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1-11-28 08:08:47林琳
魅力中国 2021年35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教学内容英语教学

林琳

(辽宁省朝阳市体育运动学校,辽宁 朝阳 122000)

引言:英语在各阶段教育中都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必要手段。然而,在中专英语教学中并未给予过多关注,导致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依旧没有进行充分调整,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模式开展教学,无法提升学生能动的同时,也难以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由此可见,如何有效解决中专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当前迫切需要予以解决和关注的方面。

一、中专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素养不高

学生素养不高是中专英语教学中的首要问题,许多中专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基础相对较低,学习的能动性也并不高,导致在开展中专英语教学过程中,对教师传授的知识与内容始终未能保持良好兴趣,学习效率和质量自然得不到显著提升,毕竟兴趣在提升中专学生积极性方面具备较强的推动作用,只有他们饱含学习兴趣,才能快速跟上教师的教学步伐。由此可见,想要提高中专英语教学水平,应当率先正视学生素质不高的短板。

(二)教学模式陈旧

英语在我国各阶段教育中都备受重视,教师们为了增强学生们的英语核心素养,不断研究出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相比之下,中专英语教学模式在该方面未发生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很多教师依旧在沿袭着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也就是仍然为教师把握着课堂教学的方向,学生只需按部就班执行即可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尽管该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这种相对固定的模式无疑是在不断固化学生的思维,个人特点难以充分展现出来,严重制约着价值观念和职业能力的发展[1]。

(三)资源投入较少

通常情况下,中专英语教学在资源投入上与其他学科类似,即多为教师配备必备的教学设备和多媒体设施,缺少与之相关的其他资源,导致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仍然是以单一的讲解模式为主,教学内容只能短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法予以长时间维持。长此以往,学生的能动性依旧没有得到大幅改变。同时,教师对于现有的多媒体设施等资源的运用也多为将传统的板书内容转移到多媒体资源中,促使始终难以摆脱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依赖。

(四)缺少客观评价

在中专英语教学中离不开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其中试卷考试是最主要且常见的评价方式。这种方法能够实现涵盖所有教学内容,可达到综合考量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目的。然而,中专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化特征,而且中专英语教学是以培养学生拥有能够充分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当中除了包含试卷考试外,也涵盖了口语表达、写作等多个方面。因此,试卷考试的局限性较强,无法作为评价中专学生英语能力和教学水平的唯一手段。

二、中专英语教学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调整教学理念,优化教材内容

1.改变教学理念

传统中专英语教学是以完成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标为主要理念,学生能够在该过程中学习到所有与当前阶段教学相关的知识。这种教学理念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完整性且知识覆盖面广泛。然而,仔细分析后可发现,传统中专英语教学理念中是以教师为核心,任何教学活动均由教师主导,严重缺乏学生的自主性,也就是学生必须依照教师的安排进行学习。长此以往,不仅难以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也限制了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多在中专英语教学中为学生们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不断推动他们成为英语学习活动的主人。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中专学生普遍在英语方面的能力不强,而且个体差异问题也比较明显,教师应当在赋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空间前对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拥有清晰认知,避免盲目推进,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前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测试,再根据测试结果调整中专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参与的比例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自信心和动力[2]。另一方面,还应当注重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调整,做到围绕学生设置相关内容,例如,对于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差异的问题,可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促进以层次性的教学目标对中专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

2.优化教材内容

教材作为中专英语教学的核心,其内容的难易度与教学质量和效率有着直接联系。若教材内容难度较高,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很难快速掌握,反之,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教材内容过于简单又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因此,教师不仅要转变教学理念,也应当在优化教材内容方面加大力度。应当在优化教材内容前充分掌握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以及差异化特征,再以此为基础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比如,如果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单词、语法总量予以适当减少,确保能够做到学有所得,避免沿用传统教学计划的内容。或者可以将教材的内容进行细化并与其他阶段的英语知识相结合,为中专学生能够快速学习英语知识提供充足便利,提高教学内容的适用性,最大化降低中专英语的学习难度。

(二)开展多元教学,强化学科素养

1.任务教学

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中专英语教学模式也应当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前行,例如,采用任务教学的方式进行英语教学,可充分调动学生对英语课程的积极性,具体方法为教师可将中专英语教学活动转化为任务的形式,对当中的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合理划分,并对当中的不同环节提出相应的任务要求,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不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英语知识。该方法可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始终按部就班遵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学习兴趣和个人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也要扮演好辅助的角色,全程进行合理指引且在必要时给予帮助,不断推动学生们能够形成主动成为英语教学活动主人的思维。同时,任务教学的内容要能够与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相契合,否则会因遭遇挫折而降低能动性。

2.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在中专英语教学中作为极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具备较强的实用性,能够以简单、直观的方式呈现出英语教学内容。然而,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期间要注重以学生基础水平为核心,避免只是利用情境法将教材中的内容呈现出来,例如,对于英语基础不高的学生,情境教学的内容应当以实际生活中的购物、游玩等日常活动为主,如此更贴近生活的情境有利于运用潜移默化的思维快速理解英语知识。为了达到强化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在运用情境法教学时,可以与多媒体相结合,便于快速掌握教学内容。

3.合作教学

由于中专学生在英语学习能力上存在较大差异,在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效率和质量自然各不相同。想要更好地提升每位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运用合作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在中专英语教学中利用不同学生间的相互合作来达到学习英语知识的目的,如此可以为更多基础较差的学生提供充足便利,也能为能力较强的学生赋予强化和加深理解记忆的机会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只是利用合作教学时教师应当以充分掌握学生差异为前提,再对学生进行合理分配,形成能够互补的学习小队,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

4.人文教学

实际上,在中专英语教学中,教师们多注重知识的传授,却没有对学生的综合素养予以更多关注,导致学生是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并非是将其内化。由此可见,教师们在教授学生英语知识时,也要注重人文教学,提升学习兴趣,也能为养成良好的价值理念打下良好基础,例如,在讲解中专英语知识时,可将教学内容中融入歌曲、戏剧、电影等内容,让学生们在英语课堂中不再感到枯燥和单调,也有利于帮助他们养成能够主动运用英语进行表达的习惯。或者在讲授历史事件、节日等方面时,教师可利用对比的方法,也就是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同内容来助力理解英语知识中涵盖的西方文化,起到快速掌握英语教学内容作用的同时,也能了解更多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而产生正确的辩证思维[3]。

(三)加大资源投入,融合先进技术

在传统理念的影响下,许多中专院校在英语教学资源投入方面并不多,除了必要的设备外,多媒体设施便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与资源。同时,由于很多教师未能对多媒体设施予以正确认知,导致中专英语教学中多媒体只是作为代替传统板书呈现教学内容的手段,依旧没有突破传统模式的限制。针对此类问题,还应当加大中专院校在英语教学方面的资源投入,让更多先进的设备都能够应用到英语教学中,例如,可以将AR 增强现实技术与多媒体设施相结合,便于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能够向学生呈现出更加生动、直观的内容,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实现长时间维持能动性的目的。或者借助新媒体技术构建网络教学平台,也能达到增强教学质量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过程录制成视频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中,学生们可通过在线观看的方式进行查漏补缺。教师也可以在课后进行视频直播,帮助随时解答学生无法自己解决的问题或作业中存在的疑问。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数据量大、资源丰富的特点,将与中专英语教学相关的内容进行整理并推送,学生可根据需要自我选择需要学习的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根据学生基础差异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既能帮助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也能实现更具针对性的中专英语教学,助力不断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四)革新评价方式,结合实践环节

想要了解学生对英语的掌握情况,进行合理评价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中专英语教学中,试卷考试是主要的评价方式,可将所有中专英语教学内容囊括其中。只是这种方式也具有较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试卷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无法做到让学生将所学的英语知识充分应用到实际中,促使很多学生过于看中试卷考试而忽视了口语表达等方面,这便是许多中专学生考试成绩优秀,在生活中进行具体运用时却表现一般的主要原因。针对此类问题,教师还应当在开展中专英语教学中以学生的实际基础为核心,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方式,便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与热情,比如,调整评价体系为试卷与口语两大部分,取两者相加后的总成绩作为最终的评价结果。这种方法有利于让学生能够利用英语应对不同情况,增强英语的运用能力[4]。还应当在评价体系中融入对实践环节,因为开展中专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可以具备掌握并能够熟练运用英语的能力,所以,融入实践环节可进一步展现英语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效果,提高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能产生学习英语的能动性,例如,学校应当定期组织以班级为单位的英语知识竞赛、个人为主体的口语大赛等,并将最终的成绩作为评价结果的主要参考之一。

结论:综上所述,由于中专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专业人才的主要源头之一,在面对社会多元化的发展需求时,必须要正视中专英语教学中学生素养不高、教学模式陈旧、资源投入较少、缺少客观评价等问题,并积极将调整教学理念、开展多元教学、加大资源投入、革新评价方式等策略应用于实际中,不断优化和完善中专英语教学的短板,助力更好地培养中专学生的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教学内容英语教学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地理教育(2022年13期)2022-04-08 21:25:40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