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婷
(广州光明乳品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现阶段,国内乳品供应链牵涉到众多主体,如养殖户、供应商等[1]。在整个乳品供应链上,暴露出影响乳品质量与安全的不利因素,可能会造成乳制品事故[2]。所以,需要全面分析乳品供应链下的各种质量安全因素,再有针对性地改善乳品行业的存在的问题,以充分保障国内乳业的稳健可持续发展。
乳制品是以收集到的生鲜牛乳及其制品等为原料,加工制成的食品。乳制品的营养价值很高,因此乳及乳制品备受人们青睐,并且成为一种常购食品。现阶段,国内乳制品产业正在飞快发展,并且获得很理想的成绩,有效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牛乳中存在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有利于维持身体健康。当前世界各国均很重视乳及乳制品方面的产业[3]。随着生活品质的稳步提升,人们在食品安全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的食物结构在不断变化,越来越注重食品的健康性、营养性,让乳制品业的生产、销售得到了很可观的经济利益。而乳品业相对特殊,与其他行业存在很显著的区别,因为乳品极易腐败且很不耐储存,所以难以确保乳品质量安全。相较于其他产品,乳制品针对生产、保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防劣质乳制品影响人们的健康,特别是儿童、青少年的安全成长[4]。
在乳制品生产中,原料乳质量直接关乎产品的质量。唯有原料乳足够优质,方才可以生产出来优质乳制品,以下步骤过程均可以影响生产所需原料乳的品质。
(1)基本饲养条件。喂养奶牛的日粮饲料、环境、天气、泌乳时间、挤乳频次、内分泌和奶牛健康等都会程度各异地影响存在于牛乳中的乳蛋白、乳脂肪、乳糖等有效成分含量。如果投入使用正常标准以下的原料乳生产乳制品,则所得产品的理化指标便会在国家标准以下。
(2)挤乳环节。在整个挤乳环节,微生物会经由牛体(还有牛粪、挤乳环境、乳房等)、盛乳器、空气、土壤和饲料等流向牛乳内,降低原料乳质量。同时,挤乳工人消毒不彻底也会污染乳液。例如,在挤乳开始前,工人没有严格消毒清洗干净手、穿戴不干净的衣帽等。
(3)储存输送。当挤出乳液后,便需过滤、冷却,降低乳温到4 ,其中挤乳会触及到的过滤器、乳桶、空气等,均极有可能带来污染。针对新鲜原料乳(特别在运输中没有冷藏下)若不及时冷藏或加工,则会增殖乳液内存在的微生物。
(4)人为掺杂。一些奶站、奶农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掺杂,也会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原料乳质量。一般人为掺杂乳是指为了提升质量缩减成本,而将豆浆、水、淀粉等成分掺加;为了掩盖酸败乳、保持乳质,添加中和剂和防腐剂等物质。
在生产乳制品中,应检查、验证各道工序。在具体的加工步骤中,主要是加工工艺、消毒清洗、设备情况、环境条件等会影响到乳制品安全质量。
(1)加工工艺。在加工乳制品中,乳制品质量常常可能会受工艺技术、布局方式、杀菌过程、基础参数等影响。在生产乳制品时,各种辅料如营养强化剂、食品添加剂等,也均会影响到乳制品安全性。为了让包装中的乳制品达到保质保量方面的技术性要求,则需要控制包装乳制品的材料必须无毒、充分密封、避光、耐挤压等,以便产品与国家标准或业界标准相符。
(2)消毒清洗。当清洗设备时,只是满足了物化清洁标的准则,无法达到卫生质量标准要求。在消毒清洗时,所用的清洗剂、液剂浓度及冲洗的程度、时长、温度、流量等均会影响最后的效果与乳制品质量。如果未清洗好设备、管道,则既会造成乳制品出现ISl感、色泽上的异常,又会让乳制品中存在微生物或褐变物等的超标情形。
在备案审查过程方面,通过明确报备时限、受理时限、结果异议时限等审查时限,从形式审查、合法性审查、合理性审查等几个维度进一步细化审查标准,逐步形成一个统一、固定、细化、可量化的审查标准。
(3)设备情况。为了控制乳制品质量,需要着重注意投入使用现代化的设备机器,并加以科学维护、保养。若杀菌设备出现故障,则会不彻底杀菌,而让乳制品微生物呈现不合格现象;若杀菌机管道或版片渗漏,则可将冰水混到乳制品内而让乳制品焕发出苦味,而有所影响食用。当设备发生工作故障,则既会延误加工进程,更会在维修中二次污染乳制品。
(4)环境条件。在乳制品变质中,微生物污染属于很重要的原因。在加工乳制品中的不同环节中,诸如过滤、灭菌、浓缩、干燥、发酵及包装等环节均极有可能会违背操作规程而产生微生物污染。因此,在加工乳制品时,应全面、彻底地对触及到乳制品的一切容器、机械、管道、人员和包装等加以灭菌,以免产生微生物污染,并控制乳制品质量。
从加工乳制品一直至最终被消费者获得,期间均需经历输送、存储、销售等诸多环节。其中存储条件属于在以上流通中会影响乳制品的最关键因素,并且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时间。若过长时间存储乳制品,则极易造成质量变化。所以,在销售乳制品时,应贮新售旧,严禁售出保存期以上的产品。例如,消毒牛乳有24 h的保质期;酸牛乳有72 h的保存期;无糖全脂炼乳具有一年保质期;在4~6 下的奶油具有至多一星期的存放时间。
(2)温度。若存储乳制品时的温度过高,便会加速某部分成分的变质,并大量增多微生物,所以,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存储乳制品。例如,宜在2~l0下贮藏硬质干酪、消毒牛乳;在2~8 下,贮藏酸牛乳;在低于20 下,贮藏炼乳、乳粉。
(3)湿度。针对半固体、固体之类的乳制品,宜避免存储环境存在过大湿度,以免受潮后让微生物急速繁殖或结块等。例如,应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下,存储炼乳、乳粉;在80%~85%的湿度环境中,存储硬质干酪。
(4)光线。通过光线照射,能够加快乳制品中脂肪、维生素等部分成分的氧化变质,在输送、存储、销售等中需要避免光线照射乳制品。
在买乳制品前,消费者需了解乳制品产品的说明、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属性。同时,不同的人群适合类型各异的纯牛乳调制品,所以还应注意选好品种。在购买乳制品后,则以包装、品牌、产期、保质期和存储条件等会影响到制品质量。
在原奶供应中,需要基于模化养殖确保安全性。通过分散养殖场、标准化打造养殖小区,可以明显增大原奶生产规模效益、提升加工能力,并维护奶牛养殖户的切身利益,从根源上有效控制好产品质量。同时,还应对奶牛养殖,采取信息化管理。在养殖户或小区,宜创建养殖每头奶牛的具体档案,并及时记录下来免疫、防控、用药等信息,全方位掌握奶牛养殖动态,以更有效地防控疫病。优质的原奶便离不开优质饲料,所以应基于科学的饲料养殖,提供给奶牛必需的营养。此外,还应打造机械化、标准化的挤奶间,采取集中榨乳方式,其中需要投入全封闭管道式新型榨乳设备、快冷设备、自动清洗CIP装置等。同时,奶农还应定期检测各种原奶的具体质量安全情况。在购买原奶时,还应检测好原料乳的理化指标、质量水平。针对不合格的原奶,则必须及时销毁或实施无害化的其余处理方案。
在乳品供应链上,乳企环节是核心,联系原奶供应和产品消费。乳企应利用好保障乳品的中坚力量,在生产乳制品时,宜展开危害分析、形成关键控制点系统,以全面提升管理乳制品安全质量的专业水平。同时,还应鼓励乳企创建奶牛养殖新型牧场,注意全程控制好种植牧草、饲养奶牛、防疫、机械化挤奶、检测和输入车间的过程质量安全。基于经营全产业链,控制奶源及乳品的整体安全质量。另外,乳企还要定期安排专业人员面向奶农、养殖场、小区等,提供专业化的指导。针对合作原料乳提供奶农,予以相关补贴,并对原料乳实施订单式生产,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降低奶农由于降低乳品收购量而蒙受生产损失。同时,乳企还需要配备好必要的实验室、检测设备等,以控制原奶检测水平足够先进。整个工艺流程,需要结合GMP药物环境标准规划设计,对全过程实施无菌化生产,并将巡更、监控覆盖到每个环节,从全程做好乳品监控工作。同时,还应注意温度、卫生、pH、流水线速度和机器工作等基础指标,详细记录好生产过程。此外,还应积极组织员工加入操作技术、法规法律教育活动,以控制乳品质量安全。
在乳品生产中,结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传递,立足预控供应链安全节点,全面整合乳品供应链上的所有的安全控制关键点,建立乳品全供应链系列的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控制关键点)系统,以控制乳品质量安全。一旦乳品质量安全出现问题,则可结合乳品供应链系列的HACCP系统及时找出原因,并提供给追究有关主体责任必要的参考依据,以充分地维护整个乳品供应链的稳健发展。
针对乳品质量安全而言,政府监管部门属于监督主体。在乳品业的发展中,除了要依赖业界从业者的自律外,更加离不开政府监管部门的检测。所以,相关监管部门需要建立起防范预警乳品问题系统,推行责任追溯制,搭建乳品信息化服务平台,以严格监管乳品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同时,还应结合强制性标准,经常性抽检市场上流通的乳品,并且及时将检测结果直接公开,并严审原料奶零散供应商体系资质,及时依法清除劣质原奶供应商。针对问题乳品商,应在安排整改的同时,将其记录到诚信档案内,以严格督促乳品厂商强化自身质量安全体系监管工作,以改善乳品业自律效果。另外,还应大力培养扶持第三方独立检测机构,建立起公正、公开、公平的交易系统,以控制乳品安全质量。
当前,伴随国内乳业的飞快发展,乳制品供应链也在不断延伸,凸显出各种质量安全问题。所以,针对乳制品供应链,需要认真分析其中的质量安全不利影响因素,并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以确保乳制品质量安全,促进国内乳业稳健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