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广州市第二中学,广东 广州 510000)
在“教育强国”重要战略实施后,教育事业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教育工作者们也在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使得教育事业能够更好地推进和发展。而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老师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而高中合唱团这一普遍存在的学生社团,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们的合作能力,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的音乐水平,更能让合唱训练效果事半功倍。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在学生通过合作完成教学目标过程中,学生能认识到他人的优点并加以学习,并发现自身的遗缺进行改正,不断充实完善自身素养。所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可以帮助学生完善基础能力,使之成为全面型人才。
但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有些同学虽团团而坐,但却漠然自顾没有沟通,小组合作关系形同虚设。这许是高中生性格迥异、认知参差等原因导致的。高中学段比较特殊,随着年龄增长,思想逐渐成熟,学生认为与众不同就是个性。把他们集束在一起完成同一个教学目标,往往会发生意见分歧大、组内不和谐等问题,严重阻碍教学任务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完成。
所以,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需要老师善加引导规范。我们以高中合唱团训练为例,在高中合唱团进行和声训练,这时就需要合唱队员们积极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合唱队员之间不同的音色、音域特点,之后再根据歌曲需要进行合理分工[1]。当然,如果合唱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不强,会使其不愿意配合分工协作,又或者拒绝发挥自己的歌唱优势,那么一个人的不配合也会导致整个合唱无法完美进行。
合作意识的培养对于高中合唱团乃至整个高中音乐教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新时代教学发展背景下,学生的思政培养也是教师的关注重点,而合作能力就是思想素质评判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培养高中生的合作能力刻不容缓。
在高中合唱训练过程中进行合作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积极参与要求非常高。参与程度的高低决定着合作任务完成的效果,因为只要学生参与到某项活动当中,就定能学习到些经验。
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有如此窘况:看似每位学生都努力参与到集体研究当中,实则有滥竽充数者拒绝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学习,或是不知道以怎样的方式参与到研究过程中。这就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良好的组织调节能力。教师可暗示组长多鼓励组内能力较弱或不愿参与到小组活动的同学,多给他们一些回答问题的机会,让他们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且给予真诚的肯定来增强其信心以及参与意识。当然,教师也应多关注参与意识低的学生,要有耐心地引导其参与到小组讨论当中,与组内的其他同学研究合唱技巧,共同完成作品演绎。
诚然,学生从被动到主动参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地强迫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而要谆谆引导,使学生认识到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并主动积极参与其中。
与他人合作进行沟通学习,是一种集体行为,在这过程中,每个人的个性思考也非常重要。合作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存在着辩证关系:合作研究往往是在个人发现问题而个体能力无法解决时才出现的,这个困惑会迫使他们利用合作的力量分担个体困难,共同解决难题。
因此在高中合唱训练过程中,教师对于音乐知识或技能的传授以及练习,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时间,让其进行自我锻炼,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歌曲的学习,防止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当中人云亦云、盲目从众。
比如在合唱训练中,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某个与合唱作品相关的影像资料,再让学生对影像中的场景以及所要表达的感情进行自我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当然,高中生的生活经历有限[2],所以在独立思考之后,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后再由小组代表发言,进行全团交流。
由此可见,在合唱训练过程当中,只有学生进行一定的独立思考之后,再开展合作交流环节,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打开心扉,锻炼其自主思考能力,使其敢于在集体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也能够锻炼他们的音乐发散思维。
在高中合唱训练过程中,学生的倾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合作能力培养也是如此。小组成员通过语言的表述,将自己对于某个音乐形象或是音乐特点的理解表述出来,再通过倾听他人的看法进行总结、融合,从而达到形成思维共鸣的目的。并且语言是思维活跃的结晶,在合唱训练中不单可以表达对作品的思考,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而对高中生来讲,合唱语言的精准表达是比较困难的,常常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音乐术语就更难准确运用了。而教师不必禁止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大胆描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之后,教师再帮助学生用专业音乐术语进行提炼表达,慢慢地学生的音乐术语掌握能力就会有所提高,对于合唱语言的使用信心也会增强,这样一来,学生会更愿意主动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
当然,学生的倾听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同一件事物,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教师要教育学生在别人表述自己看法的时候,不要随意打断,要细细倾听对方表述过程中的闪光点,找到对方与自己看待事物的不同层面,从而弥补自己看法当中的不足之处,提升自己看待事物的准确性、全面性,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开拓自己的音乐视野。
友好的倾听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同时认真倾听,学会接纳别人的看法,也是合作能力的一种体现形式。学生将他人的看法与自己的看法进行对比,找到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对于自己看待问题的不足之处加以弥补,取长补短,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表达自信心。
优秀的合作小组对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大的促进作用,每个学校、年级乃至班级的学生综合水平都不一样,学生的组织能力、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等等都有差别。因此,教师在合唱教学的小组分组过程当中[3],首先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音乐知识掌握情况,根据其性格特点、交往意愿、理解能力等进行全面性考虑,进行合理化分组。当然,小组人数以4 到6 位为宜,每个小组成员在性格爱好等方面都应大致相似,这样才有利于组内关系的和谐发展,进而有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提升。
其次,小组之间的成员不应是一成不变的。根据现实情况,不同的合唱曲目或表演形式,不同小组之间的成员应该做出适当的调换更改,这样可以让学生根据主题需要进行自由选择,使学生能够在不同集体中找到合适的相处方式,锻炼学生的思维灵活能力以及合作协调能力。
正确的学习课题对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如果教师选择的合唱课题难度系数太高,由于高中生的音乐知识能力尚浅,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时会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而如果导入难度系数太低,学生便会失去讨论分享的兴趣,甚至会忽略这个环节,不利于学生合作协调能力的培养锻炼。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现况,选择出具有合作价值的合唱曲目。作品可有一定的难度系数,这样学生在个体能力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才会主动地去找别人沟通交流,学习别人对于这件事情的处理方法,从而加强自身合作意识。
高中合唱活动可以融入一些红色元素,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巧妙融入到活动过程当中。这可使学生在锻炼自身合唱能力的同时,既能提高自身道德素养,还能感受到在传统文化中取长补短的合作效力、在革命文化中万众一心的集体精神、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和谐互助的共进力量。比如:可以设立“红歌合唱赛”,这样学生能够从雄浑的红色歌曲当中,感受到中国革命精神的熏陶感染,增强其爱国情怀,还能凝聚力量,增强团队自豪感。
从“教育强国”重大战略来看,“合作共赢”这一教学主题也逐渐占领了主导地位,对于高中生在音乐教学或训练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多创新小组交流表演形式,利用集体活动的形式锻炼高中生们的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合作默契。而高中合唱团作为一个以人声合作为手段的学生社团,其对合作能力的培养更是不可或缺的。当然,这件事情的推进不是一蹴而就的。提高音乐学习的合作效应,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需要教师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