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淑华(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 116000)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全球化时代,东西方文化密切接触,西方各种思潮对中国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剧烈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大学生的是非观。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下文简称思政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厘清大学生的认知,使其确立符合新时代新国情的价值观。
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选取,习近平早在2015年就强调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他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1]。2019年习近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2]可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内容融入思政课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应有之义。将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其时代的必要性。
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爱国主义融入思政课的内容研究,是由思政课的内在本质要求、传统文化的理论特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内容融入思政课教育,是思政课的内在本质要求。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其育人目的有三:
第一,坚定信仰。信仰不是迷信,信仰是大是大非。这要求思政课教育要首先实现通识教育的目的。通过思政课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的立国之本及国家发展的理论基础、理念等,从而使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革命过程、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法律等有大体的了解及认同,从而坚定理想信念。
第二,人格至上。思政课教育不是技能教育,而是对学生的人格品行的教育。而对人格品行的教育,一方面需要耳濡目染、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需要通过人文知识的积累来实现。
第三,家国情怀。思政课教育要教会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要做学生的引路人,教会他们做人、做事,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这说明思政教育不是培养自私自利的人,思政教育培养的学生要有人类意识、世界格局、天下情怀,要有大公无私的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其理论特质有利于辅助思政课实现育人目的。
首先,传统文化重视德育,强调为人处世要有坚定的信念。“德”是人发自内心的正直的行为。传统文化从德出发,坚定人们为人处世的信念。孔子强调为人处世要“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孟子则强调为人要有坚毅的品格,饿死不食嗟来之食;在道义面前,要能做到舍生取义。这些皆有助于人对信仰的坚守。当然,传统文化并非只坚守自我而不注重与外界其他关系的处理。恰恰相反,传统文化基于对世界“生生”法则的体认,努力达成人与世界关系的和谐。而和谐理念的现代转化,正是国与国之间应该遵循的相处之道。
其次,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人格。借用冯友兰的话说,传统文化是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其中的爱国主义内容亦有助于提升个体的人格。当下的大学生中存在功利主义情结和精致的利己主义倾向,缺乏奉献、担当情怀。道家精神有助于大学生提升超越意识,使其超脱物欲沉迷。儒家切己、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义高于利的义利观,都可以起到很好的人格教化作用。此外,传统文化又是一门知行合一的学问,即便谈到人格修养,也绝非仅仅停留在纯粹精神思辨层面,而是即知即行,是知识、践履合一又相互递进的过程。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格修养,更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最后,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家国情怀。《大学》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张载提出“民胞物与”,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等家国天下情怀,等等。这些都可以纳入思政教育中,对学生起到家国天下教育作用,使其从爱小我升格到热爱国家社会,进而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家国天下情怀。
思政课融入爱国主义内容,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需要。中华传统文化绵延五千多年,其中爱国主义内容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体现,是民族精神的“根”与“源”。中华传统文化爱国主义内容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存智慧的结晶,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相比,有其自身的特质,开创了独特的思考及对待世界的方式。在思政课中融入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的内容,对传统文化中优秀内容的推广与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是宋代张载所说的“为往圣继绝学”,体现的是文化传承上的道统意识及责任感。
综上所述,从思政课的内在要求看,思政课的爱国主义教育离不开传统文化,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其教育目的需要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内容来实现。基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字源角度对爱国主义内涵进行解读,以此界定传统文化爱国主义内容的选取。
据肖群忠、霍艳云考证,最早出现“爱国”两字的典籍是《战国策》:“周君岂能无爱国哉?”秦汉之后,“爱国”一词开始在经典文献中频繁出现[3]。但“爱国”情感早已有之,应该说,早在文字诞生之际,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就被孕育在文字之中了。因此,在谈及优秀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内容选取问题之前,首先需要对“爱”字与“国”字及常与“国”字一起使用的“家”字进行字源分析,以揭示其思想内涵,便于更好地理解爱国之意。
与“国”字常常联系在一起使用的是“家”字。在此我们有必要阐释一下“家”的文字内涵。“家”字是诞生较早的一个字,早在甲骨文中就有多种写法,其中最常见的写作“”,由“”和“”两部分构成。“”就是现在的“宀”字,代表房屋;“”即“豕”字,表示猪的意思,所以“家”代表着人类社会开始驯养动物并定居下来。不仅如此,“家”还表示人对一定的物的所有。
综合来看,“国”字本身含义是借助武力保护土地、疆域,是一个自我与他者在地理层面进行区分的限定,这应该是“国”的最起码的含义,是“国”字存在的物理前提和基础。虽然从字源来看“国”不是一个基于血缘而是基于领土的概念;但是,随着中国封建时代基于血缘的分封制出现,“国”变成了诸侯的封地,在土地基础之上,“国”字又与政治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孟子》《大学》等著作中,我们都看到社会等级与土地隶属之间的关系:天子对应的是天下,这个天下不对应今天的全球,基本等同于当时朝代的全部疆域;诸侯对应的是国,所以诸侯又被称为国之君;士大夫对应的是家。《大学》明确提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递进的政治治理要求,并进而确立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天下意识。所以,今天我们常常看到家与国放在一起连用,即国家概念。
值得一提的是,“国”字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其字形也在发展变化,衍生出的异体字有十多个。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囻”字,此字产生于民国时期,体现了“国”的主体性,即是民之国,没有民的国,跟没有疆域的国一样,都是抽象而非现实的存在。“囻”象征国民意识的诞生。
综上所述,通过“爱”“国”“家”三字的字源分析,可以得出爱国主义字源分析的基本含义,即对一定疆域的由衷热爱的情感,并不惜借助武力捍卫家园的行动。这一基本内涵至少可以解读出三方面传统文化爱国主义内容:国家统一观念(土地疆域的统一)、河山观念(基于疆域之上的情感)、仁爱观念(爱国民与国民互敬互爱)。
爱国主义的实现,国家统一是前提。只有国家统一,才有山河无恙。而爱国最根本的落脚点是爱人,因此,“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是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仁爱”之道是增进民族团结的国民相处之道。
正如恩格斯所说,国家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伴随着国家出现的是国家观念。中国自古以来国家观念就浓厚,而和谐观念是国家统一观念的基本构成要素。
“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思想组成部分,其实质是强调差异性的统一。差异性的保持是统一的基本前提,如果没有差异性,则统一就不是统一,而变成了同一。统一与同一有着明显的区别,后者是传统文化所反对的。“和谐”的中心词是“和”,如《尔雅》所言:“谐、辑、协,和也”[9]。
关于和谐的观点,可见《国语·郑语》记载:“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10]这是西周末期的思想家史伯提出的观点,他认为“和”能够促使万物生长,相反,“同”则不能生长、继续。所谓“以他平他”就是把许多不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如果用做菜来比喻,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最后才能得到美味的菜肴;如果单纯只是放一味以求同,则适得其反,这叫“以同裨同”。《荀子·天论篇》也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11]。
中华传统文化是参法天地而生,即人在天地世间万物中获取自身生存的法则。《易传》提出“保合太和”:“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大”通“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12]既然万物的生长都依赖“和”,那“和”自然而然就变成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和价值追求了。《中庸》把“中和”视作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13]孔子将“和”作为个体的价值追求,并将“和”与“同”作为君子小人区分的标准之一,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3](147)君子能够保持差异性,而不必求同一;小人则恰恰相反,以追求一己之同为目的,不能容忍异己的存在。
中华传统文化认为,尽管“和”是生存法则和价值追求,但不能为了和谐而和谐,需要加以“礼”的节制。《论语》中记载,孔子弟子有子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3](51)所谓“知和而和”,就是为了和谐而和谐,从目的论出发,不择手段。“和”的实现需要借助恰当的途径和手段,而“礼”是实现“和”的最佳的、最有效的手段。当然,“礼”也不能简单视作繁文缛节,“礼”在一定程度上是世界规则和秩序在人身上的有序性的体现。尽管各个时代“礼”的具体形式发生着变化,但“礼”作为表征人的存在的仪式这一本质一直未变。
在“和”的文化视域之下,中国在政治治理上提出“协和万邦”,在人的境界发展方面提出“天人合一”等观念。应该说,和谐观念不但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协调好各方利益而达到更好的发展状态都有极好的借鉴作用,而且这些观念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国家观念提供了文化资源。国家的统一,对内而言是尊重每个个体、每一民族、每种文化的差异性前提之下的统一;对外而言是尊重他国政治、历史、文化差异性前提之下谋求国与国之间的共同发展。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是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河山的热爱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河山观念。河山观念包括两层基本内涵:一是爱人文历史记载中的河山,二是爱现实中的大好河山,而前者可以通过后者得以更好的体现。不言而喻的是,一个国家的山山水水等地理风貌是疆域的内在表现,河山的真正意义不仅仅在于外在的风貌,更主要的是与风貌并存的历史变迁。2015年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就说道:“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们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河山的沧海桑田变迁过程中有太多的人文印记,而这些人文印记,或通过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或通过激情飞扬的诗词等得以展现。
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上,有无数民族英雄:商亡后不吃周粟饿死于首阳山的伯夷、叔齐,自沉汨罗江以身殉楚国的屈原,无求生以害仁出使匈奴、忍辱负重的苏武,勇于抗金、心诏天日的岳飞,禁烟抗英的英雄林则徐,壮海军威的邓世昌,等等;有数不清的可歌可泣的历史英雄故事。
此外,无数先人更是将对山河的热爱写在诗词中:唐代杜甫针对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在《春望》中写出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宋代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感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清代黄遵宪面对清政府腐败、一而再再而三地割地赔款,痛心地喊出了“寸寸山河寸寸金”;等等。这些对河山热爱的真挚情感与河山一起,记录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家国变迁。
如果缺乏对山河负载的人文历史的了解,缺乏对祖国历史的了解,对山河的热爱就缺乏历史的厚度。将上述内容有机纳入思政课教育,可以起到非常有效的情景育人效果。爱国主义的河山观念教育在融入思政教育过程中,需要将“河山游览”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之一,特别是将历史名胜古迹的游览作为山河游览的重要内容。
人与人之间的互敬互爱,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那里,表现为“仁爱”。“仁爱”是中国儒家倡导人与人相处的原则。孔子思想的核心围绕“仁”展开,他主张“仁者爱人”,将“仁”和“爱”联系起来。孔子认为“仁”的实现要借助忠恕之道。忠恕之道,朱熹解释尽己之谓忠,推己及人之谓恕。仁者反求诸己,以己及人。忠恕之道是按照期许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去对待别人,由己及人,以自己作为出发点,确定对待他人的行为准则,是由个体到群体及群体间的相处之道。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爱思想,第一次提出“仁爱”,他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13](363)在孟子这里,“仁爱”原则是由基于血缘的真挚情感出发,由亲自己的亲人到仁爱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民与天地万物的一种情感。“亲亲”是“仁民”“爱物”的情感源头和确保情感真挚的基础。《礼记·大学》提出“亲民”,认为“大学”之道体现在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方面。“亲民”在《礼记》中是仁政的体现,体现执政者对百姓的体恤。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仁爱”人民常被视作一个国家是否体现仁政的依据。在现代社会,“仁爱”关系不仅仅是政府与国民情感互动的一个原则,更应该是国民相互友爱的情感基础。爱国既应体现在对国家、政党、制度、文化等的热爱上,更应该体现在对待国民的热爱上。相对于传统社会而言,爱国民的重心应该表现为国民互敬互爱。以“仁爱”为基础的国民互敬互爱可以弥补道德缺失,让社会充满温情,增强国民凝聚力。
首先,“仁爱”可以弥补道德缺失。现代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人们快节奏的生活造成人与人缺乏沟通、缺少人情互动,人与人的关系极易变得商业化、功利化。此外,当今社会的公德缺失是一个社会问题。尽管道德与法律并行,但毕竟道德的问题不能依靠法律解决。道德的问题需要依赖道德的宣传与引导。“仁爱”是儒家道德伦理的基础。当然,亦有学者指出,道德与伦理不同,道德关乎个体,伦理关乎整体。而中国传统儒家的道德伦理不局限于个体,又非纯然关乎整体。孔子基于忠恕之道的仁学,其出发点是个体,但指向的则是整体。这一学说基于每个个体,确立个体与整体及整体间的相处之道。而“仁爱”恰恰是由己及人的相处之道,通过“仁爱”的倡导,可以有效弥补社会道德缺失。
其次,“仁爱”可以让社会充满温情。一个社会的发展,经济的指标固然是重要的,但是精神的指标也不能忽视。国民间是怒目相向还是温情脉脉,是社会发展程度高低的试金石。“仁爱”可以使民众充满温情。“仁爱”体现了人的价值原则、实践原则,人由价值原则扩大发展为实践原则,此即孟子所谓“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13](364)。这体现所爱的对象和范围,由爱的范围推广到不爱的范围,是仁爱在实践上的践行。
最后,“仁爱”可以增强国民的凝聚力。文化不但引领一个国家国民的精神风貌,同时它还是一个国家国民内在的凝聚力的体现。“仁爱”是中国民众基于传统的深入骨髓的文化基因。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13](69)在孔子看来,人们对于住所要有所选择,而选择的标准就是围绕有仁德的人而居住。这是“仁爱”凝聚力的最佳体现。孟子明确提出“仁政”,“仁政”是以执政者之仁爱,施于民众。这是一种制度、文化之外的政治上的情感沟通与互动。同时孟子也认为,执政者以“仁爱”作为表率,对于民众而言,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不言而喻,以“仁爱”为基础的国民互敬互爱,可以减少分化,增强国民的凝聚力。
当然,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内容不限于此。本文仅从爱国主义的字源含义出发,从传统文化中界定出相关的爱国主义内容,以期与思政教学实现有机结合,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