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的教学管理改革措施

2021-11-28 01:20刘文星
山西青年 2021年19期
关键词:生源教学管理院校

刘文星

(辽宁职业学院,辽宁 铁岭 112099)

近年来,高职院校扩招是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主,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扩展了招生路径,也为将来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带来了转折及机遇。2019年,我国相关政府机构审议通过了当年度的《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高职院校扩展招生工作正式进入实操阶段。各个院校也纷纷改变传统的招生思路,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制定全新的招生政策,宣传并扩展招生途径,使高等职业院校扩招工作有序推进。在相关机构的支持下,各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秋季开学扩招学生也顺利入学,至此,高职院校百万扩招“怎么招”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迈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最为重要的一大步。分类招生、开放入学、有教无类也成为我国新时期高职教育的新特点。

一、应届高中生与三类人员生源对比

为深入贯彻落实我国相关政策,各高职院校分别按照自身特征申报职业教育专业,在原本的招生计划基础上,全面考虑生源的差异性,制定与之相对应的、多样性的招生方案。与主要来自职业高中、普通高中及职业中专的生源相比较,高职院校百万扩招主要针对的是下岗职工、退役军人及农民工这三类人员,其自身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思想情况均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1]完成扩招录取工作后,如何按照上述三类人员的特征,更加高效地转变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方式,已经成为现阶段高职教学管理的一项主要任务。新型的经济发展对于我国各行业人才结构需求也提出新理念,在高职院校百万扩充的政策导向下,政府相关部门更加鼓励退役军人、应届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及下岗职工等群体积极报考。因此,与应届高中生与三类人员的比较,具体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知识结构的差异性

一般而言,传统生源的受教育理论均为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输送,不管其实际的学习效果如何,在知识结构方面来看是较为完整的,而且同学之间的差异性也较小,可以简单地认为其处于同一标准上。此外,农民工、下岗人员及退役人员的情况就较为复杂,由于以往受教育程度不同,受学习环境、学习态度及家庭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致使其在入学时的文化水平具有较大差异,虽然高职院校在扩招时,能够针对各个类型的考生,采取不同的招考方式,然而如果进入专业职业教育后,在课程安排上相比于传统生源班就较为复杂。[2]

(二)学习目的及学习方法的差异性

传统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主要以班级为形式进行教学活动组织,学生的学习态度方面也较为消极,无法严格按照院校的课程设置的内容进行系统学习。现阶段,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模式也直接应用于高职院校教学中,信息化教学的运用,构建了以互联网为主导的新型学习环境,突破了以往主要靠教师“满堂灌”及单一的理论知识获取的模式,再加之高职院校学生的信息化程度接受较快,为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学习方法提供了新技术。然而,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目的性依旧不强,对于职业生涯缺乏清晰的规划认知,仅仅满足于修完课程,顺利毕业。农民工、退役人员及下岗人员则有所不同,其学习基础差异性较大,大部分人员还要在学习之余肩负养家的重任,其对于现代化教学技术的接受程度也远远低于应届毕业生,因此,学习方法转变时也要全面考虑这种因素的存在。三类人员的学习目的性较为明确,为早日拥有一技之长,其对于实践技术的掌握需求远远高于应届高中毕业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渴求也远大于普通应届学生。

(三)个人素质与心理水平的差异

普通高中毕业生源通常为独生子女,从小在家庭的呵护下成长,在思维能力、自我意识及学习意志方面虽然较为成熟,然而仍然存在片面、主观的特征,思想较为单纯,依赖心理也相对较强。[3]与之相对应的三类人员因为长时期受社会或者军队的洗礼,在纪律性、执行力及吃苦等习惯方面要远远优于普通生源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也高于普通学生。

二、高职院校百万扩招生的教学策略

(一)高职院校加强扩招生的教学顶层设计

针对扩招生的教学设计问题,相关院校应专门召开主题会议研究相关对策,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计划。可以将扩招生的上课时间安排于业余时间,也可以采用某一时段内集中授课的方式。除此之外,高职院校也可以运用互联网授课模式,引导专业教师进行线上授课,为广大在职进修人员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方式。

(二)高职院校扩招生积极推行学历证书及职业技能证书相结合制度

扩招政策实行以来,高职院校扩招学生大部分为非传统生源,其更加注重职业技能证书的取得。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转变传统的课程结构,有效融合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首先就要分辨出专业课程的针对性,即哪些课程是针对技能考试及培训的,这样学生就能够按照需求进行灵活选课。此外,高职院校也要制定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合理认定和转换。对于取得职业技能证书的学生,可按照相关政策免修关联度较低的课程,学生在完成专业课程内容学习后就可获得相关学历证书。不仅如此,高职院校扩招生的教育也要更加重视产教融合,院校应积极营造实践条件,扩展就业途径,面向社会及市场,使学生积极参与“工学交替”,在实践中提升自己。[4]

(三)高职院校扩招应着力解决教学师资不足问题

高职院校应不断挖掘内部资源,主动扩展师资来源,按照实际需求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在相关专业任教。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应对上岗教师进行合理的岗前培训,引导教师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鼓励其学懂、弄通、严格践行当代职业教育理论。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应鼓励教师了解扩招生源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掘专业知识资源及理论,运用互联网信息教学技术,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知识感染力及人文情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要做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有效结合,教师在班级公众平台及时输送学习课件及资料,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约束,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开展学习活动。此外,高职院校也要设法转变及创新教学组织及考评模式等,尽量做到送教上门,教师主动授课,学生减少时间浪费,灵活进行考试活动,便于扩招生的学习。

三、高职院校百万扩招的教学管理改革措施

(一)进一步健全高职专业教学管理的制度体系

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是高职院校扩招教学管理的必要条件。对于百万扩招后生源结构的转变,不断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以某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为例,院校主要遵循“分类招生、分类管理、分类培养、分类评价”的要求,按照生源对象的不同及其各自的特征,分类编制制度、章程。2019年以来,为紧跟时代潮流,院校主要开设模具设计制造、数控技术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并面向社会进行扩招。前期阶段,教务管理部门组织各学院依据“五结合”原则,分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整体进行教学组织活动;并依据不同的学制形式,分别制定学生及学籍管理制度,对于不同生源的特征,分类编制奖惩制度;按照生源不同的基础及工作、学习特征,积极推进与课程相关联的学分认定活动,对不同生源进行分类评价。

(二)校企结合,工学交替,打造订单式培养模式

针对生源地的不同,其学习目的及学习方法也有差异,因此,在探索阶段、调研过程中,职业院校应采用集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固定与非固定学制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式。同时,有效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深入开展校企融合,明确为社会、为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宗旨,综合典型企业需求,按照社会相关专业人员需求的特征,制定特定的、突出的能力提升及岗位需求的培养标准。在授课时间安排方面,扩招后的非应届毕业生生源已步入社会,学习时间自然也与普通生源不一致,因此,高职院校应通过分段授课、校外课堂、单独考核、弹性学制的授课模式进行相关工作。此外,也可以对于有同一种职业背景的学生,联合与其专业相对应的企业进行定制化服务。例如,可以对于退役军人制定“航天北斗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聘请优质军工企业技能型人才进入高职院校,直接进行相关课程设计、实践等人才培养,不仅可以服务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同时又有效解决退役军人就业质量问题及学历提升问题。

(三)立德树人,狠抓学生思想动态

高职院校百万扩招的时代背景下,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同时,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按照非普通生源的实际思想水平特征,在进行专业知识教授及技能训练时,通过开展网络思政课堂、传统文化讲授等活动,将立德树人和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灌输给学生。通过制定积极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加文化艺术培训,在日常授课中,通过工匠精神、思政进课堂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日常生活中,因为学生融合于社会、学校、家庭的交叉生活中,因此要求班级管理人员及辅导员狠抓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做好心理干预,使每一位学生始终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

目前而言,高职院校扩招生的教学与管理是目前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需要面临的新问题。因此,相关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快调研、科学施策,相关扩招院校则应立足当前,改变传统的职业教育理念,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工作思路,做好教学顶层设计,为社会输送更加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生源教学管理院校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两类生源高职生的比较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①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