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与文化自信

2021-11-28 23:38任俊华胡丹丹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易学周易阴阳

任俊华,胡丹丹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 100091)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风貌。” 当代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扎根于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百年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缺一不可。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的大问题。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释,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融合,与现代化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一、易学自强不息的文化自信

易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源头,以《周易》为文本的易学研究,历经三千年而不衰,彰显了华夏文明的文化自信。易学文化自信的原动力,在于自身自强不息、化成天下的人文关怀,这种人文精神代代相传,让中华文化屹立不倒,成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不失传的文明形态。

易学文化包含着丰富的文化自信思想。《乾卦·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健行周流,永不衰竭。易学自强不息的文化自信,表现为生生不息、奋斗不已、不畏艰险、身处困境也不懈努力的精神毅力。《史记》讲文王厄而演《易》,开创八百年灿烂辉煌的周文化,孔子云:“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对周文王推崇备至,写下十篇《易传》,接文化自信之接力棒。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学,《贲卦·彖传》云:“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P132)天文是天的文采,指日月星辰、阴阳变化等;人文指人类的各种文化形态,观察天文以知时变农时,观察人文以教化天下,促成大治。人文教化始于童蒙,《蒙卦·彖传》云:“蒙以养正,圣功也。”[1](P35)童蒙时期培育纯正无邪的品质,这是教化的神圣起步,其功用影响人的一生发展。童蒙养正,颐养成才,周易《颐》卦象征“颐养”,《颐卦·彖辞》云:“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1](P160)什么是“养正”呢?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而“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2](P165-166)孔子将“养正”思想运用到治国理政,鲁国大夫季康子向孔子问政,孔子回答:“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3](P130),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P135)

中华文化绵延千载,质朴悠远,博雅含厚,自强不息是其精神根基。孔子身处春秋时期,家族没落而自立自强,不移其好学之志,“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3](P55-56)孔子以弘扬周代礼乐文化为己任,“知其不可而为之”,周游列国,宣扬其政治主张。晚年潜心教学著述,编撰六经,为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注入了蓬勃的思想活力,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3](P106)子贡也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3](P77)弟子心目中的孔子似乎高不可攀,孔夫子却以“好学”自居,“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3](P81)孔子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学习祖先遗留的优秀文化,“述而不作,敏而好古”,研读易学“韦编三绝”,直到晚年还奋发不已,曾感叹:“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3](P94),孔子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贯穿着一生的行动轨迹。孔子门下弟子三千,有教无类,为传承和弘扬周代礼乐文化,他谦和弘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易学顺承天道“益谦”、地道“流谦”,得出人道“好谦”的弘道之风。《谦卦·彖辞》云:“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君子弘道,谦和光明,将中华文化的自强不息精神代代相传。

二、易学三大战略思维元素

阴阳刚柔之道、三才和合之道、五行贵中之道是易学文化的三大战略思维元素。易学文化正是因为有这三大符合人文精神发展的战略思维,显示出了不衰的生命力,折射出易学文化的自信之光,值得后世发扬光大。

阴阳刚柔之道是易学对立统一思维的起点。“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刚柔之道是构成《周易》易经六十四卦的基本元素,也是构建和谐易图《古太极图》的基本元素,没有阴阳刚柔思维,就没有易经与易图。《周易》乾、坤二卦的本字为健、顺,乾卦为64卦首卦,六爻皆为阳爻,卦名为“健”,推知阳爻代表健,乾卦的核心议题是论述刚健。坤卦的六爻都是阴爻,卦名称之为“顺”,可知阴爻代表顺,坤卦的核心议题是论述柔顺。“周易六十四卦都是由阴爻和阳爻构成,八卦也是如此,可知‘健’‘顺’是构成《周易》六十四卦的基本因子,它们相反相成,对立而又统一。”[4](P11)阴阳刚柔思维对后世影响深远,“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4](P222)由乾坤阴阳刚柔思维演化出了天地、日月、男女、昼夜等事物互相对立统一的性质,乾为男、坤为女;刚为昼,柔为夜。乾、坤二者生生不息,运动不止,“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简易之善配至德。”[4](P230)阳为日,阴为月;大为乾,配天,广为坤,配地……乾坤阴阳思维与万物的基本性质相结合,建构出了易图《古太极图》,图中的阴阳鱼具有阴阳交融、动静相生、周循不止的基本特征。后世学者将阴阳刚柔思维揉入用兵之道,《孙子兵法·行军篇》云:“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即是典型的阴阳刚柔思维,用柔的方法(文)赢得军心,用刚的方法(武)整饬纪律,两者结合才能取胜。

三才和合之道构筑了易学宇宙观的三维尺度。天、地、人三才和合而成八经卦,复为六十四卦。一卦之初爻与二爻代表地,三爻与四爻代表人,五爻与上爻代表天,三才和合成卦,所以易道贯三才。《说卦传》突出“三才”之说,正是这种三才和合思维的应用,“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4](P262)天地人和合思维,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基本特质之一。古老的《诗经》通过娴熟运用赋比兴的修辞手法,天地人在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形成了情景交融式的共振同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以大自然的场景诉说生活的心境。“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3](P123-124),天地人相合的思维方式逐渐成为中华文化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质。天地人相结合的“三合”思维方式运用到兵法之中,其特色尤为鲜明。《孙子兵法》讲到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要素,三者具备,战争获胜的条件才充足,缺少其中一个要素,战争即使获胜了,也会有灾殃。

五行贵中之道是易学文化的战略思维元素。易经本于阴阳而不讲五行,随着易学的发展,又将讲天道的五行引入易学。五行金、木、水、火、土,以土为中为贵,贵中尚中而演出中庸之道。易经本身讲中行,即行中,所以引入五行学说后十分契合。贵中思维经过儒家的阐释,形成了中庸的思维方法。《中庸》为“大人”之学,称孔门“心法”,是领导者在做出关键决策和重大战略时应具备的核心要求。《中庸》说 :“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中庸》认为,“大人”思考问题、处理问题,要想能“中”,首先要诚,而且要“至诚”,只有至诚才能立天下之大本,经纶天下的大事业。至诚的起点是诚己,不是外求,而是先反求诸己,从而推己及人,以至“赞天地之化育”。随着“诚”的不断深化,自我对“人我之别”的对立统一认识逐步加强,自我的道德修养也日益增进,由博而厚,由博厚而高明,“博厚配地,高明配天”,到达“与天地参”的境界。

三、易学文化自信的当代价值

易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与源,继承和发扬好易文化,对于我们今天坚定文化自信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众多高校校训之中都饱含着自强不息精神,自强不息的易学精神助力莘莘学子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激扬青春,开拓创新,追逐梦想。

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每当我们面临艰险的历史时刻,总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指引着英雄的人民攻克险境,为民族的独立复兴开辟出一条大道。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全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疫情,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响应号召,展开抗疫防控阻击战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这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现实写照,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爱生命、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自强奋斗的深厚人文底蕴。

周易文化在发展中不断更新进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核心在“变”,而“变”正是“易”的重要内涵,“生生之谓易”[4](P229)。易学从八卦中演化出了六十四卦,不同的卦象组成了异彩纷呈的变化“象”世界。易学的阴阳刚柔之道启示我们,危机之中包含着巨大的转机,既要充分认识到危机的各种因素,也要在危机之中愈发自强不息,勇于抓住机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要从古老的易学中树立文化自信,助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易学周易阴阳
从“卜史易”到“士易学”再到“儒门易”
——先秦易学阐释分期断代刍议*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侨易学视角下“华人作家”赵健秀研究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
甜甜的“蝴蝶茧”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
浅论守阴阳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
《雕菰楼易学五种》
简单易学的口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