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珊珊
(文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让清风正气、蓬勃朝气遍布全社会!”[1]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高地,在新时代青年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大学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高校大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杰出代表,肩负着民族振兴的重任,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大学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体现于日常生活的言行举止之中,对于社会建设、国家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文华学院从2003 年办校开始,以“周日晚点评”为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历时16 年,2013 年“周日晚点评”成为一项制度性活动,被学校领导老师重视,经过不断的完善,现已成为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周日晚点评具有良好的主题教育传统。作为文华学院一项发挥多种功能的制度性活动,每周日晚上以专业为单位将学生集中,一方面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另一方面,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跟形势与政策,遵循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开展师生共同参与、形式多样的主题交流活动,功能主要是教育、引导、督促、沟通、探讨、展示等,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
在教育主题的设计上,根据时代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生本性原则、互动性原则,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上,根据各学生年级和专业特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达到在新时代青年群体中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
在教育内容的设计上,我们将学校历年全体辅导员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核心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纳,从收集的2100 余个主题中进行数据分类和统计,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需要、成长发展规律,将主题教育活动的主题设计按照年级分为8 个类别、32 个规定性主题。同时,在规定性主题之外,各辅导员可以根据各专业班级的实际特点、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自选菜单制定晚点评主题,通过引导大学生合理规划大学学习生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到育人全过程,精心设计、积极探索教育规划内容和实施途径,为助力大学生青春梦想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在新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题教育上,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4]在培育方法上,主要有以下几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3]“强化教育引导”离不开“灌输性教育”。运用灌输理论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并在积极培育和践行中深化其对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怎么样”和“怎么办”等内在逻辑理路和思想义理的认知与认同,这本身既需要大学生的生活体验、实践养成和个人体悟,又需要高校的积极推动、教育引导和思想传播。[4]
在对学生进行灌输性教育时,教育者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实践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相结合,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势而新,增强理论学习的实效性,真正做到学懂、弄通,悟透,做实。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育要求老师们在灌输性教育的同时,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和成长发展特点,以科学的思维方法,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探索钻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于心,必须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从历史脉络和现实需求中,充分认识到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价值意义所在,增强理论学习的实际效果。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外化于行,渗透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需要教师在主题教育中,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之中,在生活中增强情感体验,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和认同,使得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自身价值观的整合,形成其一生的行动自觉。[5]教师在教育中,要善于把握“微时代”学生的特点,利用“微时代”各种“微平台”,将教育微生活化,形成线上线下互动,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与领悟,从而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主题教育中,教师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进而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发展空间。
在周日晚点评上,教师以成果导向教育(OBE)为引导,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需要,为学生提供适合发展的机会,并给予有针对性地指导。
报告会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是围绕某个教育主题,请专人做专题报告会。报告主要是结合当前时事形势等内容,针对某一时期学生的思想脉搏而举办的,如:十九大精神宣讲、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学“四史”、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等。只有关注学生关心的问题,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产生较好的教育效果。
学习交流会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以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为主的形式,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的良好手段。内容可以是学习方法的交流,也可以是某一方面知识的专项知识学习交流等,如每个学期我们都开展考研就业交流会、英语学习、英语四六级考试交流会、专业发展研讨等。
纪念会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就是抓住富有教育意义的节日、纪念日等,组织开展主题班会,教育意义明确。这类主题教育活动要注意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力配合,如“纪念建国70周年”、“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等,适当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和节日的性质特点,根据学生心理需要或联欢或座谈,使学生乐于参加,教育成果才能明显。
现场展示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主要以具体、鲜明的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来启迪和教育学生。如观看先进人物事迹的影片或宣传片、宣讲学生榜样或标兵的先进事迹、展示学生创新活动成果等,并可在现场展示结束后让学生们谈谈体会或者感想。如:观看《同心抗疫》《为了和平》等,让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更好地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邀请“国家奖学金”“三好学生标兵”“五四青年标兵”获得者等进入晚点评宣讲他们的成长经历,发挥先进学生的榜样作用。
在实践中,主题教育活动的形式远不止上述几种,究竟采用何种形式,要因时因事而异。在工作中,往往要把几种形式结合起来,立足实际,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达到教育目的。
主题教育活动在各学部党总支的直接领导下组织实施,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广大青年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学生通过周日晚点评平台,领悟主题教育内涵,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使自己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如孙奥同学通过周日晚点评的学习锻炼,参加了湖北省“百生讲坛”活动,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获评“银牌主讲人”。
2020 级工程管理专业冯同学,和2017 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聂同学、2017 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覃同学三人在2021 年寒假驾车回家的路上途经松滋市沙道观镇泰山闸村时,遇到村民煤气中毒需要急救的时候,义不容辞地将煤气中毒的村民抬上车送往医院救治,由于送医及时,挽救了村民的生命,学生们的义举感动了村民,被荆州日报、楚天都市报等媒体进行了报道,被松滋市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学校“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学生在危难时刻上演生死时速,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表现。
2010 年,我国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主题教育活动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其主题根据学生大学的成长规律进行设计。在内容上满足了学生不同时期成长成才的需要,形式上采取的是渗透式教育,不断引导学生“在迷茫中探寻目标,在比较中认识优势,在交往实践中提升品质,在规划中实现自我”。
学校领导、学部负责人、机关干部、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都要接受任务,担任主题教育活动的主讲人。把一切育人元素调动和利用起来,有效贯通从教室到创新创业工作室、社会实践、网络新媒体等育人空间,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综合育人体系,使多渠道、多手段的教育形式最终回归到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上,明确学校各级各类教职工的育人责任。同时,所谓教学相长,走下课堂与学生近距离的接触,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有利于推动专业课老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主题教育活动是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个性化教育——“立志教育”“尊重教育”“责任教育”的重要平台。2018 年5 月,院校研究所对全校11262 名学生进行了本科学生学习与发展现状问卷调查,有效问卷达96.67%。调查显示:82.4%的学生认同学校重视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其立志成长;78.7%的学生认同学校尊重学生,重视学生;80%的学生认为自己形成了自主学习意识,70.4%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学习开拓了个人事业的兴趣和意愿;74.6%的学生认为大学的学习激发了自己探索未知的兴趣和意愿:74%的学生认为大学学习提高了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6.9%的学生认为大学期间自己的自我认识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77.9%的学生认为自身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74%的学生认为自我规划与选择能力、与他人沟通能力有较大提升。这一结果令人满意。
主题教育根据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如:针对学生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的情况比较突出,学校开展“拒绝游戏过度”的主题教育活动,邀请专业课教师参与拒绝“游戏过度”大讨论,针对部分同学沉迷网络游戏的现象,进行个体分析。对“游戏过度”的学生,做出相应干预措施,加强监督和管理,进一步降低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风险,防止其不良现象的传播和扩散。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文华学院以“周日晚点评”为平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大局意识、奉献精神等,通过多种方式的主题教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