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域下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研究
——以课程思政为例

2021-11-27 21:20谢瑞红
魅力中国 2021年21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人文精神康复

谢瑞红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引言

近些年我国脱贫人口正处于持续增长状态,从2012 年末开始到现在已经获得了许多的成就。基于中残联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贫困的残疾人口数量仍然较多且有百万以上,残疾群体的扶贫工作难度更高,并且贫困程度也更深,救助方式与救助途径有限,返贫率也相对较高,属于扶贫工作的核心。康复治疗技术能够帮助残疾人提高生活能力和社会参与度,是让残疾群体顺利脱贫的重要途径。对此,探讨精准扶贫视域下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研究具备显著实践性价值。

一、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人文精神需求

医学专业的从业者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这两者是缺一不可得,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主要是为老年群体、残疾群体、慢性病群体等提供相应的康复支持,和老年人、慢性病群体不同,残疾群体人员更需要同理心、责任心、耐心以及爱心。对此,基于人文精神,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期间需要明确几点的需求:1、同理心。同理心应当是设身处地地理解思路,以心理换位思考为主,并对他人的情绪与情感认知形成共鸣共情,其主要体现在情绪控制、换位思考、耐心倾听以及表达尊重。在平常学习过程中假设没有与残疾人共同生活的经历,很难去理解其生活中的艰难,学生借助和残疾人的接触,可以培养康复相关专业学生的同理心意识,从而做好将服务对象当作自身家人对待,确保一线康复工作可以持续进行[1];2、责任心。责任心属于个人对自身、他人甚至是群体担负的一种认知、情感与信念,同时也是对于遵守行为规范、承担职责、履行义务的自觉性态度。对于康复工作人员而言,应当坚持基本的职业素养并有责任心地开展康复服务工作,将残疾人的康复目标当做是自身工作目标,持续坚持并获得良好的康复服务效果;3、耐心。贫困的残疾群体因为经济因素影响很少会接受高质量教育,所以对于康复服务的接受能力相对于平常人而言存在较大的差异。面对繁琐且无聊的训练,是否有耐心显得非常重要。例如,在步态矫正训练期间,往往需要一个动作重复数月,所以耐心相当重要。另外,在康复宣教期间,需要耐心地反复进行解释讲解,这也是保障宣教效果的关键[2];4、爱心。爱心属于无私奉献的基本精神,同时也是对残疾群体悉心关怀与呵护的重点。在基层康复工作中缺乏爱心的情况下不仅会缺乏生命认同与保护价值观,同时也很难去理解残疾群体的偏执与敏感性,从而影响整体康复效果,促使其无法有效融入社会。

二、以课程思政为例的精准扶贫视域下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策略

(一)注重教育内容中的文化内涵

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期间,融入优秀人文精神内容时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学生参与课程思政教育时应当让学生掌握丰富的民族文化内容。首先,需要明确教育中的爱国情怀内容,例如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期间可以对儒家倡导的忠、孝、仁、义等思想进行突出展现,从而展现学生的优秀文化素养[3]。在民族发展期间,大学生的课程思政工作应当充分展现人文精神基础内涵,借助爱国主义教育的资源应用,促使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促使学生可以通过课程思政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其次需要注重学生的大德情操。基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思政课程教育融合人文精神,可以积极转变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突出立德树人的教育内涵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人文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思政教育期间,学生可以借助人文精神内容的学习,掌握文化中的道德品质与文化素养,逐渐形成自强不息的基本精神,促使学生可以实现自身发展和规划。

(二)创建人文关怀教育机制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期间,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水平,需要在教育中积极转变课程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在教育期间需要构建管理育人的相关机制,借助创新管理机制以管理方案为核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可以在这一学习背景之下逐渐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4]。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内应当构建相应的管理制度,将学生作为主体在课程教育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到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在育人管理期间需要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明确管理规范促使学生可以借助优秀文化学习激发潜在发展能力。在教育内容方面应当坚持基本的人性化原则,基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育需求,可以和人文精神内容进行结合,充分展现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体系的人性化特征,转变固有的教育思想,为思政教育的能力提高形成支持。另外,在教育中需要高度重视反馈性机制的建设,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作为重点,教育中需要掌握学生的基本思想动态,基于思想转变优化思政教育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信息反馈机制,促使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水平。在信息反馈机制建设期间,需要基于课程思政内容和人文精神内容,采用多途径实现信息反馈,促使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思政教育工作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教师可以借助微信、微博、学习通与学生进行交流,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得到提高。

(三)融合优秀人文精神内容

基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思政的教育体系分析,在思政教育期间应当高度重视个性化的教育形式,突出展现教育体系的创新以及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5]。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需要作为特殊性群体为基础,采取针对性教育。在教育中应当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实践性活动,在人文关怀的角度上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持。在课程思政教育期间,应当坚持因材施教原则,采用灵活性教育形式。在思政教育中融合人文精神时,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课程思政内容,明确课程思政的人文关怀内容。在学生自我认识、教育期间还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理念的引导,促使学生可以持续接受课程思政教育,自主性的分析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对课程内容形成积极学习,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总结

综上所述,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与人文精神的整合具备显著教育价值,从当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现状来看需要高度重视课程思政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渗透与融合,需要将学生作为课堂教育的主角,并借助课程思政教育的形式进行适当创新,针对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的创建奠定良好基础。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师方面应当充分认识教育中存在的局限与约束等问题,借助教学方案的创新与管理方式的创新,不断的优化教学防范。对于教育者而言,应当在思想教育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同时,结合人文素养教育内容充分挖掘人文精神精髓,注重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从而提高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综合水平。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人文精神康复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