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尧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第五幼儿园,贵州 黔南州 550400)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先取决于语言。”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表达方式,人们彼此的交往离不开语言。儿童在幼儿园习得的语言兴趣、语言表达等能力是进行其他领域学习的基础,影响儿童一生的成长与发展。语言集体教学的目的是达成倾听与表达的效果,训练幼儿对语言的实践能力,为其日后与人正常交流以及从外界获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儿童时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是接受一切教育的基础。而处于启蒙初期的孩童对事物的认知处于天真懵懂的阶段,尚未具备或仅初步具备沟通理解的能力,故教师应在设置集体教学活动目标时,应对大目标进行更加细致的规划和分解,层层递进,让每次集体活动的开展都有相应的教学目的,最终通过细节化的教学来实现儿童整体能力的提升。例如,语言教学的培养可以细化为基础知识储备、倾听理解、口语表述几个方面,再分别根据各部分的教学小目标来设置相应的教学活动。如对于倾听和表述部分,可以采用“你说我猜”的活动形式,让一个幼儿对图片内容进行描述,其他人猜测他所描述的内容,采用“开火车”的方式讲述猜测的内容,用游戏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有效提升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语言环境和教学目标。严格遵循儿童的天性和身心发展规律,及时关注其身心发展状态,由浅至深,循循善诱,淡化幼儿在语言学习中产生的紧张情绪,激发其表达的欲望,以达到“想说、敢说、喜欢说”的目的。
目前,部分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依旧存在“小学化”的弊病,对幼儿的集体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教学大目标的完成情况,而忽略学习的主体。过多强调识字量,强调学习结果,违背了儿童的学习与健康发展规律,这也是幼儿园集体教学语言有效性难以得到显著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1]。因此在幼儿阶段的语言教学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的身体状态、心理状态和接受能力,多多以儿童的视角出发去考虑教学安排是否合理,尊重学龄前儿童的天性发展,顺应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规律,以避免揠苗助长和盲目灌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教师与幼儿之间存在巨大的年龄差距,对事物的认知水平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这往往会导致二者之间的交流产生一定的障碍。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这个人的说话方式和用词习惯。孩童的世界天真纯净,语言童稚自然,与教师成熟规范的语言习惯有着巨大的差异。为避免出现教师在指导其参与教学活动时产生无法理解的情况,教师应尽可能地摸索幼儿的语言习惯特征,用浅显易懂的词语、语速缓慢、语音舒缓、反复多次地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如大多数孩童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习惯性的使用短句、简单句甚至单独的字、词来进行表述,他们大多数尚不能完整确切地阐述自己的想法,多是对他所想表述的内容核心进行言语上的重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了解幼儿的语言方式,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避免长难句、复合句、生僻字、四字成语的使用。用最简单易懂的字词和语句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指导。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学习和模仿幼儿的语言习惯,重复他们的话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引领他们用零零碎碎的字词慢慢拼凑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直至逐步说出完整的语句,从而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尚处在启蒙初期阶段的儿童,并不具备高强度的自律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孩童的注意力无法长时间聚集在教师身上,贪玩好动是孩童的天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理解学龄前儿童特点,尊重顺应孩童的自然发展。然而这也致使他们的听课状态与活动的参与率难以得到保证。教师通过对每一个孩子进行安抚的方式来引导学习不仅十分低效且不符合实际。因此教师对教学环境的塑造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明确集体活动开展的目的,将多媒体技术与集体教学活动相结合,通过播放儿歌或视频图片吸引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沉浸在丰富多彩、活泼可爱的语言学习环境。儿童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用夸张可爱的动作和语言,跟随歌曲哼唱表演,生动地再现视频和图片的内容,在无意中加深对语言和文字的印象,让幼儿“乐学,爱学”。教师也可以为他们准备一些手工制作的精美小礼品,并在课前向其展示出来,通过激励的方式吸引他们的目光。
结束语:综上,语言是文化信息的载体,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是交际方式和交流思想的手段。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语言是一切智力发展的基础和一切知识的宝库,对一切事物的理解都要从它开始。”,学龄前儿童的语言学习情况对于其一生的学习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的开展要让内容形式齐头并进,用兴趣激发爱好,借助集体教学的方式,才能做到对语言相关能力的有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