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益嘉 李新根 姜 楠 徐 哲(.渤海大学学报编辑部,辽宁锦州 0;.东北大学 学报编辑部,辽宁沈阳 089;.沈阳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辽宁沈阳 088)
媒体融合是信息时代背景下一种媒介发展的理念,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基础上一种对传统媒体的有机整合[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培养融合型人才是媒体融合出版关键之钥匙。面对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的深刻变化,期刊要抓住机会,编辑部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型人才培养。
出版物肩负着知识传播与文化传承的责任,无论是在传统出版还是融合出版中,编辑工作都是保障和提升出版物内容质量的重要一环。编辑人才是出版业的第一资源,编辑人才培养是出版业发展的一项举足轻重的任务,媒体融合视域下更需要复合型编辑人才。媒体融合出版要求编辑具有敏锐的政治嗅觉,强烈的文化传承意识,高度明辨是非的能力;编辑要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能广泛收集有关学科的研究信息,及时掌握国内外的学术动态,时刻跟踪、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和取得的研究成果;编辑要具备良好的鉴审能力,能综合判断稿件是否具备专业性、系统性、创新性;编辑要掌握现代化编辑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技术,加快稿件处理速度,实现编辑出版过程中大量信息的快速处理。媒体融合背景下期刊青年编辑如果不熟练掌握所涉及专业和行业知识,就无法进行内容的再开发,所以媒体融合背景下编辑要有跨学科的专业背景。
编辑是期刊的总设计师。一本好的学术期刊必须是以优质稿源为支撑,期刊内容是期刊的根和魂。编辑要有敏锐的嗅觉参与“当今热点话题、信息采集、选题策划、栏目设计、组织稿件、稿件送审、编辑加工、刊发稿件”整个过程[2]。不仅如此,编辑是专家、作者和读者之间联系的纽带。编辑是期刊出版的“设计者”“组织者”,同时也是“把关者”[3]。
媒体融合背景下,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等高新智能科技的广泛应用,不仅使得期刊编辑所接触的素材、信息的数量骤增,而且期刊受众群体的信息需求量也日益增多。期刊的策划、选稿组稿、出版、推广等流程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统筹、协调这些方面的关系需要期刊编辑的科学规划与管理。而期刊编辑队伍中,青年编辑对期刊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出版社等工作单位重视对期刊青年编辑的培养也是为期刊未来的发展保驾护航。
青年编辑为期刊编辑部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新活力。由于青年编辑对新生事物接受的敏感度比较高、对新事物反应比较快,所以媒体融合时代青年编辑在编辑部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4]。因此,青年编辑的成长特点和成长需求也备受关注,青年编辑成长过程主要有以下四个阶段:
新入职的青年编辑刚到一个新的环境,需要对环境进行调整与适应。初入编辑行业的青年编辑,出于对职业的爱好和对职业的责任感,往往对工作充满热情,豪情万丈。为了胜任新的岗位,青年编辑努力学习更多相关专业知识,大量涉猎关于编辑行业所需的工作方法和经验,以期用科学专业的理论知识指导实际工作。但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此阶段的青年编辑在实际工作中更多处于适应的状态,编辑业务能力也处于初步适应和缓步前进阶段。
期刊青年编辑经历了成长的调整适应期,在前期也积累了一定量的编辑工作经验和编辑校对知识,编辑工作的基本步骤在头脑中已呈现出清晰的脉络和思路,对编辑专业知识的学习也逐渐从求快求多的阶段发展至求精求益的阶段。同时,青年编辑的专业能力也逐渐提升,他们在编辑业务上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具体问题,根据问题有条不紊地寻找解决办法,经过反复的摸索和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个时期也是编辑成长过程中各种知识和技能呈现对数上升趋势的时期,编辑工作也相应地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期刊青年编辑经历了前两个阶段的成长,已经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编辑。由以前的适应、学习阶段发展至在编辑工作中力求“稳、准、狠”地解决实际问题阶段。这一时期的编辑在实际工作中都体现出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对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问题能够及时快速地予以解决,对所学的知识也能够灵活地运用于实践工作中,同时也悟出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谛。
青年编辑心中牢记学无止境,力求工作精益求精,让自己的工作曲线更加完美。在工作中他们一直把自己当作新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一直努力学习。在大数据时代下,为了适应媒体从“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信息流”的转化,青年编辑时时刻刻都在探索进取。青年编辑经长时间的学习,在工作上取得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些青年编辑工作历程进入了成长飞跃阶段,在编辑工作中一展宏图,他们将成为编辑中的领头军人物。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数字出版的飞速发展,对期刊青年编辑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期刊青年编辑要成为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对传统媒体了如指掌,还要对新媒体运用自如,既要有纸质媒体编辑扎实的基本功,又要懂得新媒体背景下期刊的经营之策和期刊的宣传推介方法。媒体融合背景下,青年编辑的培养策略重点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论述。
工作单位是期刊青年编辑发挥专业技能、展示专业风采的地方。而青年编辑专业技能的发挥也会受到工作单位工作环境的深刻影响,可以说工作单位的支持和培养是青年编辑成长的重要原动力。
1.搭建智能化的工作平台
媒体融合背景下,要想培养出复合型的青年编辑人才,工作单位要为青年编辑搭建智能化的工作平台。一方面,工作单位可以积极利用高新智能技术,建立属于自己的大数据库,并利用相关技术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归纳、存储,这样不仅便于期刊编辑开展工作,而且在无形中促进期刊青年编辑对高新智能科技的了解、学习与运用;另一方面,工作单位可以加强对智能软件的应用,为青年编辑提供先进的操作设备,这不仅能够提高期刊编辑工作的效率,而且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提升青年编辑学习并运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对培养青年编辑先进的知识素养与扎实的专业技能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2.加强对青年编辑专业技能的培训
媒体融合背景下,复合型期刊编辑更能满足期刊出版工作的需求。培养复合型期刊青年编辑最主要的是提升其专业技能。首先,工作单位应加强对编辑人员融合出版技能的培训。针对青年编辑接受新事物快的特点,将培养方案与其特点相匹配,并发挥其长处,达到青年编辑掌握新媒体技术的目的。其次,工作单位可以组织编辑人员的专业培训活动,使其接受系统的岗位专业培训。同时,利用培训活动,编辑人员之间也可以深入交流,益于解决工作中的棘手问题。再次,工作单位可以在编辑队伍中开展阶段性帮扶工作。青年编辑可以选择有经验的“老编辑”为导师,导师可以给青年编辑推荐比较实用的编辑实务书籍,还可以带着新编辑从学习一篇论文的选题论证开始,熟悉选题策划、论文编辑、校对到最后文章发表的全部流程。导师的思想和思路,以及言传身教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新编辑的思维方式,让青年编辑边工作边学习[5]。
3.重视对青年编辑的人文关怀
工作单位不但要在专业方面注重对青年编辑的培养,还应切实发挥工作单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作用。编辑工作本质上更倾向于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青年编辑可能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在工作中可能会产生一定的不适感、焦虑感。针对期刊青年编辑可能会产生的这些问题,工作单位应给予必要的人文关怀,切实帮助青年编辑解决困难,提升青年编辑的职业幸福感,激发潜在的工作热情,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不仅如此,青年编辑每天除了繁忙的编辑业务工作,撰写科研论文、申请项目也都需要分散精力。青年编辑承受着工作、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容易引发心理问题。期刊编辑部和相关部门可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活动,保证青年编辑的心理健康。
工作单位培养青年编辑的各项措施要真正发挥作用,根本上还有赖于青年编辑自身。转变角色、培养与时俱进的专业意识、练就知识架构力与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等都是青年编辑自我提升的路径。
1.做好角色转变的心理准备
大多数期刊的青年编辑是刚刚走出校门,或者是从其他岗位调到编辑岗位的,都需要从读者转变成编辑角色。学生在校期间更多的是对理论知识的汲取,如何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则需要一定的过渡期。而那些从其他岗位调至编辑岗位的青年,很大程度上缺少编辑专业系统培训和专业的学习时间。转变之快可能会令一些青年编辑无法适应。这就要求青年编辑上岗之前正确认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困难,尽可能做到理智、客观地对待这些现象,切勿被个人情绪左右。做好心理调适,有助于期刊青年编辑正确地认识本职工作,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提高他们的受挫承受力,从而使他们更快、更好、更愉悦地进入工作角色。
2.培养与时俱进的专业意识
编辑要对期刊的全流程进行把关,因此对期刊青年编辑有相当高的要求。媒体融合背景下的青年编辑要对专业学科前沿有敏锐的嗅觉,要掌握与学术共同体的紧密联系。青年编辑应该培养与时俱进的专业意识。首先,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编辑最根本的是要坚定政治立场,坚持正确方向,并且要在策划、选稿、出版等一系列环节中一以贯之。其次,青年编辑要改变传统的以作者自由来稿为主的被动工作状态,利用新媒体等技术时刻关注、跟踪相关专业学术进展和前沿问题,努力提升期刊质量与水平。再次,青年编辑应改变选题策划意识普遍较弱的情形,改变推动学科发展的主动能力不足的状况。最后,从“传统期刊编辑”向“媒体融合型编辑”转变。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度发展,期刊青年编辑也要具备“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传播意识。
3.练就知识架构力
新媒体融合环境下,具有构建开放树状的知识架构能力是青年编辑亟须具备的一种能力。首先,青年编辑要以“编辑学”为中心节点出发,通过网络引擎搜索与编辑相关的、相近的知识形成一个网络架构图。青年编辑在脑海中形成架构图以后,将平时工作和学习中日积月累的编辑校对知识及时完善到图树中,从而逐渐形成更实用、更丰富的编辑知识架构图。青年编辑还要有围绕期刊质量构架树图能力。以当前热点专业或者方向为出发点,辐射到信息筛选、栏目选择、作者选择、评审专家选择、稿件取舍等架构知识图。青年编辑要把结合实际工作中获取的新知识、新技能等内容填充到自己的知识架构树的合适位置上,然后进行深入的研究,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其次,编辑工作要求具备广博的知识体系。青年编辑要认真学习《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等书籍,还要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出版管理条例》《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等国家和出版行业法律法规。这样,在严格执行期刊“三审制”和“三校一读”制度的基础上,面对不同的稿件给出针对性的意见,从而保证期刊的出版质量。
4.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
首先,青年编辑不能闷头苦干、“闭门造车”,要“走出去”,要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深造。青年编辑不仅要经常与同行交流学习,更应该走出办公室,与作者、读者、专家、学者等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其次,青年编辑应积极参加由国家新闻出版署、省新闻出版局等组织的各种编辑业务研修班,在了解国家及行业的有关出版法律、法规和最新发展趋势的同时,还可以向编辑专家和同行学习宝贵的办刊经验。另外,参加相关专业学术会议,也是了解国内外学术前沿知识和认识知名作者的有效途径和机会,更是优秀稿件的重要来源之一[6]。再次,最重要的是期刊青年编辑自己学会学习。在大数据时代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期刊青年编辑应努力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学习、掌握。不仅需要熟练运用极速PDF 编辑器、新罗马字体等相关办公软件,还需要学习通过数字技术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进行整合技术;同时还要掌握新媒体技术,如微信、微博、客户端等,运用新媒体技术对传统媒体进行宣传,从而提升刊物影响力。不仅如此,青年编辑还可以利用方便快捷的互联网技术及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经验和知识。编辑个人的编辑业务能力正是从“自学—实务—培训—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螺旋式提升。最后,不可忽略的一点是培养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疫情的发生使约稿、组稿、校对转到线上进行,与作者和读者以及编委的交流也只能转到线上。期刊工作方式的巨大改变就要求青年编辑要注重随机应变能力的培养,面对突发状况,及时调动和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技能,充分利用融媒体技术,快速把腾讯会议、钉钉等线上软件系统运用到期刊编校中,从而保证期刊正常出版。青年编辑具备了一定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后,才能临危不乱,并抓住机会促使期刊业积极发力移动端,变被动为主动,探索媒体融合背景下期刊发展之路。
编辑工作是一份追求精益求精的工作。媒体融合背景下,机遇挑战并存,培养复合型编辑人才是时代的要求。青年编辑的培养要坚持工作单位和青年编辑自身双管齐下的整体性策略,工作单位为青年编辑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而青年编辑自身更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充实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升自我的专业能力,奉行学术质量至上的工作原则,坚守一方学术净土,为期刊质量把关掌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