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敬婷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13)
抑郁,主要指以心境低落为主的一系列情绪问题,包括轻微的消极情绪到严重的情绪障碍。[1]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心理、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影响青少年抑郁的因素有很多,然而影响青少年抑郁的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青少年时期抑郁发作不仅影响青少年当下心理的正常发展,还会引发一系列行为问题,例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危机等,甚至导致自杀。[2]因此开展对青少年抑郁症的实证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综述以往文献发现,已有大量研究探索青少年抑郁的影响因素,本文将从多重视角对青少年抑郁进行综述,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先前大部分针对青少年抑郁的传统干预技术研究关注青少年认知的消极偏向,积极情绪的相关研究仍然较少,积极心理疗法的出现为抑郁的治疗手段提供了新的视角[3]。未来,传统疗法与积极心理治疗两者结合将会是抑郁症心理治疗领域的发展方向。因此,本文将从个体心理、生理、社会三个角度对影响青少年抑郁的实证研究进行系统性梳理,进一步阐述不同干预技术对青少年抑郁的临床疗效,最后就青少年抑郁领域有待完善的地方和发展动向进行讨论和展望。
对于抑郁的解释,著名的Beck抑郁模型和无望抑郁理论认为抑郁患者在认知水平上存在负性认知三角。近年来Hankin和Abramson提出了一个整合模型,该模型认为抑郁认知易感性不仅可以与初始负性情绪相互作用,负性事件的发生会使个体触发负性情绪,从而促使抑郁的产生。[4]认知易感性因素是一个整合概念,主要包括功能失调、负性认知图式、负性归因与推论、低自尊、自我认知偏差等。[5]由于受个体生理和其他因素如环境、家庭、社会的影响,目前没有研究准确证实抑郁认知易感性稳定的时间点。回顾传统的抑郁理论,其关注的视角放在了个体消极认知偏差上,积极心理学并不否认青少年抑郁情绪中消极因素的存在,而是认为是缺乏某种积极的认知偏差。[5]
大量研究表明,青少年抑郁和父母的抑郁有高度相似性。[6]在基因研究领域,双生子和分子遗传学研究均证实了遗传因素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先前研究发现人类抑郁有着复杂的遗传基础,然而通过分析基因型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没有研究发现明确与青少年抑郁相关的基因位点,目前只是定位了多种与青少年抑郁相关的候选基因,没有证实哪个基因与抑郁有明确的关系。近年来随着对多种候选基因的研究,发现它们存在复杂关联:多基因不仅直接影响抑郁,而且通过对环境的交互作用进而影响抑郁。[1]另外,遗传因素对抑郁的影响也存在性别差异,但是相关研究还在证实中。[7]由此可见,深入考察多种基因遗传机制以及多基因和多种环境因素如何影响抑郁成为青少年遗传因素研究的主要趋势。
导致青少年患抑郁症的社会因素中,社会支持被认为是影响青少年抑郁症的重要原因。[8]社会支持包括可见的实际的支持,也包括体验到的情绪上的支持。[9]抑郁的压力—缓冲模型(stress-buffering model)认为高社会支持可以帮助青少年减缓压力从而减少抑郁。[10]在青少年时期,同伴逐渐代替父母成为青少年情感支持的主要来源。[11]研究表明,良好的友谊有利于青少年对生活的积极适应,相反,同伴欺负会诱发青少年抑郁情绪。[10]也就是说,青少年时期帮助其培养良好的朋友圈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然而,青少年不仅会遭遇现实生活中的同伴欺负,网络欺凌也会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研究表明,网络欺凌不仅与抑郁紧密相关,也是青少年自杀的导火索。[12]使用社交网络的时长越长,青少年抑郁的发生率越高。[13]因此,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在青少年时期维护好一个良好的网络氛围,合理使用网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青少年抑郁的发生率。
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CBT)是目前公认的、较为有效的治疗抑郁症的方法。CBT是通过认知理论和行为治疗技术相互补充,结合作用而成的心理治疗方法。[14]它主要关注两个关键的方面:纠正认知和改变行为。由于传统认知疗法对青少年抑郁的治疗存在些许不足,因此认知行为疗法常常与药物治疗、其他心理疗法相结合共同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疗效。[15]
跟其他疗法不同,正念解压法不是去消除抑郁情绪,而是一种减压训练疗法,这种训练包括审视、冥想和瑜伽三种技术。[16]在心理学领域,Kabat-Zinn对正念的界定被广泛接受,他认为正念是一种唤醒自己的内在感受,对当前状态不做主观评价的状态。[17]它的显著功效之一就是改善个体的情绪状态。[18]由于正念减压训练能够减轻患者、家庭及社会负担,且通过短时间的训练就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正成为心理治疗领域的一个新的趋势。[19]
回顾传统的抑郁理论,只将青少年抑郁关注的焦点放在了青少年认知的消极偏向上,积极心理学家并不否认青少年抑郁情绪中消极因素的存在,而是认为是缺乏某种积极的认知偏差。[5]相比于传统认知疗法,积极心理疗法在于发挥积极力量,改变积极认知。[20]积极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体现在预防和治疗两个方面,其中积极心理学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开创的五种积极心理治疗方法最具代表性,即“感恩之旅”“人生三件好事”“最佳状态”“运用优势”和“识别你的优势”。研究的结果证明:“运用优势”组和“人生三件好事”组有显著的效果。[21]积极心理疗法的干预形式有两种:个体治疗和团队指导。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从多角度探究影响青少年抑郁的因素,然后结合影响因素总结对比阐述青少年抑郁的干预技术,但针对青少年抑郁的研究仍在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
第一,本文列举了一些影响青少年抑郁的因素,然而青少年抑郁的发生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未来研究应考虑从多重视角对青少年抑郁进行分析,进而丰富干预技术在青少年抑郁中的实证研究。另外,在青少年抑郁的影响因素方面,关于性别差异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目前仍有争议,未来可以增加研究的相关因素为解决青少年抑郁问题提出更多的理论依据。
第二,积极心理疗法的出现不是对传统治疗方法的否定,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疗法的局限,既往大多研究仅考察积极心理干预的效果,很少加入传统的疗法用以进行效果比较,在后续研究中有必要加入更为严谨的对照组设计。此外,积极心理学更多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操作和证实,在国内对有关积极心理干预的研究还比较少,未来在引用西方技术的同时应当加强本土化研究,根据国内青少年发展特征开发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