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类党课“用学术讲政治”的课程设计刍议

2021-11-27 02:11阳梦华
魅力中国 2021年42期
关键词:党课党校课程设计

阳梦华

(中共益阳市委党校,湖南 益阳 413000)

一、经济类党课“用学术讲政治”的教学目标

“用学术讲政治”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精神的基本要求,是党校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是党校老师备课上课的基本准则。“讲政治”是教学目标,“用学术”是方法论。这就决定党校经济类党课的课程设计是围绕“讲政治”展开的。课程设计的过程先“讲政治”再“用学术”。

经济类党课讲政治,就是要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怎么讲?用学术讲,也就是用经济学理论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等。当然,也可以适当借用西方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和思想。事实上,西方经济学家中有很多专门研究中国经济的,但是都没有办法很好地解释清楚中国的经济现象。在西方经济学家眼里,中国改革开放40 多年来取得的成就就是一个“经济奇迹”。所谓奇迹,就是超出我们预期和理解范围的事情。因此,也就存在不理解,不理解中国经济为什么能?思而不解就会产生误解甚至会产生一些偏执的错误的解读。人红是非多,这就容易让个别有心人抹黑中国有了机会。所以中国人必须自己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经济为什么能。这不仅仅是党校经济类教师的职责所在,也是中国经济学家以及从事经济学学术研究的相关从业者的职责所在。具体到党校教学,这一点就更加重要了。因为党校是为我们党培养干部的专门机构,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方针都是我们的学员去贯彻和落实的,党校的经济类党课是用来指导干部实践的,正是有了学员的实践,才能书写一个又一个的中国故事,他们是中国故事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这也就决定了经济类党课“用学术讲政治”的最高目标就是构建一套党校系统的经济学话语体系。而最低目标就是要能帮助学员答疑解惑,指导实践工作。

二、经济类党课“用学术讲政治”的教学内容

(一)构建问题链,找准学员需求,从学员需求痛点进行选题

经济类党课因为学员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党校干部培训属于成人教育,而成人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备法则,是指成人会在产生需要时进行学习,有利益驱动,具有功利性。而党校教师上课对学员的约束与激励措施是有限的甚至是没有的,而学员对教师却是具备评价权利的,学员的评价直接关系教师的课酬、评奖评优乃至职称晋升,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有服务好学员的态度和能力。在课题选择上,一定要明白学员的需求是什么?只有满足学员需求的课程才有价值,才能获得学员的肯定。所以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我们首先要明白学员是谁?他们在做什么?他们有什么难题或者困惑?他们是怎么解决的?他们解决得怎么样?为什么他们的做法效果不佳?为什么效果不错?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效果更好?通过构建问题链的方式找到学员需求的痛点,找出核心关键词,明确课程选题。

由于党校的学员都是党和国家的领导干部,他们的工作就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那么,工作中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必定是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相关的。所以,党校教师备课时,在明确选题后,一定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在这方面的方针政策是什么?这个政策经历了一些什么样的发展和变化?为什么今天是这个提法?与之前的提法有什么不一样?认真学习方针政策是“讲政治”最关键的一步,因为学员的痛点,往往是对政策以及政策理论逻辑把握不准确造成的。

(二)学术理论的推理逻辑是政策解读与观点解读可以采用的逻辑

经济学理论很多,仅仅西方经济学就有不同的流派,如何用好学术呢?这是最考验党校教师学术功底的地方。而事实上,无论是中国的经济政策还是中国的经济现象,都是在践行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不仅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更是伟大的经济学家。马克思一生活了65 年,却用了40多年来进行《资本论》的撰写,可以说《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鲜明的论述之一。马克思在《资本论》一书中,详细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这是建立在马克思对比西方经济学不同流派经济理论和经济思想基础上的。在这个对比中,马克思进行了严谨的逻辑推理。马克思每一个观点都是通过严谨的学术推理框架推理论证的,这也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强大生机的来源。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践行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我们的方针和政策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所以在解读政策的时候,要遵循马克思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框架。是不是西方经济学就完全不能用了呢?答案是否定的,西方经济学也有其可取之处,比如研究方法、研究角度、以其一些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相似的结论等等,都是值得借鉴的。一般而言,课程设计的逻辑框架要有主线,主线最好是采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而分线可以辅之以西方经济学理论。

(三)“简单观点+深度案例”是政策解读与观点解读的重要方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之所以能够获得无限生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紧密结合了中国实践。调研是了解中国实践最好的办法。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邓小平提出摸着石头过河。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对理论最好的检验。因此,在理论教学中,采用深度案例分析,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什么是深度案例?深度案例不仅仅是具有典型性和可推广性,更重要的是和课程的主要思想、主要观点高度契合,能很好地解决学员的困惑。如果观点是层层递进的,那么案例也应该是不断引人入胜的。一个案例的深度解读,可以避免多个案例堆积,导致用材料解读材料,用现象解读现象的出现。这就要求教师深度了解案例的背景、相关材料。并深入实践,去了解案例的细节,乃至案例主人公的心路历程等等。总之,案例的选择,最理想的就是要实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就要求教师了解这只麻雀的内外一切因素,才能剖析出引人入胜的逻辑和结果。

三、经济类党课“用学术讲政治”的教学方法

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党校经济学教师传道自然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道,经济学知识则是我们要授的“业”,这个业就是经济学理论、方法和相关知识,特别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解惑是教学目标,也是教学内容,更是教学效果的最好见证。因此,经济类党课在党校的教学安排中的主要目标是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 工作条例》提出的对学员的教育培训目标的第五条,全面增强工作本领,具备胜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的知识和能力。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术”,也就是传授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学员的技术、技能。这就要求提高学员的获得感,提升实践操作的能力。然而,党校的培训班最长也就几个月,我们不可能像在高校一样手把手地教,同时,每个地方情况各不一样,也导致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是为什么党校的经济类党课要想接地气往往非常困难,要求教师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调研和进行课程设计。同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伴随着学员素质的提高,对于经济类问题也有了更多的见解,教师要想通过150 分钟改变学员的行为习惯是非常困难的。而成人学习是由经验而引起行为上的改变的过程。判断教学效果做好的方法就是看学员课后是不是做出了行为上的改变。这就要求我们注重教学方法,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练习法、游戏法等等。每一种方法适用的场景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优点和特色,这就要求教师在做课程设计时,要能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正确的选择,坚持内容大于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和学员进行互动,而教学方法的变化往往是形式上的互动,而我们更应该追求的是心理互动,使学员身和情融为一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可以运用非语言教学的表达技巧(包括利用空间、时间、物体、姿势、模仿、接触等),增加教学效果。比如利用姿势、手势、眼神、表情、动作、衣着等等。比如利用合适的语速、语调、音量以及停顿。

四、经济类党课“用学术讲政治”的课程打磨

一堂精彩的课程一定是通过不断打磨,不断完善的。首先,在课程设计初步形成后,一定要反复推导课程的逻辑框架是否严谨?学术接口是否恰当?查漏补缺,不断完善。接着,在课程设计初步确定后,要根据成人学习的注意力曲线图,分析哪些地方可能是“教师的墓地”,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可以运用其他方法呈现,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重新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过渡是否流畅,是否严谨……都是需要不断打磨的。然后,可以反复试讲,对着镜子讲给自己听,讲给家人听,讲给朋友听,给同行听,让他们去评价,指出优缺点,自己在讲的过程中,也能更好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修正问题。不仅仅是问题需要打磨,闪光点也是需要设计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就要求我们多听课,听同行的课,听其他院校的课,各个方面的课都可以去听一听,党建的、统战的、党史的、法律的……都可以去听一听,在听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启发,提高课程设计的能力。总之,一个好的课程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必定是反复修改,不断打磨的结果。

猜你喜欢
党课党校课程设计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党课开讲啦》节目为讲党课“打了样”
晋源区委党校:历经四年寻访 赓续红色血脉
沉睡数千年 一醒惊天下——三星堆考古启示下的儿童美术项目化课程设计
七一智库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七一智库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库
完善党校党建工作激励机制研究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