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鹏
(宁夏建设投资集团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宁夏 银川 750000)
近年来,在建筑行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各工程企业积极增加了装配式建筑方面的施工投入和管理投入,我国的装配式施工工艺和技术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此类工程实践中,却面临着工程管理方面的问题,各个工程企业在参与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都应该积极采用最为先进的管理理念,创新工程管理模式,通过全过程、全方位的工程管理来带动装配式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原理是按照设计文件要求,装配式构件厂中,按照施工要求设计装配式构件,并在生产工厂中进行养护,装配式构件养护到一定阶段之后,就可以运输到施工现场,运输时要选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待装配式构件进入施工现场后,需要使用专用设备架设将其运输到指定位置。装配式构件利用预留钢筋或者螺栓来和其他构件连接,在连接完毕后,需要在连接处浇筑少量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在现场的装配时,要保持足够的刚度,同时要保证构件间的连接质量。预留钢筋施工时,会采取现场现浇成整体的叠合法,也有一些施工人员采取榫接法、焊接法等。
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有以下特点:(1)大部分的预制部件都是在工厂中直接加工完成的,不仅有效保障了质量,也避免了现场二次加工,节约了大量现场作业时间。(2)装配式建筑是通过现场组装完成施工的,因此,施工相对便捷,且施工效果佳。(3)采用装配式建筑施工,设计工作与装配施工可以共同完成,这就避免了很多设计与实际施工不符的问题,在施工中一旦发现问题可以随时解决,既缩短了工期,也减少了成本。(4)装配式建筑更加符合信息化背景下建筑施工的要求,更加便于设计人员施工和设计,提高了设计实效,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强度。(5)在广泛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过程中发现,装配式建筑能够有效推进绿色建筑发展,与当前社会发展绿色理念相契合,是未来建筑类型的一个发展趋势。(6)装配式建筑材料成本并不需要投入大量的材料,也不会对周围施工环境产生影响。
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而言,整个项目的实施首先需要设计详细的方案,如需要什么样的标准建筑材料、需要提前多久向工厂下单、所运输回来的装配材料在哪里堆放及如何堆放,这些都需要工程师在工程开始之前就制定出细致的规划方案。若以上这些流程模糊,没有详细的操作及后续备用方案,会加大工程难度,难以控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各项要素,导致工期的延误,甚至会引发质量、安全问题等。
与传统的建筑设计相比,预制建筑需要对不同配件之间的关系进行更严格的管理,这对建筑人员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但是,相关调查表明,许多建筑经理目前并未严格参与预制项目的管理。在许多情况下,他们仍然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这些方法与预制项目的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匹配,在这种情况下,它们与其他建筑项目结合使用,相比之下,预制项目的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管理者继续使用传统的概念和管理方法,并且不能考虑时代的发展进步,缺少对新鲜知识的学习,那么最终出来的结果肯定会与预期不符,此次,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不注重管理理念和施工管理人员的水平,也将影响预制施工项目管理系统的内容,对预制施工项目的顺利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具体施工过程中,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人员有着重要作用,能够确保施工效率和质量,因为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很多建筑配件,所以就使得管理工作极其复杂,不但需要专业技能过强、素质过高的高技术人才,而且也要有科学的管理组织架构,这样才能体现出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自身价值和社会意义。按照目前建筑企业实际情况来看,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存在专业技能不高,职业素养较低等情况,由于当前装配式建筑工程发展比较迅猛,对于人才要求比较高,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又要有足够的专业素养。与此同时,因为管理模式不断出现优化和升级,所以,就需要建筑施工管理人员提升自身文化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情况,但是,当前没有建立相关的行业鉴定标准,导致部分施工管理人员现有知识不能随着社会发展实现更新,从而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产生不利影响。
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兴起时间相对有限,总体的发展尚不成熟,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使得在装配式建筑的项目实施中,工程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管理体系指导和约束。比如,有些工程单位在开展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过程中,并没有有效区分装配式建筑与常规建筑,在工程管理中受常规工程管理理念、模式和方法的影响,使得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建设中常常存在着各种的质量安全问题。
管理协同效应的科学实施,有利于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1)良好的协同管理效应可以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根据规定施工步骤、要求和环节进行施工作业,一旦施工要求和施工标准实现科学合理化,施工质量就会有明显提升。(2)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协同管理效应可以对不同施工内容实现不同管理,促进了施工作业管理走向高效化,不管是施工流程还是工程期限,都可以通过高效化的协同管理来实现,进一步贯彻落实施工作业相关内容,保证了装配式建筑工程装配构件安装的有序性和合理性,实现工程深化管理。(3)当代社会发展要求,需要企业进行管理优化、协同管理效应的科学构建、促进企业管理模式和施工模式的有效优化,是当前建筑行业面临重要问题,根据建筑领域实际状况,强化管理效应,相关建筑企业管理者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差异化管理方案,改变管理模式,形成各个部门工作能够实现有效衔接,保证施工流程以及施工环节的有序性,为施工项目贡献积极力量。
在施工管理中应用BIM 技术,显著提高了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效率。BIM 技术可以根据相关数据、信息,生成预制构件图像,加工厂根据BIM提供的数据、图像,能够准确进行构件加工,也能够优化预制构件生产流程。尤其是在构件设计阶段,厂家可以从BIM 技术模型库中提出相关模型,根据模型进行购价加工,能够有效提高构件加工精度。生产厂家也可以在各个构件中植入RFID 数据芯片,芯片中可以记录各种构件的型号、材料以及安装位置,这为后期核对与施工管理提供了巨大便利。不仅如此,施工企业可以利用BIM 技术对装配式建筑模型试验与制作过程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优化,保障了预制构件系统与数据信息的高效对接,也能够将构件信息以条形码的形式保留下来,为装配式建筑的自动化生产提供支持和保障。
装配式构件是组成装配式建筑的要素,构件从设计到施工,都要与建筑设计要求以及生产规格一致,这样才能够保障装配式建筑整体质量。这就要求在实际施工管理中,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要定期进行质量检验和抽查,检查结果要生成检测报告,同时做好检测报告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确保装配式构件与图纸设计详图一致。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还需要注意,不同的装配式构件都是要先生产出一个构件,再将这个构件与设计图纸进行对比,确保尺寸、强度等符合标准与设计要求,从而进行批量生产,避免出现质量问题,以及返工情况。
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而言,施工质量管控是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有效设计,确保建筑构件能够按照施工设计方案进行顺利的组装。其次要根据装配式建筑构建材料的质量标准要求,对建筑构件生产的方案进行完善,确保生产的建筑构件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组装的质量需求。最后,要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连接结构和构造结构等重点组装内容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从而确保整体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充分考虑材料和人员需求的变化,提高现场管理计划的有效性,科学地组织资源准备,合理地安排材料和人力资源,实现建设资源的均衡配置。对于施工材料的管理,要做到细致合理,保障项目在每一个阶段的施工当中材料都可以及时地供应上去。对于材料的选择,要甄别市场上信誉好、质量高、成本低的高服务工厂,使工程中所用到的材料都可以完全满足要求。在实际应用时,要对材料进行质量的检测,避免劣质材料流入市场。
在对我国建筑法规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有关部门机构必须根据国家对建筑发展的要求,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积极适应建筑发展的方向,才能真正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相关法律法规。另外,必须按照我国的政策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及时完善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体系,其中包括对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审查、监督等。在监督工作期间,还应将其与适当的产品质量体系相结合,以帮助识别质量不合规的原材料,以此确保建筑项目的质量。
要想实现装配式建筑工程顺利进行,就需要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有力支持,由于建筑行业不断发展,从业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受到一定限制,现阶段,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领域,部分建筑施工项目缺少高水平技术管理人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从源头入手,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人才选拔时,要筛选出知识储备量大和管理经验丰富的施工管理负责人。另一方面,现有管理人员要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素养,既要储备知识,也不能忘记科研工作,要根据工程项目的施工相关技术、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等内容进行专项分析,促进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从而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帮助,实现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除此之外,由于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近年来发展逐渐趋向集合化、高端化和复杂化,对施工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有所上升,所以切实提升建筑企业管理相关管理人员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迫在眉睫,已经成为社会发展重要需求,也成为了建筑施工人员从业的必然趋势。
综上所述,建筑领域对于人们多样化的生活需求进行了满足,在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下,传统的建筑方式已经逐渐被装配式施工取代,其施工效率快且多样化能耗低的特点,对于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和处理,进行质量控制的有效展开,最终提升建筑质量,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