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苑,李 红
美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1999年以来,我国陆续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无不强调美育在现代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并将其列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同志也多次强调美育的重要性。2018年8月,习近平同志在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的回信中强调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2018年9月10日,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2020年9月22日,习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2021年4月19日,习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再次强调了美育和体育的实用价值。
大学美育是我国学校美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保证。2019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调了美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不可或缺性,同时,明确了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为了促使大学美育的有效开展,2020年7月和10月,国家相关部门又分别下发了《关于成立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通知》《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一个民族的先哲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并流传至今的文化结晶,它凝聚并闪耀着该民族的创造精神,蕴藏着民族的历史记忆、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绽放着传统文化的真善美。非遗与大学美育关系十分密切,将非遗融入大学美育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将非遗融入大学美育课程,不仅符合当前的时代潮流,也顺应着教育的发展趋势,更能够提升高校美育教育的品质。具体而言,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非遗是一个民族历史沉淀的精华,也是弥足珍贵的文化记忆。保护和传承非遗不仅能够保护民族的精神家园,而且可以延续历史的文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当下非遗面临着生存空间匮乏、传承方式单一、保障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其中,尤以传承人紧缺的问题最为突出。
学校不仅有传递知识的职能,更肩负着传承历史文化的现实使命。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多个文件,无不强调学校应在非遗的传承保护中发挥实际作用。当前,“非遗进校园”等活动也正有条不紊地开展。
历史上,非遗的传承大多数是家庭传承或师徒传承,这种传统的传承方式在今天看来则具有受众单一、传承链脆弱、传播面狭小的缺陷,已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非遗的传承方式亟需做出调整或改变。文化的传承受到传承方式的制约,传承方式的革新将会促进文化的有效传承(1)柏贵喜.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及其建构——基于系统论、控制论的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5)。非遗的传承是以传承人为载体的活态传承,因此,非遗保护的关键是对传承人的保护。将非遗融入大学美育课程既能够让青年学子感受到非遗的独特魅力,起到传播文化的效果,又可以在校园中寻找传承者,助力非遗的自身传承。大学生作为非遗传承的主要主体之一,一方面可以为非遗传承人群注入新的生命力,让非遗血脉永续;另一方面又可以为非遗产品的设计开发、创新及市场销售等献计献策,使非遗焕发生机。同时,将非遗融入大学美育课程也是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的深化举措,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以往“非遗进校园”活动时间短、周期长的局限。
高校承担培养非遗传承人的任务是教育形势发展的要求(2)丁永祥.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论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备,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渐已成熟,阅历丰富且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他们也有在文化的传承、传播上发挥作用的责任与渴望。因此,将非遗融入大学美育课程有助于非遗的传承与传播。
在我国,美育教育历史悠久,从西周时期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到孔子提倡并实践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教育理念,再到西汉时期《乐记》中的乐教思想乃至六朝时期《文心雕龙》《乐论》《文赋》等对文艺功能的强调,美育一直受到教育者的重视并自始至终贯穿于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到了近现代,王国维第一次将“美育”一词翻译到了国内,之后蔡元培又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美育”这个古老而又新颖的概念开始被大家所认识和接受。
虽然美育在我国历史久远,但教育界一直将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即便在王国维、蔡元培二位先生提出“美育”后,人们也都认为美育指的就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普及艺术基本知识、陶冶情感及培养完美的人格这些艺术教育的目标可以说也是美育的目标,但美育与艺术教育并不能完全划上等号。从外延上看,美育的指涉范围不仅包括艺术,还包括自然及文化;从概念范畴来看,美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基石,而艺术教育则是美育的路径或实现方式。
基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及美育工作的重要性,美育已被国家纳入高校人才培养评估指标体系。目前,国内各高校在原有的艺术教育基础上,正积极构建大学生美育通识课程体系,甚至许多学校已将美育通识课确定为公共必修课程。固然,我国高校的美育工作成绩斐然、效果显著,但课程本身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教学理念落后。如课程讲授过程中“重西方、轻本土,重现代、轻传统”,美育与德育、智育割裂等。其次,教材内容缺位。美育内容主要涉及诗词、书画、雕塑、摄影等,而民俗、民间文化等并未受到重视,相关内容严重缺失。最后,教学手段单一。大学美育依然多采用传统的知识普及式教学方式,缺少立体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美育资源及教学手段异常丰富,但如要走进课堂成为高校教学内容,须符合经典性、信仰性的标准(3)王一川.美育树信仰——互联网时代大学美育的目标[J].美育研究,2018,(9).。美育教育不单单是以美育人,更要以文化人。文化是美育的底色(4)黄仲山.美育重在培养文化精神[N].中国教育报,2019-04-25.,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艺术、道德、风俗等多项内容的一个复合体(5)Edward B.Tylor.Primitive Culture[M].London:J.Murray,1871:1.。如果说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代表的是官方或高雅文化的话,那么民俗及地域文化则属于传统的民间文化,两者均是文化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相对于前一类型文化,后者与大众的接触更加频繁,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前者。非遗保护工作的本质是对民间文化、社会文化的保护(6)高丙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构成与中国实践[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保护的最终目的并非是让其束之高阁,存放于博物馆或展览馆,而是让其在现实社会中发挥出应有的功能与价值。作为民间文化、地域文化的精粹,非遗代表着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毫无疑问具备经典性、信仰性的特征。高校的美育课程建设不应该也不能够忽视非遗的文化功能与教育价值,高校应充分发挥出它的现实作用。因此,将非遗作为大学美育教育资源十分合适,也格外必要。
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曾强调,传统文化进校园是我国当前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且要覆盖从小学至大学的各个学习阶段。近年来,教育部门正着力推进“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活动的常态化、制度化发展。“非遗进校园”是“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具体体现,能够让学生们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尽享传统文化的精粹。
在高校,“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目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学者、非遗传承人进学校开展教学活动,如讲授课程、举办讲座、带徒授艺等;二是传统文化项目进入学校展演,如地方戏剧、传统舞蹈、地方民歌等项目的展示与演出;三是相关知识课程的开设,课程内容包括古诗词、传统工艺、传统表演艺术等,开设方式有专题课、选修课等。就现实情况而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虽已取得了丰硕的现实成果,并正如火如荼地继续推进,但不可否认的是,该活动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受众面不够广泛,大多为艺术及相关专业的学生,理工科、医学类学生参与的相对较少;传统文化进课本落实情况不够理想;专业型院校文化入校园活动较为匮乏等。
将美育课程作为宣传、普及传统文化的抓手,并将非遗融入其中,让各类型高校的每一位大学生都有机会深入了解传统文化,这无疑会有效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向深度与广度拓展。换言之,将非遗融入大学美育课程是深入推进传统文化进高校校园的必要举措。
在2019年4月颁布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教育部明确要求将美育作为高校学生必修课,同时强调了强化普及艺术教育、提升专业艺术教育和改进艺术师范教育三大重点任务。
将非遗文化融入大学美育有利于让《意见》所提及的任务落地生根。大学美育课程的教学涉及到美术、民俗、文学、音乐、舞蹈、雕塑等多个方面,与其它专业性课程相比,大学美育课程具有知识内容丰富、学生涵盖面广的特点,而非遗项目囊括了传统工艺、民俗事项、节庆习俗、传统美术、表演艺术等多项内容,因此,美育教育与非遗文化具有高度的契合度。在大学美育课程中融入非遗既是一种创新,实际上也是一种回归。另外,青年学子对非遗抱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希望接触非遗、了解非遗,对非遗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将非遗融入大学美育课程是落实《意见》中要求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意见》提出的“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美育教育机制的必要途径,这种方式可以有效促进高校艺术普及教育和艺术专业教育,让大学美育扬帆起航。
在大学美育课堂中融入非遗内容的举措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切实可行。首先,随着近年来国家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视,全社会对非遗均投以了关切的目光,人们对非遗的认识也逐渐从陌生走向了熟悉,这为非遗融入大学美育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非遗是重要的美育教育资源和精神财富,蕴藏着民族文化的基因,承载着民族的精神追求、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非遗蕴含的精神就是美育所寻求的精神;再次,将非遗融入美育课程有利于大学美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大学美育中对美的认识和阐释需要以具体案例为基础,而非遗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事项,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因此,将非遗作为大学美育的素材和案例非常合适;最后,在非遗保护实践中,我国已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度,名录项目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项目覆盖范围包括各省、市、县,由此可见,我国非遗资源丰富、地域性特点突出,将其融入高校美育课程不易受到空间等因素的制约。
就目前高校的教育情况来看,大学美育是最适合将非遗融入其中的课程,将非遗融入大学美育课程并不是为了让课程增色,而是为了让课程回归本真,并最终推动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及实现教育目标。
非遗是宝贵的美育教学资源,如何将其较好地融入大学美育课程进而发挥出教育功能与价值?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非遗融入大学美育课程首先应从课程教学入手,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促进非遗与美育的融合。具体而言,第一,应将非遗知识编入美育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活动生成的三大基本要素。一本经典的教材应具有知识性、科学性、权威性等特点。目前,国内高校使用的美育教材有黄高才主编的《大学美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仇春霖主编的《大学美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姚军主编的《大学美育》(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沙家强主编的《大学美育十六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等。这些教材内容虽博宏精妙,但都未对非遗投以关注的目光。将非遗融入大学美育教材,能够发挥非遗的教育价值,促进美育的有效教学,这也是非遗融入美育课程的首要任务,应开辟专门章节对非遗内容进行阐释,同时,还可以将相关内容揉进其它章节内容如艺术美、科技美、生活美之中。第二,增设非遗选修课、公开课。作为大学美育的辅助课程,选修课、公开课的开设能够拓展课程的宽度与深度,弥补既有课程的不足,学生们也可以在这些课程中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概言之,一方面,应增设非遗基础理论课程,帮助学生宏观上提升对非遗的认识,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还应开设非遗专题性课程如传统美术、传统工艺、民间舞蹈、传统戏剧等,从微观层面上帮助学生增进对非遗的理解。目前,一些艺术类高校或职业院校已经开设了雕刻、刺绣等选修课程,但也有很多高校,特别是理工科类学校未见行动。第三,将非遗知识融入美育网络课程。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线上教育已愈来愈受到大家的重视,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必然是未来高校教育的发展趋势。目前,部分高校已通过MOOC、云课堂等多种方式建立了大学美育的网络课程。非遗知识不仅要融进课堂教育,还要嵌入大学美育的网络课程。第四,积极发挥非遗传承人的作用。2017年,教育部出台了《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鼓励非遗传承人担任美育兼职教师,以期弥补学校师资的不足。传承人是非遗传承的活态载体,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在非遗领域,传承人就是专家和权威。将非遗融入美育课程,应该让更多的传承人担任课程的兼职或辅导教师。让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由他们面对面向广大学生传授或讲解相关的行业知识,学生们会更加喜爱和欢迎。
美国学者B.约瑟夫·派恩及詹姆斯H.吉尔摩认为,21世纪是体验经济的时代(7)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M].毕崇毅,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30.。当下,除经济领域之外,教育、旅游、艺术设计等多个领域均纷纷迈向了体验阶段,甚至上升到了沉浸式体验的境界。体验式教育是一种知能一体化的开放式教育模式(8)邓建玲,张兰晴.师范教育中体验式教育实践模式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9,(1).,其实质即通过实践性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激发其学习兴趣以及内在的价值感。与传统的知识学习课程相比,体验式教育将课堂搬入了社会生活之中,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中小学培养课程都已增设了研学活动等学习项目,体验式教育正在中小学生中稳步推进。
美育中的审美对象内容非常广泛,既包括自然美,又包括人文美或艺术美,而美感则需要主体在现实体验中去发现和感悟。与其他文化课程不同的是,美育课程对于体验更加依赖。大学美育不应仅满足于课堂教学,更应该走出课本、走向实践。非遗是一种活态传承至今的文化遗产,既具有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的双重特性,又具有活态性的根本属性,这些特征决定了开展非遗体验式教学的可能。在美育教学中开设非遗体验课程,能够激发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主动性,同学们在此过程中可以实现知行统一、学思结合,从而提升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将非遗融入大学美育应增加体验环节,具体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一是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非遗的文化实践过程,如民族传统工艺的制作、传统美术的绘制以及民俗仪式的展演等;二是鼓励或安排大学生定期参观非遗体验馆、传习所、博物馆等。另外,大学美育的非遗体验课程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体验式教育不是游乐,更不是消遣,而是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达到提升大学生文化水平和锻炼实践能力的目的,因此,非遗体验式教育首先应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2)建立学习反馈机制。体验教育不能仅停留于表面,体验活动结束后,教育者应及时对体验效果进行测评或评估并根据反馈情况对课程进行调整或更新;(3)注重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教育并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一种启发式、反思性的教育。大学美育的受众是高校大学生,大学美育体验课程不同于中小学,除了要形塑高尚的审美情趣外,大学美育非遗体验课程还应注重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美育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美育指审美教育,而广义的美育指利用一切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进行的教育。要将非遗融入大学美育课程,发挥非遗的教育功能,除了依靠课堂教学和实践体验外,还需要营造良好的非遗校园文化。大学校园应以非遗为载体开展相关的学习活动,这些活动可包括:将非遗传承人请进校园,请进课堂,和广大学生分享、交流非遗文化之美;在校园内开展非遗知识宣传活动,举办非遗竞赛、交流会、辩论赛等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普及非遗知识,更可以拓宽美育的教学空间,为非遗更好地融入大学美育课程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将非遗融入大学美育课程不仅是必要的现实举措,更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主要体现为:
第一,能够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美育的实质是审美教育,大学美育教育的基本目的在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和提高其审美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非遗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们不断将自身的价值观念、思想情感、审美趣味等注入到了非遗之中。非遗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精致的美学世界。非遗中的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凝聚了一个民族的造物哲学和独特匠心,体现着一种古朴之美;民俗仪式是一种知识形态,表明人类活动在宇宙整体中的地位和目的(9)维克多·特纳.庆典[M].方永德,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138.,体现了先民们对自然、人生的朴素认知,蕴涵着一种纯真之美;传统戏剧、舞蹈将表演、音乐、美术熔铸一体,展现了一种典雅之美;传统口头文学是人们情感的真实流露与表达,彰显着一种自然之美。与经典美学不同的是,非遗美学是一种活态形象美学、诗意美学、生活美学、人的美学。将非遗融入大学美育课程,为大学生们零距离感受和了解非遗之美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感受和了解非遗之美的过程就是提升自身审美水平的过程。非遗融入大学美育课堂“如盐入味”,无疑会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其趣味和审美情操,提升其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二,有助于丰富课程内容,提升课程品质。非遗涵盖传统舞蹈、戏剧、节庆、民俗仪式等多种门类。作为教育资源,其具有三大特征:涉及面广、生动形象以及内涵深厚。非遗代表着民间传统文化的精粹,对于大学生们而言,非遗既熟悉又陌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诸如民俗仪式、传统节庆、手工艺等非遗项目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与此同时,他们又渴望深入认识非遗,希望从非遗中寻找到文化的滋养。将非遗融入大学美育课程不仅能够丰富课程内容,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同时还能锻炼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提升美育课程的品质,让美育教学更加出彩。
第三,有助于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一个民族精神力量的源泉。文化自信指的是人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人们建立在对文化的熟悉、了解和认同基础上而产生的价值判断。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10)李凤亮,古珍晶.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换的价值、路径及原则[J].东岳论丛,2020,(11).。文化自信关乎着一个民族文化的未来走向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国家的安定。
非遗代表着一个民族或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既是一种文化“边界”的象征,又是促进人类文化认同的纽带和增进民族凝聚力的载体。当下全社会对非遗的注重,内含了文化认同的强烈诉求与现实利益(11)王媛,胡惠林.文化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发展的核心机制[J].福建论坛,2014,(10).。将非遗融入大学美育课程,为广大青年学子了解遗产背后的文化本义,强化民族历史记忆与心理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和传承自觉提供了良好契机。
非遗是大家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耳熟能详的文化事项。在教学中,非遗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真实性的特点,能够以具体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在教育对象面前,对于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非遗的教学过程也是大学生们认识和审视本民族、本地区传统文化的过程,如果能将非遗融入大学美育课程,大学生们会因此增强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豪感与自信心。
第四,有助于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美是高尚道德、健康体魄和智慧能力的源泉。美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将非遗融入大学美育课程有助于教育的根本目的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实现。
非遗是人类情感的真实表达,是充满正能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非遗向人们展现出了一种美的境界,也传递着优秀的人文精神。非遗中的民俗、节庆仪式承载着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其过程既有导人向善的教化功能,又发挥着团结凝聚的社会作用;传统工艺、传统美术完美融合着古老精湛的技艺与一个民族的造物思想,能够启迪人们在真善美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将非遗融入大学美育课程,就是将民族文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实践经验融入课程,大学生因此可以实现德的提升、智的启迪、体的锻炼、美的熏陶以及劳的实践,这种方式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其道德品质的健康成长,并最终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基于以上所述,文章在此将非遗融入大学美育课程的现实路径及意义进行如下展示(见图1)。
非遗是一个民族精神与情感的载体,其自身具有多元化的价值面向。在教育场域中,非遗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弥足珍贵。如今,当我们积极让非遗为旅游业、文化产业、创意产品设计等赋能时,不能忘记它的教育功能。非遗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具体表征,还是历史与当下的沟通纽带。其所蕴藏的热爱生活、尊重自然、勤劳朴实的宝贵精神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和传承。将非遗融入大学美育课程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也是大学美育课程自身建设的现实需求。当然,这项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学校、师生、非遗传承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同时,我们也期待非遗能够在美育课程中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