿阅读书籍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不同阶段的幼儿都有其各自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特征,所以对每个阶段的幼儿阅读书籍的选择都有讲究的。这就需要祖辈多去参加幼儿园或者社区举办的有关幼儿阅读的讲座,弥补科学育儿知识的不足,正确认识幼儿年龄特征和教育方法。在幼儿园的一次有关幼儿阅读的讲座后,笔者采访了一位带着孙女的奶奶,她激动地说:“没有听讲座之前,以为孩子爱看书就已经很不错了,从来没有关注孩子应该阅读什么书,有时候为了哄孙女就在地摊上随便买几本。今天才明白,这其中有大学问,知道要为孩子选择适合阅读的书籍,否则就是害了孩子。”

由此可见,让隔代家长正确认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绘本。0-3岁的婴幼儿对图画刺激很敏感,可以选择色彩艳丽、图案夸张和画面生动逼真的读物。3-4岁左右的幼儿喜欢想象和观察,所以家长要为其选择富有想象力或具有实际观察意义的事物。5岁左右的幼儿,语言能力已经得到快速发展,喜欢拟人化的事物,可以选择童话和故事等。

参考文献

〔1〕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2.

〔2〕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

猜你喜欢
亲子共读早期阅读
拓宽阅读视野,提高语文能力
全语言教育理念下的幼儿早期阅读
家庭阅读环境下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浅析
幼儿早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
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课外阅读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前行
早期阅读在听障儿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儿童绘本的畅销因素分析
在“亲子共读”中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