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卿
近几年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越来越看重,体育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高中学生承担着高考的压力,科学合理地开展体育训练既有助于身体素质的锻炼,也有助于学生缓解或释放在学习过程中的压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让高中体育田径训练变得更加重要,田径训练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可以提升学生的耐久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缓解学习上的压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进行田径的训练,为他们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当然教师还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达到提升田径教学效果的作用。
1 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一直以来体育项目在国际上拥有一定的地位,但是随着目前社会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大多数沉迷于电子游戏,新一代的青少年往往忽略了体育锻炼,同时也就难以拥有体育精神,所以大多数青少年学生在生活中都存在着定力缺失的特点,这样就会让青少年养成耐力缺失的特点,导致学生并不能在学习生活中坚持学习的品质,不仅学生不能拥有一个良好整体的身体素质,而且学生也不能拥有良好的学习成绩,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养,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精神的内涵。高中体育在开展田径课程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精神,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耐力以及处事态度的重要因素,这样体育课程能够让学生拥有较好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是我国体育实力的重要体现,教师要通过田径运动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让学生在进行高考时能够拥有良好的心态,能够完美的完成这场锻炼长跑。
1.2 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田径运动主要是练习学生的走跑跳跃以及投掷等方面的动作,它是符合高中生体能要求的重要运动,所以这时田径运动就成为高中生在面临重大压力时让身心健康发展的保障。教师要认识到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田径运动的过程中拥有较好的意志力和心理状态,这样学生在进行田径运动的同时也可以为其他田径运动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同时也让高中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2 改善教材内容,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高中田径教学内容比较固定,古老的教材内容并不能提起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就是要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丰富以及调整,这样学生才能发现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这样学生就会积极的参与到田径运动之中。教师在丰富教材时可以结合学生的爱好,将教学内容丰富化、趣味化,这样教师就需要一改往常的教学方式,适当的进行教学思想和方式的创新,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新理念。当然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丰富的时候,要注意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必须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同时还能利于学生注意力提升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感受到田径运动的巨大乐趣。教师还要注意到田径教材的内容不仅要从互联网上进行探索,同时教师还需要结合体育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教材内容的改善,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以及学生的适应情况。
比如教师在进行短跑素质课的教学时,传统的教学情况下,教师就会让学生反复的进行50米跑步,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丧失对于田径运动的兴趣,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也会失去对于此教学内容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这时教师就可以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比如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小游戏来进行短跑训练,这样学生就会拥有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教师将短跑转为接力赛跑的形式,同时教师还可以转化接力赛的工具,可以将接力棒转换为蔬菜、水果等比较有趣的工具,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比赛的过程中感受到田径运动的乐趣。这个游戏方式提高了学生对于田径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让学生得到很好的田径项目的练习,这样学生才能拥有很好的短跑素质,同时学生也能够在田径赛跑中拥有竞争意识和成就感,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能够拥有不一样的田径训练。
3 高中田径教学内容应分組分层教学
在开展分层田径教学时,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训练计划,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有综合的考量,然后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强弱点来制订适应学生发展的训练计划,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在保证训练任务完成的同时,使得身体素质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在运动时间的规划上,也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程度的差异来科学地调整和规划,让学生在每一次田径运动时有一定的挑战性,而不是仅仅达成训练任务。合理且科学地分层调整教学内容,能有效辅助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对于身体素质一般且技能掌握一般的学生,需要将基础田径教学作为主要的内容,让学生对田径基础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各种有趣的田径事件及具有激励人心作用的田径精神,让学生对田径运动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既需要保证一定的训练量,又需要在巩固田径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田径训练技巧。而对于较优秀的学生,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让学生的应用能力更灵活,并通过科学设计和组织专项训练,让学生能够在田径训练时不断提升个人能力。
4 把控好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比例
要控制高中体育田径训练的强度和量,教师要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把控好两者之间的比例,要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根基,控制适度的训练量,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让学生在训练中可以找到运动的快乐,而不是在运动中体验训练的痛苦。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训练时,控制要训练的量,控制好训练的时长和距离。例如,在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100米加速跑时,如果运用高强度的全力跑,训练量应用控制在2到4组之间,如果采用普通强度,控制速度在70%,则可以进行5到7组。在实际的田径运动训练中,教师除了要把控运动的强度和量,同时要更多的参考学生的实际情况,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不能超过学生的实际能力,否则会起到相反效果的训练,对于学生的成长和训练都无益,一般来说,在训练量较大时训练强度需要减少,保持中等的强度或者较小的强度,当训练量较小时,可以适当地加大训练强度,从而维持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平衡,提升学生的耐久力,让学生在训练中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意志力,掌握运动的基本技能。
5 平衡训练量和训练强度
初中田径教育中,教师一定要科学调控训练量和训练强度比例。这样学生的身体素质就能够获得非常好的成长。例如800米跑中,如果要求学生跑3次,那么学生能够很快地完成任务,如果让学生跑5次,后3次學生通常速度就会大幅降低。教师要平衡量与强度之间的关系。对于这一点,教师平时要做好测试,包括各种短跑测试、体质测试、健康饮食测试等等。并结合所得信息,合理调整训练强度、训练内容。对于身体比较差的学生,要让其巩固基础,打好根基,前期多进行一些难度较低的项目,例如800米跑只要求跑2次。对于能力比较好的学生,则要在保障健康与安全基础上,提高难度,例如800米跑的时候,仍旧让其跑3次,不过每一次最后一圈加速跑,其他几圈可以用匀速跑。要合理增减和控制强度与训练量,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成绩。
6 消除畏难情绪
体育田径训练过程中,对学生的竞赛能力以及身体素质等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训练强度比较大,因此在田径项目训练中很多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使田径训练效果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如果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出现失误或者发挥失常,将会导致学生在接下来的训练和比赛中胆怯,心理负担加大。这时候可以通过暗示教学法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比如在训练或者比赛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一个拥抱或者一个鼓励的微笑都是对学生的肯定,能够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引导作用。使学生的心理形成自我暗示,认为自己能行,通过这种不断的暗示,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或者教师可以在学生比赛前总结学生以前所获得的奖项,使学生对自己的实力有信心,消除内心的畏难情绪。通过这种自我暗示法,保证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的信心,提升高中田径比赛的质量和效率。
7 学校加强投入力度
对于学校来说,应该在高度认知各个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的背景下,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确保开展符合素质教育、满足各个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因此,对于高中体育田径教学来说,学校应在考虑自身实际条件情况的基础上,适当的投入部分财力来完善教学场地和教学设施,借此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环境;其次,针对教师方面,为确保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学校也应从教师培训方面加强力度,通过新课标的新要求及核心素养理念培训,加强专业课程知识内容的培训,帮助体育教师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自身综合素养,进而确保其借助体育田径教学更好地开展体育教育,有效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学生身体仍在发育,并且渐渐成熟,是学生田径潜力最后的开发阶段。教师就要注重对于田径训练方式的探究,让学生在紧张的高考氛围下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积极的投入到田径运动之中,从而爱上田径运动。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化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