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新林业发展战略构想研究

2021-11-27 08:28张健
魅力中国 2021年27期
关键词:林农公益林林地

张健

(沂水县沂城街道办事处社会公共服务中心,山东 沂水 276400)

当前,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对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为了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多样化要求,林业的发展和建设开始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在新的体制下逐步走向生态发展的方向,既能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推进生态建设步伐的同时,也促进了新型林业的长远发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新林业发展新战略。

一、生态建设下新型林业的发展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发展的新时期。在社会高质量、快节奏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总体要求也越来越高。林业的发展和建设也正从传统固有的思维观念向新体制下的生态发展方向迈进,向任何社会形态的转变和发展,因此,新生态建设理念的引入对建设新型林业开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1]。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出台,我国的经济建设速度有了明显提高,林业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然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大多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如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空气污染、环境污染等问题都是破坏生态环境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成为我国可持续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就林业发展而言,传统的林业生存状态过于注重经济利益,忽视了绿色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实用价值。一些制度观念的缺陷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也是林业体制改革要下决心改变的传统思维所带来的批判,因此,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理念不仅对林业发展,而且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有利于促进产业合理调整,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许多企业可以通过生态工程建设的方式实现产业的合理调整,既可以促进经济效益的实现,又可以实现生态效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工程建设,实现林业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缺乏法制观念

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广泛,但绝大多数分布在山区。在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普遍落后,导致人们法制观念和文化水平低下。对于当地居民来说,他们看到的只是砍伐树木带来的短期经济效益,却没有意识到毁林对生态造成的破坏,不能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森林资源对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再加上山区生产生活资源相对匮乏,为满足日常生活需要,不少村民会参与非法砍伐树木,造成森林资源的破坏和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

(二)林业资源缺乏安全性

其实,林业行业面临的风险很大,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可能发生事故。实行林权制度改革后,每个林农都有自己的一块林地,也就是说,整个林地实行分业经营。他们大多是一家经营一块林地,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这样一来,林地的经营难度就会加大,风险也在加大。

(三)政府对公益林的补偿太少,对林农缺乏鼓励

林地有公益林和商品林两种类型。并不是所有的林业国家都给予补偿,即只有公益性的林业国家给予一定的补偿。鼓励林农积极参与林业建设。但是,虽然政府会对公益林的林农给予一定的补偿,但是数额还是比较低的。这样一来,公益林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低,而商品林却能获得高额利润,使得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在这种差距的影响下,林农不愿意从事公益林工作,也不希望自己的林地被划为公益林。他们不再关注林地的可持续发展,而是尝试对林地进行改造,使其接近商品林,最终从中获得更多的效益。

三、基于生态建设的林业发展新战略

加快生态建设是现代社会的共同目标。为了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必须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题实施林业发展战略[3]。

(一)摒弃固有观念,转变思维方式

在林业发展过程中,林业资源始终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营造绿色生态环境最自然的保护屏障。然而,传统观念认为林业资源是树木的物质,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这样的观念下,我国的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于是,林业等相关部门开始重新审视行业未来发展,重新定位环保价值。同时,森林作为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面积大、种类多。是我国重要的自然防御屏障。在林业建设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加强更新改造,不仅要大力杜绝滥砍滥伐现象,而且要充分保护森林资源中具有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功能的树种。

(二)建立健全林业资源管理制度,激发当地职工积极性

构建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林业发展战略新体系,必须建立比较健全的林业资源管理体制,明确生态建设目标,细化工作流程,调动林业资源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林业资源管理效率。主管部门可以结合区域林业资源开发情况和特点,细化每一个工作步骤,制定明确的违规处罚措施,提出林业资源管理激励制度,既要激发职工保护林业资源的积极性,又要促进区域林业资源管理体制的发展,尽快形成成熟的管理机制。

(三)对森林资源分类经营与管理

确立新林业建设的目标,结合社会需要和林业特点,实行林业分类经营,避免笼统经营,增加经营负担。森林系统可分为商品林和公益林,林业又可分为商品林和公益林。根据二者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发、管理和制度建设,在建设的各个阶段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认真落实每一步,并对实施效果和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根据森林系统的功能和分布,森林建设可分为天然林建设和人工林建设。天然林建设的目的是保护生态资源和环境,而人工林主要用于林业生产和社会生产原料的种植。通过构建和完善林业建设新体系,可以从多方面实现林业发展和林业建设。

(四)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生态管理意识

现在林业正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但越来越重视其经济价值,越来越多的林农希望通过林业获得更多的效益。受此影响,他们没有认识到林业的社会价值,也没有认识到森林资源在保护生态中的作用。树木可以改善气候,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因此,政府应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林业的宣传,可以通过电视广告进行宣传。它还可以向人们免费提供有关林业等的小册子,向我们介绍林业的重要性,并向人们介绍林业的重要性。提供一些管理某些林业管理的方法以及一些有关林业保护的法律,以便人们知道什么是行动非法的。通过这种方式,人们了解了有关林业的知识,并了解了林业可持续发展对我们的重要性,自然会提高他们对林业保护的认识。

(五)因地制宜,科学造林,加强后期监管

首先要贯彻适地适树的造林原则,深入广泛地调查研究立地条件和造林树种的生物生态特性,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规划方案,制定适地适树,增强植物对原产地条件的适应性,精心养护,提高树木的抗病虫害能力;其次,要完善造林机制,充分改善林分结构,增强植物物种多样性,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林质量和林业的生态效益。第三,林业的类型、树种、管理方法和目标以及各阶段的技术要求是不同的,因此有必要根据具体林业情况的具体分析,制定相应的可持续管理技术。最后,要加强后期维修管理,建立明确的责任管理制度,建立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技术人员,杜绝“重建轻管理”现象,从林业建设、经营、养护等方面提高林业生态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为了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必须遵循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林业发展新战略理念。在此基础上,根据社会需求的满足,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和林业的综合管理,我们应该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想法,实现生态林业的发展,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林农公益林林地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河北省平原地区林农技术培训供需分析及发展对策*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Summer Is Coming
生态公益林管理问题及对策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
让公益林保护利用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