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时苗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早在上个世纪80 年代,约翰逊和莱考夫说过:“隐喻的本质就是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的事物。”1并且提出概念隐喻理论,他们认为我们思想和行为依据的概念系统本身是以隐喻为基础的。相似性是隐喻发生的基础,所以隐喻有助于帮助人们利用已认识的事物来认识陌生事物的结构和特点。自古以来人与动物相互依存,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人们的脑海中已经存储了很多和动物特征相关的认识。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身上也有着动物的本能特征和行为,这种相似性是动物惯用语产生的基础。基于此,我们可以说动物惯用语的隐喻是人们把动物特征和人类相似之处通过类比、概括和提升,最终投射到人类身上的隐喻。随着隐喻研究的发展,国内关于动物隐喻的研究也逐年增多,范围也很广泛。但大体来说,目前已有的关于动物惯用语的研究不够充分,并且这些研究大部分偏重于文化研究,很少涉及到隐喻的工作机制。因此笔者将通过选取中日的动物惯用语进行对比,尝试从概念隐喻的角度来分析动物惯用语的工作机制。
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特点,惯用语也是如此。中日文化的不同,就决定着中日惯用语都有着自己民族的特征。由于中日动物惯用语数量巨大,动物种类也很多。因此本文主要选取与人们生活有最密切联系的猫和狗两种形象来进行对比分析。而根据其特征,可以从外形、习性、行为以及与其有关的情景四个方面来具体分析。
1.以狗的外形为喻体
(日)犬が西向きゃ尾が東:意思是狗的尾巴朝西,头就向东,这是必然的事情。所以多用来形容发生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
(中)狗眼看人低:多用来形容高傲自大,看不起人的人。
本句是在汉语中比较常见的一句话,中国本土的狗,基本都不是大型犬,所以,由于个头并不大,在它的水平视线中看到的应该是与它差不多高的东西。而这点,就是隐喻发生的相似处。
2.以狗的行为为喻体
(日)犬の尾を食うて回る:本意是狗咬自己尾巴没咬到,而在原地转圈的行为。多用来比喻徒劳无功。狗是够不到自己尾巴的,这是一个事实,而咬尾巴这一行为最终的结果就是白费力气,基于“白费力气”这一相似性,可以用来比喻人们的徒劳无功。
(中)狗揽三堆屎:多用来说人贪得无厌。此处的“三堆屎”代表争的多,和人贪婪这一特征具有相似性。
3.以狗的习性为喻体
(日)一犬影に吠ゆれば百犬声に吠ゆ:意思是一个狗害怕影子叫起来,其他的狗也跟着叫。多用来形容动作迅速,常用来比喻某种传闻一旦有人开始讲,就会很快传播开来。
(中)犬吠非主:这句话源自《战国策》,意思是狗看到不是自己主人就会开始叫。比喻臣子忠于自己的君主,拒绝为不是自己君主的人工作。以狗忠于自己主人的这种习性来比喻臣子对自己君主的忠诚,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4.与狗有关的情景
(日)犬は人に付き、猫は家に付く:意思是猫追着食物跑,狗却跟着主人走。经常用来称赞狗对主人的忠诚。这点与上例相似,不再赘述。
(中)蜀犬吠日:形容人少见多怪。
原本描述的是蜀地多雨,难得有晴天,狗就会追着太阳叫。晴天本是常见的事,狗却很稀奇。这一点就如人没见过世面一样新奇,使用这样的喻体表达说话人少见多怪。
1.以猫的外形为喻体
(日)猫の目:比喻变化无常。
猫的眼睛会跟着阳光强弱发生变化,阳光强烈就变成竖线,光线暗就会变得又黑又圆。人们抓住了猫眼“富于变化”这一相似性和事物“变化无常”这一特点的相似性,因此猫的眼睛可以喻指“变化无常”这一事物的特性。
(中)猫眼狗鼻子:多指人感觉敏锐。
本句的喻体有两个,分别是“猫眼”和“狗鼻”。猫的视觉极其灵敏,即便是在漆黑的夜里,猫都可以看到。同时狗的鼻子也是十分灵敏的。基于“主体很灵敏”这一相似性,也可以用来说人的感觉灵敏。
2.以猫的习性为喻体
(日)猫ばばをきめこむ:形容掩饰自己所做的坏事,假装不知道。
意思是猫用土盖上自己粪便,当做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由于生活习惯,防止天敌发现自己,猫咪养成了掩埋粪便的习惯。而这个掩埋的动作和人遮掩不好的事情的行为一样,都有掩盖的意思。
(中)猫改不了偷腥:形容改不了的恶习。“偷腥”源于猫对食物的追求,是猫的天性。但是在人的认知中这是不对的,是一种不良习惯。所以基于“不好的习惯”这一相似性,多用来形容人们改不了的恶习。
3.以猫的行为为喻体
(日)猫もお茶を飲む:形容人们做了不合身份的事。
这句话的意思是猫也喝茶。在我们看来,只有人才会喝茶、品茶,喝茶是人独有的行为。猫是不会喝茶的,它也是不配的。基于“不配做某事”这一相似性,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不配做什么事。
(中)猫哭老鼠:比喻假慈悲。
猫和老鼠是天敌,自古以来猫是要吃老鼠的,两者一直处于对立面,所以猫不可能会真心为老鼠哭,所以猫哭老鼠是虚伪的表现。基于“虚伪”这一相似性,“猫哭老鼠”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虚伪,假慈悲。
4.与猫有关的情景为喻体
(日)猫の前の鼠:指进退两难。
意思是站在猫面前的老鼠。众所周知,猫是吃老鼠的,现在面对面,老鼠是进退两难。基于“主体进退两难”这一相似性,我们也可以用来指人面对困境时进退维谷的样子。
(中)猫鼠同眠:比喻官吏失职,包庇纵容坏人干坏事。
老鼠在人们眼中是害虫,是需要被消灭的。同时坏人也是需要被制裁的。猫抓老鼠是天性,官抓盗贼也是天经地义。猫和老鼠睡在一起这种场景,这是不可能的,有玩忽职守的意思,这点与为官者玩忽职守有相似之处。
通过上面的对比,可以看出尽管中语和日语都有许多关于猫狗的惯用语,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对猫狗的认识也就不同。在汉语中,狗主要是势利、乱吠、狗眼看人低这种负面形象,然而在日语中,狗往往是忠诚的象征,很少有负面意思。汉语中虽然也有忠诚这一特点,但大多数并不会拿狗来形容人。猫在中日文化之中有很多的共通点,比如善变、狡诈、懒惰。这些源于中日两国人民对猫的共同认识。
通过上面的对比分析我们不禁会疑惑这些动物隐喻是如何产生的,同一种动物又为何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
从文化因素来说,隐喻的形成和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受各自文化环境的影响。隐喻的产生主要来自于认知主体的自身经验,所以不同的文化背景,人们有不同的经验,那么对于动物的看法自然是不同的。中国古代等级观念严重,视服务者为奴,而“狗”为人类服务,很容易就会有狗腿子、走狗、狗奴才这种贬义表达。日本虽然也受中文化的影响,但是并不视服务者为奴,在日本古代的传说中就有狗救主人的故事,忠犬八公的故事在日本更是家喻户晓。在日本人心中,狗是忠诚的象征,而大和民族的特征就是忠实。
然而文化因素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在笔者认为,这些动物隐喻的产生也与人们的认知和心理密切相关。前面已经说到,不同的文化映射了动物惯用语不同的概念特征。但是,动物隐喻不同不仅是语言文化的不同,也是认知的不同。从认知角度来说,动物隐喻的本质就是认知现象。中日动物惯用语表达意义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文化中人们在思维中构建的概念的不同。美国语言学家福科尼耶认为要理解语言的意义就必须要研究人们的认知域,并提出概念整合理论。其中的概念整合网络是一种相互映射的心理空间网络,其中包括输入空间Ⅰ、输入空间Ⅱ、类属空间以及合成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为合成空间提供直接“输入”,而类属空间则是在两个输入空间的基础上,经过类比后的有选择的“输入”。合成空间是在整合筛选两个输入空间相关域的信息后形成的新认知,这个过程包括建构过程、完善过程和扩展过程三个过程。1在这三个过程中,动物的特征被提取并完善,最终映射到人身上的特征。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有不同的认知域,这就导致了人们不同的认识,表现在语言上就是惯用语的不同。例如前面提到的日语中的“猫の目”和汉语中的“猫眼”同样的动物外形但是表达含义却不同。日语中,“猫の目”提取了猫的眼睛形状多变的特点,用来形容事物的变化多端。中文中的“猫眼狗鼻子”则抓住了猫眼睛灵敏这一特点,并通过完善拓展形成了“人像猫一样敏锐”这一新的认识。这个认识的形成过程“是多个空间的复杂概念向一个新的、完整的、统一的概念结构简化的过程,”1而在这一过程中,不同文化的认知主体加工信息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所以同样关于猫的惯用语“猫眼”和“猫の眼”却映射出不同的人文特点。
基于以上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得知中日动物惯用语的意义除了会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人们的认知和思维差异的影响。因为源域和目标域的相似性所以动物特征能够投射到其他事物特征上,而它们之间的互动过程,是动物隐喻形成过程,也是我们的一个认知过程。这些动物的外貌特征是相同的,但是不同语言文化环境下,人们对这些动物的特征认知有着不同的认识,因此形成了不同的隐喻意义。
注释:
[1]刘舒.中日惯用语中动物隐喻的对比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