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娣 于莞婷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日本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52)
外语作为现代人们重要的一种交际运用工具及思维表达工具,外语语言学习者对其实际运用灵活度及实际应用能力的掌握高低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外语专业教学越来越多地注重对中国学生灵活运用外语语言能力的培养。但是,就当前高校外语专业教学的普遍研究发展以及现状情况来看,众多高校学生外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工作重点以及教学模式目前还是主要集中在新的语言学习的思维模式以及改革、实验及其他的经验总结上,而对于如何有效体现"个性化教学"等,还没有完全引起高校足够多的重视,仍然普遍存在诸多体制弊端。因此,如何有效构建起完善的高校外语专业教学理论实践重点教学研究体系,已经逐渐成为高校外语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
关于高等学校开展个性化实践教育以及学习实践课程具体内涵的正确定义界定,理论界学者之间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今尚未形成一致的看法。有一种说法认为:学生个性化教育学习过程意味着如何围绕每个学生不同的教育学习行为方式特点来不断塑造新的教学,以及充分关注如何发掘每一个阶段学生的独特学习天资。还有的说法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是指学生在科学教学环境中以个性特征为基础,以内心需求为核心,在教师引导帮助下,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或特点,自主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通过多元化评价,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潜能的开发为目标的学习。李广老师将学生个性化教育学习的基本含义概括理解为三个基本方面:
第一,个性化教育学习过程是在泛指针对培养学生自身个性特点和不断发展学生潜能而不断采取恰当的学习方法、手段、内容、起点、进程、评价等等方式,促使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获得充分、自由、和谐的学生发展潜能过程;
第二,个性化教育学习是指强调教育学习中的过程。它既是学生个性的自我展现和被培养成人的过程,也是自我实现和不断追求学生个性化的实践过程;
第三,个性化教育学习在很大某种程度上是在揭示和突出现代教育与传统学习的一种本质区别。
1.整体性原则
外语,是一个包括学生听、说、读、写、译等五个不同方面的知识统一体,正是在这种四个统一体的实际教学要求下,外语课对学生的理论实践综合能力课的培养也就发展成为一个复杂的教学过程,这就必然要求我们以一个整体的最优化的教学视角,对外语实践课的教学模式及课程内容结构进行整合式结构分析,并更加全面地充分注意这五个关键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最终实现其积极的相互衔接与有效配合。
2.体系的可行性及普遍适用性原则
就目前的高校本科外语专业教学实践理论课程体系而言,应该更好体现一下一个系统的课程可行性评价原则,因为这一系统原则无疑是后续顺利深入推行外语学习课程体系并最终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为了更好实现这一教学原则,我们必须要对全体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予以进行系统分析性的了解,让全体学生在初步掌握实际理论应用的知识过程中,从简单的基础理论应用知识向复杂的实际应用实践能力培养阶段可以实现完美性的过渡。
3.体系的社会需求性原则
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专门的培养具有科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一直以来是本科教育的重要出发点,这一教育理念在高校的本科教学中已经表现得更为明显。为了确保能够充分做到满足这一专业需求,我们需要同时确保整个外语教学实践在国际实施中的过程中一直沿着不断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理论应用实践能力及自主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向进行发展,找出其所需要偏好的外语人才培养类型,并及时设定能够满足外语相关专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
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高校外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实际上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在确定并依照相关的体系构建原则时,还要依据学校自身的实际特点,从各个部门、各个对象以及因素上具体落实。在当前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推进下,高校实践外语专业的教学发展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形势,建立健全大学实践外语教学管理体系。结合高校的教学发展趋势现状以及高校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实际发展需求,按照高等外语专业学校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上来进行实践教学资源体系的合理构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进行。
实行分级教学,实现“分类指导、分层教学”是为了让基础不同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通过因材施教让所有的学生学有所获,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教学。《课程要求》也明确指出:大学阶段的外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将这三个级别分别对应《课程要求》中的三个培养层次来开展分级教学。不同级别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从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地做到“分类指导、分层教学”。为了减轻学生心理压力,分级层次由教师掌握,不对学生公布,避免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感到被忽视和冷落。同时,学生分级是实行动态发展制,每学期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测试结果,调整学生的分级层次,在动态变化中保持平衡,鼓励学生努力上进,增强其学习自信心。
高校需努力为广大外语专业在校学生构建起良好的外语学习生活环境,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外语学校的各项教育资源,建立起适合外语专业师生学习的外语第二课堂等,拓宽学生外语专业学习的广度,将这种多样化的外语教学模式逐渐完全取代学校传统的各种灌入式模式,从而积极性地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主观性和积极性。
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还可以要求学生完成读写译和视听说课程所规定的目标任务。在此基础上,学生们还可根据自己个人学习需求,通过不同的外语教学服务平台以及各大网校学习课程资源库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外语学习内容。同时,网络软件系统能够随时随地记录、了解、检测在校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情况,以及在校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辅导工作情况,对在校学生的主动自主参与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全程监控。通过不断加强对学生自主组织学习发展过程的动态掌控及绩效考核指导力度,督促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自主组织学习,不断加强引导和促进发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组织学习、自我管理的综合能力。
外语实践理论知识的有效学习至关重要。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主要在于更好地有效展开国际交流,因此高校想要使外语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能够得到良好的有效构建,需要为在校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外语实践教学基地,使在校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将所需要学习的外语理论知识加以进行合理的应用。高校还可以根据学校外语专业教学发展的实际应用需要,建立一个外语专业语音工作室,构建具有自主语言学习室、视听节目讨论制作室、影视节目观摩制作室、网络语音控制与外语学习与社区语音监控室、卫星信号接收与广播多媒体语言课件管理制作室、教师培训专用媒体语言教学工作室、外语专用语音室与聊天室等多项外语教学服务功能综合区域,并且全部接入校园网、因特网。学生可以免费阅读校内外语专业各类教学图书。此外,校方还可以积极主动推进产学研融合教学交流一体化合作模式的深入构建,与国内外投资企业共同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高校外语专业在校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海外实习活动场所。
外语师资体系的构建工作要想得到显著性的发展,需要高校领导能够引起高度重视,需要建立起高校外语专业教学实践师资队伍,提高外语师资队伍的专业整体综合素养,培养一批高水平外语教师。为此,高校在积极进行骨干教师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时,一方面,可以适当地降低提升教师入职前的门槛,重视骨干教师的现代外语教育专业技术水平,积极探索引进年轻化的骨干教师专业人才,能够丰富整支外语教育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利用年轻骨干教师人才带来的外语新鲜血液,提升整支教师队伍的青春活力。
高校教师可以积极组织本校外语专业教师定期参加与外语教学专业教育相关的学术研讨会,进行自身外语教学实践经验的研讨交流,积极探索借鉴当前先进的外语教学理论思想以及外语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提升自身的外语专业教学水平,将教学实践性外语教学深入浅出贯彻执行。
近年来,外语个性化学习体系的建构与实践,已基本达到了发挥学生个人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提高大学外语学习质量的目的,但仍有一些思考与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个性化的学习中,教师在不断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实践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教师从以组织教授学生知识技能为主,变为以组织指导、辅导广大学生的教育学习活动为主,成为在学生心中建构生命意义的重要帮助者、指导者。
改变教师以往对学生评价的专断化和一致化,倡导评价多主体化,评价标准一致化。比如对于学习优异的学生和学习较落后的学生的评价应有不同的标准,前者是对其高要求下做出价值判断;后者则是在其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便是成果的显现。
构建外语专业个性化教学体系,是外语专业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高校外语系的个性化课程学习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积极主动地参与进行外语课外语言的学习,也是不断提高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效果的一条非常重要途径。应根据各个外语学校实际发展情况和不同专业发展特点,设计一套个性化外语教学大纲,构建一个更加科学、更加全能充分满足外语社会和国际学生不同个性学习需求的国际学习体系,有利于外语专业的长远、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