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Scratch编程教学探究

2021-11-28 00:53邓月华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32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方法信息技术

邓月华

摘  要:Scratch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一款同儿童及青少年心理特点相适宜的儿童编程语言,它可以起到简化程序设计的作用,让学生边玩边学,从而体会到编程带来的乐趣。本文从将游戏和课堂融为一体的角度提出优化小学信息技术Scratch编程教学效果的要点,如主题、过程和表现等,希望能满足教学的理想要求,供教育者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信息技术;Scratch编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32-0135-02

【Abstract】Scratch comes from the Media Lab of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t is a programming language suitable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t can simplify the program design,allowing students to learn while playing and to experience The fun of programm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grating games and classrooms,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key points for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effe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cratch programming in primary schools,such as themes,processes and performances,hoping to meet the ideal requirements of teaching for educators' reference.

【Keywords】Primary educat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Scratch programming;Teaching methods

在编程语言中,Scratch的实用性较强,对于8~16岁之间的学生而言非常适宜,它能够使程序设计展现出简化的一面,让学生能够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潜移默化地体会到程序语言魅力,并顺利理解程序概念。小学阶段的思维能力养成非常重要,越是良好的思维品质引导越能够对其学习能力、创新素养培养起到正面导向作用。以Scratch编程教育教学为载体,能够很好地说明这一点,而关于具体开展策略的探讨,又同样能够给教师优化教学方法带来有价值的参考。

1.小学信息技术Scratch编程教学理想

小学Scratch编程教学应该达到何种状态,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此问题的顺利解决,同时也是教学策略探索的基准目标。

首先,教师应当留意Scratch软件需要得到编写故事和制作动画等方面的支持,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拥有对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心,他们可以讲述一些小故事,此时Scratch软件正足以利用把动画展示成小故事的做法,该优势条件恰恰是学生需要又不具备的能力,也就是说利用这款软件的帮助提携,学生可将现成模型拿来为我所用,从而让操作变得很容易。与此同时,在制作动画期间,Scratch软件还能够提供极为丰富的音乐素材,这会保证动画效果因为适当场景与节点、恰当声音的提供而变得更好。

其次,Scratch软件的制作小游戏功能值得重视,在多媒体技术拥有迅速发展机会的时代,虽然家长和教师对于游戏往往持反对态度,然而孩子們的想法却完全相反,使小学生在课堂上展现想象力,并发挥想象力的作用去创造一些小游戏,实际上是一件极有价值的事情。小学生在理想状态下可从游戏设计过程中,参考所学知识、实践经验等,处理遇到的一些难题。

最后,将Scratch软件同其他相关软件相联系,能够创造出更具想象力的作品,在创意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从此软件与其他相关软件的协同角度完成创作任务,制作出能够表达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像楼房、路灯、天桥等,而且还可以打印出来,得到更加真实的模型,这对学生来说,其心理安慰效果可以说非常强。

2.小学信息技术Scratch编程教学的主题、过程与表现

考虑到小学信息技术Scratch编程教学的目标,建议从主题、过程与表现几个角度展开思考,以便产生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1)主题设计要有趣

小学生对于新鲜的、生动的内容易感觉到兴趣,据此教师无论是从教材中寻找主题,还是在生活中提取主题,都要注意主题能否用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一问题。

首先,教师可以基于教材精准确立主题。同其他软件教学内容有所区别的一点在于,小学Scratch编程教学内容学生的自主性有可能更强,这是因为学生有意识也有能力在本软件带动下创作出互动色彩较强的故事、动画、音乐或者其他类型的游戏等。例如,当涉及小猫翻跟斗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分析教材后了解到:将课堂内容同游戏主题直接关联是完全可行的,因此,可以基于从易至难的顺序,给学生安排以动物森林大冒险为主题的游戏,在游戏中,小猫与蝴蝶去森林中玩,路上会随机出现影响前进的垃圾,小猫要躲开垃圾,并对扔垃圾的小动物进行教育,若不小心碰到香蕉皮等垃圾就会摔倒丢分。将教学主题融入这个游戏之中,将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期间利用体验游戏与分析主题同步进行的形式取得较明显进步。

其次,教师可以基于生活合理设计主题。教学内容具有无限拓展可能性,教师依然这一可能性,在设计主题内容时可以从生活中汲取灵感。例如,笔者曾在一次教学中,遇到小猫捕鱼的课题,有学生在教学期间提出问题:猫并不会游泳,它如何可以在水中捕鱼呢?于是笔者做出适当调整,改“捕”字为“钓”字,让主题的生活色彩更浓,并在具体操作中用大鱼吃小鱼的游戏导入,再借助有Scratch编程支持的小猫钓鱼小游戏,要求学生在试玩游戏后,分析游戏中有哪些指令,并在此之后继续提出问题:怎样做到游戏效果?在可能用到的指令中,哪些是我们已经接触过的,哪些是比较陌生的?这种直接指向生活的主题,可以更加顺利地引导学生,将总体学习任务细化成若干能够着力的支撑点。但教师同时也要注意,生活主题不能偏离教学目标,而是要在课堂主题设计时,以基本的问题处理任务为中心路线,以尽可能巧妙的形式将课堂学习任务与生活主题情境融为一体,接下来给学生提供适当引导,让其与自己共同感受主题的含义,并逐一探索本次教学的具体学习任务。

(2)能力探究要自主

能力探究是小学信息技术学习的核心,现今社会对于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较高,而能力要求的变化速度则远较其他学科更快。也正是由于关注到了信息技术所拥有的这一优势,所以在小学时期密切关注信息技术教学,特别是关注学生学科能力探究水平提升效果确有必要。当开展Scratch编程软件教学时,正是顺应这一需求的结果,而若说这是适应时代的话,那么信息技术教师还需要据此思考另一个问题,即教学方式应当怎样和时代需求同步,针对该问题,笔者建议以探究方式与需求相匹配。小学生探究热情很高,之所以有时会在课堂上有不够理想的表现,主要原因均在于教师的探究使用策略不够及时、不够恰当,所以建议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在应试压力不是很重的优势下,由教师做主更多利用探究型教学策略,具体到Scratch编程软件的应用,由于该工具对于学生而言可能稍显陌生,但是它的操作界面又比较友好,即其本身排除了代码编程的直接应用,而是如搭建积木一样给学生以操作空间,在技术上难度不大,探究策略是非常可行的。

教师可针对具体的探究任务,明确过程中的几个必要环节,如环节一:要求学生去分析特定场景下的人物形象有哪些语言与动作,探究过程重点以Scratch编程软件为核心做出思考;环节二:思考怎样达到理想的语言与动作匹配效果,思考着眼点应当置于Scratch编程软件积木区与脚本区,而非随意的、没有根据的想象,这将保证学生在真正做的过程中,随时注意操作细节,包括程序内角色依何种顺序列出,指令块怎样使用最为合理等。而既然强调了探究的必要性,则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还应当确认一个原则,即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要给其以必要鼓励和支持,使之拥有自主解决的可能性,如有必要还需要让教师的帮助持续下去,这样虽然可能拉长学习时间,然而学生解决某个问题的效果,以及其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值得认同的。

(3)成果分享要及时

分享是信息技术学科本身便具有的天然属性,当信息技术探索产生一定成果之后,便要进行及时分享,这将保证成果惠及更大范围的受众群体,同时具有体现学习者价值的可能性。如果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分析,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内容,在参与期间体会到分享所产生的乐趣,实际上也是一种非常有必要的品格引导培育,对于Scratch编程软件教学而言,其主旨中同样包括了想法程序分享的部分。所以,教师应当在为学生指导解决问题思路时,让学生在逐步产生创新思维的同时,意识到创作的最終归依在于分享的理念,很显然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让成果、观点与技术的取得拥有更大的价值。

以一些故事制作为范例的Scratch编程软件使用教学为例,小学生在历经一段时间的辛苦探究后,他们往往首先自觉选择把编程软件制作成果呈现出来,此时教师能够看到:即使是相对固定的主题,学生因为个体独立性及不同学习小组特点,会在细节方面产生差异较大的成果,而这种最终的不同呈现,其背后根源在于技术的区别、思路的区别。比如,需要某一人物来到舞台中间,有些小组给出的编程结果是缓慢的,有些小组给出的编程结果则是快速的,还有些小组则创造性地应用了其他效果……这种显而易见的区别,在探究期间是被允许存在的,基于差别的分享也应当是被鼓励的。当学生以独立或者组的形式探究时,教师便应当渗透分享思维,尤其强调分享自我设计思路与具体指令的必要性,当学生所做的一些移动指令、交待指令、重复指令、等待指令被其他同学所留意时,彼此都将有可能产生有效的思路拓展价值。学生将在彼此分享、交流和参与期间得到收获,为最终的成果分享铺平道路。总之在貌似重复的操作中,学生可能对Scratch编程软件有着越来越清晰的理解、越来越娴熟的应用。而对于教师本身来讲,他将看到学生乐于用分享为目标,完成一系列口头介绍与操作展示,这种课堂效果活动的功能也是不言而喻的。

3.结语

实践结果显示,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期间,让游戏主题与之相融是非常明智的做法,尤其是当需要开展Scratch编程教学时,这种明智性将得到极为充分的体现,可以一方面确保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发展,另一方面使其兴趣持续存在。现准备从融游戏和课堂为一体的角度,提出小学信息技术Scratch编程教学的主题、过程与表现几个要点,希望可以对有效推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起到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廖小萍.聪明的想法 简单的操作——浅谈Scratch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意义[J].新课程,2017(12).

[2]李惠玲.Scratch趣味编程,让学生走向“新”学堂[J].新一代(理论版),2019(12).

[3]许绍靖.探索小学Scratch编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计算思维[J].新课程,2020(31).

[4]王雪婷.基于Scratch编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例谈[J].中小学电教,2020(Z2).

[5]冯瑞蕊.Scratch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与实践[J].科学咨询,2020(3).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教学方法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