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勤 屈烁
(郑州城市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2370)
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般开设在第七学期,设计总学时为32 或者48 学时,理论学时一般占到三分之一,实践学时三分之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先导课程是简笔画和美术基础。该门课程一般由美术学专业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并授课。由于该门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能够指导幼儿学习绘画;能够熟练创作简笔画;能选择适宜材料、运用正确的技法进行手工制作。理解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能够创设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学习和游戏的教育环境。
第一、使学生充分认识创设幼儿园教育环境的意义,理解环境创设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深刻认识环境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的主要内容,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
第二、使学生掌握幼儿园各类教育环境创设的技能,能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并能合理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玩教具。
一般安排二至四个学时。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环境、教育环境和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含义,理解幼儿园环境的概念和基本构成,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和基本要求,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内容和要点,并能对幼儿园环境创设实例进行评析。
该环节的难点是幼儿园环境创设实例评析和如何制定幼儿园空间环境创设方案。由于绝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没有美术基础,对于已经出现的实际案例可能无法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评析,这对以后的设计和动手制作环境创设的作品带来一定困难
该环节一般安排十到十六学时。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幼儿园主题环境的概念和基本构成,理解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原则和基本要求,掌握幼儿园空间环境创设的内容和要点,并能制定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方案,例如设计制作幼儿园家园联系信息栏、每日食谱、图书角、主题活动展示区、亲子乐园等等。该环节的难点是,学生是否具有能力基于一定主题制定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方案,能够分组或独立完成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实践项目。
该环节的难点是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方案的设计和制作。例如,一般小班家长的专注点是幼儿的吃喝拉撒问题以及育儿常识,所以布置的重点内容应放在育儿信息上,如新生入园的注意事项、家长准备工作、每周食谱、如何环节幼儿的分离焦虑、幼儿不吃饭怎么办、幼儿不午睡如何破等,关于新生幼儿入园的相关问题。
由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位置设计在墙面部分的比例较大,因此墙饰和主题环境创设一样是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的重点环节,该环节一般安排十到十六学时。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幼儿园墙饰设计的分类与特点,理解墙饰设计在幼儿园教育的意义,掌握幼儿园墙饰的分类方式和设计要点,掌握墙饰设计中构思的基本要素及色彩的运用,以及墙饰设计制作中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制定各年龄班主题墙饰和互动墙饰的设计方案,并能根据要求设计制作不同班级的主题墙饰,能设计互动墙饰并带领幼儿共同完成制作。
该环节的学习难点是幼儿园墙饰设计的基本要点、幼儿园墙饰的制作技法、能根据要求设计制作不同班级的主题墙饰。
由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位置设计在墙面部分的比例较大,因此墙饰和主题环境创设一样是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的重点环节,该环节一般安排十到十六学时。要求学生了解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的概念、目的和作用。掌握幼儿园创设活动区域的基本原则,理解幼儿园班级活动区域的设计方法和要点、活动区玩具材料的投放要点和管理方法以及各年龄班常规活动区域环境创设的要点,能根据幼儿发展的特点设计各年龄班不同类型的区域环境,并能对幼儿区域活动进行组织、指导和管理。
该环节的难点是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班级活动区域的设计与材料的投放,如何进行常规活动区域环境的创设,如何高质量完成区域环境设计技能实训项目。
设计的最基本规律就是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回归到整体。学生们只有对一个空间先有一个整体上的结构认识,再分割各个具体的部分,然后再找到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才能完成针对幼儿园某一具体空间的完整认识。儿童的世界自然、神秘、有超越的想象力让成人往往出乎意料且心驰神往,幼儿园具有展示孩子生命状态本真、愉悦状态的特质,在进行幼儿园环境创作设计时,应考虑如何能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节奏参与环境互动,让幼儿有机会与周围的环境发送连接,有机会去探索、去发现、去表达,因此幼儿园环境创设从整体上应该着力于为孩子创建展示属于孩子自己故事的拓展区域,将为幼儿和家长服务的空间和幼儿拓展空间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避免各自为战,出现空间设计不连贯的问题。
教师们在进行学前教育专业环境创设课程相关实践课程设计的中,应将学生带入某一具体的幼儿园教室中,将要进行设计的墙面和室内原有的设施进行综合考虑。例如,进行环境创设之前,先要了解幼儿园的桌椅、图书柜、玩具柜等设备的材质、颜色、位置,以及原有墙面的颜色和材质等,这些因素都会对环境创设的整体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在授课中,仅仅谋划某一主题创设的布置是不够的,如果忽视设计内容与空间内设备的融入,就会造成设计作品与整体环境的不协调。在实训中,应时刻提醒学生如何在某一局部的环境创设时,如何做到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回归到整体。比较可行的做法是,授课教师经常将学生带入某一真实的创设环境中,先考察环境的特征,在进行分析后,再开始进行设计和制作。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实用性和审美性是基本要求。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美是理性的感性显现。”幼儿园环境创作设计是将审美愉悦和实用功能统一起来的创造过程。家居设计要同时满足实用与审美的双重要求,就必须透过器物外在表象,深入内部去探求其本质及规律,有意识地运用设计美的构成法则去实现功能要求。
通过调研一些幼儿园的环境设计,研究者发现,有些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虽然满足了实用性,但是审美性显得力不从心。学前教育的环境创设课程由具有美术学或者艺术设计学的专业知识的教师授课,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在课程设计中,融入设计规律、形式美法则和配色规律等内容,能较好地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能力,减少实用性和审美性不统一的情况发生。
第一,室内墙饰布局要合理。例如,教室后面的墙面,应该突出主题互动,因为主题互动内容较多。其他小墙面可以设计一些常规性的互动内容。如,每日活动展示”、小小字母等专栏,这些专栏主题单一,不需要太多的空间。
第二,环设板块保持设计与信息的持续性。幼儿园中一些供孩子们欣赏的作品可以放在较高的墙面。如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非常注重生活与艺术的联系,他们的“花草园”一年四季展示季节的变换,用环境创设的内容,引导幼儿探索身边的自然物,感受美、欣赏美。还设计了“艺术月”等墙饰栏目设计一些能与幼儿互动的或需要幼儿动手操作的内容,让幼儿和家长参与创造美。低处设计了“魔法气象站”、“叶子与雨”等专栏,让幼儿在与墙饰的互动中获得知识体验。
第三,巧设主题,明确目标。互动墙饰的主题应该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并与教育目标和内容相适宜。在确立主题墙饰时,有时是根据季节变换确立主题,有时是根据教育内容确立主题,有时是根据孩子的兴趣生成主题。在创互动墙饰中,可以以预成课程为主,在此基础上逐渐丰富、发展和完善教育内容。例如:再小班中设计“大地休息了”主题墙饰帮助幼儿感受冬季的特征,中班中设计“凝聚生活的美好”的主题环创区域帮助幼儿在探索的环境中享受求知的快乐,大班中设计“与自然对话”的主题环创区域帮助幼儿与自然对话,关注环境。通过这些小主题,让墙饰与教育内容和目标与幼儿互动起来,体现了主题内容随着学习活动的展开而不断发展和深化,使幼儿能不断主动获得有益经验。
第四,定时更新环境创设内容。幼儿园的环境装饰,不仅仅是为了美化,还在于它服务于学前教育的需要,诱发、引导、甚至直接决定幼儿进行活动的结果,将教育的主题内容转化为形象具体、色彩鲜艳、生动有趣、赏心悦目的环境装饰,让环境装饰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作用。
例如:墙面布置“秋天”,在常识教育活动中让幼儿认识秋天气候的特征,树木呈现出红色、橙色等多种色彩,冬眠的小动物开始存储过冬的食物,大雁南飞,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在绘画教育活动中让幼儿画花、草、树木、典型动物的变化等,并用彩色纸折叠具有典型秋天意境的景物。在这一系列的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再进行关于“秋天”的墙面布置。“秋天”这个主题内容十分丰富,墙面布置可分多次进行,留出可以让幼儿参与互动的空间,在实际教学中逐步丰富内容,不断完善到一幅完整的描述秋天特征的大型墙壁环创内容。
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不良的环境将阻碍幼儿成长。环境创设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越来越受到学前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给幼儿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已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着幼儿的审美意识。幼儿园老师们每天都在做着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为幼儿能够拥有美丽的、温馨的生活环境而努力。
幼儿园环境和区域游戏活动等是重要的教育组成部分,每一主题的创设,不仅是学前课程内容、教学活动的反映,更是幼儿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体现,幼儿是环境的主人,教授环境创设课程的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拓宽创作的思路,克服环境创设过程中的难题,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