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2021-11-28 23:54王晓冉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33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课堂教学

王晓冉

摘  要: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倡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使用生活化教学模式。鉴于此,在本文中,笔者以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为基本指导,分析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同时,结合“生活就是教育”这一教育理念,总结了如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过程的生活化设计,希望对改善初中物理教学现状,、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33-0099-02

A Brief Talk on the Life-oriented Teaching Strategies of Physics Classroom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s

WANG Xiaoran  (Shendaokou Middle School,Torch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Weihai,Shandong Province,China)

【Abstract】In daily life,many phenomena can be explained by physics knowledge. The famous educator Tao Xingzhi also advocates the active use of life-oriented teaching mode in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e. In view of this,in this article,based on Tao Xingzhis educational philosophy,the author analyzes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applying the life-oriented teaching model in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At the same time,combined with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life is education",the author summarizes How to carry out the life-oriented design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process,hope to improv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improve the quality and teaching efficiency of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to a certain extent.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Classroom teaching;Life-oriented

素質教育在不断深化,在教学实践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日渐突出。怎样将生活化教学模式更好地应用到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让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这是每个初中物理老师要面临的新课题。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就是教育的教育理念,他提倡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使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释。初中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课,这是培养学生物理素质的关键期,指导孩子们学会好的学习方法,对孩子们学好物理课程有很大的帮助。大多数初中生在接触了物理知识之后,都觉得物理挺难的,甚至还有少数学生对物理课产生厌倦心理,更有甚者,直接放弃了物理课程的学习。作为初中物理老师,在面对这样一个局面的时候,要积极改善自己的教学模式,将生活化教学方法积极应用到物理课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爱上物理课,让他们更加积极的学习物理知识。所以,笔者在本文中探讨了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该怎样进行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设计。

1.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就是教育。在他的教育思想体系中,生活教育理论是重点,整个体系全面、完整且有针对性。生活教育论包括三方面:社会就是学校、生活就是教育、教学做三者相互融合。生活教育理论从被提出之时,就有了新的含义,该理论把生活视为载体来设计、开展日常教学活动。生活和教育的关系密切,生活决定着教育,教育只有在实际生活中,才能发挥它的积极作用。所以,将生活教育理论积极融入到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可让初中物理的教学现状得到极好的改善和优化,让学生更愿意学习物理,同时,也可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使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1)很好地体现了“以生为本”教育理念

当下,素质教育持续深化,人们越来越关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怎样在教学实践中体现这一理念?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以生活为载体,引导学生在观察日常生活时,积极使用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让问题或是某个生活现象得到更好地解决、更准确地解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非常充分的体现。日常教学过程,要围绕学生进行,这对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十分积极的推进作用。将生活化教学模式积极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对提升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也得到了很好的践行。

(2)激发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的兴趣

一些学生不想学物理,主要还是这些学生对物理不感兴趣,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学习兴趣降低甚至消失的主要原因。而把日常生活和初中物理教学充分结合到一起,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带进物理教学的课堂,让课堂教学更加有趣、更加生动,这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是十分有帮助的。比如说,我们在学习摩擦力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下自己在走路的时候,前后脚产生的摩擦力的方向。这种将课堂和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激发、学习效率得到极大地提高,那么学好物理将不再是一件难事。

(3)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知道,物理知识是十分抽象的,对于重要知识点的掌握,一些学生感觉很吃力。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到物理教学课堂中,可以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对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点有极大的帮助,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因此得到非常有效的提高。

3.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进行生活化教学设计

(1)课堂导入环节的生活化设计

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导入环节,能够指引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高效学习中,为后面的课堂教学打好基础。比如说,教师在教授气化知识时,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中,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现象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我们平常洗完澡,走出浴室的时候,会有什么感觉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给出答案:冷。教师继续问:为什么会感觉冷?这个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进入了思考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带领学生从课本中找到了答案: “汽化会将热量带走”。然后,教师再为学生讲解汽化原理,这时候学生就可以很深刻地理解这一原理。

还有一些物理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亦或是这些知识解释起来会有很大的难度,那么我们就要用先进的教学技术(例如:多媒体)将这些难懂的物理知识进行演示。比如,我们在学习 “光的直线传播”时,在导入环节,为学生播放日食产生的过程,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教师这时就可以发问:为什么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月亮经常是“半边脸”呢?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争相回答,此时,教师就可以将 “光的直线传播”引入答案中,这样既可帮助学生迅速调整、进入学习状态,又可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初中生的知识面在不断扩大,对知识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将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事物(可以是生活常识、可以是自然现象、还可以是时政要闻或者是历史故事等等)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比如,教师在教授 “物体的运动与静止”这一课时,可以将历史故事引入课堂,为学生讲述二战中,飞行员飞行时捉住昆虫的事件,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运动和静止的概念。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更加深入的激发,从而有效提升物理学习的效率。

(2)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设计

就初中物理而言,以前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过程非常被动,学习兴趣极低。所以,教师要把生活化教学模式积极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指引学生将物理知识和日常生活相结合,这样,他们就更容易理解物理知识,同时,学生的生活体验也会越来越丰富。比如:学习“力学”时,教师让学生拍打课桌,指引学生感受一下拍打力度和疼痛感之间的关系,拍打越用力,就越疼痛,这一过程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在学习“物态变化”时,会经常将物态的三种形式搞混了。这时,教师可以指引同学们做个小实验:把一块冰放入锅中进行加热,冰块是水分的固体形式,加热后变成水,成为水分的液体形式,然后随着温度的增加,锅中的水变成了水蒸气,这是水分的气体形式,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物态变化,而他们对物态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对物态这一知识点也掌握的更加牢固。

(3)教学实验的生活化设计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实验具有极强的实践性、逻辑性。所以,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务必要重视到实验的重要性,同时,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到物理课程的实验中,指引学生用物理实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实践能力、认知水平均可得到极大的提升。

比如,教师在教授 “摩擦力”时,可以做一个这样的实验:让学生准备两个空的矿泉水瓶(我们给它们编号A和B),把盖子拧紧,然后在A的盖子上抹上适量的油,然后让学生试着打开瓶盖。经尝试会发现:A瓶的盖子很难拧开,而B瓶会相对容易很多,为什么?因为我们在打开瓶盖时,抹油的A瓶会让手和瓶盖之间的摩擦力减少,这样盖子就很难打开。而没抹油的B瓶,手和瓶盖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所以拧开瓶盖就相对容易些。学生在对摩擦力有一定的感知之后,再来给他们讲摩擦力相关的知识,他们就会很快理解并记忆深刻。再比如,当教授“压强”时,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实验让学生来感受压强。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来一支圆珠笔,让他们手指分别按住笔的两端,问他们手指的感受是否一样,然后再拿出一个钉子、一个锤子和一块木头,用锤子分别试验钉钉子的尖头和钝头,学生可以发现,尖头很容易钉入木头,而钝头则很难钉入木头。这时,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呢?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压强来给学生进行解释,如此,学生不但可以更好的理解什么是压强,还会觉得物理是十分有趣的。

(4)课后作业的生活化设计

课后作业也是整个教学系统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对学生更加深刻地巩固知识、强化学生的整体素养,都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 “声现象”相关知识以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布置生活化的课后小实验(如:制作土电话)这样一个作业。学生通过做实验,可以加深自己对声现象的理解和记忆。再比如,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物体的密度”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测量常见食材密度”的课后实验作业,学生可对自己家中常见食材(例如西红柿、牛奶、饅头等)的密度进行测量,在整个测量过程中仔细观察,同时认真记录每个实验数据,然后用实验报告的形式,完美地完成这个课后作业。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验结果,提出一些与密度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尝试用物理知识进行作答。另外,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实验作业时,需从不同的角度对每个层次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利用多元化、差异化的评价方式。如此,可以让学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优化,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4.结 语

总前文所述,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就是教育”这一教学思想可以更加有效地指导生活化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务必要紧紧围绕这一思想,在初中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如课堂导入、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布置课后作业)中积极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一个生动的、形象的、全新的物理课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善学生对物理课堂的态度,都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会更加积极地、主动地学习物理课程。生活化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对后期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周洪宇.陶行知生活教育导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2]何梅.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生活化课堂教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